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命观
知命与立命
知命与立命作者:王云菲来源:《牡丹》2017年第15期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更是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天命”思想是其对天地与人生、外在与内在、物质与意识之间辩证关系的凝练总结,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倾向。
本文主要从“知命”“立命”两个角度,分析孔子的“天命”思想及其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力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实践的成功。
总的来说,就是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坚决承认存在的第一性,承认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也承认客观规律是能够被人所认识和利用的。
孔子“知命”思想内涵的两个方面恰恰就同辩证唯物主义看待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两个角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要“知命”,又要“立命”。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天命”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本身也是孔子天命观的重要诠释和体现。
“知命”而后“立命”,不轻言委于命。
孔子的天命观是一种源于天而又高于天,“知命”而不“畏命”的人生境界,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所以,可以说孔子是早期的朴素唯物论者。
一、知命:知天道,知人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很多人讲,人到五十便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要做儒家所推崇的君子,知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先决条件。
而何谓命?关于命的注解古往今来不外乎三种解释,除了最为常见的寿命一意以外,还具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命运”,朱熹有云:“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
”康有为说:“命者,人受于天也。
人生富贵贫贱,寿夭穷达,皆有定命,非人力所能为。
”意思就是人的命运皆有天定,不可强求,且非一人之力可以改变,所以应当顺受安之,可谓天道。
第五章 孔子论命
总结:通过圣贤对命运的阐述,相信大家已经得出了结论。命运虽然是人自己创造的,但并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命中有为官发财的信息,在你的命运轨迹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机会。天道绝对不会因为你有智慧,心地善良而送你官位或者财富。不然,那么多的聪明人怎么还会对命运感到失意呢?我们需要认识命运,掌握自己的生命价值,不要再脱离自己的命运轨迹,做到人人知命而为。不管是什么样的生命轨迹,我们都应该以乐观思想来面对,去积极地创造你的人生最大价值,但这又不是要你盲目地行动,而是乐天知命,顺天应人!
孔子说:命不当死而死,可谓“不幸”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释义: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最爱好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可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过爱好学习的人。
孔子说:人无法抗拒死,这也是命
伯牛有疾,子问之,子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释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探望他,从窗口拉住他的手,说:“要死了,这是命啊!这样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病!这样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病!”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第五章 孔子论命
孔子(-551-479B.C.),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泗水县东南)人。曾为官中都宰及司寇,以教育及整理文化典籍为平生职事。创立以“仁“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体系。主要言行见于《论语》。《史记》卷四十七有传。思想上抬高道德的作用,认为当以“德”去处理一切关系,包括天人关系。命观上肯定“天命”的存在,但对“怪、力、乱、神”表示怀疑;其所谓“天命”,实亦包含“造命”之义于其中。
浅论孔子的义命观及其价值取向
浅论孔子的义命观及其价值取向作者:杨咏雅来源:《速读·中旬》2017年第01期摘要:本文主要对孔子的义命观进行论述,探究其内涵、形成背景、特征及其价值取向,以及与道家的对比,探索孔子主张的义命观的具体内涵和特点。
关键词:孔子;义命分立;儒家;价值取向;道家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其思想体系在整个中国哲学的范畴内都是有其重要地位的。
儒家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及保守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后代,在往后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乃至工业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其思想理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在对比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先秦儒家的义命观及其决定的价值取向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
从孔子的“义命分立”到孟子的“义命不二”,义命观是儒家极为强调的思想,关涉到一个人之安身立命的哲学,本文将会从其含义内容、形成过程、历史背景,以及与道家的价值观的对比,来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义命观作简要浅述。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察其如命何?”(《论语·宪问》)“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从《论语》中孔子的言行不难看出,孔子虽“知命”仍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义优于命”的义命观。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往往会有不为自己所控制的限制,它们超乎自己的主宰范围。
这些客观限制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孔子称之为“命”。
孔子所谓的“命”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的命令义,我们对其必须敬畏、服从、践行;二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篇》)的命运义,表示客观的限定或限制,应知之、安之、受之。
孔子的天命观
天,命,天命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 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 知我者,其天乎!(14.35)(端木赐, !(14.35)(端木赐 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端木赐, 字子贡) 字子贡)
莫我知也夫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 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 遂行. 15.1) 遂行. (15.1)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 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6.28) 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6.28)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微生亩谓孔子曰: 何为是栖栖者与? 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 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 14.32) 也. (14.32)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子在,回何敢死! 11.21) 子在,回何敢死! (11.21)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 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 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 虎尝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 虎尝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 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 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 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 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 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 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甯武子臣於卫,然 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甯武子臣於卫, 后得去. 史记-孔子世家》 后得去.《史记-孔子世家》
先秦儒家的“知命”观
( 定西 市委 党 , 甘肃 定西 7 4 3 0 0 0 )
摘 要: 孔 子“ 知命观” 是儒家思想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知命 、 达命” 贯通着 国人 的精神命脉。 “ 知命 ” 是儒家文化生命 力强韧的内在表征 ; “ 达命” 是儒家文化 自强不息 的外现追求 。 文章从儒家生命力的价值内核 、 生死观与知命 的关系 , 及知命 观对当代人 “ 文化生态” 的环保 和修复方面做 了进一步发掘和反思 的维度 。 关键词 : 孔子 ; 知命 ; 反思 中图分类号 : B 2 2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8 6 6 6 ( 2 0 1 4 ) 0 2 — 0 0 7 8 — 0 7
“
c u l t ur a l e c o l o g y ” . Ke y Wo r d s :Co n f u c i u s ;Vi e ws o n d e s t i n y;Re t hi n k i n g
“ 知命 ” 是儒 家文化生命力强韧 的 内在 表 征
第2 9 卷 第0 2 期
2 0 1 4年 O 2月
乐 山师 范学 院 学报
J o u na r l o f L e s h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29 . No . 0 2 Fe b. 2 01 4
先秦儒家 的 “ 知命" 观
一
、
文 明对话 的今天 ,我们得用 开放的历史眼光来看 待 儒家文 明历史 的兴 衰及当今葆涵 的生机 。中华文 明 几 千年没有 中断 ,这个世界性文 明奇迹 昭示出我 们
儒教文 明本身具有的强韧性 。在儒 、 释、 道、 墨这些 中
知命 知礼 知言
宪问第十四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
阳货第十七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3、生命
雍也第六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宪问第十四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第十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十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出自孔子的论语
不懂得礼仪的人就无法成为有用的人
不了解别人话语的人 无法去了解别人
不知道“命”的 就不能称之为君子
孔子所说的“命” 就是“天命” 就是一切都是注定的...有点保护当时帝王地位的感觉...
这节课我们回到《论语》对“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作总结分析。首先,我们看看几位学者对这句话的注解:
子张第十九
子张曰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二、不能自主改变的: 1、自然规律2、政令、命令3、生命
1、自然规律
颜渊第十二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宪问第十四
雍也第六【汉 典?】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先进第十一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敬天、知命、畏天命——孔子“天命观”详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1期2017年1月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Soc.Sci.Edit. )Vol.37 No.1Jan.2017•哲学研究. D01:10.3969/j.i n.l003-0964.2017.01.007敬天、知命、畏天命—孔子“天命观”详析赵婧(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天命观”是儒家哲学中最基本的哲学范畴之一,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建构的以 “仁”“礼”为核心的儒学体系,渗透着敬天、知命、畏天命的“天命观”思想。
孔子的“天命观”是相 信天命但更注重人事,充满着关注现实和人生的务实精神。
其中,对“天”的态度,是敬;而语及 “命”时,多和人事结合起来,强调如何在“天”意的指导下,更好地处理人事,因此更注重的是在“天 意”之下的现实的生活。
其对“天命”的叙述,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成分,实开董仲舒“天人合一”理论之先河。
孔子敬天,因而重祭祀;知命,因而重现实生活;畏天命,才“敬鬼神而远之”。
可以说 孔子以天命观为基础,建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价值体系。
关键词:孔子;《论语》;天命观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964 (2017) 01-0030-04“天命观”是儒家哲学中最基本的哲学范畴之 一,也是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作为儒学的 创始人,其建构的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学体系,渗 透着敬天、知命、畏天命的“天命观”思想。
据统计, 《论语》言“仁”04次,言“礼”4次,言“天”9次,言 “命”1次。
可以说,仁义”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而“天命观”思想则是他儒学理论的基点。
因此,关注 并探讨孔子的“天命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事实上,学界对于孔子“天命观”的探讨分歧很 大,并且一直未曾停歇。
许多学者专注于孔子“天命 观”性质的探讨:有的认为是唯物,有的认为是唯心,还有认为唯心中包含唯物的成分,或者唯心中包含唯 物的成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①。
乐天知命——孔子的生命观
b ig,wes o l efl l n r tf l Oo rp r n s u ig t ej u n y o i ,wes o l ewi i gt en h u d b ia dg a eu u a e t ;d rn h o r e fl e i a t r h u db l n O l
t s le f m e i w n lf utoo hu 1 or d h so ie o l k. H i ov m s l ,hi on i e c ie,h spe ss e e i r u sl eofhi ef sc fd n eoflf i r i t nc n pu s ~
孔 子 ( 元 前 5 l 公 元 前 4 9年 ) 字 仲尼 , 公 5~ 7 ,
鲁 国陬 邑( 山东 曲阜 ) 。作 为 儒 家学 派 的创 始 今 人 人, 孔子 一 生 历 经坎 坷 流 离 : 年丧 父 、 少 晚年 丧子 ; 多事 鄙 践 , 田、 吏 , 乏成 就 ; 谷 之会 展 示 勇 乘 委 不 夹 气 与智慧 , 三都失 败 , 堕 五十 之余 开始周 游列 国, 六
— —
Co f c u ’ Lie 0u l o n u is f to k
G U( )Yu n l J AO a —i I n, Ni
( ;l g fLi r t r n t ,S i e i (o l e o t a u e a d Ars h h z Un v r i ,S i e i 3 0 3,Xij n ,C i a e c ie st y hh z 8 2 0 i g na hn)
孔子“天命”的含义
孔⼦“天命”的含义仁学探微——《论语》《⼤学》解析第七篇论天命第七篇论天命第⼀章孔⼦“天命”的含义⼀、孔⼦“命”的哲学性质 孔⼦“与命”,经常传述“命”的哲学。
“夫⼦之⾔性与天道”(《公冶长》),孔⼦所⾔之“天道”,显然是指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的。
在孔⼦那⾥,“天命”与“天道”有何区别?由于“天道”⼀词出⾃⼦贡之⼝,《论语》记载孔⼦多⾔“命”⽽未⾔“天道”术语,似乎,“天道”是⼦贡对孔⼦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的⼀种概括。
春秋时,以“天道”概括关于世界观问题者,现代学者多认为属于唯物主义者。
如何判断孔⼦“命”的哲学的性质?如果先了解孔⼦的认识论思想,然后再来讨论其“与命”的思想,其“命”的哲学性质便容易判定了。
孔⼦明确指出,⼈只有通过“学”然后才有可能“知命”、“知天”。
《宪问》记载:⼦⽈:“莫我知也夫!”⼦贡⽈:“何为其莫知⼦也?”⼦⽈:“不怨天,不尤⼈,下学⽽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领袖⼈物命中注定孤独,因其“知”为普通⼈所不及。
君⼦睿智在于能做到“下学⽽上达”。
有此理智,便“不怨天,不尤⼈”。
“上达”者,谓上达“天命”。
孔⼦认为“命”可知,⽽且认为君⼦是把“知命”作为⼀条重要的修养对待的。
《尧⽈》记载:⼦⽈:“不知命,⽆以为君⼦也……”强调“命”的可知性本⾝就说明孔⼦关于“与命”的思想与神秘的客观唯⼼主义的天命论不是⼀个哲学体系。
实际上,“知命”这⼀概念不是孔⼦最先提出来的,《诗经·庸·餟⾍东》中就批评⼀个⼥⼦私奔的思想根源就是“不知命也”,即不懂得应当如何⽣活之义。
古之⾔“命”者,未必就是指不可测度的由上苍主宰的命运。
关于“学⽽知命”的思想,《为政》篇所记载的孔⼦谈⾃⼰认识和掌握、运⽤客观事物规律⽔平的提⾼过程的这段论语,反映得很清楚: ⼦⽈:“吾⼗有1五⽽志于学,三⼗⽽⽴2,四⼗⽽不惑,五⼗⽽知天命3,六⼗⽽⽿顺4,七⼗⽽从⼼所欲,不逾矩5。
” 注释:1. 有——同“⼜”。
尽心知命是谁的观点
尽心知命是谁的观点尽心知命这一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
儒家思想强调个体应尽力奉行道德准则,顺应天命,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曾经提到:“君子独立不恐惧,尽心知命。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积极面对命运,努力做好自己的态度。
在尽心知命这一观点中,尽心是指个体应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智,尽力做到最好。
知命则是指个体应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命运,顺应其中的规律。
这一观点强调个体在面对命运时的积极主动性和内心的调适能力。
孔子被认为是尽心知命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个体应尽力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发展,同时保持谦虚、宽容和谨慎的心态。
孔子认为,人应该虚心接受自己所处的现实状况,并尽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盲目地追逐权力和物质财富。
尽心知命观点也在佛教思想中有所体现。
佛教强调个体应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变化,通过修行和内心的觉悟来超越一切痛苦和困扰。
佛教教义中的“缘起”概念表明一切现象都有其原因和条件,个体应尽力顺应这些条件,并在其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在现代社会,尽心知命观点也有一些支持者。
他们认为个体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同时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这种观点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责任感,鼓励个体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勇敢前行,同时也提醒个体要保持对命运的敬畏和谦卑。
然而,尽心知命观点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过度强调个体的努力和奋斗可能会忽视社会结构和不公平现象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他们认为,个体的命运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还受到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因此,他们主张社会应该提供公平的机会和资源,为个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尽心知命是一种积极面对命运的态度。
无论是古代儒家学派还是现代人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个体的努力和内心的调适。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个体的命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个人能力等。
因此,在尽心知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条件,让更多的人都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孔子“知天命”思想的历史解读
孔子“知天命”思想的历史解读作者:杨柳青青来源:《卷宗》2018年第03期摘要:天命观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开始,学者对其从未停下过研究的脚步,仅注疏集解便有百家之言。
其中,“天命”这两个字更是在《论语》中反复出现,从古至今儒学者对“天命”的理解整体上以天命观为基准,结合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发展、深化。
按照时间顺序将百家之解分析、比较、整理、总结,形成对“知天命”的综合认知。
关键词:孔子;知天命;天理天命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内核,以天命观的形式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余年。
从何晏的《论语集解》,到皇侃的《论语义疏》,至邢昺的《论语注疏》,再及朱熹的《论语集注》,乃至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对“天命”的注解与时俱进、通而不同。
到了近现代时期,孔孟儒学的复兴使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史坛。
本文致力于古今注疏整理贯通,为后续的儒学研究提供参考。
西周以来,所谓“天命”就是上帝的命令。
孔子不承认有活灵活现的有人格的上帝;他所说的“天命”,也不能理解为上帝的命令。
那么孔子所说的“天命”到底所指为何?而孔子的思想都凝聚在《论语》之中,与“天命”有关的段落共三处。
一是为政篇第四章的“五十而知天命”,第二处是季氏篇第八章的“畏天命”,第三处是尧曰篇第三章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本文仅对“五十而知天命”一处的“知天命”进行解读。
《论语·为政》有孔子总结自己的晚年生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所感知的天命究竟为何物?这就是讨论孔子天命观的最基本问题。
后世学者对《论语》作出了多种注疏集解,体现了儒家天命观的历史走向,也为孔子天命观的研究讨论留下诸多资料与见解。
1 汉代经学与朴素天命观据孔子第十世孙孔安国注,孔子“知天命”为“知天命之始终也”[1]。
南朝梁儒学者皇侃对“始终”作出解释,认为“终始,即是分限所在也。
《论语》里孔子说的天命指的是什么?
《论语》⾥孔⼦说的天命指的是什么?短短⼀部《论语》,粗粗数来⾄少有七、⼋处讲到“天命”,⾜见孔⼦对天命的重视了。
孔⼦的天命观作为他的⼜⼀个重要思想,贯穿于整部论语的始终。
⾸先,孔⼦是从⾃⾝的经历,肯定天命的客观存在的。
孔⼦说:“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2·4)。
意思是:我⼗五岁起⽴志于学习;三⼗岁能够⾃⽴了;四⼗岁做到了不被外界所迷惑;五⼗岁才懂得天命;六⼗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论,不觉得不顺了;七⼗岁能随⼼所欲⽽不会越出规矩。
可见,孔⼦在五⼗岁之前,并不知道“天命”⼀说,这可以⽤孔⼦五⼗岁之前的所践所⾏来佐证。
五⼗岁之前的孔⼦⼀⼼想恢复“周礼”,⽤⾃⼰的仁义道德那套道理周游列国,四处游说,结果却是到处碰壁,弄得灰头⼟脸,只得⾃⼰嘲笑⾃⼰“惶惶如丧家之⽝”。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原来,直到孔⼦五⼗岁,学⽣商瞿告诉孔⼦去学周易,他才从周易中悟出道理:原来是“天命不可违”啊!孔⼦感叹道:“加我数年,五⼗以学易,可以⽆⼤过矣。
”(《论语·述⽽7.7》)如果再给我多活数年,⽤五⼗岁学习《易经》得来的思想处世待物,就可以没有⼤过错了呀!从此,孔⼦“罕⾔利,与命与仁。
” (见《论语·⼦罕》9·1 与:赞同、肯定),不仅极少谈利益,⽽且对天命和仁德赞赏有加。
今⼈多有引⽤“五⼗⽽知天命”者,误以为每个⼈只有活到了五⼗岁才会知道什么是天命,其实不然。
“五⼗⽽知天命”,只是孔⼦对⾃⼰⼀⽣主要⼏个时间段的深刻总结。
从孔⼦发出的感叹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对于⾃⼰迟⾄五⼗岁才知道“天命”⼀说是颇为后悔的,以⾄由衷地发出再让他多活⼏年的呼声。
孔⼦真是⼀个可亲⼜可爱的⽼头⼉!然⽽,对于何为“天命”,论语却始终未作正⾯述及。
只是在《⼦罕9.9》中讲到:“凤鸟不⾄,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凤鸟是古代传说中的⼀种神鸟。
知命与立命——浅析孔子的“天命”思想
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而何谓命?关于命的注解古往今来不外乎三种解释, 其思想更是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的“天 命”思想是其对天地与人生、外在与内在、物质与意 识之间辩证关系的凝练总结,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倾 向。本文主要从“知命”“立命”两个角度,分析孔 子的“天命”思想及其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力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 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实践的成功。总 的来说,就是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坚 决承认存在的第一性,承认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另一方面,也承认客观规律是能够被人所认识 和利用的。孔子“知命”思想内涵的两个方面恰恰就 同辩证唯物主义看待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两个角度有 异曲同工之妙:既要“知命”,又要“立命”。 “ 道 之 将 行 也 与? 命 也。 道 之 将 废 也 与? 命 除了最为常见的寿命一意以外,还具有两层含义。其 一为“命运”,朱熹有云:“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 己者。”康有为说:“命者,人受于天也。人生富贵 贫贱,寿夭穷达,皆有定命,非人力所能为。”意思 就是人的命运皆有天定,不可强求,且非一人之力可 以改变,所以应当顺受安之,可谓天道。其二为“使 命”,所谓“天命不可违”,命者,虽受之于天,然 立于己。儒家认为,人就是天之使命的接收者,虽受 之于天,但掌控权仍然在个人,可谓人道。因此,可 以说,孔子所说的知命,即知天道,知人道。 (一)天道 孔子云:“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 是天道也。”(《礼记·哀公问》)孔子在这里所说 到的“天”,就是自然的天。囿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科 技水平的限制,孔子不可能知道天的变化是有一定规 律可循的,因此他主张要敬畏上天。敬畏之外,孔子 也相信,天具有某种意志,笃信天道,就可以靠着对
谈孔子的生命理念
谈孔子的生命理念中国汶川、玉树地震,海地地震,日本因地震引起的海啸等等,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我们直面了多少生与死。
死者已矣,生者何堪!《2012》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同时也审视生命的存在价值。
也许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回过头来看看两千年前孔子的生命理念,学习如何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反对以俑殉葬,就因为俑像人形;孔子的马棚失火,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不问马。
孔子认为人的生命应该被尊重,因为他说“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人是天地万物的中心。
而且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一一仁,就是让人重视生命。
仁就是爱人。
对于统治者,孔子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说“苛政猛于虎”,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谅民情,体贴民心,同时反对好战,多杀伐,为满足个人私欲而践踏百姓生命,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希望统治者能够利用德治来达到自己目的。
对于普通人,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要孝敬父母,而长兄如父,所以要敬重兄长。
孔子的生命理念以人为本,思考人与周边事物的关系,可以分为“人与己”、“人与人”、“人与天”三个方面。
一、人与己: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
孔子认为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军队的主帅可以被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被改变。
人虽有独立的意志,但孔子又提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猜测,不独断专行,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尤其是“毋我”,强调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虚怀若谷,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论语•尧日》)知命从本质上讲就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知道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职责,从而把握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使自己既能够相对自由地去追求理想,实现目标,又能够不违背现实,逾越法律及道德规范。
浅谈孔子知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浅谈孔子知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陈莲1204班政法学院121070179【摘要】孔子的知命观是一种超然的价值观,是一种源于天而高于天的生命境界,即“乐天而知命”。
孔子的知命观的形成经过了复杂曲折的过程才到不忧不虑的境界。
通过分析孔子“命”的思想,能够使我们以古鉴今,启迪我们的思想。
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具备儒家君子的智慧和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顽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使我们大学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关键字】知命观内涵现实意义一、孔子的知命观(一)知命的内涵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他的意思是作为一名君子,首先要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掌控的偶然性。
孔子生活在政治、社会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所能改革社会。
但是他在当时遭受了无数坎坷,使他有时间可以思考何为“命”。
孔子经过实践及思考,重新定义了以往的“命”,把人们从鬼神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在孔子的“命”观中,命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生活的力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
命就是命运,命也包括了不被人的意志所左右的、不被预知的因素,这是孔子所说的知命、知天命的真正本义。
(二)知命观的意义1、求己而不责于人。
孔子言:“在上位,不陵下; 在下位,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中庸》第十四章) 这就是说,人们在遇到任何情况尤其是坏的情况降临时,首先要想到自己不足之处,从自身找原因来解决问题、缓和事态,而不是一味的怪罪他人。
这一观念有助于人们在当时战乱纷争的年代减少与人的摩擦,少发生冲突。
更重要的是,这一思想利于人们自省以提升道德品质素养。
2、乐天知命,乐于生活。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述而》)“乐天”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它教导着人们不管在多么艰难的困境中都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坚定自己的理想,就会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
孔子的生命观教育与当代启示
( 石河子大学 文学艺术学院 , 新疆 石河子 8 20 ) 30 3
摘
要 : L 是 我 国伟 大 的教 育 家 , 教 育 思 想 含 蕴 丰 富 , 界 极 为 重 视 , 其 生 命 观 教 育 对 当 代 更 具 有 重 要 孑子 其 学 而
意义。本文 以《 论语》 为基本文献 , 揭示孔子生命观教育思想 的三个层次 : 于生命个体的起点来说 , 对 我们对 于 自己 的父母要孝 敬感 恩 ; 在生命 的旅程 中要安贫乐道 , 以弘扬 仁义 为人 生 目标 ; 生最终 的追求 就是要 领悟 天命 , 人 然后 按 照天命行 事。当代人更应该珍惜 生命 , 生命不仅是 自己的, 也是家庭与社会 的。 关键词 : 孔子 ; 乐天 知命 ; 生命观教育 中图分 类号 :4 0 G 0—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0 9—14 ( 0 0 0 0 3 0 5 8 2 1 ) 5— 0 7— 4
Co ucus nf i Educ to a i n Tho gh s a ut :f n Is En i ht n e n o r me u t bo ie a d t lg e m n I M de n Ti s
GU0 Yu n—l JAO Ni a i I n. ( o e eo trtr a datS iei n es y S iei X ni g8 2 0 , hn ) C l g f i a e n r, h z U i r t, hh z, ij n 3 0 3 C ia l le u h v i a
作 为我 国伟 大 的教 育 家 , 子 的思 想 来 源 于 生 生 命观 教育 思想 。 孔 命 历程 , 在生命 旅 程 中不断 践行 , 且用 于 指导 生 活 并
孔子的命运观
孔⼦的命运观俗话说:⼈的命天注定。
从这个⾓度去看⼀个⼈的“命运”对于他整个⼈⽣是⼗分重要的了,作为⼀代圣贤的孔⼦不可能不懂的对于“命运”的研究与讨论。
所以,“命运”是孔⼦哲学思想的⼜⼀重要概念,亦是孔⼦哲学思想的⼀对范畴。
其涵义,主要有⼆;⼀是指客观规律,如⼦⽈:“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就是说他学到五⼗岁才知道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其规律的。
他说:“孔⼦⽈:“不知命,⽆以为君⼦也;不知礼,⽆以⽴也;不知信,⽆以知⼈也。
”(《论语·尧⽈》)的“命”字,也可以说指的即是客观规律,“知”字与懂字同训,也有分析、认识的涵义,总的意思是,不懂存在和顺应客观规律,⽽⾃⾏其是,为所欲为,是不具备做君⼦的条件的。
他认为:”,孔⼦⽈:“君⼦有三畏:畏天命,畏⼤⼈,畏圣⼈之⾔。
⼩⼈不知天命⽽不畏也,狎⼤⼈,侮圣⼈之⾔”。
”(《论语·季⽒》),意思也能作考虑问题时,应先考虑到客观外界的规律性,所谓”畏”可以作注意讲,这同他所说:“卑⼰⽽尊⼈,⼩⼼⽽晨义”的“畏”字同⼀意义。
也犹之午虎狼⾷⼈,⼈必畏惧⽽注意它们⼀样。
但孔⼦对“命运”持的是积极改善的态度,⽽不是所谓听天由命的宿命论。
他说:⼦⽈:“莫知我也夫!”⼦贡⽈:“何为其莫知⼦也?”⼦⽈:“不怨天,不尤⼈,下学⽽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所要“下学”的和“上达”,”的都是探索客观规律,意思是,在不顺意的事物⾯前,应持“不怨天,不尤⼈”,⽽专⼼致志地摸索客观规律去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孔⼦的这个态度可以说就是⾃⼰掌握⾃⼰命运的态度和⽅法。
⾄于孔⼦所谓“知我者其天乎”⼀语,不过是对没⼈了解他的这⼀态度⽽慨叹罢了,犹如⾄今⼈们还常说“天知道”样。
其⼆是,他对某些社会和⾃然界问题理解不了、⽆法解释⽽归之于“命运”。
如“伯⽜有疾,⼦问之,⾃牖执其⼿,⽈:“亡之,命矣夫!斯⼈也⽽有斯疾也!斯⼈也⽽有斯疾也”(《论语·雍也》),⽽他⼜⼀再惊叹“斯⼈也⽽有斯疾也? ,这⼜是慨叹好⼈不得好报应的传统的宗教因果观念残余的反映,因为这个因果观念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孔子先秦儒家命运观研究
孔子先秦儒家命运观研究作者:赵婉懿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2期【摘要】孔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围绕“命”这一话题展开过一系列的探讨。
孔子对待“命”的态度与他对仁、义、礼、智、信的见解交织在一起,可概括为“知天命”和“畏天命”两点。
孔子的命运观来自于他对人生遭遇和社会发展现实的体悟,是他对生命有限性与时间永恒性做出的追问和探求,是他面对制约时寻求突破、为自由解放而做出的理论与实践的努力。
这种命运观体现着儒家对人的终极关怀,彰显着儒家学说精神深处的高度自律意识和主体道德意识,对现代社会来说仍然具有鼓舞斗志、慰藉心灵、重塑道德追求、实现价值目标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先秦儒家;命运观;孔子;知天命;畏天命【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命”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古老概念之一。
命运一词最初的本意是指一个人的性命,后来它的内涵有所扩大,还包括了贫富、贵贱、祸福等一系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内容。
而命运观则是个体对现实生活中自己所无能为力的个人遭遇或社会现象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是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命”所体现的人之有限性的正视与尊重以及提倡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方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哲学中所蕴含的关于“命”的学说是积极而进取的,对孔子命运观的准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
一、孔子关于命的基本观点孔子的命运观产生于对人生遭遇和社会发展现实的体悟中:“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篇第六·第十章》)——好人也会恶疾身亡的现实让孔子感受到了作为人的无力感;“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篇第十一·第九章》)——最器重赏识的学生早逝的现实让孔子意识到了作为人的有限性;孔子自己的一生也是辛劳多舛的,他周游列国,宣传儒学,将所有的抱负寄托在恢复周礼上,最终的结果却不尽人意——这样的人生遭遇和社会现实逼迫他开始了对“命”的思考和探索。
儒家与道家生死观的比较 ——以孔子与庄子的生死观为例
引言
生死观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指人们生命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一个人应当如何生存,如何面对死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7:1019.],生死问题是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生来皆有共同结局:走向死亡。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如何生存,如何面对死亡,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直以来,生死问题引起了许多哲学家的思考。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生死问题的阐释,其中以儒道二家的影响最大。儒家和道家作为先秦时两个重要的派别,两家的思想发展传承至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儒道两家的思想核心不同,所倡导的生死观必然有所差异,那么两家所提出的生死观有没有融通之处,以及其生死观对中国人传统的生死观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重视现世人生,也包括珍视亲人健在的时光,父母健在时行孝比父母死后再去服事重要的多。出于重生哀死的感情基调,孔子提出要及时行孝。关于如何行孝道,孔子提倡“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礼来侍奉他们,父母死了,也要依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孔子重礼,提倡人们的行为要符合礼的规范,所以服事父母,埋葬父母,祭祀父母都应按规定的礼。)这里孔子强调的就是要在父母在世时好好服事父母,“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只是为了使行为合礼,体现丧失父母的哀伤之情。人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对我们有怀抱之情与养育之恩,可以说父母于我们有最大的恩情。我们怎么能不珍惜他们活着的时间,好好侍奉他们,使他们生活安适,心情舒畅;当他们死了,我们又怎么能不哀伤,不好好安葬他们?这种对死的哀伤更多的属于感情基础上的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对天命的体认历程大体为::知命—畏命—立命—不忧不惧。孔子的天命观是一种超然的天命观,是一种源于天而高于天的生命境界,是“乐天而知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其中“乐天”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孔子将天道与人道在知命的过程中统一了起来,知命是对天道和人道达到一种平衡和默契。
答:
孔子的知命观现实意义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知命”是儒家文化生命力强韧的内在表征。天人合一,天和、地和、人和。“和合”的哲学思想,这是世界观、人生观、自然观,是方法论、认识论。从这个总纲性的和,抽离投射在人道上的认识,就是一个致命的过程,这一点非常乐观,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对之进行了论证,真正的智者感到自己的无知而爱智慧,从而求知的历路。儒教文明就具有这种“自知”的谦虚,这不是一种表面的谦虚,会对自己的文明进行生与想发轫。孔子的生死鬼神观念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这里面深刻反映出孔子的求知治学的严谨,也正如康德哲学的给理性无法达到把握的领域必须保持“悬疑”,给信仰留出地盘。对未知的东西保持沉默和必要的敬畏尊重。这些东西可以去信仰但不能在理性的范围内把握。每个人的终点都是一样的,归宿性注定人是有朽的,每个人无法逃脱对死亡的光顾,这一点人的理性是非常了解的,从这一层面来说,死对人是不要紧的,对人的感知性不构成威胁,死是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的过程我们能够活生生地感知,完成这个过渡,未来的悬疑谁也说不清楚,也无法清楚。人已经死了,对个体本身来说没有了持续性,死,其实是留给活着的人的事情,死去元知万事空,那么,既然活着的时候人没死,这个结果与你无关。
二,孔子“知命观”从价值考量来看。知命在孔子看来是君子必备的领悟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知礼,对自己的命无知的话,对礼将会知之不深,察之不明。依次类推,不知命、不知礼,知言就有漏失,言之不切,无以知人。对命的体认是深刻的精神修为,这是人存活依据的所在;知言,就是语言的所指,要表达出来内在的所言,是语言层面对思想的转化问题。语言是思维的家,将所指所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