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咏史诗》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思《咏史诗》浅析
左思《咏史诗》浅析
圄马素婷
内容摘要:左思的《咏史诗》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他开创了咏史以咏怀的新路,图构力建一种自己所希企的价值观体系,都要比前人单纯的用道德眼光来评述历史要深刻的多。
从而使咏史诗达到这
一
个新的艺术高度,并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思咏史诗咏史咏怀左
咏史诗并非肇始于左思,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经》的《民》《诗中生、公刘》《鸟》、黄以及稍后的《离骚》、《问》天等作品。
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诗》自此,以后咏史诗才逐渐增多,在思想
艺术上也渐趋于成熟。
然而真正
人影响极大。
试举一例:三良诗
曹植
登临穆公的墓穴,回想生时共享人间的荣华快乐,死时要共同分担忧愁,仰天长叹:谁说捐躯容“易呀,等到要牺牲自己时却发现
真的太难!”歌最后结以黄鸟也诗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一去不复还。
为之悲鸣,慨叹这样的捐躯十分的可悲。
纵观这首诗,人并未明诗
显地在三良的行为中杂入自己的
开拓了咏史诗的艺术领域,真正将咏史与咏怀水乳交融的结合起
来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并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的却是左思胸臆,诗人似乎只是以一个局外
旁观者的身份在向人们陈述介绍
评点这段历史,是在发思古之幽
黄乌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j3
咏史诗()七
左思
的八首《咏史诗》。
其成就主要体
现在:首先,左思的咏史诗打破了
情。
而与之相反的是,左思的《咏史诗》其七涉及了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司马相如四位贤哲的事
迹,诗人写他们贫困不遇时的困
主父宦不达,亲戚还相蔑。
买臣困采樵,俪不安宅。
伉
一
以往咏史诗的传统写法,不专咏“人,专咏一事,有怀抱,不己借
陈平无产业,归来亦负郭。
苦生活显然不是在向人们介绍这四位贤人。
诗人
在描述中加入了自己的胸臆,诗人看来,哲之在贤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怀
古人事以书写之,斯为千秋之绝唱。
”l们知道,史诗正式确立ll我咏于班固的《史诗》但是班同的咏,这首诗歌情节简单、物单一,人被认为“木无文”到了曹植、质;王粲,他们仍然是沿袭了咏史诗的传统写法,就历史而论历史,仅并无“人”加入。
左思的咏史诗个的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非常多,但他不再铺叙古人古事,而是对历史有选择的加以采用,使之以成
抒发个人胸臆的兴寄之物,从而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烈光篇籍。
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屯
遭,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之在草泽。
遗曹植的《良诗》材于《i取诗经・风・鸟》咏赞的是子车氏秦黄,
才而有“。
一个人纵使见识卓遇”异,果未“”也只会永远处境如遇,
艰难,饿死填沟壑之忧。
就如主有
父偃、买臣等四位贤人未“”朱遇时,他们的亲人都蔑视他,连自己的妻子也背叛他。
虽然后来“遗烈光篇籍”,那是因为他们最后了但终于有了“”遇。
诗人写主父偃、写朱买臣、写陈平等实际上都含有自己的影子——满腹才华,出身卑微,都怀才而不遇处境艰难。
先
三兄弟为穆公殉葬的史事。
整首诗可分为三层,开首两句是第一层,点出了作者的意旨——他认为三良殉葬是一种忠义的行为。
中间八句为第二层,完整的录叙
了三良为穆公殉葬的场景:三良
开创了咏史以咏怀的新路,对后
学教育
然而像他们那样怀才有“”终遇,
有成就的人自古又能有几人呢?
的卑微出身,而后或以自己的高浩人格,或以自己的卓异才华而“明擅八区”《英(咏史诗》其四)。
这些寒士要么不慕功名富贵,自甘退居高隐,么为人排难解纷,要却不求回报,么蔑视权贵,越要超世俗。
他们的人生道路选择实际上也蕴涵有诗人自己的追求。
在《咏史诗》二中,其诗人写到“吾希段干木”“慕鲁仲连”,吾。
段干木
并未就此白暴自弃,向污浊
的社会现实妥协,实际上在诗人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人格的底线,那就是无论功成与否,人格的独立与尊严都是士人的最根本的立身处世之道。
诗人十分推崇荆柯。
在《史诗》六中,人并未选用咏其诗我们所熟知的易水送别、与秦王搏击的场景,而是选取了荆轲与诗人发出自己了的感慨:每个时
代没有有才的人呢?然而像主父偃等这样怀才而后终有“”寒遇的
门才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只能是有才而被埋没。
这样的事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是自古就有的。
诗人写自己被“之在草泽”遗的愤慨与不平,是咏史更是在伤
今。
燕国狗屠以及会击筑的高渐离同饮于市、哀歌相和的故事,他的旁若无人、的眄邈四海、的蔑视他他
权贵中都蕴涵有诗人自己的情怀,然他最后刺秦王并未成功,虽但是他的这种不谄媚权贵,视权贵为尘埃的精神是“世亦殊伦”与的,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这同时是也是一个士人处世所应该具备的是战国魏人,当时的贤者,是隐居
穷巷,愿为官,文侯对他很尊不魏重。
后来秦国要兴兵嗣魏,马唐司谏说段干木是位贤人,魏国以礼待他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不可以加兵,是秦终不敢攻打魏。
所以于说他是“偃息藩魏君”“息”(偃为
其次,思在《史诗》力左咏中
网构建一种自己所希企的理想人格,这比前人单纯的用道德跟光来评述历史要深刻的多。
班同的
《咏史诗》从儒家孝道的角度来咏赞缇萦舍身救父的行为。
曹植诗
以“义我所安”篇,粲诗虽忠开王然开篇指出i良殉葬是“尔空为”,隐含诗人对穆公行为的责备。
但这并不是诗人的主旨之所在,人的主旨是要称颂良“诗同
退隐高卧之意)。
鲁仲连亦为战国
时人,傲傥之术,不肯为官。
好亦据史载秦使白起围赵,赵国正计
最基本的素质。
左思在其《咏史诗》托古人言志,古事抒情,中借力图架构起一套自己的价值观体
系,远超越了前人。
即使与同时远代的人相比,的这种“成不受他功爵”
人格理想,的这种不谄媚的他
划尊秦为帝,以求罢兵。
当时鲁仲
连正在赵国,说服了赵人放弃这个计划,使秦军后退五十里。
在“辩”秦之后,仲连再辞舌退鲁
知埋身剧,亦有所施”勇气,心的认为正是i良为穆公殉葬的忠诚
行为才使得他们“生为百夫雄,死
亦壮士归规”得以流芳百世阮,踽诗中写到“谓可此处,义不谁忠可忘”亦为赞赏他们的忠义。
他,们三个的意思如出一辙,都是从君恩臣义的角度叙写三良为穆公
让平原君的高封厚赏,说世上所贵者是那些能为人排难解忧的不羁之士,为人排难解纷而有所取
则和商贾之人没什么差别。
段干
权贵的精神也是高出当代的。
左思《咏史诗》开创了咏史以咏怀的新路,创成一体,垂式千“
秋”l后人影响极大。
然而正如_对5,
木、鲁仲连这种不慕功名,功成不受赏,自甘退隐,土权贵的高尚粪品格正是诗人所一直追求的理想人格。
所以诗人在最初的诗歌中流露最多的就是“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是“成耻受赏,节;功高卓不群”。
然而时代发展至魏晋南
北朝,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
中正品第人才,有德、、虽才家世项,以家世为先,国时期却战那种“息”“笑”敌军的时偃、谈退
中国历史在魏晋时并未孕育成熟
一
样,咏史诗发展至左思也并未
殉葬是忠诚的表现。
建安十六年,
曹操西征大破马超,随从者莫不感奋,他们出于对曹操的感遇之恩,而发出忠君效命、恩捐躯进报的感慨就是十分的自然了。
左思的《史诗》针对不合理的社会咏是现实而发,但他并未停留于单纯从传
统道德角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作出批判,他在诗作中融人了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在努力的
完全达到浑圆“以唱叹写神理”的
境界。
注释:
[]文心雕龙・1《明诗》见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8年版,第6902
页。
[]诗品・》见《2《序,诗品注释》梁)(钟
嵘著.向长清注,华书局18年版,中96第4
页。
代已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还了
,
想要在如今这样的一个“品无上寒门,品无世族”境下建功立下环
[]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民文3《+人
学出版社l7年第二版。
99
探索魏晋时代的庶族文人究竟应该怎样自处。
左思的《咏史诗》中
涉及了十二位历史人物——冯唐、千木、仲连、雄、轲段鲁扬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诗人所选用的这些人物形象,就会发现诗……
[]《4(汉魏南北朝诗选注》北京出版,
社l891年版。
业,才干退居次要的地位,以一定的大族势力作为依托则成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诗人“侧陋之蓬生户”一介寒士何谈建功立业?无,功无业又何谈受爵?所以诗人“功成不受爵,揖归田庐”人生理长的想最终只能走向破灭,但是诗人
[]5陈祚明《采菽堂诗选》转引自《,魏
晋南北朝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7年版,,98
第36页。
0
人捕述的实际上是一个群体——寒士群体。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侧陋之蓬户”左芬《思赋》生(离)
马素婷,河南省卫生学校语文教研室
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