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管理---服务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剧场模型 服务接触三元模型 服务接触的系统模型 服务接触的扩展模型
(一)服务剧Leabharlann Baidu模型
服务剧场的概念由Grove,Fisk 和Bitter(1992) 年发展出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以剧场演出的观念 描述服务接触过程。服务剧场理论认为演出整体效 果如何取决于演员(员工)、观众(顾客)、场景 (服务环境与设施等)以及表演(前后台之间动态 互动的结果。
美国学者Shostack(1985)提出“服务交互” (service interaction)的概念,认为服务过程中的交 互作用,不仅包括顾客与服务人员的交互,而且也包括 顾客与设备设施的交互。
Bitter(1992)的研究指出,服务一般是生产与消费 同时进行,顾客通常在组织的实体设施中体验全过程的 服务。
事件选取的标准。CIT在本质上是一种定性的分 类研究方法,通常先以结构化、开放式的问题搜集 资料,再经由研究者进行内容分析、归纳和分类得 知结果。 Bitner(1990)研究人际互动的服务接触, 开启了服务接触量化研究的先河。他们以旅馆、餐 厅及航空三个产业为例,收集了影响顾客满意的699 个关键事件。他们认为一项事件的成立要符合以下4 个标准:(1)要涉及员工顾客的互动;(2)从顾 客的观点来看,是要很满意或很不满意的;(3)是 一个独立的事件;(4)受访者要呈现充分详细的内 容,以进行推论或行为预测。只有符合上述标准的 事件才有必要进行深层分析。
参考文献 [1]金国强,郭政,服务接触理论及其在服务质量测评 中的应用,《研究与探讨》,2011年第18期 [2]徐爱君,服务接触、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现代 管理科学》,2006年第5期 [3]郑杰,服务接触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上海 质量》,2008年第9期 [4]刘焱,国外服务接触文献综述,《湖南人文科技学 院学报》,2008年第6期
企 业 使 命
服 务 理 念
核 心 技 术
服务运营系 服务传递 系统 统 其他顾客 内外部设 施 顾客 设备
服务人员
后台 前台
其他顾客
其他接触 点统 广告 营销调研 账单/邮 件 公司形象 以前体验 口碑等
服务接触的系统模型
(四)服务接触的扩展模型
中国学者范秀成提出了扩(1999)展的服务交互模 型,认为服务过程中,除了顾客与服务人员的交互以 及顾客与设备的交互之外,顾客之间也存在着交互作 用。这一模型将服务接触分为7种,即员工与客户的 接触、客户之间的接触、客户与系统的接触、客户与 环境的接触、员工与系统的接触、员工与环境的接触、 系统与环境的接触。
关于服务产出管理的研究综述 ——服务接触
服务接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服务提供者与顾 客之间的服务接触就成为了服务管理的重 要环节,服务提供者与顾客简短的交互过 程是决定顾客对服务总体评价的最重要因 素,也是服务提供者展示所提供的服务和 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服务接 触(service encounter)逐渐被视为 服务质量管理的关键,是整体服务的缩影。 服务提供者与顾客短时间的接触,可以有 效地体现服务质量。
Lockwood & Andrew(1994)也认为服务接触除 了,人际互动之外,还包括了其它有形和无形的因素, 如与顾客接触的员工、实体环境等。
Amilton(2001)提出除了以上的实体接触外 (physical encounter),公司网站等无形接触 (virtual encounter)也是服务接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服务接触的系统模型
芬兰学者Gronroos(1990) 提出了服务接触的系统 模型,将服务传送系统分为三部分:(1)前台,指所 有顾客看得到的部分,如服务人员、设备和内外部设施。 (2)后台,指素有顾客看不到的,如核心技术和后勤 系统等。(3)服务接触,指在前场中与顾客直接产生 互动部分的设计,通过服务生产系统中前场与后场的交 互作用与相互支持,就形成了服务传递期间内在传递系 统中服务接触所发生的种种互动事件。
Surprehant 和Solomn(1987)提出“服务接触”的概 念,把服务接触定义为“介于顾客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双向 互动”,他们把服务接触局限于顾客和员工间的人际接触。
Bitter,Booms and Tetreault(1990)认为服务接 触的对象不应局限于顾客和服务提供者间的互动,还应 包括企业向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能对顾客感知产生影响 的其他因素包括非人为因素,他把顾客可能与组织发生 作用的所有方面都纳入服务接触的内容。
员工
顾客 顾客 系统
实体环境
扩展的服务交互模型
三、服务接触的研究方法
CIT是由Flanagan 于1954 年提出,主用于记录员工的 重要行为,80年代开始被应用于营销领域(如Folkes , 1984 );Bitter,Booms and Tetreault(1990)首 次将该方法应用于服务营销,探讨顾客与服务企业员工 之间互动所造成的特别满意与不满意事件。
根据上述学者的界定,服务接触是指发 生在服务传递过程中的以人际互动为核心的 各种交互作用,包括实体要素和无形要素的 交互作用。
顾客 服务接触区 域
可见性服务 前台服务员工 行为 线 外部协调线 后台服务员工行为
内部支持区 域
外部协调区 域
支持保障行为
服务接触及其在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作用
二、服务接触的主要模型
内容介绍
服 务 接 触 内 涵 界 定
服 务 接 触 主 要 模 型
服 务 接 触 研 究 方 法
参 考 文 献
一、服务接触的内涵界定
法国学者Pierre eiglier 和Ericlangear(1977)提出 了“服务生产模型”,反映了顾客与服务人员的交互。
Czepiel,Solmon和Surprenant(1985)认为服务接 触是服务情景中,服务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间的面对面互动;
表演 场景 演员
服务剧场模型
观众
(二)服务接触三元模型
Bateson (1985)提出服务接触三元模型,即 服务接触包括3个构成元素:顾客、与顾客接触的 员工和服务组织,这3要素协同合作从而创造出更 大的利益。
服务组织 效率与自主 权 感知控制 服务人员 顾客 效率与满意 度
图3 服务接触的三元模型
CIT研究的重点是:在消极事件中确定最低需求,而在积 极事件中确定增值元素。由于服务是一种过程,是以一连 串事件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服务接触过程中,顾 客是参与者,服务质量是顾客与服务人员互动的结果,而 不只是顾客客观地去评价服务质量属性后得来的结果,因 此CIT研究方法更适用于有关服务营销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