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四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大众传播场模式, 开创了完全不同的研究角度。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在媒介与受传者之间,马莱茨克注意到 两个成分:一是来自媒介的“压力”与 “约束”,二是受传者心目中的媒介形 象。 • 受传者的选择与感受可以看作是接收过 程中两个重要的因变量。 • A、受传者心目中的媒介形象导致受传者 对媒介内容的期望,因而可能认为这种 形象对于受传者对内容的选择、对内容 感受和反应的方式都具有影响。 • 媒介的知名度与可信性是这一形象的重 要组成部分。
8、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8、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理论 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信息的生产、 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资本主 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 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 • 总过程理论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 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是基于唯物 史观的第一个系统模式。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完整的马莱茨克模式还包括: • 传播者与受传者相互之间的形象:传播研 究中常常强调,当传播者在制作讯息时, 他的脑海中总有一幅受传者的图像,即使 后者并不具体出现;同样的,受传者难以 形成传播者的图像,只是受到象传播者可 信度这样的因素影响。 • 来自受传者的自发性反馈:大众传播过程 主要被认为是单向的过程,因为他基本上 不存在我们在面对面传播中所看到的那种 自发性反馈。
传媒设施 信源 发射器 信道 噪音 接收器 信宿
信宿
接收器
信道
反馈设施
发射器
信源
5.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克服了单向直 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 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 传播的互动特点。 • 这个模式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 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中 的任何一个环节和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使我们对噪音所起的作用有了更进一 步的认识。 • 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包括 了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 播过程。
• 赖利夫妇把传播系统置于一个包罗一切的社会系 统(即社会)的框架之中,传播参与者,他们周围 的群体以及更大的结构都处于其中。大众传播过 程影响这个更大的社会过程,同时又受到它的影 响。这一观点帮助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认识传 播。
6、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从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我们可以看 出,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 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系统,每个 系统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 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 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 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 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 的综合系统。
讯息
编码者 释码者 译码者 译码者 释码者 编码者
循环模式
讯息
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体现了 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较适用于 人际传播。 • 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它把 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 经济、文化地位、传播资讯还有传播能 力等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完全对等或 平等的传播关系几乎是没有的。这个模 式在说明大众传播过程方面有缺陷,即 不适用于没有反馈或反馈较少的传播中。
• 当前较为通行的看法是把传播过 程看作由六个要素组成: • 1.信息源 • 2.传播者 • 3.受传者 • 4.讯息 • 5.媒介 • 6.反馈
三、传播模式
• 模式(model)是对某一事项或实体 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 • 在传播学研究中,一个优秀的传播 模式具有五种功能: • 1、构造功能 • 2、解释功能 • 3、引导功能 • 4、简化功能 • 5、预测功能
• 4.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媒介组织 大量同一的讯息 大 量 的 受 众 各种信息输入 可能的反馈
4.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 传播的特点。 •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 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和反馈的 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 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 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 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 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 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 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 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 初步具有系统模式的特点。
三、传播模式
• • • • • 传播模式的特点: 1.动态性 2.序列性 3.结构性 任何优秀的传播模式都不可避免 的留有时代的印记、标明认识的 间隔,同时存在某种残缺性、暂 时性、模糊性和简单性等缺点。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 和系统结构
第二节 几种经典的传播过程模式
几种经典的传播过程模式
• • • • • • • • 1.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2.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4.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5.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6.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8.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B、来自讯息的制约:传播者必须 根据内容的种类来制作讯息。撰写 一则葬礼报道与一个闲话专栏不一 样; • 来自媒介的压力:每一个媒介向传 播者提供一种特殊的约束与可能性。 报刊记者与电视记者在报道同一事 件时有不同的观察条件。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传播者的自我形象——这种因素包括传播者不仅把自己看作 一个人,还有他如何理解自己作为一个传播者的作用。 • 传播者的个性结构——马莱茨克假定个性影响传播者的行为, 同时指出,其它因变量可能会减少个性的重要性。 • 传播者的人员群体——大众传播者很少单独行事,相反他依 赖于周围的同事与专家。 • 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传播者对媒介内容的把关方式与制作 方式,取决于他的社会环境。 • 传播者的组织——各种大众媒介组织的规模、宗旨、所有制 形式与政策各不相同,而所有这些对传播者个人来说都是重 要的环境因素。 • 来自公众的压力与制约——这是由媒介内容的公开性所决定 的,大众媒介传播者的生产公开受到公众审查。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 和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 一、通过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 二、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 三、传播模式
一、通过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戴维• 伯洛首先提出,可以通过传播过程 对传播现象进行考察。 • 这一观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至为 深远。这种视角在相互交织的多元 关系下考察传播,把传播作为一个 各要素密切交织、相互关联的整体 过程来考察。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同样的,与传播者有关的也有两个 因变量,一是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 选择与加工,二是来自讯息的制约 和来自媒介的压力。 • A、一般而言,大众传播过程中的 传播者在开始时所占有的材料或潜 在的讯息要超过他将要传递的材料 或讯息。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根 据某些标准从大量的材料中抽取一 部分。
1.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 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五W”模式:“描 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 列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 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1.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 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 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 众分析”还有“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 韦尔的思路形成的。
2.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讯息I
信源 发射器
信号
接收到 的信号 接收器
讯息II
信宿
噪源 noise
• 香农—韦弗模式导入了噪音(noise) 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 的状态下进行的,在传播过程中有各种 障碍因素会对讯息产生干扰。
• 直线模式在阐述人类社会传播过程时有明 显的缺陷,表现在两点上: • (1)直线模式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 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 (2)直线模式没有考虑到反馈的因素,也 没有体现出社会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丹斯(Dance)模式
• 1967年丹斯指出循环模 式不足:“传播经过一 个完全的循环,不折不 扣地回到它原来的出发 点。这种循环类比显然 是错误的。” • 丹斯模式强调传播过程 是向前发展的,今天的 传播内容将影响到以后 传播的结构和内容。丹 斯模式强调了传播的动 态性质。
• 5.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二、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 • • • • • • • • 施拉姆曾经将传播过程概括为八个要素: 信源(source) 讯息(message) 渠道(channel) 编码者(encoder) 解码者(decoder) 接受者(receiver) 反馈(feedback) 噪音(noise)
二、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6、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赖利夫妇在《大众 传播和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 系统模式:
初级群体 初级群体 较大社会 结构
讯息
初级群体
C
讯息
R
讯息 总体社会系统
初级群体 较大社会 结构
• 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或接收者,个人均受到 基本群体的影响。作为传播者,他可能受到影响 而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选择和制作他的讯息;作 为接收者,他可能在如何对讯息作出选择、理解 和反应方面受到达些群体的指导。
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 美国学者奥斯古德(Osgood,1916-1991) 于1954年提出一个同时成为信息发送者和 接收者的理论。 • 奥斯古德双行为模式
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 施拉姆先后提出了三个模式。 • 他在首先提出的模式中指出,两个试图传 通的个人需得积累相当的经验。
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 以后施拉姆又提出人类传播的两个单位之间有 交互作用的模式。
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 施拉姆的模式是以人际传播的相互作用、 双向传播以及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依存关系 为基础的。
• 1954年,奥斯古德(Osgood)改进数学模式,从意义理 论和一般心理学过程中发展出。后施拉姆在《传播是 怎样运行的》文中,在其基础上提出“循环模式”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马莱茨克所描述的大众传播参与者 的形象相当复杂,传播者与受传者 的行为都是许多因素的函数。这种 复杂性正是大众传播研究始终未能 成功解释和预测大众传播过程的结 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 总体来看,马莱兹克的模式说明, 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评介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 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 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 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 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受传者的自我形象——个体对自身、自己的角色、 态度和价值观的感知,构成了他在接收传播时的 态势。例如,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受传者往往 拒绝那些有悖于自己价值观念的信息。 • 受传者的个性结构——社会心理学家们常常假定 某些类型的人比其它一些人更容易受影响。因此, 人们常常认为自卑的人比别人更容易被劝服。 • 受传者的社会环境——这个因素可以指周围的社 会,受传者生活于其中的社区,他所属的群体以 及与之相互影响的许多个人。个人越是承认自己 是一个群体的成员,用与该群体价值观相悖的讯 息去影响他的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小。 • 作为公众一员的受传者——作为没有组织的大众 的成员,个体要面对很多要求以某种方式去作出 反应或行动,正是这一接收情况可能影响到感受。
7.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B、不同的媒介要求受传者作出不同的 反应。每一种媒介都有其可能性与局限 性,必须将媒介特性看作是影响受传者 感受并受媒介内容影响的方式。
• • • • (1)受传者(观众、读者等)要求的感知类型。 (2)受传者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媒介结合的程度。 (3)受传者接受信息时的社会背景。 (4)事件与该事件的讯息消费之间的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