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人道主义

合集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问题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问题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问题标签: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异化;自由;扬弃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对国民经济事实进行哲学分析和道德批判的理论基础。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如何在历史发展中通过消除异化而实现自由的理论体系。

它的基本思路是:把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运动的现实规律归结为人的自我异化及其扬弃的抽象的形式规律,用后者的抽象关系和抽象发展去克服前者在现实关系和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把后者看作是前者的本质。

这表明,马克思此时还尚未达到对“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的实证程度。

马克思的后续研究表明,他不仅放弃了用人道主义哲学方式分析经济现象的基本方法,也放弃了把人道主义哲学当作诠释历史发展规律的根本原则。

但是,作为一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批判形式,一些人道主义因素却被马克思一直延续下来。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人道主义问题是大半个世纪以来《手稿》研究的焦点和中心。

已有的研究立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A.《手稿》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价值基石,完全可以根据《手稿》中的人道主义哲学架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B.《手稿》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哲学残余,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应该与之划清界限;C.应历史地看待《手稿》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合理地位,以此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基于如下国民经济事实:国民经济学以研究国民财富(实质是私有财产)的增长为己任,但在现实生活中,与财富增长相伴相生的却是作为国民绝大多数的工人的赤贫。

可见,国民经济学中的“国民”二字是对研究本身的嘲讽。

国民经济学只关心物(作为私有财产的国民财富)的世界的增值而根本无视人(作为国民大多数的工人)的世界的贬值,是见物不见人。

针对这种颠倒人一物关系的异化现象以及国民经济学理所当然的理解方式,马克思用人道主义哲学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二)马克思学说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马克思学说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马克思学说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学说指责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认为马克思是“人类中心主义者”,他的经济学理论具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理念,其主体理论过分张扬了人的主体能动性,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上导致人们损伤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

这种诘难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我们还是从马克思的生态学与生态经济思想的诞生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来说起吧。

马克思在本书中描绘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境界时精辟地提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接着,他进一步指出;只有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77]对马克思的这些科学论述,本书在此主要强调三点:1、马克思始终主张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超越。

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开始,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对立就被消解;他认为要解决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78]的统一,即是自然的人道主义和人的自然主义的统一,马克思把两者的统一看作是“人同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马克思的这种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的观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论》中得到贯彻。

“人的自然的本质”和“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统一,是马克思概括的人和自然的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是同时被理解,在人类劳动生产实践中,自然的人化同人的自然化相互融合,自然界的人化过程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的双向互动的生动画面。

马克思提供的一幅理想图景表现在他的学说中确实结束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相对立的局面。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既有亲密的历史渊源,又有复杂的理论穿插。

马克思主义是由人道主义演变而来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道主义历史观转向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空想社会主义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

他们反对、抛弃的只是人道主义历史观,而不是处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人道主义原那么或人道原那么。

在马克思主义史上有三次影响深远的人道主义思潮,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掀起的人道主义思潮,在人道主义史中形成一次重要的理论打破,即区分了人道主义的两种含义或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处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根本原那么的人道原那么;一是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

这种区分导致人学学科在中国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既有亲密的历史渊源,又有复杂的理论穿插,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络一直是理论分歧的焦点之一。

弄清这个问题,既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理论,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根底学科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是由人道主义演变而来的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它最初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民主主义的理论根底。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用人道主义来反对封建统治和论证民主主义。

他们认为,为什么要用民主主义取代封建专制呢?因为民主主义才是符合人性的,即人道主义的,而封建专制是违背人性、人道主义的。

空想社会主义接过了人道主义论据,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中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这种制度也是违背人性、人道主义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符合人性、人道主义的。

这种以道德原那么来论证社会主义的学说,就是空想社会主义,或曰伦理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经历过从民主主义转变为空想社会主义的过程。

他们都曾经是新黑格尔派的成员和激进民主主义者,在1842年前后由于革命形势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他们在哲学上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但这种唯物主义只限于自然观,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者,即人道主义者。

而在政治上他们已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那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道主义已不同于民主主义的人道主义。

浅议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理想社会的关系

浅议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理想社会的关系

浅议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理想社会的关系摘要人道主义曾经引人注目地出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毫不隐讳地称自己的哲学为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指明了实现人道主义的正确途径和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

人道主义是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的基础,但共产主义不是苏联模式,因为它强调的不是形式,而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条件以适合全新的人,它是人道主义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人道主义异化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一、人道主义的发展历程人道主义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最初是针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出来的,要求承认任何具体的人都是人,在人格上无高低贵贱之分,应该尊重人所享有的基本人权,平等待人。

人道主义的核心是人权,其主要内涵包括人的平等和自由。

经济发展使得工人阶级迅速登上政治舞台,在此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反映工人阶级社会政治理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了。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产生使得人权学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反映了人类追求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美好愿望,但要实现人权的真正理想,首先必须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代表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全面要求,是人权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异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都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权理想进行过努力,但由于历史原因,苏联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恰恰相反,高度集权甚至极端专制,使这个国家毫无人权可言。

伴随苏联解体及各种资料的解禁,我们越来越清晰了解这个曾经的社会主义领头羊的真实面目:疯狂地追求工业进步、残酷地牺牲个人利益以及贪婪地追求个人权势是这个制度的主要动力,极度蔑视人是它的最大特色,把大规模的牺牲看作群众的英雄主义,把残酷的“阶级斗争”等同于革命的坚定,把个性的泯灭和奴才般的顺从当成群众的觉悟,把成千上万的受害者说成革命变革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托洛茨基在其著作《被背叛的革命》描述了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如何堕落,揭露了社会主义苏联的真相:名义上是公有制,其实是一种私有制——官僚私有制。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说是马克思为了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所做出的努力。

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本人一直以火一样的热情不知疲倦的工作着。

马克思之所以会成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领袖人物,无论是由于自幼的信仰还是父亲的教育,还是在毕业后莱茵报工作时的亲身经历,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更显示出马克思作为一名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领军人物从人道主义角度对工人阶级所受待遇的强烈不满,为实现工人阶级的全面自由发展所做的努力。

标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什么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从一种角度我觉得也可以说是马克思的英雄主义精神,谈起马克思我个人认为绝对可以称为英雄,而我所说的英雄主义并不像我们常说的英雄史观,并不是说他如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单是想说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甚至我们也可以说他是军事学家,但是我认为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想到后人会这样评价他,其实马克思本人终其一生所关注的只是广大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而他所从事的其他领域研究也只是为他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一直以惊人的热情从事着工作,即使他的生活陷入了困窘的深渊。

因为无钱医治,他的孩子死了,他的妻子是从别人那借的钱给孩子买的棺材,之后他的长子死时,他的妻子只好卖掉她的衣服,即使是这样马克思依然为了人类的事业不断地奋斗着,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可谓深入骨髓。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在现实资产阶级社会条件下,具体的体现为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作为一个具体的人道主义者,对一些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对于马克思人道主义精神的形成我们应该把它放到他所生活的环境中去思考。

一、家庭与宗教卡尔·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父亲是犹太人。

卡尔·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名律师,他对18世纪的进步思想非常的熟悉,他本人也经常发表一些带有温和自由主义色彩的演说。

简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简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简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源于他对自然生物的关怀以及关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他积极支持改变处境,消除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增加每个人的享受,反对权贵和奴隶主义,力图促进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认为,社会应该崇尚仁慈、同情心和善良,遵循要彻底了解自然规律和教育人们明白自然规律。

他认为,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助长寡头支配,压抑群众,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平衡,社会的失衡就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拒绝奴隶主义并积极主张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其核心思想是,只有无产阶级——即资本家和小资产阶级所剥夺的劳动者,只有他们的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资本家才拥有自由,社会才能拥有公正。

他认为,精神和情感才是拯救社会的关键,而不是奴役和暴力,也不是政治权力和政策的绝对统治。

他认为,只有彻底解放劳动者们的精神解放,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解放,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将消除寡头支配作为首要任务,但他并不支持社会混乱,而是倡导秩序与自由相结合:“我们要求权利,是为了秩序,我们要自由,也是为了秩序。

”他给予占有少数无产阶级特权的精英们更大的义务,让他们为群众服务,而非搞私政。

他还强调无产阶级的集体行动,坚持这一原则,其主张的价值观仍在影响着无产阶级的斗争。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我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我们从事各种演讲,讨论和斗争活动的动机。

它反映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非暴力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创造更公平和更和谐的社会环境意义重大。

因此,深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
理论界一般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早期哲学发展的终结,从此, 马克思进入了一生创作的旺盛时期,即 中期。
如果从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算起, 直到1875年写作《哥达纲领批判》算作 中期的话,那么在这一时期里,马克思 的理论活动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总结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 社革命经验,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 和完成。
最后,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的
政治统治已经牢固地确立起来,为了长 治久安,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资产阶 级对先前统治的卑鄙行径不得不有所收
敛。对此 ,马克思曾说:“现在的统
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 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把 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害工人 阶级发展的障碍除去”。
可见,上述复分析告诉我们, 经济分析虽然是揭示人的本质的 一把钥匙,但是,经济分析必须 是历史主义的,要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考察发展变化了的人性。
第二,为《纽约每日时报论坛》撰稿,评 论这一时期欧亚大陆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
第三,写作《资本论》,完成对资本主义 社会的经济解剖。
从表面上来看马克思的中期思想着重对资
本主义和许多重大事件进行了经济和历史的 来进行分析,但本质上来说,马克思的中期 思想是其早期思想继续,是他早期所得出的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结论
为此,马克思又进一步从人们在实践活
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来进一步揭示人的本
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 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马克思早期人
学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它展示了研 究人及社会历史的新视角。
二、对于现实人的具体展开分析研究
(从经济和历史的视角来分析研究人)
马克思一致坚持认为,人具有历史 性,都是“从历史中产生的”,是“一 定的历史的结果”。并且他还认为:这 种历史的个人,并不是来自于“人类的 天性”,而是由不同时期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变革所决定的。

论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特征

论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特征

论《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特征徐远昭摘要:马克思完成了新唯物主义理论原则的构建,人道主义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从具体的人出发,从人的实际生活出发,剖析了社会的运行机制,揭示了人的异化现状,强调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即共产主义追求人的解放和复归。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科学的人道主义,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发现问题,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全面的,发展的,充满历史感。

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传统人道主义,将人道主义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关键词:人道主义异化实践历史感从一般意义上说,人道主义指肯定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利,提高人的地位,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平等。

人道主义超越时代,超越阶级,是全人类永恒的追求。

马克思是杰出的人道主义者。

人道主义一词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直接出现过10次,集中分布在5处。

而间接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的则有70余处。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与前人有所不同,它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始终从人本身的存在出发,追求人的复归。

人道主义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条红线,人的复归是《巴黎手稿》的一个主题。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①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有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生成自身,直观自身。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

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②然而,在拜金主义盛行的资本主义世界中,人成为商品、货币、机器、奴隶,完全被异化为物,变成“非人”。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他为共产主义设定的价值,是工程目标的效益所在,是工程的目的。

因而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由。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长期拒绝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造成了十分荒谬结果: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们长期丢失了共产主义的理由!当然,建设共产主义总得有理由;不过,后人为共产主义设定的理由就不是马克思所设定的理由了。

我们听见一种说法,说共产主义是科学,是历史的必然归宿,所以要为共产主义奋斗。

必然性是不能代替合理性以解释实践动机的。

因为我们并不能欢迎一切必然的东西:我们并不因为人必然要死就为死而奋斗。

人们对目标的态度,不在乎它是必然还是偶然,只考虑它对我们有益还是有害。

共产主义到来的必然性,只说明建设共产主义是可行的,并不显示它的优越而值得追求;值得追求的优越性是由它提供的社会效益决定的。

我们曾听到一种颇动人心的说法,说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资丰富,人们可以“按需分配”。

这倒是说的社会效益。

不过共产主义的这种社会效益马克思并不曾着重强调,也没有论证共产主义满足这种分配原则的必然条件。

我疑心这是后人许诺给穷汉和懒汉的一块奶油面包。

因为对物质的拥有和贪欲,这恰是马克思一贯鄙视的人生态度。

冲着“按需分配”而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比资产阶级的个人奋斗高尚不到哪里去。

把无产阶级利益作为建设共产主义的理由,那不是最高的理由。

马克思主张解放无产阶级,那是“因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15]。

意在解放全人类的工程目标即共产主义,其效益理论是应该撇开阶级性而以人的“类特性”立论的。

普天之下人共其乐,这才是足以号召天下的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为实现人道社会理想而设定的过渡性目标,不是终极目标。

资本主义社会则是马克思人道主义社会工程的改造对象,处在实现人道主义道路的起点上。

因此,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统一性和接近性,资本主义同它的对立性和疏远性,这在马克思看来都是显然的道理。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理论冷淡,而资本主义世界却对之充满热情,这可能出于同一种认识原因:以为马克思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同一或可以混同于一的。

马克思早期人道主义历史观及其扬弃

马克思早期人道主义历史观及其扬弃

马克思早期人道主义历史观及其扬弃作者:陈晋南来源:原创日期:2012-2-26一、马克思现实人道主义关怀形成的社会实践影响从1842年开始,马克思就投身社会实践,参与到实际的斗争生活。

这种斗争生活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种影响正是马克思的真实的思想发展过程的重要转变。

马克思大学毕业之后,本想去波恩大学任教。

当时在那里任教的布鲁诺·鲍威尔也极力希望马克思到波恩大学去,依此一起利用大学的讲坛对反动势力展开哲学的和政治的斗争。

但由于当时刚刚登上王位的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撕下了“开明君主”的假面具,背叛了即位时许下的实行宪政的诺言,任命了基督教正统派分子艾希霍恩为文化大臣,推行一套反动政策。

结果大学的教学自由被取缔,进步教师被逐出大学校门。

面对反动势力的猖撅,马克思放弃了当教师的念头,决定投身于反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火热的政治斗争中去。

1842年l月至2月,马克思写了他的第一篇政论文《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从此开始了同普鲁士反动统治的面对面的斗争。

1842年10月,他受聘为《莱茵报》主编。

当这个年仅24岁的青年由“理想王国”踏人现实社会之后,他就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和劳动人民一起,揭露普鲁士的专制制度,为劳动人民的利益作辩护。

他于1842年10月写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1842年10月15日又写了《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以及1843年l月写的《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文章中,可看出马克思的政治观点是革命民主主义,在哲学上已开始有唯物主义的转向,有共产主义的转向。

他在评论第六届莱因省议会的第三篇文章《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鲜明的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批驳贵族地主的丑恶嘴脸。

马克思第一次挺身捍卫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他指出:把农民捡拾枯枝说成是盗窃林木,这是荒谬的。

农民捡拾枯枝是一种合法的占有,而不是什么盗窃。

马克思站在维护贫苦农民利益的立场,对莱茵省议会和这个法案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研究作者:张添翼刘丽美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02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阐释了人道主义思想,关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无论是在西方人道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人道主义思想最终给人带来的自由、平等的理念。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观念却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被异化了,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决定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前进与发展。

人道主义思想给人类带来自由、平等的观念。

在这一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

透过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来判断人是否逐步在走向共产主义。

1 人道主义的出现、形成和发展西方人道主义思想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倡对人的关怀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

人本主义、人道主义都是从人的发现开始谈起,人文主义者发现人的价值包括人的尊严、人的才能和人的自由。

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下人道主义是一种新的思想突破。

这些思想至今也是研究的重要命题,即自由、平等与博爱。

这一思想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平等”和“自由”的迫切追求与渴望。

人的自由对于我们来说是人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最高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的哲学思维原则始终在引导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

近代哲学家们将理性与人文主义,旨在人类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

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以人的觉醒为标志,强调人的先天欲望和个人利益。

在笛卡尔的哲学理论体系中,按照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人被分为精神和肉体两个部分,精神是不朽的和永存的,肉体是短暂的和易逝的,思想包括人的全部理智活动、全部意志活动、全部想象活动和全部感觉活动。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康德认为,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还具有一种时间能力,即对意志发生影响的能力。

人需要自由,但这种自由并非是人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而是要遵从道德法律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费尔巴哈针对人道主义思想提出三个观点:一是人的本质论。

二是人的存在异化论。

马克思人道主义哲学分析

马克思人道主义哲学分析

马克思人道主义哲学分析作者:胡瑞之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1期“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成为近期人们讨论的焦点,也是现代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中的重要原则。

提到“以人为本”就不可避免地要关注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思想。

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人道主义”思想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而“以人为本”又是“人道主义”思想内涵的延伸和现实生活的外在表现。

我们要想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透彻的认识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并对它进行合理的评价。

本文在哲学与人相统一的原则基础上,就人道主义思想的本质与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与实质人道主义有着十分复杂、丰富的内涵,其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道主义思想常常与一些伦理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强调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爱护人,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而言,其人道主义思想非常丰富。

(1)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人道”的字面含义是“人的行为之道”,体现着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

我们把现实生活中尊重他人、关爱并帮助他人的行为都归类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一旦出现重大灾情,党和政府都会呼吁全国人民要发扬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灾区人民施以援手,由此可见,人道主义思想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思想和意识,更是一种社会形式的体现,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的一种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和哲学理念。

(2)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实质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①人道主义是对人与人之间相处关系原则的论述,是基于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的价值以及发展的思想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提倡尊重人权、维护人的尊严、弘扬人性道义。

②人道主义是一种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人道主义探析

马克思人道主义探析

马克思人道主义探析亚当·沙夫(Adam Schaff)曾担任过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波兰科学院哲学和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后因宣传“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被清除出党,一度被迫流亡国外。

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去政权以及随之整个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旗帜倒下后,正当一些人宣扬“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唯恐避之而不及之时,他却坚定地一再向世人宣布:“我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不仅不追逐现在的时尚,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意义,而且完全相反,我竭力反对宣称马克思主义破产的观点”。

(亚当·沙夫《需要一种新左派》,载德国《马克思主义杂志》1997年第2期)他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观点出发,论证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评述沙夫所作的论证,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当代功能。

一沙夫把马克思主义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甚至理论框架。

在他看来,在这一层次上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时效;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哲学方法。

在他看来,在这一层次上的马克思主义,即作为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哲学观、哲学方法,要比马克思主义的结论甚至理论框架,具有更大的价值,至今仍是“不可超越的”,沙夫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意义的论证,或者说对自己为什么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回答,重点放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哲学方法的现实意义的阐述上。

在他看来,欲知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仍有现实意义,首先得了解哲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功能。

他那篇专门回答他为什么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便是“没有哲学不行”。

他指出,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虽然只是间接地与人的活动有关,但没有它们人便无法活动。

活动的主体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教育强制性地获得动机的。

如果主体是有一定知识的人,那么环境的影响会因主体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和它所包含的价值体系而削弱。

知识水平越高,这个过程发生得就越自觉。

他承认,哲学家有时过分地沉溺于空洞的言论,从而有人竟说“哲学的历史是人类愚蠢的历史”。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文化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文化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文化批判编辑整理:www.sodu.so 编辑:王力来源:sodu小说排行榜新浪论文关键词:人道主义;文化批判;日常生活人道化论文人道主义是人类发现自己的理论标志,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特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则主张建立合人性的社会,主张彻底的人道主义用以对抗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

它们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改善人类生存的社会关系,推翻一切不合理制度,根除极权主义,批判绝对一体化;崇尚人的自由,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利,倡导个性解放;使人获得主体性地位,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

在他们的理论批判中,我们可以发现和自觉建构人道化的日常生活——审美生活。

一、人道主义的发展和内涵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一部人类自我发现和肯定的成长史,人道主义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古代东西方的哲学体系中,人道主义思想溯洄流长。

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的“仁”、墨子的“爱”,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格拉明确提出过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神柱上镌刻着“人啊,认识你自己”都是人道主义的先声。

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思潮是在15世纪后逐渐形成的,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用其指称文艺复兴精神,人文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态。

它突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强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是冲击神学思想束缚的有力思想武器。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人道主义蕴涵着人权思想,他们以自然人为出发点,脱离社会关系片面地论证人的自由追求和向往的合理性,从而陷入了超时代的、抽象的人性论。

这不仅在哲学上表现出人道主义的蕴涵,而且在政治、法律意义上丰富了其意蕴。

19世纪以后,马克思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并强调指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由此,将人道主义推及到发展的最高阶段即我们所称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就是我们强调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

而此后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则主张建立合人性的社会,主张彻底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与人性论人道主义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与人性论人道主义的区别

育、卫生等诸方面的缺失而产生无法消除的悬殊, 并且一代 又一代地传下去, 这就使得因分工和分配矛盾而产生的不 同社会个性长期存在并容易形成对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中, 生产力处于主导地位, 生产关系则会 因适应或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乃至破 坏性的作用。分工与分配之间的矛盾运动也是如此。随着生 产力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带来的新的分工, 本来应该 是社会进步的征兆, 但如果因袭分配原则中不合理乃至歧 视性的那些老套套, 那么科学分工也就会总是蒙着一层马 克思所指出的那种“旧式分工”的阴影。历史上长时期旧式 分工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差别以至对立, 曾经是革命时期划 分阶级的一个标志, 并因此形成不同的思想感情。如今情况 虽已发生很大变化, 但因分工与分配矛盾在人们思想感情 上产生的影响却不会自行消失。把分工与分配这个经济学 范畴同时作为哲学人性范畴来理解, 有助于深化对分工与 分配在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个性方面所起作用的认识, 同 时也有助于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消除、首先是减少分工与分 配矛盾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将分工与分配矛盾和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矛盾放在一起作为同等重要的社会基本

矛盾, 并将分工与分配矛盾认识为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 是一个全新的提法。

将分工与分配矛盾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
盾相提并论还比较容易理解, 因为分工与
马 克
分配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被认为是经济 学的概念, 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但是, 把分工与分配矛盾和马
将分工与分配作为哲学人性范畴来把握, 从实质上 讲, 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哲学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哲学中, 人的本质被认为是“一切社会 关系的总和”, 而这一本质的规定最终又要达到“一切人的 自 由 全 面 发 展 ”的 最 高 目 标 。人 的 社 会 关 系 是 无 处 不 在 的 ,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是无时不与社会关系同在, 而人的分 工与分配就是存在于无处不在的社会关系之中, 存在于无 时 不 在 的 人 的 自 由 全 面 发 展 的 变 化 过 程 之 中 。这 样 去 认 识 分工与分配, 既可以体现出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的唯 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必然要同马克思另一伟大发现 剩余价值学说在哲学上发生呼应。道理很清楚: 解决分工 与分配矛盾的整个历史进程, 是逐步消除旧式分工与分配 对人的束缚, 这一历史进程同时也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 发 展 的 进 程 。在 整 个 社 会 中 逐 步 实 现 科 学 的 分 工 和 合 理 的 分配, 并使二者互相促进和相互融合,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 在 共 建中 实 行 共 享 、在共 享 中 推 动 共建 , 既 是 社 会 进 步 的 根本标志, 也是人的价值能够实现和人的尊严得到确认的 明显特征。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 人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不再为别人所剥夺, 即不再是满足自己最低生存必需之外 的不属于自己的那份价值, 而是以无限的创造力去从事为 社 会 奉 献 最 大 的 物 质 财 富 和 精 神 财 富 、为 包 括 自 己 在 内 的 人们奉献除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之外的一切有利于自由 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 消除剩余 价 值 就 是 消 除 以 雇 佣 劳 动 为 主 要 特 征 的 一 切 剥 削 、压 迫 手 段; 而从哲学的意义上说, 却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将“真 正 的 人的 存 在 ”不 断 加以 兑 现 的 历 史性 行 为, 这 一 特 有 的 经济学哲学视野, 就应被看作是区别马克思主义人性哲学 和人性论人道主义的根本分界线。

马克思学说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学说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马克思学说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学说指责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认为马克思是“人类中心主义者”,他的经济学理论具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理念,其主体理论过分张扬了人的主体能动性,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上导致人们损伤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

这种诘难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我们还是从马克思的生态学与生态经济思想的诞生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来说起吧。

马克思在本书中描绘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境界时精辟地提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接着,他进一步指出;只有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77]对马克思的这些科学论述,本书在此主要强调三点:1、马克思始终主张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超越。

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开始,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对立就被消解;他认为要解决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78]的统一,即是自然的人道主义和人的自然主义的统一,马克思把两者的统一看作是“人同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马克思的这种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的观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论》中得到贯彻。

“人的自然的本质”和“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统一,是马克思概括的人和自然的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是同时被理解,在人类劳动生产实践中,自然的人化同人的自然化相互融合,自然界的人化过程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的双向互动的生动画面。

马克思提供的一幅理想图景表现在他的学说中确实结束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相对立的局面。

外国文学人道主义精神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人道主义精神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人道主义精神名词解释人道主义,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一种思想。

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

在当时是反对封建、宗教统治的武器,曾起过积极作用。

但它作为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始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之上的人道主义,它是维护劳动人民的尊严和权利的学说,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2.《俄狄浦斯王》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该剧主要通过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因而被称为是典型的“命运悲剧”;该剧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精妙的结构上,亚里士多德将它尊为悲剧的典范。

3.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它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和生活理想,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人文主义思想提倡以人为本,以剔除中世纪神学以神为本的思想。

它的基本内容是以人性反神性,用人权反神权,用人智反神智,用个性解放反禁欲主义,用理性反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体现了一个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人文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4.三一律“三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剧本创作的规则,要求戏剧描写的时间、地点、情节的一致。

即一个剧本只有一个情节线索,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不超过24小时。

它有利于剧作情节结构的简练集中,但作为一种规则,却成为束缚剧本创作的清规戒律。

5.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他为共产主义设定的价值,是工程目标的效益所在,是工程的目的。

因而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由。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长期拒绝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造成了十分荒谬结果: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们长期丢失了共产主义的理由!当然,建设共产主义总得有理由;不过,后人为共产主义设定的理由就不是马克思所设定的理由了。

我们听见一种说法,说共产主义是科学,是历史的必然归宿,所以要为共产主义奋斗。

必然性是不能代替合理性以解释实践动机的。

因为我们并不能欢迎一切必然的东西:我们并不因为人必然要死就为死而奋斗。

人们对目标的态度,不在乎它是必然还是偶然,只考虑它对我们有益还是有害。

共产主义到来的必然性,只说明建设共产主义是可行的,并不显示它的优越而值得追求;值得追求的优越性是由它提供的社会效益决定的。

我们曾听到一种颇动人心的说法,说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资丰富,人们可以“按需分配”。

这倒是说的社会效益。

不过共产主义的这种社会效益马克思并不曾着重强调,也没有论证共产主义满足这种分配原则的必然条件。

我疑心这是后人许诺给穷汉和懒汉的一块奶油面包。

因为对物质的拥有和贪欲,这恰是马克思一贯鄙视的人生态度。

冲着“按需分配”而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比资产阶级的个人奋斗高尚不到哪里去。

把无产阶级利益作为建设共产主义的理由,那不是最高的理由。

马克思主解放无产阶级,那是“因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15]。

意在解放全人类的工程目标即共产主义,其效益理论是应该撇开阶级性而以人的“类特性”立论的。

普天之下人共其乐,这才是足以号召天下的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为实现人道社会理想而设定的过渡性目标,不是终极目标。

资本主义社会则是马克思人道主义社会工程的改造对象,处在实现人道主义道路的起点上。

因此,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统一性和接近性,资本主义同它的对立性和疏远性,这在马克思看来都是显然的道理。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理论冷淡,而资本主义世界却对之充满热情,这可能出于同一种认识原因:以为马克思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同一或可以混同于一的。

这是一种遍及世界的误解!笔者愿另文加以澄清。

(二)唯物主义历史学说关于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研究动机、过程和容,笔者已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三部曲》一文中粗拙见[16]。

这门学说能否解决工程问题系统中的“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呢?这里只须从马克思对这门学说的经典性说明文字中摘引几句话便可明了。

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够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17]这些话正是在揭示社会生成结构的同时,又揭示社会结构的根基,也就是社会变革的要点,或者也无妨谓之社会的“牛鼻子”。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理论,二是历史发展机制理论,三是历史分期理论。

社会的结构原本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分析与建构。

如从施政角度看,可以把行政社区、部门或群体组织作为构成单位,把整个社会视为由行政首脑统帅的社群层级组织。

再如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可以把各类传播渠道和传媒中心作为构成单位,把整个社会视为由这些渠道和中心组成的网络组织。

还可作多种不同的划分。

但是这些类别的社会结构都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操作要领,以改变社会的性质。

马克思分析社会结构,却是为着要改变社会的性质。

这种特定的实践目的,只有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分析特定性质的社会结构的生成,得出社会的生成性结构,或者说社会发生学结构,才能满足目的的要求。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所揭示的社会结构,正是那种生成性社会结构:人们吃喝住穿需要物质→获得生活资料必进行生产→进行生产必然结合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特定生产关系产生特定国家→特定国家产生特定意识形态。

在这样一种生成性社会结构中,便极容易看出决定整个社会特定性质的初始因素——生产关系。

显示决定社会性质的根本因素,这正是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目的所在,抓住了这个根本因素,改变社会性质的工作就有了切实集中的目标,就可把理想愿望落实为实行方案。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中的历史观,是建立在其社会观基础上的。

历史衍变的机制,是整个社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也是由经济基础亦即生产关系的不同形式来决定的。

唯物史正是社会结构性质的生成衍化史。

这个学说中历史规律的叙述原本不是目的,唯物主义历史学说建立之前和之后,马克思都没有系统地研究过历史。

我们从工程问题系统的要求来看,有了上述社会观,已能回答“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这个问题了。

那唯物社会观为什么还要发展为唯物历史观呢?历史的叙述有两大功能:第一是以史实来证明社会结构的科学性,用人类的历史实践来证明社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

这样做也是不同于哲学认识的实践认识方式的特别要求。

我们在前面说过,实践认识要求认识结果必经实践检验。

可是社会变革规律这种认识结论,不可能通过现实实践来验证,只好用已有的整个人类历史实践来验证。

第二,历史叙述同时还具有另一种功能,就是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说明一种特定社会形态只是暂时的历史现象,变革是必不可免的,从而在这种一般意义上昭示,对现存社会的变革是势在必行的。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中生产力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引入,正是适应这种论证要求的结果。

历史叙述的这两种功能的第一种,实际是为社会观功能服务的,即是证实社会结构及变革要点问题的,也就是解决社会变革的“可操作性”问题。

历史叙述的第二种功能或目的,则超出了可操作性问题,进入了变革可能性问题。

让唯物主义历史学说兼具这两种功能,马克思似乎想通过它,指着现存社会告诉人们说:这头牛是一定会向前走的,喏,牛鼻子就在这儿……。

正由于从动机到理论功能所贯注的这种实践性,所以马克思当年竭力要将该学说宣传到社会主义者和工人群众中去。

星移斗转,这一具有强烈实践性的学说,今天早已作为科学,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南,作为一种解释模式,悠然踱进了学者们的书斋,在历史的思考中载沉载浮。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诚然能够解释历史,但马克思着述当年是极不满于只是解释的。

他说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这种现存的东西。

”[18]“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拂去薄薄的历史尘埃,唯物主义历史学说的实践锋芒显然可辨,它当年可是象作战地图一样,高挂在无产阶级革命大军帅府会议厅里的。

(三)资本主义经济学说资本主义经济学说是解决“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的吗?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告诉我们:“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9]那是一种怎样的规律呢?马克思在该书“第二版跋”中引述了一段他自己认为很“恰当”的评论说,马克思“这种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

”[20]这可说明,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从目的到容,都在于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命运。

;在唯物主义历史学说中,马克思虽然从历史发展规律上昭示了特定社会形态的历史暂时性,但这只是一般的历史趋势,还不足以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必然性,所以必须对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作具体研究。

唯物主义历史学说既已揭示社会根源于经济关系,马克思就把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命运的聚光灯,对准了该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角——资本。

因为作为私有财产的资本的命运,维系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

在这项研究中,马克思把黑格尔用以分析精神与现实之关系以及现实之发展的辩证法,移植过来分析劳动与资本之关系和资本之发展问题(所谓辩证唯物主义正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的方法论,并非一门独立的学说)。

资本作为积累的劳动,通过剥削活劳动而发展自己。

但资本实现自己的发展却又须依赖劳动者的购买力所形成的广大消费市场。

每个资本家加重剥削自己的工人,却希望并依赖别的工人多买自己的产品。

资本就在与劳动对立又依存这种自身矛盾中奔向其极限——生产过剩危机。

“在这种危机中,资本的这种矛盾暴风雨般的突然爆发出来,日益严重的威胁到作为社会基础和生产基础的资本本身。

”[21]这就是现存社会要点亦即根基的必然趋势。

上面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前期思路。

在继续研究过程中,他的辨证思路遇到了困难。

今天我们看到的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资本论》二、三卷,对资本命运的限制,不是来自他与劳动的对立和依存关系,而是来自资本本身的社会盲目性,以及资本自身发展导致的其有机构成提高。

资本的社会盲目性造成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间的失衡,从而导致社会流通障碍而使社会生产停滞。

这是第二卷的主题。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增加了成本,导致社会“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资本失去运转的动力,其保值增值的前途可忧。

这是第三卷前三篇的主题。

至于第三卷后面的容则是一个“补论”,说明其他类别资本由于依存于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与工业资本的命运相连。

《资本论》二、三卷由于脱离了资本与劳动对立矛盾的辩证关系,所以虽然揭示了资本的危机,但无法达到辩证法规定的“否定之否定”即资本被扬弃的必然结论。

但这是后来的事。

当初,马克思看到资本与劳动落入辩证法规定的对立矛盾关系之中,资本否定了劳动,是无法逃脱被再否定的命运的。

[22]这正是工程问题系统中“现存社会要点趋势问题”的答案。

(四)无产阶级革命学说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与“变革社会的行动方案问题”的对应性十分明了,这无需多说。

人道主义社会学说,以其确定的价值系统观念批判了现存社会制度,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23]即理想社会形式,从而确定了变革社会的必要性和目标;唯物主义历史学说指示了变革社会的要领;资本主义经济学说则证明现存社会的根基日趋穷途,不变革是不行的。

于是,社会变革的理由和根据都齐备了。

根据辩证法的理解,资本是劳动的积累所至,是对劳动的否定。

它在与劳动的对立依存关系所构成的自我矛盾中,走向自我否定,即对否定的否定。

通过否定之否定,资本要复归于劳动才能获得新的存在与发展。

但是,资本如何摆脱私人贪欲的羁绊,弃暗投明,站到社会需要的立场上来,回到它的创造主——劳动者的怀抱中来呢?马克思将这个过渡环节诉诸人力完成。

于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为过渡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作为实现手段纳入了他的改变世界的工程思想系统。

他为唤醒无产阶级所作的论述,他投身社会革命实践所制定各种文件,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奠定了基础。

(五)“无产阶级革命”作为变革社会性质的行动方案,它本身是不是可行的?马克思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可行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