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缩四乙二醇112-60-7

三缩四乙二醇112-60-7
三缩四乙二醇112-60-7

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学号07130107 编号研究类型应用研究分类号TQ426.91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Bachelor’s Thesis 论文题目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钼酸催化合成环己酮乙 二醇缩酮 作者姓名谢萍 指导教师杨水金 所在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化学 完成时间2011- 05-15

湖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中文题目: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钼酸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外文题目:Catalytic Synthesis of Cyclohexanone Glycol Ketal With H 3 PW6Mo6O40/SiO2学生姓名谢萍学号2007113010107 院系专业化学与环境工程学 院化学专业 班级0701 学生承诺 我承诺在毕业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毕业论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2011年5 月15日 指导教师承诺 我承诺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认真的核查,该生毕业论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该生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5月15 日

目录 1 . 前言 (3) 1.1 分子筛MCM-48负载硅钨酸催化剂 (4) 1.2 三氯化铁催化剂 (4) 1.3 硫酸铜催化剂 (4) 1.4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4) 1.5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 (4) 1.6 铝交联蒙脱土催化剂 (5) 1.7 固体超强酸 SO42-/ TiO2-SnO2催化剂 (5) 1.8 磷钼酸催化剂 (5) 1.9 Fe-ZSM-5分子筛催化剂 (5) 2. 实验部分 (5) 2.1 试剂及仪器 (5) 2.2 催化剂H3PW6Mo6O40/SiO2的制备 (6) 2.3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合成 (6) 3. 结果与讨论 (6) 3.1 催化剂H3PW6Mo6O40/SiO2的表征 (6)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8) 3.3 催化剂H3PW6Mo6O40/SiO2与其他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比较 (9) 3.4 催化机理 (10) 3.5 产品的分析鉴定 (10) 4 . 结论 (11) 5 . 参考文献 (12) 6. 致谢 (13)

己二酸乙二醇缩合聚合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称取药品的质量: 己二酸:48.703g ; 乙二醇:18.62mL ; 对甲苯磺酸0.063g 。 以酸值计算结果: 1、计算酸值: )(/)1000056.0()/(g c V g mgKOH 样品质量样品酸值???= 2、反应程度:0 0a a a P t -= 3、平均聚合度:P X n -= 11 以第二组实验数据为例: 390 .1)2805.01/(1)1/(12805.046.541/)59.38946.541(/)(59 .389722.0/560971.073.5146 .541662.0/560971.092.65000=-=-==-=-==??==??=P X a a a P a a n t t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出下表: 取样次数 反应时间/min 样品重量/g 消耗的KOH 溶液的体积/mL 酸值/(mgKOH/g 样品) 反应程度 平均聚合度 1 0 0.662 65.92 541.46 0.0000 0.000 2 8 0.722 51.73 389.59 0.2805 1.390 3 14 0.900 45.52 275.02 0.4921 1.969 4 29 0.438 11.81 146.62 0.7292 3.693 5 43 0.587 14.95 138.49 0.7442 3.910 6 53 0.617 14.85 130.87 0.7583 4.137 7 68 0.594 12.79 117.08 0.7838 4.625 8 83 0.832 16.22 106.01 0.8042 5.108 9 108 0.511 7.70 81.94 0.8487 6.608 在实验过程中测量第三组实验数据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所加KOH 溶液过量,因此所得的酸值比实际的高,由此计算所得的反应程度P 和平均聚合度Xn 都偏高,在作图过程中此点舍去不予以考虑。

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工艺设计

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工艺设计前言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大宗有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还可用于除冰剂、表面涂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合成乙二醇醚、乙二醛、乙二酸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虽然乙二醇产品用途极广,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乙二醇自给率不足50%,有相当大的部分需要进口,易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发展和技术改造乙二醇工艺设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前那种单纯*增大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产量的做法已逐渐被淘汰,继续这种做法的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倒闭;现在只有依*科技的力量,通过技术的改造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使各种生产资料得到优化的配置,才是摆脱困境最有效的方法。 乙二醇工艺设计中,乙二醇的精制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关系着乙二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该技术具有世界共同发展趋向的节能性,是生产乙二醇工艺的重大突破。 第1章文献综述 1.1 乙二醇工业的发展[1][2] 乙二醇是最简单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它在有机化工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原料,尤其广泛用于聚酯纤维、聚酯塑料的生产。在汽车、航空、仪表工业的冷却系统中,它是抗冻剂的重要成分。在溶剂、润滑剂、软化剂,增塑剂和炸药的生产中也有多种用途。 乙二醇是由Wurtz于1859年首次用氢氧化钾水解乙二醇二乙酸酯制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利用乙二醇的二硝酸酯能降低甘油凝固点的特性来代替甘油生产炸药。本世纪20年代,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抗冻剂的需求猛增,导致了乙二醇供不应求。当时是采用氯乙醇皂化法生产乙二醇。50年代中期,聚酯树脂的开发成功和投入生产,再度刺激了乙二醇工业的发展,由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乙烯或环氧乙烷的氧化、水解制乙二醇的方法开始占据主导地位。70年

常见化学缩写201203

缩写 缩写英文名中文名 acac acetylacetone 乙酰丙酮 AIBN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偶氮二异丁腈 BINAP 2,2'-Bis(diphenylphosphino)-1,1'-binaphthyl 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BINOL Binaphthol 联萘酚 BSA N,O-Bis(trimethylsilyl)acetamide N,O-双(三甲基硅基)乙酰胺 CD Cyclodextrin 环糊精 CSA Camphorsulfonic acid 樟脑磺酸 DABCO 1,4-Diazabicyclo[2.2.2]octane 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 DAST Diethylaminosulfur trifluoride 二乙胺基三氟化硫 DBU 1,8-Diazabicyclo[5.4.0]-7-undecene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CC 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DEAD Diethyl Azodicarboxylate 偶氮二甲酸二乙酯 DHP 3,4-Dihydro-2H-pyran 3,4-二氢-2H-吡喃 DMA N,N-Dimethylacetamide N,N-二甲基乙酰胺 DMAP 4-Dimethylamiopryidine 4-二甲氨基吡啶 DMF N,N-Dimethylformamide N,N-二甲基甲酰胺 dimt 4.5-Dimercapto-1,3-dithiole-2-thione * DMSO Dimethyl sulfoxide 二甲基亚砜 DOXYL 4,4-Dimethyloxazolidine-1-oxyl * dppf 1'-Bis(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 DVB Divinylbenzene 乙烯基苯 EDC 3-(3-Dimethylaminopropyl)-1-ethylcarbodiimide * EDTA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乙酸 Fc Ferrocene 二茂铁 HMDS 1,1,1,3,3,3-Hexamethyldisilazane 1,1,1,3,3,3-六甲基二硅胺 HMPA Hexamethylphosphoric triamide 六甲基磷酸三胺 HMPT Hexamethyl phosphoryl triamide 六甲基磷酰三胺 HOAt 1-Hydroxy-7-azabenzotriazole 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 HOBt 1-Hydroxybenzotrizole 1-羟基苯并三唑 MCPBA m-Chloroperoxybenzoic acid 间氯过氧苯甲酸 MEK Methyl ethyl ketone 丁酮/甲基乙基酮/甲乙酮

环氧乙烷与乙二醇

四、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低级烯烃的气相氧化都属非均相催化氧化范畴。催化剂为毫米级或μ级微粒,它们分别用于固定床或流化床反应器。 环氧乙烷是乙烯工业衍生物中仅次于聚乙烯而占第二位的重要有机化工产品。它除部分用于制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氨基醇、乙二醇醚外,主要用来生产乙二醇,后者是制造聚酯树脂的主要原料。也大量用作抗冻剂。 1. 生产方法 环氧乙烷有两种生产方法:氯醇法和直接氧化法。 (1)氯醇法本法于1925年由美国联碳公司(UCC)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过程包括二个基本反应:乙烯与次氯酸反应(俗称次氯酸化)和氯乙醇脱氯化氢反应(俗称环化或皂化)。 A次氯酸化反应

主要副反应有: 还有生成二氯二乙醚的副反应: 次氯酸化反应温度为40~60℃,C2H4∶ Cl2=1.1~1.2∶1,即乙烯是过量的。压力对反应没有影响,只需满足克服系统阻力就行。 B氯乙醇的皂化(环化)反应

副反应为: 当有氧化镁杂质存在时,还可能生成少量醛类: 工业上除用Ca(OH)2作皂化剂外,还采用NaOH溶液。操作中应将皂化剂缓慢加入氯乙醇中。否则,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的环氧乙烷会大量水解生成乙二醇。皂化反应压力为0.12MPa,温度为102~105℃,在此条件下,可保证生成的环氧乙烷立即从液相逸出(环氧乙烷沸点10.7℃),避免环氧乙烷的水解。 本法可以采用低浓度乙烯(50%左右)为原料,乙烯单耗低、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控制,有时还可联产环氧丙烷。但生产成本高(生产1吨产品,需消耗0.9吨乙烯、2吨氯气和2吨石灰),产品只能用来生产表面活性剂。氯气和氢氧化钙没有进入产品分子中,

而是变成工业废渣,不仅浪费了氯气和石灰资源,而且还会严重污染环境。此外,氯气、次氯酸和HCl等都会造成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因此本法从20世纪50年代起,已被直接氧化法取代。 (2)直接氧化法本法于1938年也由美国联碳公司开发成功。由于受当时工业技术水平的限制,直至50年代才开始建造大型工业生产装置。1953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公司)建成年产2.7万吨直接空气氧化法制环氧乙烷生产装置,1958年美国壳牌化学开发公司(Shell公司)首先建成以氧气为氧化剂的2万t/a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现在,利用上述美国三家公司技术生产的环氧乙烷约占全世界环氧乙烷总产量的92%。其它拥有环氧乙烷生产技术的还有日本触媒化学、意大利的Snan Progetti、德国的Huels 三家公司。由于钢铁工业和其它工业大量使用氧气,而化学工业、玻璃和食品工业愈来愈多地使用氮气作惰性保护气体,空气分离装置愈建愈多,规模也愈来愈大,氧气来源渠道多,价格低廉,因此近25年来,建造的绝大多数生产环氧乙烷的工厂采用纯氧直接

固体酸催化合成苯甲醛缩乙二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固体酸催化合成苯甲醛缩乙二醇 [前言] 酸催化反应涉及到烃类裂解、重整、异构等石油炼制过程,以及烯烃水合、聚合,芳烃烷基化、酰基化,醇酸酯化等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过程。而迄今为止,在这些生产过程当中应用的酸催化剂主要还是液体酸,目前来说此生产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其发展过程却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弊端。此外,相对比与均相催化来说,还存在着很多难以控制的缺点,例如催化剂选择性差,容易腐蚀装置设备,连续生产性差等。特别是对的环境污染,这对于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来说是不得不处理的隐患。早在60多年前,科研人员就试着寻找一种固体酸来代替液体酸,而在最近几年里,固体超强酸已然成为了热门的研究对象。因为,对于液体酸来说,固体酸选择性高、与液相反应体系容易分离、不会腐蚀装置设备、反应后处理容易、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并且酸催化反应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得广,能在较高温度范围内使用。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固体酸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主要有无卤素固体超强酸、单组分固体超强酸、多组分复合固体超强酸。固体超强酸如今不管在催化剂的制备、理论的研究,结构的表征,还是在工业上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固体酸催化剂已经成为了研究中的热点。同时人们除了不断研发新的固体酸催化剂以及固体酸催化工艺,也在努力研究固体酸酸性形成和催化反应的机理[1]。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是研究工业化的关键问题,例如制备高活性、强选择性、价格低廉的催化剂。解决好产物与催化剂的分离,以及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和再生等工业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在制备过程中引入微波、微乳等新技术,深入研究表面酸与制备方法、促进剂、载体之间的关系,酸性分布与制备方法、催化反应活性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改善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和固体酸催化剂再生方法,为工业化提供必要条件。 缩酮是一类同一碳与两个烷氧基和两个烃基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可由半缩

草酸二甲酯制乙二醇的工艺流程

【二】工艺技术 (一)工艺原理 本项目以煤制合成气为原料,采用草酸酯法生产乙二醇。 首先CO气相催化反应合成中间产品草酸二甲酯,然后草酸二甲酯催化剂加氢生产乙二醇。合成气间接法生产乙二醇的主要反应包括一氧化碳(CO)与亚硝酸甲酯(MN)生成草酸二甲酯(DMO)的羰化反应,草酸二甲酯加氢生成乙二醇(EG)的反应,一氧化氮、氧气和甲醇生成亚硝酸甲酯的酯化再生反应,亚硝酸钠、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具体过程如下:1、原料气制备 低压煤气化制一氧化碳 2C + O2 = 2CO 间歇法制半水煤气,再经高变低变制得氢气 C + H2O = CO + H2 CO + H2O = CO2 + H2 2、草酸二甲酯合成 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DMO)由两步化学反应组成。

首先为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亚硝酸甲酯反应生成草酸二甲酯和NO,称为偶联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2CO + 2CH3ONO = (COOCH3)2 + 2NO 其次为偶联反应生成的NO与甲醇和O2反应生成亚硝酸甲酯,称为再生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2NO + 2CH3OH + 1/2O2 = 2CH3ONO + H2O 生成的亚硝酸甲酯返回偶联过程循环使用。总反应式为: 2CO + 1/2O2 + 2CH3OH = (COOCH3)2 + H2O 3、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取乙二醇 草酸二甲酯加氢是一个串联反应,首先DMO加氢生成中间产物乙醇酸甲酯(MG),MG再加氢生成乙二醇。主反应方程式如下: (COOCH3)2 + 4H2 = (CH2OH)2 + 2CH3OH (二)工艺步骤 金煤化工煤制乙二醇自主技术主要工艺包括七个步骤: 第一是氨与空气在氨氧化炉内高温氧化得到氨氧化物;

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刘文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广东佛山528000) [内容摘要] 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DEDB)是替代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一种新型增塑剂,介绍了以二甘醇和苯甲酸为原料,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对其酯化效果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二甘醇苯甲酸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催化剂酯化效果 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增朔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DEDB),又名二甘醇二苯甲酸酯,外观为略带浅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是现阶段用途非常广泛的增朔剂之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POD)作为主要增塑剂被质疑有致癌作用后,其使用受到了限制【1】。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特点是相容性好,耐寒性好,抗静电性和抗污染性能较优具有突出的热稳定性和低挥发性,毒性低,国外有关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部门认为是可用于接触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2-3】。DEDB性能与D O P 相似,可替代 D O P 作为主增塑剂,故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已有很多相关人士研究各种催化剂对二甘醇二苯甲酸酯合成的影响,并研究其最佳合成方法。 1、发展历史 1985年末,辽阳市综合厂利用研究所首先以苯甲酸甲酯与二甘醇酯交换法试验成功并投入生产。1986年6月,庆阳化工厂综合厂以该专利工艺路线小批量投产“DEDB”增塑剂,但由于该产品在国内初次进入增塑剂市场,还没有得到广泛地接受和应用。 塑料工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增塑剂需求量逐年增大。作为主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被美国癌症研究所( NCI) 怀疑有致癌作用后,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于是人们在寻找和研究比DOP 更安全、性能更好的代用品及酯化反应更好的催化剂【4】。 有关研究表明,二甘醇二苯甲酸酯就是一种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新型增塑剂。DEDB能与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硝化纤维素、丁腈橡胶、丁苯橡胶、聚乙烯醇缩丁醛、乙基纤维素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混溶。其性能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相似,可以替代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主增塑剂使用,广泛应用于各类纤维素、聚氨酯材料、PVC地板、PVC人造革、软质PVC制品、PVC薄膜塑料以及溶胶等,开发利用前景广阔【5】。 目前,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苯甲酰氯和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反应的酰卤法,另外一种是利用苯甲酸和二甘醇直接酯化的酯化法,其中酯化法是最主要的合成方法【6】。 2、现状分析 目前,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生产大多数是采用直接酯化法。直接酯化法制备二甘醇二苯甲酸酯是以苯甲酸和二甘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酯化合成二甘醇二苯甲酸酯,其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使用。传统使用的催化剂是浓硫酸,但是浓硫酸作催化剂是有很多的缺点,因此,人们研究开发了很多的催化剂。2.1 传统酯化催化剂 合成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的传统方法是在硫酸催化下,二甘醇与苯甲酸进行直接酯化反应,但由于硫酸催化存在着设备腐蚀等问题,反应后需进行脱酸、中和、水洗、干燥等过程,易造成环境污染,反应周期长,一般需要 6 h 以上,产率低,产品色泽较深【7】。 2.2 一般酸型催化剂 一般酸型催化剂主要有磷酸、盐酸、氯磺酸、对甲苯磺酸等,与硫酸相比,因为其氧化性较弱,故

端基硅氧烷化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的制备及其固化反应

第34卷第1期 2007年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 J IN G UN IV ERSIT Y OF CHEMICAL TECHNOLO GY Vol.34,No.1 2007 端基硅氧烷化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的 制备及其固化反应 董晶泊 江盛玲 赵京波3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以一缩二乙二醇和过量的己二酸为原料合成端羧基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PDA ),在己二酸和一缩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和SnCl 2的质量分数为013%等优化条件下,PDA 的分子量为3715。将端羧基PDA 与γ2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反应,合成了一种端基为硅氧烷基团的聚合物(PDA 2Si ),这种端基硅氧烷化聚合物能够在二丁基月桂酸锡(质量分数为5%)的催化作用和40℃下,吸收空气中的微量水而固化交联,固化时间是5h ,固化的交联产物中含分子或纳米级的聚酯/SiO 2杂化物。关键词: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端基硅氧烷化聚酯;聚酯中图分类号:O631 收稿日期:2006204227 第一作者:男,1980年生,硕士生3通讯联系人 E 2mail :zhaojb @https://www.360docs.net/doc/934659521.html, 引言 有机2无机杂化材料与相应的纯有机和无机材料相比,具有独特的机械、热、生物、磁、光和光电性能,因而成为材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125]。有机2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溶胶2凝胶法[6]、共混法[7]、原位聚合法[8]等。 本文研究了聚合物(脂肪族聚酯)的硅氧烷基化,并对其在催化剂存在下的湿气水解交联固化进行了研究,以期建立一种简便的制备有机2无机杂化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无溶剂,杂化反应条件温和,前驱体可较长时间储存。 1 实验部分 111 试剂 一缩二乙二醇,化学纯,中国医药公司,减压蒸馏提纯;己二酸,化学纯,天津红岩试剂厂,重结晶; γ2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工业级,上海耀华化工厂,蒸馏提纯;二丁基月桂酸锡(DB TL ),北京化工三厂;氯化亚锡,分析纯,北京双 环化学试剂厂;亚磷酸,化学纯,中国医药公司;三乙胺,分析纯,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N ,N -二甲基苯胺(N ,N 2DMA ),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二厂。 112 端羧基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P DA )的合成 在250mL 三口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3%的SnCl 2催化剂、0105g 亚磷酸(作为抗氧化剂)、一定 量的己二酸和一缩二乙二醇。在常压下反应5h ,温度从150℃逐步升到200℃,然后减压反应8h ,压强逐级降至0101MPa 。 在反应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取样,用氢氧化钠 溶液滴定体系酸值(Av )。用苯酐2吡啶法测定最终产物的羟值[9],并计算其分子量。 113 端羧基PDA 聚酯的硅氧烷基化及固化 将端羧基PDA 聚酯与一定配比的KH560和催化剂在80℃氮气保护下反应,每隔一段时间取样滴定酸值,最终获得硅氧烷基化的PDA 。 在一定量硅氧烷基化的PDA 中加入适量的二丁基月桂酸锡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在玻璃片上涂膜,在一定温度下暴露于空气中,使其吸湿固化,得到固体膜。114 表征方法 通过冷冻和切片制样,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的Hitachi 2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观察固化膜的微观结构。将样品和K Br 粉末混合,压片,采用美国的Nicolet 605X B F T 2IR 仪(205型)测样品的

乙二醇的缩合反应

活性炭负载硫酸锆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摘要:以环己酮,乙二醇为原料,较系统地研究了以活性炭负载硫酸锆为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以固定环己酮的用量,考察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对反应的影响,在环己酮与乙二醇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和反应时间为1.0h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64.70%。经过折光率、气相、红外光谱来测定其纯度,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纯度可达98.8%。 关键词: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活性炭负载硫酸锆催化剂;缩酮反应;固体催化

1 前言 1.1 开题依据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又称1,4 - 二氧杂螺[4. 5]癸烷,属缩羰基类化合物。由于它具有香气透发,留香持久,香气类型多等特性,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日用香精和食品香精的调味品。此外它常用作有机合成的羰基保护或反应的中间体,有时用作特殊的反应溶剂[1]。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合成方法较多,最为经典的方法是在硫酸的作用下,由环己酮和乙二醇直接脱水合成。该催化剂虽价格低廉,催化活性较高,但后处理复杂,且易产生三废污染,设备腐蚀严重。为此人们希望寻找一种催化活性高、环保型的催化剂来代替硫酸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等缩酮类化合物。科技工作者在催化剂的筛选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王存德等人提出使用硫酸铜催化脱水合成缩酮化合物[2],也有人提出分子筛[3]、固体超强酸[4]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2 文献综述 1.2.1 无机催化剂 1.磷酸二氢钠 研究了以磷酸二氢钠为催化剂,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反应条件:环己酮0.1mol,n(环己酮):n(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1.40g,带水剂环己烷10ml,反应回流时间180min,其产品收率达90.6%。该方法的优点是环己酮的转化率高,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较好[5]。 2.四氯化锌 最佳缩合反应条件的重复性好,CHGK收率高,其折光率(n20D)实测值与文献值[6](n20D =1.4583)相符。因此SnCl4.5H2O是合成CHGK的较好催化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7]。 3.硅钨酸 以分子筛MCM-48负载硅钨酸H4SiW12O40/MCM-48为催化剂,通过环己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H4SiW12O40/MCM-48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反应条件。实验表明:H4SiW12O40/MCM-48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的优化条件下,

固体酸催化合成苯甲醛缩乙二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固体酸催化合成苯甲醛缩乙二醇 一、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酸催化反应涉及到烃类裂解、重整、异构等石油炼制过程,以及烯烃水合、聚合,芳烃烷基化、酰基化,醇酸酯化等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过程。而迄今为止,在这些生产过程当中应用的酸催化剂主要还是液体酸,目前来说此生产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其发展过程却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弊端。此外,相对比与均相催化来说,还存在着很多难以控制的缺点,例如催化剂选择性差,容易腐蚀装置设备,连续生产性差等。特别是对的环境污染,这对于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来说是不得不处理的隐患。早在60多年前,科研人员就试着寻找一种固体酸来代替液体酸,而在最近几年里,固体超强酸已然成为了热门的研究对象。因为,对于液体酸来说,固体酸选择性高、与液相反应体系容易分离、不会腐蚀装置设备、反应后处理容易、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并且酸催化反应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得广,能在较高温度范围内使用。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固体酸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主要有无卤素固体超强酸、单组分固体超强酸、多组分复合固体超强酸。固体超强酸如今不管在催化剂的制备、理论的研究,结构的表征,还是在工业上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固体酸催化剂已经成为了研究中的热点。同时人们除了不断研发新的固体酸催化剂以及固体酸催化工艺,也在努力研究固体酸酸性形成和催化反应的机理。固体酸催化合成苯甲醛缩乙二醇这个课题不仅能让我的专业知识得到很好的拓展,还能让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对自己今后在这方面的发展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基于这个原因,本人选此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设计的方向和内容: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是研究工业化的关键问题,例如制备高活性、强选择性、价格低廉的催化剂。解决好产物与催化剂的分离,以及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和再生等工业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在制备过程中引入微波、微乳等新技术,深入研究表面酸与制备方法、促进剂、载体之间的关系,酸性分布与制备方法、催化反应活性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改善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和固体酸催化剂再生方法,为工业化

全球乙二醇市场分析

煤制乙二醇现金流如何? 全球乙二醇市场分析 A、供需及产能分布 全球供需格局 近年来,随着全球聚酯产品市场消费急剧增长,乙二醇生产发展较迅速。2003年,全球乙二醇总生产能力只有1586.2万吨,2006年达到1879.73万吨,2009年进一步增加到2215.1万吨。2010年,随着中国以及中东地区多套新建或扩建乙二醇生产装置投产,生产能力又得到了很大提高,全球产能扩大至2467万吨。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乙二醇产能达到2951万吨,产量为249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4.5%,总消费量为2561万吨,供需基本平衡。 不过,对比全球供应及需求分布可以发现,亚洲与中东地区供需分配存在明显不平衡性。亚洲地区乙二醇总产能占全球总量50%左右,需求占比则达到80%以上;中东地区总产能占全球总量29%左右,需求占比仅为4%。因此,目前亚洲是全球乙二醇进口需求最大的地区,中东为最大的出口地区。 乙二醇生产装置上一轮集中投产出现在2009—2010年,近几年投产速度明显放缓,2011—2014年,全球乙二醇生产装置投产数量不多。2010年,全球乙二醇增速达到11%,随后2011—2014年增速均低于5%,2015年开始新产能投放速度加快,2015—2017年,全球投放市场的乙二醇产能累计达691万吨,其中煤制乙二醇为294万吨。近几年国际市场传统的石化线路的乙二醇产能投资明显放缓,预计相对集中的投放周期会在2018年以后出现。 从乙二醇区域分布来看,全球78%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以及中东地区,2016年,亚洲、中东地区产能分别为1855.7万吨、1086.1万吨;其次为北美地区,产能为498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13.3%;接下来是欧洲地区,产能为224.6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南美产能为82.6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2.2%。 从全球乙二醇产能企业分布来看,由于生产技术和原料等方面限制,行业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最大的乙二醇生产企业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拥有产能664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17.7%,装置主要集中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