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端午的鸭蛋》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端午的鸭蛋》导学案(1)(新
版)新人教版
第一部分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熟悉课文。小组探究文章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学法指导:朗读法、小组交流法
第二部分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⒈生难字词
系(jì)百索子倘(tǎng)若咂摸(zā·mo)城隍(huáng)拧(níng)成小绳用酒和(huò)籍贯(jí)硝药(xiāo)腌腊(yān)络子(lào )大襟(j īn )车胤(yìn)熏(xūn)五毒
⒉多音多义
扎根(zhā)络绎(luò)门槛(kǎn)拧毛巾(níng)
扎挣扎(zhá)槛拧拧开(nǐng)扎彩(zā)络子(lào)槛车(jiàn)拧脾气(nìng)
⒊词语补注
①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②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③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二、课堂学习研讨
【句段解读】
⒈"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至"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剖析】这一段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依次写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作者行文如同随意聊天,谈端午风俗时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前文看似闲笔,实际上渲染了"端午"的浓烈气氛,
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所以谈"端午风俗"也是必要的。
⒉"高邮的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至"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剖析】这段写家乡腌蛋的特点。作者将文言词语与口语结合起来,相映成趣,倍添韵味。例如"质细而油多"、"入口"、"尤为别处所不及"属古汉语语言,而"发干、发粉"、"嚼石灰"又极俗。"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让人跃跃欲试,作者把它写得有声有色、富有动感。
【重点探究】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剖析】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还有放“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端午节这一天,是幸福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这是家乡端午的风俗。作者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就是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三、当堂训练巩固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3分)
A.鲲鹏(kūn)蓬蒿(gāo)罗布泊(pō)相形见绌(chù)
B.干涸(hé)庇护(bì)吞噬(shì)媲美(pì)
C.哂笑(shěn)徘徊(huái)挑衅(xìn)啮齿(niè)
D.铆钉(mǎo)牟取(móu)棘手(jí)雾霭(ǎi)
2.下列选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B )(3分)
A.迁徙不容置疑任劳任怨B.狼籍逍遥法外心安理得
C.萧瑟沧海桑田沾沾自喜D.裸露相辅相成鼠目寸光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3分)
A.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
(是一种旧俗,幼童认僧尼为师而不出家,或认他人作义父母以求长寿,叫做“寄名”。)
B.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表达了对作者的恭敬、佩服之情。)
C.……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指家乡咸鸭蛋确实好,因而使别处的咸鸭蛋相形见绌。)
D.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
(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代车胤和孙康用萤火虫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事,后来形容苦学。)
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四、课后拓展延伸
必做: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注音并抄写
选作:《能力》上的基础题
第三部分课后反思
1、学后记
2、教后记
3、家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