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与预防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与预防的
调研报告
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检察机关打击的重点和难点,就一个地区而言,清楚的了解本地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是搞好本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础,应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的产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党的十六大“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措施之中”的有关精神,针对目前我国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状况,我们对近几年来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当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犯罪心理和预防对策作一简单剖析。

一、当前我国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近几年,发生在行政执法部门和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较多。

相比而言,发生在金融部门的职务犯罪案件下降趋势明显。

涉案人员既有单位负责人,又有财务人员,犯罪嫌疑人也有一般经办人员。

其中发生在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以业务员挪用公款居多,人员年龄相比而言呈年轻化趋势。

作案手段多为截留收入不上帐直接进行侵吞,或收到资金不上交单位、挪作他用所占比例较大;而企业业务员职务
犯罪则大多是采用收取货款不入帐直接挪用,一些新的作案方法开始出现,作案方法更趋隐秘。

贪污案件的数量相对稳定,挪用公款案件呈下降趋势,其他性质案件数量相对较少。

二、犯罪心理剖析
为进一步深刻剖析犯案人的犯罪心理,我们在相关企业做过一个心理测试。

同样的工种岗位,由于在不同的企业,甚至在一个单位的不同部门,所得到的报酬却差距甚大你会感到:
1、不公平,心里很气愤
2、想办法跳槽
3、寻找机会捞钱财
4、无可奈何,结果有22人选择1,有52人选择2,有5人选择3,有31人选择4。

本题答案中只有4是相对平衡的心理,其他三个答案都是不平衡心理的体现,特别是2、3,已将不平衡心理转化为行动。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收入的高低并不一定会产生不平衡心理,但同样的贡献却得不到同样的报酬,是一定会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心理越强烈,离职务犯罪就越接近。

而强烈不平衡心理的人数愈多,预示着职务犯罪率愈高。

这是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方面。

又如针对职务犯罪主要诱发因素是什么,有这样一道题: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一层次的人易发生职务犯罪:
1、具有决策权的人
2、具有管理权的人
3、具有监督权的人
4、具有某种特权的人
结果有38人选择1,有26人选择2,有18人选择3,有44人选择4。

这里说明更多的人相信决策权、特权的拥有者更容易发生职务犯罪行为。

决策权就是我们一般情况下的领导权,是一个部门中最难以制约的权力,其腐败引起的危害性也是极其严重的。

而特权是一种更趋隐蔽的权力,是一般常规监督机制无法制约的权种,因此,其腐败的机理更强大。

从调查的数据中已充分提示我们,要在机制和制度上重视对决策权和特权的制约。

在开放性题目中,一些受试人员对自己走向犯罪时的真实思想作了描述。

题目是:你在跨出犯罪的第一步,主要的诱因是什么?一些人是这样回答的:“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虽然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因此看到很多人突然富起来。

有的是机遇,有的靠魄力,还有的靠投机。

本人是在贪得无厌的私欲的诱惑下,利用职务之便,跨出了贪污受贿犯罪的第一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诱因,这些诱因也可以不同,但他们跨出的第一步却一定是相同的,那就是犯罪。

为使这些千差万别的诱因不能最终成为犯罪的第一步,这就是本次心理分析要求我们预防工作达到的境界。

通过这次心理分析调研,我们在预防工作的分析、决策
上获得许多宝贵的资料。

这次调查取得的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开展职务犯罪问题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对于犯罪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企望一、两次调查就解决问题,必须以长远的目光,做持久的努力。

我们期望通过长期积累研究资料,以扎实的工作,推动犯罪问题的研究,从而为进一步搞好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三、造成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造成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1、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缺乏深度。

相当一部分单位很少对职工进行系统的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也流于形式,不能引起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上的足够重视,一些职工甚至单位负责人,对什么是职务犯罪行为都搞不清或知之甚少,致使个别人追求腐化,以致于走上犯罪道路。

2、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

一是人员管理上缺乏必要有序的竞争交流,有些单位领导为照顾职工个人方便,让一些职工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上下级之间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淡化,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力度减弱。

二是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环节上存在漏洞;三是财务管理不严格,个别单位会计监督无从谈起。

这些管理上的漏洞,客观上为贪污和挪用犯罪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漏洞越多,可供犯罪的机会就越多。

如某
县环保局监理中队会计王某,在负责收取辖区内焦厂排污罚款时,利用自己既负责开票,又负责收款的便利,在短短几个月内,就采用开“大头小尾”发票、收款不开票手段,侵吞公款4万余元。

3、监督制约措施不到位。

权力缺乏监督必然导致腐败,目前的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种类不少、实际作用不大的缺陷,监督不到位现象在各个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如一些乡镇民政所,就利用上级拔款的机会,隐瞒不报已死亡复员军人名单,巧立明目,套取资金,这些问题,如果上级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监督,完全是可以发现的,正是因为监督不力,才给职务犯罪留下了可趁之机。

4、对违法犯罪缺乏适当惩处。

一些单位负责人,出于本部门利益考虑,怕影响单位整体形象,对本单位发生的一些违法犯罪,往往捂着盖着,不向检察机关报案,进行内部降格处理,根本就起不到相应的惩戒作用,导致一些职务违法犯罪现象屡犯不止。

另外,当前贪污贿赂犯罪刑罚的缓刑率较高,客观上形成了对职务犯罪打击不力的后果,也是造成职务犯罪多发的一个原因。

四、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针对当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建议采取经下措施进行预防:
加大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廉政教育力度。

预防
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抓好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是这项工作的基础。

作为担负着反贪重任的检察机关,应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结合实例,采用上法制课、廉政课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同时,要利用媒体进行举报、查处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宣传,在国家工作人员中营造一个“不想贪”、“不敢贪”的法制氛围。

通过完善制度和制度创新,遏制和消除产生职务犯罪的机会。

一是要建立科学、民主、有效的用人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对人员实行亲属回避、定期轮岗制度,激活队伍管理机制,这样,既能有效防范职务犯罪的滋生,又能通过轮岗,及时发现问题。

二是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属单位的管理和财务监督,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检查和专项审计,重点在狠抓制度的落实上下功夫,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处;有条件的部门和乡镇应对下属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并逐步取消基层站所帐户,设立统一的财务核算中心,对所有资金实行统一核算、收付,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

要研究和把握当前职务犯罪的打击发展变化趋势和侦查工作规律,更新执法观念,创新侦查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突出办案重点,加大办案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职务犯罪,通过打击,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