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
招教常考的心理学经典实验
![招教常考的心理学经典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34b348303d8ce2f01662346.png)
招教常考的心理学经典实验1.吉布森:视觉悬崖实验——证明人很小便具备的深度知觉/立体知觉/距离知觉。
2.库珀和谢帕德: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
3.皮亚杰:点红实验——证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体与客体分化的特征。
三山实验——证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有自我中心性。
守恒实验——证明前运算阶段儿童是单维思维,不能形成守恒观念。
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假设演绎的抽象推理。
对偶故事法实验——说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是从以结果为他人行为判断的他律阶段到以动机为他人行为判断的自律阶段的,10岁左右是他律到自律的关键转折期。
4.巴普洛夫:狗听铃声分泌唾液实验——证明了经典性条件作用中获得、消退、泛化、分化等规律。
5.格赛尔:双生子爬楼实验——证明身心发展受成熟机制的制约。
6.卢钦斯:量杯实验——证明了思维定势(定势具有双重作用)。
7.邓克尔:蜡烛实验——证明了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作用。
8.斯金纳:小白鼠按杠杆实验——证明了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强化理论。
9.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证明班杜拉的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
10.桑代克:饿猫出笼实验——证明尝试-错误说的“三条学习规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率。
形状知觉实验——论证了迁移的相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迁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需要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有共同成分。
11.柯勒:大猩猩叠箱/接杆实验——证明学习不是桑代克所说的盲目渐进的尝试错误,而是重新形成情境关系的“顿悟”过程。
小鸡觅食实验——证明迁移的关系转化说,迁移是学习者能够发现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
12.托尔曼:小白鼠位置学习实验(小白鼠走迷宫实验)和潜伏学习实验——证明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认知目的学习理论,学习不是简单的S-R联结而是S-O-R的过程,“O”是包括能力与倾向内部过程,证明情境的“认知地图”的存在以及期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83f4a5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6.png)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在儿童心理学的领域中,众多经典实验为我们揭示了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奥秘。
这些实验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十个精彩的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实验一:皮亚杰的守恒实验让·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巨匠,他的守恒实验令人瞩目。
实验中,给孩子呈现两排数量相同的珠子,珠子排列的长度不同。
年幼的孩子会认为长的那一排珠子数量更多,而稍大一些的孩子则能理解尽管排列方式不同,但珠子的数量是守恒的。
这个实验揭示了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对物体数量的认知发展特点,反映出他们从直观感知到逻辑思维的过渡过程。
实验二:三山实验同样是皮亚杰的杰作,三山实验展现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
在一个布置有三座不同形状和高度山的模型前,让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然后让孩子描述站在模型另一侧的玩偶所看到的景象。
年幼的孩子往往会以自己看到的景象来描述玩偶的视角,这表明他们在认知上还难以脱离自我中心,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实验三:陌生情境实验这个实验由安斯沃斯等人设计,用于研究儿童的依恋类型。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孩子与母亲一同进入,然后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接着母亲返回。
通过观察孩子在母亲离开和返回时的反应,如是否哭闹、是否主动寻求接触等,来判断孩子属于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还是焦虑矛盾型依恋。
这一实验让我们了解到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情感发展的深远影响。
实验四:延迟满足实验沃尔特·米歇尔的延迟满足实验闻名遐迩。
给孩子一颗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忍住一段时间不吃,就可以得到两颗棉花糖。
观察孩子在等待过程中的表现,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业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更好的自控力和成就。
这一实验强调了自我控制能力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实验五:波波玩偶实验阿尔伯特·班杜拉通过波波玩偶实验揭示了儿童模仿行为的机制。
心理学中的十个有趣实验
![心理学中的十个有趣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d90a0e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4.png)
心理学中的十个有趣实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通过实验来探索人类心理世界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心理学领域中的十个有趣实验,这些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模式。
1. 杜尚兰实验杜尚兰实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Alfred Binet在19世纪末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重复一个被研究者说出的数字序列。
通过观察被试的错误模式,研究者可以了解到人类在记忆任务中的注意力、思维以及决策过程。
2. 皮亚杰实验皮亚杰实验是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20世纪初设计的。
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过程。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思维过程,研究者揭示了儿童认知能力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规律。
3.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在1971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在模拟监狱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
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引发了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
4. 韦伯冷却实验韦伯冷却实验是由德国心理学家Ernst Heinrich Weber在19世纪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将手指分别放在冷热水中,然后判断温度的相对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对温度的感知并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差异的感知。
这个实验启发了我们对感知和知觉的理解。
5. 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1961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给予一名“学习者”电刑作为惩罚,观察他们是否会在实验者的压力下继续执行。
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会在实验者的指令下不顾道德约束执行电刑命令,这揭示了人们在权威压力下的服从行为。
6. 被示威者效应实验被示威者效应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ibb Latané和John M. Darley在1969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旁观一段被指定的暴力事件,观察他们在不同社交情境中是否会寻求帮助。
(完整版)12个必知的心理学实验
![(完整版)12个必知的心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1d8748cb52acfc789ebc9a9.png)
1.三山实验-皮亚杰实验内容: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实验结论: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2、条件反射实验-巴普洛夫实验内容: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实验结论: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3、迷笼实验-桑代克实验内容: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
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
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
试验结论: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4、白鼠实验-斯金纳实验内容: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实验结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并由此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心理教育十大实验案例(3篇)
![心理教育十大实验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88aa8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b.png)
第1篇一、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旨在研究人在特定情境下如何转变为暴力者。
实验中,志愿者们被随机分配为监狱警卫和囚犯,结果在短短六天时间里,警卫们开始表现出虐待行为,而囚犯们则逐渐适应了囚犯的角色,表现出顺从和恐惧。
这个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权力和权威如何改变人的心理状态。
二、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进行的实验。
实验中,他将一张纸条随机放入了学生的作业本中,告诉学生这张纸条是聪明的标志。
结果,几个月后,这些学生确实表现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
这个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和鼓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1961年进行的,旨在研究人们在权威压力下的服从程度。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按照实验者的指示对另一个参与者进行电击,尽管他们知道电击可能对受试者造成伤害。
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都在权威压力下继续执行实验,即使在面对受试者的痛苦和拒绝时。
这个实验揭示了权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四、自我暗示实验自我暗示实验是由心理学家埃米尔·库埃在19世纪末进行的。
他让参与者每天对自己说:“我能够做到。
”经过一段时间,参与者发现自己的确变得更自信、更有能力。
这个实验证明了自我暗示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五、三只青蛙实验三只青蛙实验是一个关于适应性和危机意识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三只青蛙,一只被放入热水锅中,一只被放入冷水中逐渐加热,另一只则被放在常温水中。
结果,第一只青蛙在热水锅中立即跳出来,第二只青蛙在热水煮死,第三只青蛙则在温水煮死。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面对危机和变化,我们要有警觉性和适应能力。
六、猴子实验猴子实验是由心理学家约翰·卡尔霍恩在1962年进行的。
实验中,他将一只猴子放入一个装有香蕉的房间,房间内有一个按钮,猴子按下按钮后,香蕉就会掉下来。
十大心理实验
![十大心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8c97c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2.png)
十大心理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实验的方法来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以下是十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实验,它们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71年设计的。
这个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如何扮演角色,并观察监狱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被分配为监狱守卫的参与者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残暴和虐待行为,而被分配为囚犯的参与者则表现出了极度的沮丧和恐惧。
2. 朗格尔实验朗格尔实验是由心理学家丹尼尔·朗格尔(Daniel Langer)于1978年进行的。
该实验通过向参与者展示两个相似的物体,要求他们在心理上区分这两个物体。
结果显示,参与者倾向于更高估在他们无法接触到的条件下看到的物体的价值。
3. 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于1961年进行的,旨在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
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给予一系列电击给学习者,当学习者回答错误时,电击的电压会逐渐增加。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参与者在被实验者要求继续给予电击时,愿意服从指令,即使他们明知道这样做可能会给学习者带来伤害。
4. 皮亚杰实验皮亚杰实验是由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于20世纪初进行的。
该实验旨在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通过观察儿童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皮亚杰发现儿童的认知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从简单的感官和运动行为向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转变。
5. 纳什均衡实验纳什均衡实验是由数学家约翰·纳什(John Nash)于1950年提出的。
这个实验模型用于研究参与者在多人博弈中做出决策的策略。
实验结果显示,在某些情况下,个体最优的决策并不能导致整体最优的结果。
6. 阿斯套实验阿斯套实验是由心理学家伊丽莎白·阿斯套(Elizabeth Loftus)于1974年进行的。
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10个经典实验
![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10个经典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114ccf8aef8941ea76e0516.png)
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10个经典实验1、婴儿早期记忆想想看,如果我们真的记得从出生开始的所有事情,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幸亏忘的比记得多得多。
本文介绍了一个60年代关于儿童记忆的实验。
与我们的common sense有出入,小孩儿很早就能记住事情。
2、自我概念的形成虽说没有人是完全为自己活着的,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的确有道理。
自我概念,或者说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奠定了我们行为处事的基础。
本文中的经典实验,向我们揭示了婴儿什么时候知道“我就是我”。
3、儿童学习发展学习应该是整个儿童时代最重要的工作。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习一门全新的知识,远比我们纠正固有的观念容易。
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旧观点的冲突会让我们产生困惑。
本文的实验介绍了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4、依恋类型有个传说说得是我们本来都是一个圆,一辈子都在寻找自己的missing piece。
其实,我们缺的这个角,并不是在喝孟婆汤、过奈何桥的时候遗失的。
对婴儿父母的早期依恋,可能就是那块被遗忘的拼图。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总是在找同样的类型、总喜欢相似的人?根据依恋理论,我们的成人关系很大程度上重复着几个月大时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5、模仿——最早的社会行为小孩子是天生的模仿高手。
很多事情其实他们并不明白,他看着大人哭,他也哭;大人笑,他也笑。
枪打出头鸟,跟着别人跑应该不会错。
这种模仿能力可能是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而天生具备的。
6、心理理论——每个人都有的“读心术”我们从小就开始揣测别人的想法——妈妈知道了会表扬我、老师想让我回答问题、老板不喜欢这个计划、老婆心情不好,躲远一些!点破皇帝新衣的小孩儿,却完全没考虑别人的想法。
——他是天真还是不理解?本文可能会给出一个答案。
7、物质恒存在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虽然儿童对那些精深的理论完全没有概念,但是他们凭着直觉就已经知道宇宙中的不少定律。
本文中描述的实验,就说明即使很小的婴儿也知道物质不会消失。
教育心理学12个经典实验
![教育心理学12个经典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b7e88b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5.png)
教育心理学12个经典实验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现象与规律的学科。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经典实验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面列举了教育心理学中的12个经典实验:
1.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实验:通过观察儿童的认知发展,揭示了人类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 阿斯奇洛夫的记忆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人们的记忆方式和存储方式,提出了“信息加工”模型。
3. 朗格尔的语言习得实验:通过观察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研究语言习得的机制和规律。
4. 米尔格拉姆的权威实验:研究人们对权威的信从和顺从,揭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5. 珍特尔的群体压力实验:研究人们在群体中的压力和归属感,及其对行为、意见和态度的影响。
6. 巴比特的激励实验:研究激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掌握了激励对行为的调节
作用。
7. 赫克豪斯的知觉实验:研究知觉对信息加工的影响,提出了知觉对认知的影响。
8. 卡恩曼的信息处理实验:研究人们的信息处理过程,揭示了人类认知加工的过程。
9.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研究行为的塑造和调节,揭示了人类行为的规律。
10. 马兹洛的人类需求实验:研究人类的需求,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11. 戈德斯坦的启发式教学实验:研究启发式教学对学习的影响,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理论。
12. 伯格曼的自我效能实验:研究自我效能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揭示了自我效能的作用。
通过这些经典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十大心理学最残忍的实验
![十大心理学最残忍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d295e3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c.png)
十大心理学最残忍的实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它以各种令人诧异的实验来研究人类心理。
不幸的是,有些心理学实验被认为是极其冷酷无情的。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十大最残忍的心理学实验。
首先,哈佛大学的“山姆的故事”实验是非常残忍的。
这个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金斯伯格实施,他让一个四岁男孩“山姆”进入一个名为“房间”的狭小实验室。
在这里,金斯伯格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刺激孩子,让他感受到羞辱和寂寞。
他还给孩子设定了一些不符合常规的任务,让他们在极度焦虑和惊恐的情况下执行。
其次,Stanley Milgram实施的实验也是残酷的。
在这个实验中,Milgram让受试者在很好的环境中作出一些有危险的行为,这种行为会让受试者有犯罪的倾向。
这个实验表明,当一个人被社会压力迫使承认其实验室中某种行为时,他们容易放弃自己的道德标准。
第三,Harold Lasswell于1932年进行的实验也很冷酷无情。
他向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和政治学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作答,以验证如何影响他们的答案。
这种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极端恐惧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四,由Harry Harlow于1960年实施的实验也令人不快。
这个实验以实验小猴袋熊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会把实验小猴放入一个仓库,并在仓库里让它们无意识地孤独地生活。
他们要求实验小猴不得被其他人照顾,也不得结识新朋友,并且要求它们在实验期间和实验期间无人监护的情况下生活。
结果发现,实验小猴的情感出现了问题,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第五,James McConnell实施的实验也很残酷。
他在实验中研究了小蠕虫的记忆能力,他在一个小蠕虫的腹部注入硝酸,然后观察它们的反应。
结果发现,当硝酸接触小蠕虫的体液时,它们会出现痉挛,从而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第六,由Gerald Patterson实施的实验十分冷酷无情。
他利用一种叫做“挑战性和折磨”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0fd3e4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e.png)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第一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哪个更重要——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发展是遗传的还是环境决定的——华生的小艾尔伯特实验心理发展可以塑造吗——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性实验发展只能等到生理成熟后吗——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实验发展有关键期吗——洛伦兹的印刻实验第二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罗森茨威格的老鼠实验左脑和右脑在心理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儿童大脑单侧化实验权威型父母最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鲍姆令德的父母教养方式实验先出生更聪明吗——出生顺序对孩子智力影响的研究教师期望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同伴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儿童同伴关系系列实验电视是好保姆吗——电视媒体对儿童行为影响实验儿童在游戏中成长——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实验第三部分儿童感知觉与动作发展婴幼儿更喜欢看什么——范兹的视觉偏好实验婴幼儿具有大小恒常性吗——鲍尔的大小知觉恒常性实验婴幼儿的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婴儿的听觉研究——德卡斯伯和斯潘斯的“帽子里的猫”研究婴儿的跨通道知觉能力发展——梅尔佐夫和摩尔的新生儿模仿实验婴儿粗动作的发展——泽勒佐和科尔布的婴儿行走训练实验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儿童筷子使用技能实验第四部分儿童注意与记忆的发展儿童能记住多少——儿童短时记忆容量发展实验怎样能够记住更多——儿童记忆策略发展实验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哪个更有效——儿童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实验形象直观的材料更有利于儿童的记忆——儿童形象记忆和非形象记忆实验儿童是否了解自己的记忆能力——儿童元记忆发展实验选择性注意——儿童注意选择性的研究注意能够持续多久——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第五部分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模仿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儿童语言习得实验无声的听众——婴儿的语音知觉实验“This is a wug”——伯克的儿童语法习得实验哪个杯子的水更多——皮亚杰的系列守恒实验“娃娃看见了什么”——皮亚杰的三山实验情境性对儿童自我中心的影响——“农场景观”和“警察与小孩”实验穿越盒子的屏幕——贝拉吉恩的客体永久性实验屏幕后的玩具老鼠——温恩的婴儿算术能力实验由已知到未知——儿童推理发展系列实验研究重量与距离的权衡——西格勒的天平问题实验第六部分儿童自我了解与社会理解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诞生——阿姆斯特丹等人的点红实验“你知道他会……”——韦尔曼的心理理论实验“我知道你知道……”——心理理论的“二级信念”实验“你认为他会……”——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研究通过训练改善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干预研究同伴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谢里夫的“罗伯的夏令营”实验什么才是好朋友——儿童理解友谊概念的发展社会期望决定性别角色——儿童性别角色影响因素的研究“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幼儿性别同一性发展的研究第七部分儿童情绪发展从生理微笑到社会性微笑——婴儿社会性微笑实验什么样的母婴关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哈罗等人的依恋实验如何判断儿童的依恋类型——艾斯沃丝的“陌生情境”实验依恋影响成长——马特斯等人的依恋类型的影响实验依照儿童的气质类型选择教养方式——托马斯等人的气质追踪实验婴儿能否理解别人的情绪——莱帕乔利的社会参照实验克服害怕的妙招——班杜拉等人的消除恐惧实验第八部分儿童的道德发展“哪一个更应受到惩罚”——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实验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实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实验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向他人学习助人——榜样示范对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习得与矫正——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实验归因方式影响攻击性行为——归因特点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角色扮演促进助人行为——斯陶布的助人行为实验“感同身受”学德育——移情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严厉的教育会制造谎言——儿童说谎实验羞愧感有助于培养道德——库尔奇茨娅的羞愧感实验。
小众 儿童心理实验
![小众 儿童心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c9f06e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0e.png)
小众儿童心理实验一、儿童心理实验之镜像神经元实验1. 这个实验超有趣的呢。
想象一下,小朋友们坐在一个小房间里,前面有个大屏幕。
实验人员会在屏幕上播放一些动作,像有人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脸上做出各种表情,比如笑啊哭啊之类的。
小朋友们就看着这些画面,然后实验人员就会观察小朋友们的反应。
其实这个实验是在探究小朋友们的镜像神经元是怎么起作用的。
镜像神经元就是那种能让我们看到别人做某个动作或者有某种表情的时候,我们自己大脑里也会有类似反应的神奇东西。
比如说看到别人笑,我们可能也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对于小朋友来说,这个实验能让我们知道他们多早就能对别人的动作和表情有反应,是不是很神奇呀?2. 还有一个实验是关于小朋友对不同颜色的情绪反应。
实验者把房间布置成不同的颜色区域,有红色区、蓝色区、绿色区等等。
然后让小朋友们自由地在这些区域里玩耍,同时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
比如在红色区域的时候,小朋友可能会更兴奋,跑来跑去的。
而在蓝色区域可能就会相对安静一些。
这个实验就可以了解到小朋友们对颜色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说不定以后我们给小朋友布置房间或者设计幼儿园的时候,就能根据这个来选择颜色啦,让小朋友们更开心舒适呢。
3. 另外一个比较小众的实验是关于小朋友的记忆与故事。
实验人员会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然后过一会儿再问他们关于这个故事的细节。
有的小朋友可能记得特别清楚,连一些小细节都能说出来,而有的小朋友可能就只能记住大概的情节。
这个实验可以探究小朋友们的记忆发展规律,而且也能知道什么样的故事结构或者元素是小朋友们更容易记住的。
这样的话,我们以后给小朋友讲故事或者做儿童教育的时候,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啦。
二、儿童社交心理实验1. 有一个实验是关于小朋友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实验者会把小朋友分成小组,然后给他们一些任务,有的任务是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的,比如一起搭积木搭成一个大房子。
而有的任务是带有竞争性质的,像是看谁先把小拼图拼好。
在这个过程中,实验人员就会观察小朋友们的表现。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da2ccbb3b3567ec112d8aca.png)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0)——认知发展09-10-13 梅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如何掌握知识他的成就屡屡被人怀疑,因为他提出的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广受争议的观点之一。
他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和理论一经问世,就面对无数的挑战,很多内容后来被修正。
但是由于他对于儿童心理学发展不朽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心理学历史中的殿堂级人物。
在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系列的守宫篇中,我们就将介绍这位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
皮亚杰的理论曾被无数人诟病,但他本人却有受到心理学家的无限尊崇。
要想了解这看似矛盾的观点,下面我会跟你讲讲他在自己的三个孩子身上进行观察实验,也会跟你聊聊为什么他的结论可能是错的,以及他的四各阶段理论的核心发现。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2)——自我概念形成 - 译言翻译09-01-06 zhbing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2)——自我概念形成 - 译言翻译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2)——自我概念形成。
孩子的妈妈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是谁?Amsterdam测试了88个婴儿,最终只能得到16个孩子的可靠资料——婴儿终究是婴儿,而且很多孩子不想玩。
另外,之后设立控制情况的实验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孩子如果鼻子上没有红点就不会碰自己的鼻子。
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一个8英尺高的镜子被摆放在纽约Bronx公园的大象笼里。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 译言翻译09-01-06 zhbing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 译言翻译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仿佛一夜之间,大多数孩子们突然可以指出Maxi认为巧克力在哪个柜子里,而不是自己所知道的真正有巧克力的柜子。
实验的时候,孩子专心么?在另一个实验中,特意让孩子们停下来想一想——但这对年龄小的孩子没什么帮助。
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0667e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7.png)
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其中包括安静的、活泼的、温和的,或是爱打人、攻击性强
的熊孩子。
•斯金纳箱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小白鼠在箱子中可
以自由活动并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
•双生子爬梯实验: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多会一点技能,于是早早地给他们报各类的绘画、钢琴班,然而孩子学习技
能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心理学趣味实验
![心理学趣味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de4200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2.png)
心理学趣味实验1. 我是个心理学老师,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些超有趣的心理学小实验。
这些实验简单又好玩,在家就能做,保证让你大开眼界!2. 来看看"橡皮手实验",这个可有意思了。
找个假手套,和自己的手放在桌子上,让朋友同时轻拍两只手。
小明试过后惊呼:"天呐!我真觉得那个假手是我的手诶!"这就是大脑的错觉呢。
3. "镜子画画实验"也特别好玩。
对着镜子画画,但只能看镜子里的画面。
小红试了试说:"哇,我怎么连直线都画不好了,手完全不听使唤。
"这说明我们的大脑和眼睛配合也需要练习呢。
4. "糖果实验"特别适合测试自制力。
把一颗糖放在小朋友面前,说:"如果十分钟不吃,就再给一颗。
"有个小朋友可逗了:"我要捂住眼睛,这样就看不见糖果了!"5. "热水冷水实验"很神奇。
准备三盆水:热水、常温水、冷水。
先把左手放热水,右手放冷水,然后同时放入常温水。
小李说:"太神奇了,同一盆水我左手觉得冷,右手觉得热!"6. "倒立文字实验"考验大脑适应能力。
戴上能把视野倒过来的眼镜,试着生活。
老张戴了三天后说:"我的天,现在看什么都正常了,摘下来反而不适应!"7. "记忆链条实验"很有意思。
说一串毫无关系的词,让人复述。
小王玩得可起劲了:"我把这些词编成故事,就记住啦!"这就是记忆术的妙用。
8. "色彩情绪实验"也很神奇。
给人看不同颜色的卡片,记录心情变化。
小美说:"看到红色就觉得激动,蓝色就特别平静。
"原来颜色真能影响心情呢。
9. "声音联想实验"特别有趣。
播放一些声音,让人猜是什么。
有人听到沙沙声说:"下雨了!"其实是纸张摩擦声,这就是大脑自动脑补的结果。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cac41a5c8d376eeaeaa31f4.png)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作者:————————————————————————————————日期: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婴儿早期记忆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2)——自我概念形成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3)——儿童学习发展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4)——依恋类型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5)——婴儿的社会行为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7)——物体恒存在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8)——语言发展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9)——游戏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0)——认知发展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很久很久以前,虽然现在看起来已模糊不清,我们都曾是孩子。
我们咯咯笑、大哭、捧腹、探索、摔倒,我们对于刚刚起步的这条旅途几乎一无所知。
错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中,我们孕育发生了记忆、语言、自我意识、记忆认知、社会和情绪能力。
我们向着未来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几步。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成长心理学——并不单单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如许的人,以及我们怎样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就像了解自己的历史可以对未来有所借鉴,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
这篇及往后几篇将先容儿童心理学几个重要领域中的10个经典研究。
每个实验都是我们自己这个拼图中的一块,细细品味任何一个实验,都将提醒我们,现在看来浑然天成的事情曾经是多么复杂。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婴儿早期记忆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以前的任何事情。
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以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以前。
“儿童期失忆”可不好研究,因为我们很难证明成人最早的记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不过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
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记忆,那么从理论上成人当然可能记住很早期的经历。
妈妈必须要知道的十二个经典儿童心理学实验 之 No1
![妈妈必须要知道的十二个经典儿童心理学实验 之 No1](https://img.taocdn.com/s3/m/e286a80b4a7302768e993972.png)
妈妈必须要知道的十二个经典儿童心理学实验之 No1No1:美国心理学家D.Baumirind 的父母教养方式实验研究方向:什么类型的父母最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对子女的教育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在教育过程中,最值得重视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之一,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因此,他们教育孩子的观念、态度和方法都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性格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现在家庭中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受到的父母之爱强烈而集中,他们的生活条件很优越,很多幼儿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
那么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个性性格的形成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父母应该以怎样的教养方式来培养孩子优良的个性品质呢?对于这些常常让家长困惑的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D.Baumrind)曾经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他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之一。
实验介绍一、实验目的父母教养模式与儿童个性特点之间的关联。
二、实验过程首次实验是将学前儿童按个性(儿童的独立性、自信、探究、自我控制、交往等方面)成熟水平分出最成熟的、中等成熟的和最不成熟的三个组,然后对这三组儿童父母的教养水平从A控制,B成熟的要求,C父母与儿童的交往,D教养四个方面进行评定。
而在第二、三次实验研究时采用与第一次实验相反的研究程序,方法是对三种不同教养类型父母的幼儿做个性评定,等这些儿童长到9岁时再做一次个性评定。
三、实验结论首次实验的测评结果是最成熟组儿童的父母教养水平最高,依次往下,最不成熟组儿童父母得分最低。
鲍姆令德将这三组儿童的父母分别称为权威型、专制型和娇宠型。
第二、三次的实验结果发现,权威型父母的男女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方面都胜过其他两组儿童;专制型父母的孩子发展平平;娇宠型父母的女孩在认知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得分都低于平均值,男孩的认知能力特别低。
心理学著名实验
![心理学著名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491d5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7.png)
心理学著名实验
1.斯坦福监狱实验: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齐姆巴多领导,以模拟监狱为背景,研究人们在权力、群体压力等情境下的行为。
结果显示,参与者在短时间内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行为变化,甚至出现了身心问题。
2. 朗格维特饥饿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布拉姆·朗格维特领导,研究饥饿对人类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结果显示,长期饥饿会导致情绪不稳定、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威胁极大。
3. 那不勒斯婴儿实验:由意大利心理学家雷内·斯皮策领导,研究婴儿对母爱的需求和依赖。
结果显示,缺乏母爱的婴儿会出现严重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对婴儿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4. 米尔格拉姆听从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领导,研究人类对权威的盲从和听从。
结果显示,被试者在被要求执行不道德行为时,往往会盲目听从权威,忽略自己的道德判断。
5. 海滩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索洛蒙·阿什领导,研究人类对社会压力和群体影响的反应。
结果显示,被试者往往会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出现与自己判断不符的行为和决策。
6. 钥匙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领导,研究人类对自由和限制的反应。
结果显示,被试者在被限制行动自由时,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反抗等行为,对心理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7. 虚假的药物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亨利·比克领导,研究人类对虚假信息的反应。
结果显示,被试者在相信自己服用了有效药物
后,往往会出现对疾病和症状的改善,说明心理和信念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实验儿童心理学
![实验儿童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9c35db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8.png)
实验儿童心理学
实验儿童心理学是一个专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领域,它通过各种实验方法探讨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力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这个领域的研究不仅关注孩子的当前状态,还尝试揭示他们的过去和可能的未来。
在实验儿童心理学中,研究人员通常会设计实验来测试假设或解决特定的问题。
这些实验可以涉及到各种方面,例如儿童的学习、记忆、语言、注意力、感知和社交行为等。
通过这些实验,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及影响这些模式的因素。
在实验儿童心理学中,有许多经典的实验,例如:
1.婴儿早期记忆: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之前的任何事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之前的事。
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
2.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这个实验探讨了孩子是如何学会打人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找了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72名3-6岁的孩子参与了实验。
3.镜子测试(点红鼻子实验):这是检查婴儿自我概念出现的实验,至今为止,它依然是最好的检查方式之一。
除了实验室实验外,研究人员还可以使用观察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例如,他们可以在幼儿园或学校观察儿童的行为,
或者向家长或教师询问关于儿童的问题。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
实验儿童心理学是一个多方面且复杂的学科,它需要结合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际观察,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实现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
模仿的核心是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瑞士著名心理学家Jean Piaget(皮亚杰)认为对于婴儿来说,这并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
他认为,婴儿要到8-12个月才能模仿他人。
吐舌头
1977年,牛津大学Andrew Meltzoff 和华盛顿大学的Keith Moore 发表了一项研究,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质疑。
这项研究后来成为了儿童心理学的一项经典实验。
他们的实验非常直接。
一位实验者坐在12-21天大的婴儿面前,对着婴儿吐舌头、张大嘴、撅起嘴唇并摇动手指。
之后实验者一脸平静地看着婴儿,等待他的反应。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
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心理学家将这种模拟或者猜测他人想法的能力称之为“心理理论”。
儿童出现心理理论,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不能成功发展出心理理论,是孤独症的主要特征。
萨尔茨堡大学的Heinz Wimmer 和Josef Perner 利用错误概念进行的实验,为心理理论何时出现提供了最早的实验证据。
Wimmer 和Perner的实验对象是3至9岁的孩子,他们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叫做Maxi的男孩的故事。
Maxi的妈妈买了巧克力回家做蛋糕。
Maxi看到吗妈妈吧巧克力放进了蓝色的橱柜,之后Maxi 就去出去玩了。
与此同时,妈妈用巧克力做完蛋糕,把剩下的放到了绿色的橱柜里。
Maxi玩完回家觉得很饿,就想拿些巧克力来吃。
实验者问参加实验的孩子:Maxi会到哪个橱柜找巧克力?(而不是巧克力放在哪个柜子里)
在实验中,实验者还用玩偶和火柴盒表演了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理解。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8)——语言发展
小婴儿面前就有这么一座大山,但是分辨词汇对他们来说还早得很,他们最初的一道关是在声音这个更低的层次。
婴儿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分辨说话的最基本元素——音素,也就是我们最基本的声音。
发现“b”和“p”的区别
在1971年布朗大学的Peter D Eimas和同事的经典实验之前,心理学家并不确定婴儿什么时候能够区分音素。
Eimas和同事的实验对象是1到4个月的婴儿,目的是测试他们能不能区分“b”音和“p”音。
要知道这两个音之间
只有10毫秒的区别,区别的难度可想而知。
要能够听到这么细微的区别,婴儿的耳朵必须非常灵敏。
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探测婴儿是否注意到了从一个音变成另一个音。
他们让婴儿叼着一个假的乳头,用来测量婴儿吸吮的频率。
他们的想法是,吸吮频率可以反应婴儿对于周围发生的事多感兴趣。
他们越感兴趣,吸吮的频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