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丝虫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来丝虫病(malayan filariasis)是由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所致的寄生虫病,马来丝虫即马来布鲁线虫。其分布局限于亚洲。马来丝虫亦以蚊为传播媒介,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出现呈周期性。
流行病学1
1、分布
马来丝虫仅分布于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孟加拉以及斯里兰卡。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统计,全球有布鲁丝虫病人(主要为马来丝虫病人,含少数帝汶丝虫病人)1291.1万人,其中微丝蚴血症者1035.5万人,有(或)兼有丝虫病临床表现者280.8万人。
我国马来丝虫病分布北起河南省博爱县(北纬35°21),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北纬24°50),东起浙江省舟山群岛(东经122°30),西至四川省雅安市(东经103°)。流行区遍及河南、河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2个县(市),其中181个为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混合流行区(注:按1980年的行政区划)。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计防治前共有马来丝虫病人903.2万,其中微丝蚴血症者819.6万,有临床表现者83.6万。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
周期型马来丝虫病的唯一传染源是感染该型马来丝虫后出现微丝蚴血症者。亚周期型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由于自然界存在多种动物贮存宿主,可不断发生从动物到人,甚至人到人的传播。
(2)传播媒介
周期型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为按蚊、曼蚊和伊蚊属的一些蚊种,夜现亚周期型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为曼蚊属的一些蚊种,如守护曼蚊、三点曼蚊、环班曼蚊、常型曼蚊以及按蚊属的须喙按蚊、闻氏按蚊等。我国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此外,东乡伊蚊在浙江舟山群岛亦为传播媒介之一。
(3)易感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对马来丝虫的易感性是普遍的。国外曾报告最小的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者为3个月的婴儿。我国记载的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者最小年龄为7个月。家庭聚集性较班氏丝虫病为显著。
急性淋巴结、淋巴管炎、下肢急性炎症、淋巴水肿、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阴囊象皮肿、斜疝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1
(一)病因
1、形态
(1)成虫
基本形态与班氏丝虫成虫相似,但体形略小。陈子达等提出班氏和马来丝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和鉴别要点。
(2)微丝蚴
一般形态与班氏微丝蚴相似,唯其体态弯曲僵硬,大弯曲线上有小弯曲。头端空隙较长,长度与宽度之比约为2:1。体核排列不规则,分布较拥挤。排泄孔、排泄细胞、G细胞及3个R细胞均较班氏微丝蚴的为大。排泄细胞距排泄孔较远。G细胞距R细胞较近。肛孔较大,占体宽1/2以上。虫体尾部末端有2个尾核,前后排列。
(3)蚊体内丝虫幼虫
马来丝虫的腊肠期幼虫即第1期幼虫(L1)尾尖部仍保留微丝蚴的2个尾核,在2个尾核处,角皮常膨大,尖端圆钝,肛塞较班氏丝虫的大。感染前期幼虫即第2期幼虫(L2)尾尖部呈短柳叶状,比较细长,已无尾核。感染期幼虫即第3期幼虫(L.3)体长较班氏丝虫的短,尾部末端呈截断状,亦有3个乳突,其背乳突位于尾部的顶端,2个腹侧乳突位于亚顶端。
2、生活史
马来丝虫生活史与班氏丝虫基本相同。主要不同点是:①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比班氏丝虫的复杂,蚊种不同。夜现周期型马来丝虫主要以按蚊和曼蚊属的一些蚊种为传播媒介;夜现亚周期型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为曼蚊属的一些蚊种及按蚊属的须喙按蚊等。微丝蚴在中华按蚊体内,在30~32℃,相对湿度70%~80%时,需6~6.5d;在28~30℃时,约需7.5d发育成感染期幼虫。②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出现于周围血液的高峰时间为晚8时至次晨4时。③成虫主要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以下肢为多。④除人为终宿主外,亚周期型马来丝虫有多种哺乳动物为其贮存宿主。根据马来丝虫实验感染各种动物宿主的结果感染期幼虫接种猫体后,幼虫于16h内即可进入淋巴管,并分别于第9~10天和第35~40天蜕第3次和第4次皮,最早出现微丝蚴为感染后第75天大多在80~90天。据国内资料,猕猴及家猫,人工接种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后,分别于第82天及121天即可在血内出现微丝蚴。在长爪沙鼠体内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幼虫的第3次和第4次蜕皮,分别发生于接种后的第7~8天和第29~35天;周期型马来丝虫幼虫分别发生于第8天和第28天,接种后56天雌虫已发育成熟,第60天和第90天即可分别在沙鼠腹腔液内和外周血液内找到微丝蚴。因此马来丝虫发育成熟的时间可能比班氏丝虫的短。国内报道最早查到微丝蚴血症为5个月的婴儿,根据周期型马来丝虫实验感染长爪沙鼠的研究资料,成虫寿命可达3年以上,微丝蚴存活期可达1年半。
(二)发病机制
马来丝虫病的致病机制与班氏丝虫病相似,亦比较复杂。涉及宿主免疫系统对丝虫抗原的免疫应答、丝虫成虫活动的机械作用、丝虫分泌排泄物的化学作用和侵入的丝虫数量、重复感染的次数以及有无继发微生物感染等诸多因素。我国学者(史宗俊等,2000)研究证实,马来丝虫病急性淋巴结、淋巴管炎反复发作,主要是由于丝虫病传播的存在,患者受到重复感染,由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激发所致。对象皮肿病人淋巴管造影,观察到患肢淋巴管扩张、迁曲、瓣膜消失、淋巴液断流和外渗,证实淋巴管、淋巴结病变造成淋巴通路不同程度的阻塞和淋巴液循环动力学改变致使淋巴液回流受阻,继而出现相关肢体淋巴水肿。淋巴系统造
影还显示患肢淋巴管有丰富的侧支和吻合支,因此疾病早期每次炎症发作之后,淋巴水肿可消退,待疾病发展至一定程度,侧支循环失去代偿作用就出现持续性淋巴水肿,并随每次发作而逐渐加重。
病理1
1、抗原
马来丝虫的表面蛋白抗原成分复杂,不仅存在种、期的特异性抗原,但更广泛的是期间、种间、甚至属间存在共同抗原。根据对马来丝虫成虫体外培养取得的排泄分泌抗原(ES抗原)的分析,发现体外抗原的大部分免疫活性物质存在于ES抗原内。ES抗原是粗虫体抗原中的一个亚群,分子量为10~70kU,并含某些表面抗原成分(Ottesen,1984)。
2、免疫应答
马来丝虫与班氏丝虫一样,亦有其严格的宿主特异性。相比之下,马来丝虫的宿主较为广泛,除人外,可实验感染猫、猴和长爪沙鼠夜现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尚有多种野生动物(如长尾猴、黑叶猴、银叶猴、家猫、野猫、狸猫、麝猫、穿山甲等)贮存宿主。实验观察,长爪沙鼠感染马来丝虫后可产生抗微丝蚴抗体(AMFA)和抗成虫抗体(AA-WA)。感染沙鼠的IgG水平与感染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因此,检测人群中的抗体水平可了解当地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临床类型和分类
临床表现
(一)症状体征1
马来丝虫病的临床表现与班氏丝虫病相似,亦分为潜伏期、微丝蚴血症、急性丝虫病和慢性丝虫病4个阶段,但由于马来丝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四肢浅部淋巴系统,尤以下肢为多见,且限于膝关节以下。故显示以下几个特点:①急性淋巴结、淋巴管炎的发作次数较频,病程较长,症状也较重;②下肢急性炎症和淋巴水肿、象皮肿以小腿和足部为主,极少累及大腿;
③无鞘膜积液、乳糜尿、阴囊象皮肿等症状和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验
采集血液标本,检查微丝蚴。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厚血膜法和浓集法等,方法同检查班氏微丝蚴。
2、免疫学检验
常规的试验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1SA)和单克隆抗体(McAb)-ELISA方法等。
3、分子生物学检验
近年来,马来丝虫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其研究较多且检测效果较好的是基因组中靶向于HhaⅠ酶切的串联重复序列的PCR和靶向于核糖体DNA间隔区序列(ITS1)的PCR-RFLP。前者HhaⅠ序列为布鲁属特异序列,根据该序列设计的多种PCR检测方法(Rao等,2006),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马来丝虫与帝文丝虫的区分参见本书帝文布鲁丝虫),可检出4pg虫体DNA,30μl血样中含有1条微丝蚴即可检出,如PCR 与ELISA相结合,可检出200血样中的1条微丝蚴。PCR检测不仅用于诊断,而且被用于大部分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监测(Kluber等,2001;Supai等,2006)。检测血样和媒介蚊虫样品中的虫体DNA,并且滤纸血液可在实验室保存数月后检测,仍可取得较好的结果,这使现场应用变得十分便利。后者利用PCR-RFIP技术,对rDNA的ITSl进行分析,来诊断以及区分和鉴别流行区人群、储存宿主和媒介昆虫体内的丝虫(Nuchprayoon等,2005;Nuchprayoon2006)。
(三)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要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