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治通鉴》卷226
量出以制入,将建中元年(780年)的租庸役的总额分配到 各地征收,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分摊。
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人丁和 资产缴纳户税。
行商者三十税一。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户税和地税
3 赋税制度的创新
阅读材料,概括赋税存在哪些问题?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 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 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 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 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的研究》
九品中正制的标准 家世与才能并重
主要看中家世
平流进取 坐至公卿
1 选官制度的创新
隋朝废九品,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
武则天
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隋朝将察举制中考试 因素加以强化,形成 科举制。
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 调制时说:“有田则 有租,有家则有调, 有身则有庸。”
3 赋税制度的创新
杨炎实行两税法
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 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 ,以贫富为差。 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居人之税, 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七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大 明 宫 复 原 图



治 形
士族政治



——
阎 官僚政治
步 克 课 件

僚 成
士族

高门




——
科举 阎 士大夫
步 克 课 件
1 选官制度的创新
曹魏创立,唐朝废。设中正, 由本籍朝官兼任,以德才而定九 品,作为吏部任用根据,按士人 表现,品有升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役的重 要承担者,历次土地制度和赋 税制度的改革大多以限制大土 地所有者,保障自耕农为出发 点,来保证政府对农业经济的 直接控制。
3 赋税制度的创新
均田制下的租庸调
唐高祖恢复了由国家控制土地使用和土地分配的均田制度,这是
在北魏时期建立的一种制度……根据成年男性纳税人的年龄和社会身
加 重
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额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 吏
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 盘
买尔眼前恩。
——《白居易集》卷2《重赋》 剥
2
中枢政务机构
秦代:三公九卿
汉武帝:中朝、外朝
东汉: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隋和唐初:三省六部制










2
中枢政务机构
中书令、侍郎
尚书令、仆射
政事堂/中书门下
三省制约 权归皇帝
侍中、给事中
2
中枢政务机构
三公大多由贵族 或士族担任。
中书令、侍郎 尚书令、仆射 侍中、给事中
秦朝“九卿”中的郎中令主管宫廷戍卫和皇帝的侍从 警卫,宗正主管皇帝事务,治粟内史主管国家财政, 少府主管皇室财政。
课堂小结 选官制度 中枢机构
赋税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从三公九卿 到三省六部
份保证给他们一定数量的土地,并限制个人手中所拥有的徒弟数量和
他们自由处理土地财产的权利。与此同时,政府还建立了一种直接税
制,即租庸调制,他规定每一个登记在籍的纳税人都得支付一定数量
的谷物、布匹,并定期服劳役。
——《剑桥中国隋唐史》

纳粟为租(田租) 土地税

纳帛或布代役为庸 代役税

纳帛或布为调 财产税
——《资治通鉴》卷226
户籍损坏,人口统计少于实际人口
军费加至赋税,任意加收
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
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
3 赋税制度的创新
评议两税法
积 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极 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
唐代,担任宰相的 寒门子弟渐增。
“家天下”,家国同治。
通过科举制担任宰相的人数 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官僚政治的强化。
2
中枢政务机构
宫城
皇城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三 省
门下省处于枢纽位置



集体宰相制(群相)
官僚政治的强化(皇权的加强)
3 赋税制度的创新
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 农业生产者,为政府财政支出 提供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 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 的无偿劳动。
3 赋税制度的创新
评议两税法
780年推行的两税法并没有减轻纳税农民的负担……但在两税法实
行后其他赋税仍未停止征收。更为严重的是,征收基本税的方法对农民
极为不利因为正式赋税是按货币计算的(尽管征收时不一定是货币),并
且计算的标准很高……实际上以实物折付的税额是原来份额的3—4倍。
没有免过税,也没有按商品重新调整税额。理由很简单,因为政府需要
1 选官制度的创新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
①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 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标准逐步趋向公 开、公平、客观。 ②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演变为以考试作 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选拔方式渐趋 严密科学。 ③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 公开、客观的原则。
2
中枢政务机构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
额外的收入来支持德宗(780-805年)和宪宗(805-820年)时期进行的范围
广大而且花费巨大的国内战争。
——《剑桥中国隋唐史》
两税法并没有减轻纳税农民的负担
3 赋税制度的创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北魏 •租调役
孝文帝
唐前期 •租庸调
唐德宗 •杨炎实行两税法
明朝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万历
清朝 •摊丁入亩
雍正
0
隋 唐 制 度 的 变 化 与 创 新
科举制的特点: 自由报名 唯才是举 差额录取
1 选官制度的创新
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何影响?
缙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终不为 美……其推重谓之“白 衣公卿”,有曰“一品 白衫”。其艰难谓之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 进士”。
——王定宝《唐摭言》
扩大统治基础
提高官员素质
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