阎崇年语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阎崇年经典语录
阎崇年:清兵入关掳掠,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晶报:您说过明亡清兴这60年是个天崩地解、山谷陵替、格局剧变、悲欢离合的年代。
袁崇焕冤死、李自成入京、吴三桂降清、多尔衮入关,一幕幕惨烈的场景令人目不暇接。
如果把这60年比作一场大戏,您认为它在历史上是悲剧还是喜剧?
阎崇年:我刚录完的一讲《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谈到皇太极5次带兵杀入关内。
其中有一次就掳掠“人牲97万头”,把中原百姓与牲口放在一起计算。
这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以“戏说”取胜的清宫戏,迎合了大众的娱乐诉求,但误导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真实历史的认识,引发了严肃历史学家的集体愤怒。
清史专家阎崇年在央视大开讲坛,廓清了人们对清史认知的迷雾……
阎崇年对清史的研究从康熙《清圣祖实录》开始,他陆续发表了《满学论集》、《燕史集》等论文集,专著《努尔哈赤传》等,同时发表满学、清史论文250余篇。
296渔民一样勇敢
像农民一样务实
像商人一样机变
历史应当受到敬畏,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慧,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错误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清朝历史既有过耻辱,也有过辉煌,我们既不能忘却历史的耻辱,也不能抹煞历史的辉煌,清朝兴起与强盛的重要的经验,就是“合”,国家合,民族合,这是清朝兴盛的主要经验,也是清朝兴盛留给后人的历史宝鉴。
图。
因为现在中国的版图基本上是清朝前期奠定的。
第二,多民族统一。
清朝康熙皇帝时候说长城没有用了,用不着修长城,民族关系好了干吗修长城。
第三点,传承中华文明,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有间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中断了,中国文明没有中断。
如果清朝皇帝下一个命令,全国都必须学满文,全国必须说满语,全国科举考试不考《四书》、《五经》了,一律考满文,情况又不一样。
历史学家最重要的品质第一是诚,真诚的诚,对历史必须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尽量按照历史原貌,尽量少掺杂个人一些偏见,公正、真实一点点把历史转递下去,第一是诚。
第二是敬。
对历史的经验要敬,对那些教训也要敬。
也有故事,离现在不远不近,材料还比较多,也可以编,所以清朝的电视剧、历史剧比较多。
那就是戏说,戏说也不为怪,人家演戏嘛,就是演戏人物可以塑造,情节可以编造,编得有戏,所以戏说的电视剧、戏剧不足为怪,不可能像实录那样一板一眼地说,就没人看了,就不是戏了。
因为戏剧、电影本身是个艺术形式。
历史不是,历史就是历史,是两个不同的内容。
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勇者受到敌人的仇恨,廉者受到贪人的不满。
像渔民一样勇敢,像农民一样务实,像商人一样机变。
历史应当受到敬畏,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慧,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错误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满清历史既有过耻辱,也有过辉煌,我们既不能忘却历史的耻辱,也不能抹煞历史的辉煌,满清兴起与强盛的重要的经验,就是“合”,国家合,民族合,这是满清兴盛的主要经验,也是满清兴盛留给后人的历史宝鉴。
这是一个日出东方的王朝,她曾经雄姿勃发、屹立于世。
是她缔造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尊严;这是一个苍凉日落的王朝,她曾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
是她留给一个国家最深的伤痛与屈辱;当296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逐一地成为过眼的烟云,当12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命运沉浮渐次地成为远去的背影,我们回望曾经的这样一次历史之旅,却依然会诧异于仍有如此众多的疑团与玄机未曾得解;我们重温曾经的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却依然会无奈于12位皇帝面孔的模糊与人生的粗略。
华版图。
因为现在中国的版图基本上是满清前期奠定的。
第二,多民族统一。
满清康熙皇帝时候说长城没有用了,用不着修长城,民族关系好了干吗修长城。
第三点,传承中华文明,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有间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中断了,中国文明没有中断。
如果满清皇帝下一个命令,全国都必须学满文,全国必须说满语,全国科举考试不考《四书》、《五经》了,一律考满文,情况又不一样。
历史学家最重要的品质第一是诚,真诚的诚,对历史必须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尽量按照历史原貌,尽量少搀杂个人一些偏见,公正、真实一点点把历史转递下去,第一是诚。
第二是敬。
对历史的经验要敬,对那些教训也要敬。
也有故事,离现在不远不近,材料还比较多,也可以编,所以满清的电视剧、历史剧比较多。
那就是戏说,戏说也不为怪,人家演戏嘛,就是演戏人物可以塑造,情节可以编造,编得有戏,所以戏说的电视剧、戏剧不足为怪,不可能像实录那样一板一眼地说,就没人看了,就不是戏了。
因为戏剧、电影本身是个艺术形式。
历史不是,历史就是历史,是两个不同的内容。
满清是成熟的、理性的自由社会。
咸丰远超许华夏帝王。
历史是镜子,也是艺术。
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我觉得挫折、坎坷都不怕,就是怎么笑待这些坎坷和困难。
我这个人就是碰到很多很多的困难,很多的曲折,但是我有一条,我就总是看到光明,在最困难的时候我都很乐观,我觉得这是暂时的,最后还是可以光明。
就像黑天一样,你不管怎么黑暗,你是暂时的,太阳总要从东方升起。
满清对中国有十大贡献。
道光皇帝没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萨尔浒之战”的一种勇气,也没有清太宗皇太极当年“松锦之战”的一种谋略,更没有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那种胸怀。
欣赏满清296年的历史,得到的是增长学识,激发智慧,愉悦心境,陶冶情操,明辨善恶,砥砺意志,恢弘格局,坦荡胸怀……
中华民族合则盛,分则衰;合则强,分则弱;合则荣,分则辱;合则治,分则乱。
明亡清兴的历史,充分证明这一点。
每一个历史人物,在其一生中,都是有几件事情来奠定他的地位。
僧格林沁一生戎马生涯,先后与太平军、英法联军、捻军作战,大小战斗数百次,有输有赢。
而最能体现他一生事业的,是三件事:消灭太平天国北伐军,在大沽口击败英法联军舰队,还有重创山东直隶一代的捻军。
你喜欢穿西服就穿西服,喜欢穿中山装就穿中山装,喜欢穿汉服就穿汉服,你喜欢穿旗袍就穿旗袍。
剃发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交流形式,不能上纲上线。
文字狱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制约了一定的思想灵性,但起码维持了社会稳定。
清军入关更多的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中造成的某些局部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玄烨是刘彻和李世民加起来都没法比的,因为他面临的环境比两人更艰巨。
并且,比起汉武帝,康熙更有开拓之业,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比起唐太宗,康熙更有包容之心,让中国人普天同庆。
禁海策和闭关令是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的,因为这维持了意识形态的稳定。
曾国藩是满清王朝的中流砥柱。
汉服不是最完美的服饰,也并不能体现什么民族精神,无非是对满清的一种偏见。
满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中国人永恒的骄傲,原因有三:首先,它促进了民族融合,否则,中国还是单纯的汉本位国家,这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是有阻碍的;其次,它传趁了中国文化,否则,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将遭受灭顶之灾;最后,它保持了社会稳定,否则中国人口基数和经济资源将大大流失。
满清远迈汉唐,因为满清是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图腾!
我没有刻意地褒清贬明,理由很简单:不管朱明还是满清,都是炎黄子孙啊!为什么我们不为曾经给我们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清十二帝表示出最起码的感恩之心呢?人是需要感恩的,不然就泯灭了人性的底线。
有现场的听众问我,康熙到底是千古一帝还是甲级战犯?我对这类问题不愿赘述,公道自在人心。
否则,如何解释近十年来我们传媒界对康熙大帝的由衷歌颂和深切追忆呢?每当回想他玉宇呈祥的61年岁月,一股暖流自然涌上心头。
请你们放下成见,与我一同去感受!
最近有一部《狼图腾》,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上层的精明与强干。
袁崇焕的精神固然可取,可敬,也可叹,但毕竟是站在狭隘民族的立场上作为的,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巨大勇气,也毕竟带有“泼胆汉”“痴心人”不识实务的迂腐。
吴三桂要客观评价,毕竟他的开关行动减少了战争旷日持久带来的无辜平民的伤亡。
请不要侮辱我们的满清,否则是侮辱我们自己!我们不能对不起先人,而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遗志!
辛亥革命只是清王朝新政的延续。
阎崇年经典语录
▲仁者受到佞人的攻讦
▲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
▲勇者受到敌人的仇恨
▲廉者受到贪人的不满
●天合
●地合
●人合
●己合
★像渔民一样勇敢
★像农民一样务实
★像商人一样机变
1.“历史应当受到敬畏,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慧,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错误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清朝历史既有过耻辱,也有过辉煌,我们既不能忘却历史的耻辱,也不能抹煞历史的辉煌,清朝兴起与强盛的重要的经验,就是“合”,国家合,民族合,这是清朝兴盛的主要经验,也是清朝兴盛留给后人的历史宝鉴。
2. 这是一个日出东方的王朝,她曾经雄姿勃发、屹立于世。
是她缔造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尊严;这是一个苍凉日落的王朝,她曾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
是她留给一个国家最深的伤痛与屈辱;当296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逐一地成为过眼的烟云,当12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命运沉浮渐次地成为远去的背影,我们回望曾经的这样一次历史之旅,却依然会诧异于仍有如此众多的疑团与玄机未曾得解;我们重温曾经的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却依然会无奈于12位皇帝面孔的模糊与人生的粗略。
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历史的烟尘终将散去,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歇。
在抚今追昔的时刻,《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的帷幕也将徐徐落下。
在本集中,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再度回首大清王朝296年的光荣与伤痛,倾心奉献《清朝兴盛的历史宝鉴》!
1.成大事者善抓时机
事情千条万条
时机最为重要
2.做大事本乎机
成大事存乎会
古今中西盖由于此
3.释冰击脆,避实攻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