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代数14最大公因式
高等代数几个重要定理的证明-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代数是学学的心础课程,是其它课程的要提.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主要介绍了高等代数课程的七个重要定理的内容、证明.因高等代数中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定义、新定理,譬如多项式、数域、线性空间、映射等,且都是较为抽象的内容,故此将其中各章节中的重要定理列举出来,并寻找多个定理证明来加深对其的理解及认识.第二大部分主要介绍了在高等代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第三大部分则主要讲了高等代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中的两种应用方法,即矩阵密码与保密通讯和情报信息检索模型.关键词:定理证明;矩阵;行列式;线性空间;高等代数应用AbstractHigher algebra i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university mathematics,and it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learning other course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and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seven important theorems in advanced algebra course content. Because of Higher Algebra put forward many new concepts and new definition, theorems, such as polynomial, the number of domain, linear space mapping, etc., which are more abstract content.Therefore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em of various sections of the list, and to find a proof of the theorem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se.The second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study of higher algebra.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algebra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namely, matrix cryptography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model.Key words:Theorem proving;matrix;determinant;application of Advanced algebra目录TOC \o "1-2" \u 前言11 定理阐述及证明21.1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21.2最大公因式存在定理41.3最小数原理51.4替换定理61.5哈密尔顿-凯莱定理81.6带余除法101.7行列式计算定理121.8定理:在数域上,任意一个对称矩阵都合同于一对角矩阵132 高等代数的重要定理在相关的对应理论中的作用、地位与应用132.1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142.2 最大公因式存在定理142.3 最小数定理142.4 替换定理142.5 哈密尔顿-凯莱定理152.6 带余除法152.7 行列式计算定理152.8 对称矩阵合同于对角矩阵153 高等代数的学习15结束语17参考文献18引言高代数是范学校学业的学生所学习的一门主要,是学的继与高.它的内容由多项式理论、解理论、线性空间理论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的特殊性在于其中的定理和概念较多,具体的模型稀少,,可引导用的例题较少,计算性弱,逻辑性强.在对高等代数几个重要定理的证明方法的探索中,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增强大家都思维能力,辑思维能力和代数计算.此外,高等代数已经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因它是理论化学与理论物理的不可替代的代数基础知识,也已经渗透到了管理、经济、科学技术等多项领域,除此以外,矩阵又有了新的意,尤其是对矩阵的数值分析方面的贡献.由是对于本文探索高等代数的定理新证明又有了重大意义.1 定理阐述及证明1.1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理容:数上有的多式都可一地解为域,一些可多项的积,所说的性是说,如有个分式,则,同在当排因的次后有,,且是些零数.证法一:首先要证明的式分解式是否存在,我们对的次数作数学归纳法.因为一次性多项式都是不可约的,所以当时结论成立.先,同设此论对于数的多项式已成立.如果,那么然论成,不是约的,,其的次数都.由归纳假和都可以分解成数上一些多式的积.把,的分式来就可以得到的一个式.由归纳法原理,可知结论普遍成立.下证它的一性.设可以解成约项式的积.如果还有另一个分解,其中都可约多项式,于是. (1)我们对作归纳法.当,是不可约多项式,由定义一定有且现在设可约式的时性已证.由(1)因此,能尽中的一个,.因为也可多式,,(2)在(1)式两边消去,就有.由归纳假设,有,即,(3)并且适当排列次序之后有,,(4)即(2),(3),(4)三式加起来就是我们所要证得,即证明了分解的唯一性.[1]证法二:可以对因式的用数学归纳法.对于可多式,也是对于的情来说,理成立.假定对于能分解成个不可约因式的乘积的多项式来说,定理成立.们明对于能可因的积的多项来说也立.等(1)表明,积可以被可多式整.性,若项与的积能被可多式,则有一能被的,且某一能被.适当调整的次序,可以假定即.但不是可约多项式,而的次数是零,所以必须是一个多项式:(2), 把的表示式代入式(1)的右端,得:,等端除为的多项式,得出式,令那么是一个能分解成不约多项式乘积的多项式.于是由归纳假定得,亦即,并且可以假定(3)其及都是次多式.令,由(2)及(3)得,这样得到明1.2最大公因式存在定理:如果中意个项在中存一个大因,且表示为的一个合,即中项式使.证法一:数学归纳法证明:将定理证明过程中会用到的引理列出:引理[1]:如有式成,和有同的因式.下面用归纳证明大因式在定理.(种形证)证明当或时,的最大公因式为或,显然有或当且时,不妨设,令,下面对n实行归纳法:.当时设,则(非零常数)或,当时,,于是的最大公因式为,有. 当(非零常数)时,由于,故的最大公因式为,由引理,的最大公因式也为,且有定理成立..假对于的自然,定都成.看n时情形设,则或,⑴时,,于是的最大公因式为,有.⑵时,设,则或⑶时,的最大公因式为,由引理,的最大公因式也为,且有.⑷当时,由归纳假设,存在最大公因式,且由引理,的最大公因式也为,进而的最大公因式也是.所以,对于一切都存在最大公因式.由于所以,取,,则有.[3]1.3最小数原理:负整数集合的任意一个非空子集一定含一个最小数,接下来通过构造的方法证明最大公因式存在定理.证明:分成两种情况当或时,的最大公因式为或,显然有或当且时,令,记,由于,所以,则是非负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由最小数原理,中存在最小数,故存在,且,即是中最小次数多项式.于是,有中多项式使由带余除法或或’若则,但,即,于是,与是中最小次数多项式矛盾.因此,从而.同理可证:.于是是与的公因式.设是与的任一公因式,则,,由得:,所以是与的最大公因式,且有.1.4替换定理:设无关的量组(1)可由组(2)线表,则,且(2)中个量使得向组,(3)与量(2).证法1.由可知性无的向组由量(2)表示,则有:可由向量组线性表示.从而,由可向量线性表示,得(3)性关.那么根据前面所提供的定理,可知至少有一个向量能用其前个向量线性表示.在向量组(3)中将除去,剩下个向量为(4)这时向量组(4)与(2)等价.同理可得(6)如果线性无关向量组的元素个数,则进行次可得向量组(7)则这个组(7)不含向,但量组(7)与向组(2)价.此又于可由,则可由性出.这与性关,故.由以上的证明过程可以的知向量组同向量组(2)等价. [4]证法2.运极无组的性质证,之后过扩极大关组来证明向量的价.设向组的极大无关组(8),然,因(1)可由线性表示,所也是的一个大无关,又因为性无关,因,又,故.因为的秩为,然,当选,可以把(1)为的一个极无关.因为,均是的极无关组,因此和等价,因此是极1.5哈密尔顿-凯莱定理:设是数上一个阵,是的,则:.证法一:是.因为矩阵都是的多项式,次数不超过,故此由矩阵的运算性质,可以写成.其中都是数字矩阵.设(6)而(7)比较(6)和(7)得(8)以依次从右边乘以(8)的第一式,第二式,…,第式,第式,得(9)把的个式子一块儿起来,就成了,右边,故.证法二:幂级数证法对于,由行列的拉普公式可得标准方程其中表示的伴随矩阵,的系数取自于的形式幂级数.因为所以可逆且为其逆矩阵,因此:将写成的次数取自于的形式幂级数,可得可以注意到中的元素都是的次数不超过的多项式,因此是零矩阵,等式两的系数,可得:,即. [5]1.6带余除法:对于中两个多项,其中,中的项存在,使(1)成立,其中,并且这样是唯一决定的.证法一:(1)中的存在性可以由高等代数北师大第四版课本上第八页所提及的除法直接得出,如果.下面设.令的次数分别为.对的次数作第二数学归纳法.当时,显然取,(1)式成立接下来讨论的情形,假设当次数时,的存在已证,现在看当次数等于时的情形.令的项,然有同的,因多项的数或为0.7对于者,取对于者,由归假,对在使其中,于是,也就是说,有,使成立.由归纳法原理,对的存在性就证明了.下面明性,设另有项使,其中,于是,即如果,又,那么,且有,但,所以不可能立,这就,因此证法二:用限维性来证明的带除法理.引理1:数上的任何线性关向量组构的一基;引理2:上一元多项式中,小于的组成的是上的;引理3:在中,一个互相同的项式组都是无关的.叙述:设是一元多项式环中的任意两个多项式,并且,那么存在唯一一对多项式满足:(1)(2)证明:设先证存在性,如果,那么就是满足定理条件(1)和(2)的唯一,如果,那么由引理2可知,中的个多项式组成的集合是线性空间的一组基.事实上,由引理3知,是一个线性无关集合,再由引理1和引理2的结论可知,它构成了的一组基.因为,所以在数域中存在唯一的一组数令,,于是满足定理的条件.再证唯一性:由于数域中的数是唯一的,所以也是唯一的1.7行列式计算定理:1.首先给出一个上三角行列式行列其实于主对线上素乘积即行列式计算定理.2.定义:数域上列式转化为三角行列式i ;ii ,;iii 换列式中的.比如把行列式的-2倍加到,得到再把第一行加到第三行,得到-2,我们将形如,,其分为三行列式和.1.8定理:在数域上,任意一个对称矩阵都合同于一对角矩阵对角矩阵:形式为的矩阵,其中是数,通常称为对角矩阵.对称矩阵:矩阵称为对称矩阵,如果:数域上矩阵之,如果有上的矩阵,使.合同是间的一个关系,具备下列三个特点:1)自反性:;2)对称性:由即得;3) 传递性:由和即得.2 高等代数的重要定理在相关的对应理论中的作用、地位与应用2.1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我们前把它成几个能再,只是续分解这个是由于我们,并它不能,实际上这是相对于系数的数域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是对我们初中多项式分解知识有更深刻更宽广的认知,可是该并给出能够解多项式的以上便是多项式理论中的地位与局限.此外,初阶的因式分解定理常应用于初中考试题中.2.2 最大公因式存在定理我们在维纳的经典控制论等学科里常常会用到最大公因式,这说明最大公因式不仅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而且在多个学科里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在求解两个多项式之间的最大公因式时所用的辗转相除法是最大公因式定理的核心内容,它又被称为欧几里得算法,历史源远流长,是现代人们已得知的最古老的算法,这就是最大公因式存在定理的地位.辗转相除法是证明与计算最大公因式的核心,并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当需要寻找剩余定理的数时,它会被用来解丢翻图方程;在现代密码学里,RSA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它……这些都是辗转相除法应用里的沧海一粟.2.3 最小数定理,它等故此在解决许多存在性问题时常会用到最小数定理,证法与之结合解题常有2.4 替换定理替换定理是高等代数量空间理论的又.它应用广泛,可以被,也可被用于比较大无关量组向量的;亦;也可被用于证明基的扩充性,替换定理可以使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2.5 哈密尔顿-凯莱定理哈密尔顿-凯莱定理是线性代数中的,是式所具备的一个,它揭示了和它式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解决.哈密尔顿-凯莱定理的应用可谓十分广泛,在计算方面可以辅助证明方阵的幂与方阵的逆阵,在证明方面即矩阵多项式等于零的有关问题中,可以使问难快速的得到解决.2.6 带余除法高等代数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多项式的整除理论的基础就是带余除法,它是初等代数中最最基础,最最重要也是最直白的定理及工具.带余除法在初等代数中常被用到,常在小学初中的试卷中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而在做这一类题的时候,就需要把题目外面包裹的各种各样的情境忽略掉而直接注意题目的本2.7 行列式计算定理,计算理,学习行列式的计算是学好高等代数的重要基石.,也很要,学会行列式的,我们可以应用它,还可以应用它求.2.8 对称矩阵合同于对角矩阵矩阵概念在高等代数课程的应用与内容中占据了非常广泛且重要的地位.首先,线性方程组的重要性质里就包含了矩阵的知识,例如它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除了线性方程组之外,许多问题的研究也常常会用到矩阵,甚至会研究有关于矩阵的方面.此外,对称矩阵、对角矩阵也是矩阵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矩阵的应用方面包括,保密通讯技术时常会用到矩阵,信息的解码和编码也是需要用到矩阵密码这个技巧的.3 高等代数的学习《等代数》与相同,是学习的大学生要学习的核心课程之,是数学在,通过对高等代数的学习,我们可以加强自身的数学素养.在对高等代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可以让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领悟更加深刻,更加透彻.高等代数里的抽象概念非常多,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困难,譬如数域,映射,线性空间等概念,这些概念的特点就在于它们从很多具体的例子中被抽象出来的,总的来说学习高等代数时首要的是注意解相关.一方面,等代数这门课程的理与概念基本属于学专业的,由此,学生首先应注重对课程义的领会和运用,在充分理解定义定理后,我们对这门课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在面对一些复杂的题目时更容易领会解答,从而使学生解高等代数象的内容,也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唯有这样,才能对数学学习有正的度.另一方面,寻求正确的学习策略是在以培养学习的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十足紧要的学习步骤.有些同学学习刻苦努力,但是成绩不算太好,就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自暴自弃,其实这不是计算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概念理解能力不行,即习对大家来说,要从、象的高等代数思维蛮困难的,故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只是一味努力,也要注重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借力于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抽象的定义定理,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寻找正确的途径学习高等代数.总而言之,学习高等代数,基本上就是在熟练掌握代数方法的同时尝试深入理解几何意义.结束语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近一百天的过程中,我再次复习了OFFICE的使用方法,对此更加熟练;阅读了许多关于高等代数重要定理的书本与论文,使我对高等代数的理解变得深刻,兴趣愈发浓厚,这也是我在大学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独立思考的稚嫩的成果,希望写论文的这段人生体验能让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乘风破浪,积极进取.参考文献[1]王萼芳,石生明.高等代数[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8.[2]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上[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58.[3]苏白云,张瑞.最大公因式存在定理的两个新证法[D].河南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系,2013.[4]杜奕秋.替换定理的若干证明方法[D].吉林四平:吉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2006.[5]邓勇.关于Cayley-Hamilton定理的新证明[D].新疆喀什:喀什师范学院数学系,2015.[6]王萼芳,石生明.高等代数[M].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7]邓勇.多项式带余除法定理的一种新证明[D].新疆喀什:喀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8]韦城东,尹长明,何世榕,庞伟才.大学数学学习成败的原因的成败分析[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9]王喜建.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D].广东:广东五邑大学数学物理系[10]白永成,郑亚林.数学中的基本元素[D].陕西:安康师专学报,1998.[11]欧阳伦群,欧阳伦键.高等代数学习中的困惑与解决对策[D].湖南: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熊斌,周瑶.最小数原理[D].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17.[13]李丽花.哈密尔顿-凯莱定理的应用[D].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8.[14]侯波,郭艳红.高等代数教学的几点探索[D].学园,2015.[15]张爱萍.可逆矩阵的判定及求法[D].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高等代数14最大公因式
说明:
① 定理1中用来求最大公因式的方法,通常称为
辗转相除法. 辗转相除法:对 f ( x ), g( x ) 作辗转相除时,最 后一个不等0的余式是 f ( x ), g( x ) 的一个最大 公因式。
② 定理1中最大公因式 d ( x )=u( x ) f ( x )+v ( x ) g( x )
其中 ( r2 ( x )) ( r1 ( x )) 或 r2 ( x ) 0 .
若 r2 ( x ) 0 ,用 r2 ( x ) 除 r1 ( x ) ,得
r1 ( x ) q3 ( x )r2 ( x ) r3 ( x ),
……
如此辗转下去,显然,所得余式的次数不断降低, 即
根据定义有d ( x ) | d1 ( x )且d1 ( x ) | d ( x ).因此, 存在 0 c P ,使得 d1 ( x ) c d ( x ).
最大公因式在相伴意义下是唯一的。 f ( x ) 与g ( x ) 的首项系数为1的最大公因式
是唯一确定的,记作 ( f ( x ), g( x )).
……………… rs3 ( x ) qs1 ( x )rs2 ( x ) rs1 ( x )
rs 2 ( x ) qs ( x )rs1 ( x ) rs ( x ) rs1 ( x ) qs1 ( x )rs ( x ) 0
从而有 ( f ( x ),g( x ))=( g( x ),r1 ( x ))
( f 2 ( x ), g( x )) 1, 则( f1 ( x ) f 2 ( x ), g( x )) 1.
四、多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定义3 设 f1 ( x ), f 2 ( x ), , f s ( x ) P[ x ] ( s 2)
高等代数知识点总结
分块三角矩阵的行列式
Cauchy-Binet 公式
Vandermonde 行列式
定义
性质
*
*
分块三角形行列式
Laplace定理 (按第i1,...,ik行展开)
Cauchy-Binet公式 设U是m×n矩阵, V是n×m矩阵, m≥n, 则
*
*
融资项目商业计划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重要结论: 带余除法定理 对于任意多项式f(x)和非零多项式g(x),有唯一的q(x)和r(x)使得 f(x)=g(x)q(x)+r(x),r(x)=0或degr(x)<degg(x). 最大公因式的存在和表示定理 任意两个不全为0的多项式都有最大公因式,且对于任意的最大公因式d(x)都有u(x)和v(x)使得 d(x)=f(x)u(x)+g(x)v(x) 互素 f(x)和g(x)互素有u(x)和v(x)使得 f(x)u(x)+g(x)v(x)=1.
向量组等价:
S和T等价,即S,T可以互相表示 S,T的极大无关组等价 S,T的秩数相等,且其中之一可由另一表示
对于向量组S,T,下列条件等价
线性相关与线性表示: 1,...,r线性相关当且仅当其中之一可由其余的线性表示 若,1,...,r线性相关,而1,...,r线性无关,则可由1,...,r线性表示,且表法唯一
A,B等价有可逆矩阵P,Q使得A=PBQ 每个秩数为r的矩阵都等价于
矩阵等价
*
可逆矩阵vs列满秩矩阵
对于n阶矩阵A,下列条件等价 A是可逆矩阵 |A|0 秩A=n 有B使得AB=I或BA=I A是有限个初等矩阵之积 A(行或列)等价于I A的列(行)向量组线性无关 方程组Ax=0没有非零解 对任意b,Ax=b总有解 对某个b,Ax=b有唯一解 A是可消去的(即由AB=AC或BA=CA恒可得B=C) 对于m×r矩阵G,下列条件等价 G是列满秩矩阵, G有一个r阶的非零子式 秩G=列数 G有左逆,即有K使得KG=I 有矩阵H使得(G, H)可逆 G行等价于 G的列向量组线性无关 方程组Gx=0没有非零解 对任意b,若Gx=b有解则唯一 对某个b,Gx=b有唯一解 G是左可消去的(即由GB=GC恒可得B=C)
《高等代数》考试大纲
五邑大学202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高等代数》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高等代数是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打下较扎实的代数学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掌握较系统的代数基础知识,为学习后继课程服务。
二、基本要求这门课程大致分为两部分:多项式理论和线性代数。
前者以数域上一元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理论为中心内容;后者主要讲授线性方程组的理论,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
本课程应着重于基本理论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适求内容上的完备和全面.三、考试范围(一)多项式理论1. 数域 (A)2. 整除的概念 (A)3. 最大公因式. (A)4. 因式分解定理. (A)5. 重因式. (A)6. 多项式函数. (A)8. 复系数与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A)9. 有理系数多项式. (A)*10.多元多项式. (B)*11.对称多程式. (B)(二) 行列式1. 排列. (A)2. n阶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 (A)3. 行列式的依行和依列展开. (A)4. 行列式的计算. (A)5. Crammer法则(克莱姆法则). (A)6. Laplace(拉普拉斯)定理. 行列式的乘法规则. (A)(三)线性方程组1. 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 (A)2. n维向量空间 (A)3. 线性相关性. (A)4. 矩阵的秩. (A)5. 线性方组有解的判定定理. (A)6.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A)7. 二元高次方程. (B)(四) 矩阵1. 矩阵的概念与运算. (A)2. 矩阵乘积的行列式与秩. (A)3. 矩阵的逆. (A)4. 矩阵的分块. (A)5. 初等矩阵. (A)(五) 二次型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A)2. 标准形. (A)3. 唯一性. (A)4. 正定二次型. (A)(六) 线性空间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 (A)2. 维数.基与坐标. (A)3. 基变换. (A)4. 线性子空间 (A)5. 子空间的交与和. (A)6. 子空间的直和. (A)7. 线性空间的同构. (A)(七) 线性变换1. 定义和例子 (B)2. 线性变换的运算. (A)3. 线性变换的矩阵. (A)4.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A)5. 对角矩阵. (A)6. 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 (A)7. 不变子空间. (A)8. Jordan标准形介绍. (B)(八) 入一矩阵1. 入一矩阵. (A)2. 入一矩阵在初等变换下的标准形. (A)3. 不变因子. (A)4. 矩阵相似条件. (A)5. 初等因子. (A)*6.Jordan标准形的理论推导. (C)(九) 欧几里得空间1. 定义与基本性质. (A)2. 标准正交基. (A)3. 同构. (A)4. 正交变换. (A)5. 子空间. (A)6. 对称矩阵的准形. (A)四、主要教材和参考书1.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高等代数(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高等代数课本笔记及其例题详解
高等代数课本笔记及其例题详解第一章 多项式1.1 数域定义1.1(数域):设P 是由一些复数组成的集合,其中包括0与1. 如果P 中任意两个数(这两个数也可以相同)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零)仍然是P 中的数,那么P 就称为一个数域.即:设{}C x x P ∈=,P b a ∈∀,,其中0≠a 且P ∈0,1都有P abab b a b a ∈-+,,,,称P为一个数域. (注:Z 表示全体整数;R 表示全体实数;C 表示全体复数;Q 表示全体有理数;N 表示全体自然数;)例题1. 设(){}Q b a b a Q ∈+=,22证明:()2Q 是一个数域. 证明:1)()22000,2011Q ∈+=+=(其中:Q ∈1,0)2)Q d c b a ∈∀,,,有()()()2222Q d b c a d c b a ∈+++=+++(其中: Q d b c a ∈++,);()()()2222Q d b c a d c b a ∈-+-=+-+(其中:Q d b c a ∈--,); ()()()()()22222Q bc ad bd ac d c b a ∈+++=++(其中:Q bc ad bd ac ∈++,2); 若02≠+b a ,有()22222222222Q b a bcad b a bd ac b a d c ∈--+--=++(其中:Q b a bc ad b a bd ac ∈----22222,22,且0222≠-b a ). 2Q ∴是一个数域.例题2. 证明:()()⎭⎬⎫⎩⎨⎧==∈∈++++++=+m j n i Z b a N n m b b b a a a P j i mm n n ,,0;,,0,,,1010 πππππ是一个数域.证明:1) ()πππππP m n ∈++++++=0010011 , ()πππππP mn∈++++++=0000000 2) 显然该集合的和、差、积封闭;若商不封闭,得()πππππππππP d d d c c c b b b a a a tt ss m m n n ∈++++++≠+++++ 101101010,0,得 ()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P a a a b b b d d d c c c b b b a a a d d d c c c n n mm t t s s m n n t t s s ∉++++++⋅++++++=++++++++++++ 1010101010101010,这与该集合的积封闭的结论矛盾,故()πP是一个数域.注:最小的数域为有理数域,任何数域都包含有理数域.1.2 一元多项式定义 1.2.1(一元多项式) 设n 是一非负整数. 形式表达式011a x a x a n n n n +++-- ,其中∈n a a a ,,,10 数域P ,称为系数在数域P 中的一元多项式,或者简称为数域P 上的一元多项式. (注:i i x a 称为i 次项; i a 称为i 次项的系数. )定义1.2.2 (多项式相等)如果在多项式()x f 与()x g 中,除去系数为零的项外,同次项的系数全相等,那么()x f 与()x g 就称为相等,记为()()x g x f =. 系数全为零的多项式称为零多项式,记为0. (注:若0≠n a ,则n n x a 称为多项式的首项;n a 称为首项系数; n 称为多项式的次数,记为()()x f ∂; 零多项式是唯一不定义次数的多项式. ) 性质1.2.1 ()()()()()()()()x g x f x g x f ∂∂≤±∂,max .性质1.2.2 ()()()()()()()x g x f x g x f ∂+∂=⋅∂(其中()0≠x f 且()0≠x g ). 运算规律:1. 加法交换律:()()()()x f x g x g x f +=+.2. 加法结合律:()()()()()()()()x h x g x f x h x g x f ++=++.3. 乘法交换律:()()()()x f x g x g x f =.4. 乘法结合律:()()()()()()()()x h x g x f x h x g x f =.5.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x h x f x g x f x h x g x f +=+.6. 乘法消去律:如果()()()()x h x f x g x f =且()0≠x f ,那么()()x h x g =.定义1.2.3 (一元多项式环)所有系数在数域P 中的一元多项式的全体,称为数域P 上的一元多项式环,记为[]x P ,P 称为[]x P 的系数域.1.3 整除的概念性质1.3.1 (带余除法)对于[]x P 中任意两个多项式()x f 与()x g ,其中()0≠x g ,一定有[]x P 中的多项式()()x r x q ,存在,使()()()()x r x g x q x f +=成立,其中()()()()x g x r ∂<∂或者()0=x r ,并且这样的()()x r x q ,是唯一决定的. (注:()x q 通常称为()x g 除()x f 的商;()x r 称为()x g 除()x f 的余式)定义1.3.1(整除)数域P 上的多项式()x g 称为整除()x f ,如果有数域P 上的多项式()x h 使等式()()()x h x g x f =成立. 我们用“()()x f x g ”表示()x g 整除()x f ,用“()x g ()x f ”表示()x g 不能整除()x f .(注:当()()x f x g 时,()x g 就称为()x f 的因式;()x f 称为()x g 的倍式.)定理1.3.1 对于数域P 上的任意两个多项式()()x g x f ,,其中()0≠x g ,()()x f x g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 g 除()x f 的余式为零. 整除性的常用的性质:1. 如果()()x g x f ,()()x f x g ,那么()()x cg x f =,其中0≠c .2. 如果()()x g x f ,()()x h x g ,那么()()x h x f (整除的传递性).3. 如果()()x g x f i ,r i ,,2,1 =,那么()()()()()()()x g x u x g x u x g x u x f r r +++ 2211其中()x u i 是数域P 上的任意的多项式.(注:()()()()()()x g x u x g x u x g x u r r +++ 2211称为多项式()()()x g x g x g r ,,,21 的一个组合.) 注:两个多项式之间的整除关系不因为系数域的扩大而改变.1.4 最大公因式定义 1.4.1(最大公因式)设()()x g x f ,是[]x P 中两个多项式. []x P 中多项式()x d 称为()()x g x f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如果它满足下面两个条件:1)()x d 是()()x g x f ,的公因式;2)()()x g x f ,的公因式全是()x d 的因式.(注:两个零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就是0) 引理1.4.1 如果有等式()()()()x r x g x q x f +=成立,那么()()x g x f ,和()()x r x g ,有相同的公因式.定理 1.4.1 对于[]x P 中任意两个多项式()()x g x f ,,在[]x P 中存在一个最大公因式()x d ,且()x d 可以表成()()x g x f ,的一个组合,即有[]x P 中多项式()()x v x u ,使()()()()()x g x v x f x u x d +=.(注: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在可以相差一个非零常数倍的意义下是唯一确定的;()()()x g x f ,表示首项系数为1的公因式.) 辗转相除法:例题3. 设()343234---+=x x x x x f ,()3210323-++=x x x x g 求()()()x g x f ,,并求()()x v x u ,使()()()()()()()x g x v x f x u x g x f +=,. 解:即:()()()()()()131092595913112x r x q x g x x x x g x f +=⎪⎪⎭⎫⎝⎛++-⎪⎭⎫ ⎝⎛-=310925952---x x即:()()()()()()22793109259595272212x r x q x r x x x x x g +=++⎪⎪⎭⎫⎝⎛---⎪⎭⎫ ⎝⎛+-=. ()()()327981108153109259521 +⎪⎭⎫⎝⎛--=---=x x x x x r()()()3,+=∴x x g x f .将(1)代入(2)式可得:()()35251532+=⎪⎪⎭⎫ ⎝⎛+-+⎪⎭⎫⎝⎛-x x g x x x f x ()()525,1532x x x v x x u +-=-=∴就有()()()()()()()x g x f x g x v x f x u ,=+.定义1.4.2(互素)[]x P 中两个多项式()()x g x f ,称为互素(也称互质)的,如果()()()1,=x g x f .定理 1.4.2 []x P 中两个多项式()()x g x f ,称为互素的充要条件是有[]x P 中的多项式()()x v x u ,使()()()()1=+x g x v x f x u .定理1.4.3 如果()()()1,=x g x f ,且()()()x h x g x f ,那么()()x h x f .推论1.4.3.1 如果()()x g x f 1,()()x g x f 2,且()()()1,21=x f x f ,那么()()()x g x f x f 21.推广:定义1.4.3 ()x d 称为()()()()2,,,21≥s x f x f x f s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如果()x d 具有下面的性质:2) ()()s i x f x d i ,,2,1, =;3) 如果()()s i x f x i ,,2,1, =ϕ,那么()()x d x ϕ.(注:符号()()()()x f x f x f s ,,,21 表示首项系数为1的最大公因式.)性质1.4.1()()()()()()()()()()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s s s ,,,,,,,21121 =-性质1.4.2 ()()()()()()()()()()x f x f x f x f x u x f x u x f x u s s s ,,,212211 =+++,其中 ()()()[]x P x u x u x u s ∈,,,21 .性质1.4.3 ()()()()()()()[],,,,1,,,2121x P x u x u x u x f x f x f s s ∈∃⇔=()()()()()()1:2211=+++x f x u x f x u x f x u st s s .1.5 因式分解定理定义1.5.1(不可约多项式) 数域P 上次数的多项式()x p 称为域上的不可约多项式,如果它不能表示成数域P 上的两个次数比()x p 的次数低的多项式的乘积(注:一个多项式是否是不可约是依赖于系数域的).性质1.5.1 ()x p 在数域[]x P 是不可约多项式,()[]x P x f ∈∀,()()x p x f 当且仅当()0≠=c x f 或()()x cp x f =.即:对于()[]x P x f ∈∀,有()()x f x p 或者()()()1,=x f x p . 定理1.5.1 如果()x p 是不可约多项式,那么对于任意的两个多项式()()x g x f ,,由()()()x g x f x p 一定推出()()x f x p 或者()()x g x p .定理1.5.2(定理1.5.1的推广) 如果()x p 是不可约多项式,若()()()(),21x f x f x f x p s 则()()()(){}x f x f x f x f s i ,,,21 ∈∃使得()()x f x p i .定理1.5.3(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数域P 上每一个次数1≥的多项式()x f 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数域P 上一些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所谓唯一性是说,如果有两个分解式()()()()()()()x q x q x q x p x p x p x f s s 2121==,那么必有t s =,并且适当排列因式的次序后有()()s i x q c x p i i i ,,2,1, ==,其中()s i c i ,,2,1 =是一些非零常数.(注:()()()()x p x p x cp x f s r s r r 2121=的分解称为标准分解式;已知两个多项式()()x g x f ,的标准分解式,那么()x f 与()x g 的最大公因式()x d 就是那些同时在与的标准式中出现的不可约多项式方幂的乘积,所带的方幂的指数等于它在()x f 与()x g 中所带的方幂中的较小的一个.)1.6 重因式定义1.6.1(k 重因式)不可约多项式()x p 称为多项式()x f 的k 重因式,如果()()x f x p k ,而()x p k 1+ ()x f .(注:0=k 时,()x p 不是()x f 的因式;1=k 时,()x p 是()x f 的单因式;1≥k 时,()x p 是()x f 的重因式.)定义1.6.2(微商)设有多项式()0111a x a x a x a x f n n n n ++++=-- .我们规定它的微商(也称导数)是()()1211'1a x n a nx a x f n n n n ++-+=--- . 性质1.6.1 :1)()()()()()x g x f x g x f '''+=+2)()()()x cf x cf ''=,3)()()()()()()()x g x f x g x f x g x f '''+=,4)()()()()()x f x f m x f m m '1'-=.定义1.6.3(高阶微商)微商()x f '称为()x f 的一阶微商;()x f '的微商()x f ''称为的二阶()x f 微商;等等.()x f 的k 阶微商记为()()x f k .(注:()()n x f =∂ο,则()()c x f n =,()()01=+x f n .)定理1.6.1 如果不可约多项式()x p 是()x f 的k 重因式()1≥k ,那么它是微商()x f '的1-k 重因式.推论1.6.1.1 如果不可约多项式()x p 是()x f 的k 重因式()1≥k ,那么()x p 是()()()()x f x f x f k 1''',,,- 的因式,但不是()()x f k 的因式.推论1.6.1.2 不可约多项式()x p 是()x f 的重因式的充分必要条件为()x p 是()x f 与()x f ' 的公因式.推论 1.6.1.3 多项式()x f 没有重因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 f 与()x f '互素.(注:辗转相除法可用于求解重因式;()()()()x f x f x f ',是一个没有重因式的多项式与()x f 有完全相同的不可约因式.)1.7 多项式函数定义1.7.1(多项式函数)设()()10111 a x a x a x a x f n n n n ++++=--是[]x P 中的多项式,α是P 中的数,在()1中用α代x 所得的数0111a a a a n n n n ++++--ααα 称为()x f 当α=x 时的值,记为()αf .这样一来,多项式就定义了一个数域上的函数.定理1.7.1(余数定理)用一次多项式α-x 去除多项式()x f ,所得的余式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等于函数值()αf .(注:其中()0=αf 时,α=x 是()x f 的一个根或者零点.) 推论1.7.1.1 α是()x f 的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 f x α-.定义1.7.2(重根)α称为()x f 的重根,如果()α-x 是()x f 的k 重因式.当1=k 时,α称为单根;当1>k 时,α称为重根.定理1.7.2 []x P 中n 次多项式()0≥n 在数域P 中的根不可能多于n 个,重根按重数计算. 定理1.7.3 如果多项式()()x g x f ,的次数都不超过n ,而它们对1+n 个不同的数121,,,+n ααα 有相同的值,即()()1,,2,1,+==n i g f i i αα,那么()()x g x f =.1.8 复系数与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定理1.8.1(代数基本定理)每个次数1≥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有一根(即:复数域上所有次数大于1的多项式全是可约的.).定理1.8.2(复系数多项式的分解定理)每个次数1≥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复系数多项式的标准分解式:()()()()s ls lln x x x a x f ααα---= 2121,其中C s ∈≠≠≠ααα 21,+∈Z l l l s ,,,21 )定理1.8.3 如果α是实系数多项式()x f 的复根,那么α的共轭数α也是()x f 的根. 定理1.8.4(实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定理)每个次数1≥的实系数多项式在实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与二次不可约因式的乘积(即是说:实数域上只含有一次不可约多项式和含二次共轭复根不可约多项式).1.9 有理系数多项式定理 1.9.1 每个次数1≥的有理系数多项式都能唯一地分解成不可约的有理系数多项式的乘积.定义1.9.1(本原多项式)如果一个非零的整系数多项式()011b x b x b x g n n n n +++=-- 的系数01,,,b b b n n -没有异于的公因子,也就是说,它们是互素的,它就称为一个本原多项式.(任意一个非零的有理系数多项式()x f 都可以表示成一个有理数r 与一个本原多项式()x g 的乘积:()()x rg x f =)定理1.9.2(高斯(Gauss )引理)两个本原多项式的乘积还是本原多项式.定理1.9.3 如果一非零的整系数多项式能够分解成两个次数较低的有理系数多项式的乘积,那么它一定能分解成两个次数较低的整系数多项式的乘积.推论1.9.3.1 设()()x g x f ,是整系数多项式,且()x g 是本原的. 如果()()()x h x g x f =,其中()x h 是有理系数多项式,那么()x h 一定是整系数的.定理1.9.4 设()011a x a x a x f n n n n +++=-- 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而sr 是它的一个有理根,其中s r ,互素,那么必有n a s ,0a r .特别地,如果()x f 的首项系数1=n a ,那么()x f 的有理根都是整根,而且是0a 的因子. 例题4. 求方程032234=-+-x x x 的有理根. 解:令()32234-+-=x x x x f 得:24=a 的因子为:2,1±±30=a 的因子为:1±,3± ()x f ∴的有理根可能为:21±,23±,1±,2±.判别根的方法一:0321≠-=⎪⎭⎫⎝⎛-f (不为()x f 的根,舍弃);0221≠-=⎪⎭⎫⎝⎛f (不为()x f 的根,舍弃); ()021≠-=-f (不为()x f 的根,舍弃); ()01=f (为()x f 的根); 021523≠=⎪⎭⎫ ⎝⎛-f (不为()x f 的根,舍弃); 042723≠=⎪⎭⎫ ⎝⎛f (不为()x f 的根,舍弃);()0332≠=-f (不为()x f 的根,舍弃); ()0252≠=f (不为()x f 的根,舍弃); 1∴为032234=-+-x x x 方程的有理根.方法二:即2-=x 不是方程032234=-+-x x x 的根.…………经带余除法计算可得:1=x 为032234=-+-x x x 方程的有理根.方法三:21 22002-即21=x 不是方程032234=-+-x x x 的根. …………经综合除法计算可得:1=x 为032234=-+-x x x 方程的有理根.定理1.9.5(艾森斯坦(Eisenstein )判别法)设()011a x a x a x f n n n n +++=-- 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如果有一个素数p ,使得1. p n a ;2. 021,,,a a a p n n --;3. 2p 0a .那么()x f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的.例题5.证明()153+-=x x x f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 证明:依题意可得()x f 的有理根可能为:1±.又()31-=f ,()51-=-f 都不为零1±=∴x 都不是()x f 的有理根,即()x f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的.1.10 多元多项式定义1.10.1(n 元多项式)设P 是一个数域,n x x x ,,,21 是n 个文字. 形式为n k nk k x x ax 2121的式子,其中P a ∈,n k k k ,,,21 是非负整数,称为一个单项式. 由以上一些单项式的和∑nnn k k k k nk k k k k x x x a,,,21212121 就称为n 元多项式,或者简称多项式.(注:若两个单项式中相同文字的幂全一样,那么它们就称为同类项.)定义1.10.2(元多项式环)所有系数在数域P 中的n 元多项式的全体,称为数域P 上的n元多项式环,记为[]n x x x P ,,21.(注:n k k k +++ 21称为单项式n k nk k x x ax 2121的次数;系数不为零的单项式的最高次数就称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多元多项式的排列顺序方法:字典排列法;)定理1.10.1 当()0,,,21≠n x x x f ,()0,,,21≠n x x x g 时,乘积()()n n x x x g x x x f ,,,,,,2121 的首项等于()n x x x f ,,,21 的首项与()n x x x g ,,,21 的首项的乘积.推论1.10.1.1 如果,,,2,1,0m i f i =≠那么m f f f 21的首项等于每个i f 的首项的乘积. 推论1.10.1.2 如果()()0,,,,0,,,2121≠≠n n x x x g x x x f ,那么()()0,,,,,,2121≠n n x x x g x x x f .(两个齐次多项式的乘积是齐次多项式,乘积的次数等于因子的次数的和.)1.11 对称多项式定理1.11.1(一元多项式根与系数的关系)设()n n n a x a x x f +++=- 11是[]x P 中的一个多项式.如果()x f 在数域P 中有个根n ααα,,,21 ,那么就可以分解成()()()()n x x x x f ααα---= 21.将其展开即得根与系数的关系如下:()()()⎪⎪⎪⎪⎩⎪⎪⎪⎪⎨⎧=-=-+++=+++=-∑-n n n k k k k i in n n a i a a a j i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211312122111121,的乘积之和个不同的所有可能的. 定义1.11.1(对称多项式)n 元多项式()n x x x f ,,,21 ,如果对于任意的n j i j i ≤≤≤1,,,都有()()n i j n j i x x x x f x x x x f ,,,,,,,,,,,,11 =,那么这个多项式称为对称多项式. 定理1.11.2 对于任意一个n 元对称多项式都有一个n 元多项式()n y y y ,,,21 ϕ,使得()()n n x x x f σσσϕ,,,,,,2121 =.(其中⎪⎪⎪⎩⎪⎪⎪⎨⎧=+++=+++=+++=----n n nn n n n n n n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1322211211131212211σσσσ称为n 元初等对称多项式.)例题6. 把三元对称多项式333231x x x ++表为321,,σσσ的多项式. 解:令()333231321,,x x x x x x f ++=得首项为:31x 对应的有序数对()0,0,3,()()332133323131333231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σ()132123223132222132122163g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得首项:2213x x 对应的有序数对()0,1,2.()()3212322313222213212213212322313222213212212113363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g +++++++-+++++-=+σσ23213g x x x =-=对应数对()1,1,1又0332=+σg ()3213132133,,σσσσ+-=∴x x x f .课后习题1. 用()x g 除()x f ,求商()x q 与余式()x r :1)()1323---=x x x x f ,()1232+-=x x x g ; 解:()9113-=∴x x q ,()99+-=x r . 2)()524+-=x x x f ,()22+-=x x x g解:()12-+=∴x x x q ,()75+-=x x r . 3)()1434--=x x x f ,()132--=x x x g 解:()1032++=∴x x x q ,()929+=x x r . 4)()13235-+-=x x x x f ,()233+-=x x x g . 解:()x g233+-x x22+x()22+=∴x x q ,()562-+=x x x r . 5)()x x x x f 85235--=,()3+=x x g 解:带余除法:()109391362234+-+-=∴x x x x x q ,()()3327-=-=f x r . 6)()x x x x f --=23,()i x x g 21+-=. 解:综合除法:i 21-1 i 2- i 25-- i 89+-()i x r 89+-=∴,()i ix x x q 2522---=. 2. m ,p ,q 适合什么条件时,有 1)q px x mx x ++-+321 解:方法一:带余除法:12-+mx xm x -即:()()m q x p m x r ++++=12,又q px x mx x ++-+321()0=∴x r 可得⎩⎨⎧-==++q m p m 012. 2)q px x mx x ++++2421. 解:方法二:待定系数法:设商为:()c bx x x q ++=2,又由q px x mx x ++++2421可得:()()q px x x q mx x ++=++2421即⎪⎪⎩⎪⎪⎨⎧==+=++=+q c b m c p m b c b m 010.()⎩⎨⎧=-=+-∴0112q m p m q . 3. 把()x f 表成0x x -的方幂和,即表成()() +-+-+22010x x c x x c c 的形式:1)()5x x f =,10=x ;解:辗转相除法:即:()()()111234+++++-=x x x x x x f .即:()()()()[]()()()1154321154321123223+-++++-=+++++--=x x x x x x x x x x x f()()()()[]()()()()()11511063111510631122322+-+-+++-=+-++++--=∴x x x x x x x x x x x f()()()()[])()()()()115110110411151101041123423+-+-+-++-=+-+-+++--=x x x x x x x x x x x f ()()()()()1151101101512345+-+-+-+-+-=x x x x x ()()()()()()1151101101512345+-+-+-+-+-=∴x x x x x x f .2)()3224+-=x x x f ,20-=x 解:综合除法:2-2-2- 2-14a = 38a =-()()()()()11124122181234+---+---=∴x x x x x f . 3)()()i xx i ix x x f ++-+-+=7312234,i x -=0. 解:综合除法:i - i - i - i -即:()()()()()()i i x i x i i x i i x x f 57512234+++-++-+-+=. 4. 求()x f 与()x g 的最大公因式:1)()143234---+=x x x x x f ,()123--+=x x x x g 解:带余除法:即:1322即:()()()1434121322+-⎪⎭⎫ ⎝⎛+----=x x x x x g又:()()1121322++-=---x x x x()()()1,+=∴x x g xf .2)()1434+-=x x x f ,()1323+-=x x x g . 解:带余除法:即:()()()2312+--=x x x g x f .即:()()13213232-+⎪⎭⎫ ⎝⎛+-+-=xx x x g .即:41942729132232-⎪⎭⎫ ⎝⎛--⎪⎭⎫ ⎝⎛-=+-x x x .()()()1,=∴x g x f .3)()11024+-=x x x f ,()124624234+++-=x x x x x g . 解:即:()()x x f x g 242423-=即:()()12232124241624223++-⎪⎭⎫ ⎝⎛--++-=x x x x x x x f .即:()93292889323241223241624223++⎪⎪⎭⎫ ⎝⎛-++-=++-x x x x x x x .即:12192426328827932928812232+⎪⎭⎫ ⎝⎛+-⎪⎪⎭⎫ ⎝⎛+=++-x x x x . ()()()1,=∴x g x f .5. 求()x u ,()x v 使()()()()()()():,x g x f x g x v x f x u =+1)()242234---+=x x x x x f ,()22234---+=x x x x x g . 解:()13即:()()()221223 -++-=x x x x x g()()32223 x x x x -=- ()()()2,2-=∴x x g x f将(1)代入(2)得:()()()()2212-=+++-x x g x x f x即:取()1--=x x u ,()2+=x x v 可得:()()()()()()()x g x f x g x v x f x u ,=+.2)()951624234++--=x x x x x f ,()45223+--=x x x x g 解:即:()()622--=x x x g x f 即:()()()213139362 +-⎪⎭⎫⎝⎛+-+--=x x x x x g()()()39619362 ++-=+--x x x x()()()1,-=∴x x g x f ,将(1)式代(2)式得:()()()()1322311312-=--+--x x g x x x f x .即:取()()131--=x x u ,()()322312--=x x x v 就有:()()()()()()()x g x f x g x v x f x u ,=+. 3)()144234++--=x x x x x f ,()12--=x x x g 解:即:1232 -+-=x x x g x f()()()()2312 ++-=x x x g()()()1,=∴x g x f将(1)式代入(2)式得:()()13233123=--+++-x g x x x x f x 即取()()131+-=x x u ,()()233123--+=x x x x v 就有:()()()()()()()x g x f x g x v x f x u ,=+. 6. 设()()u x x t x x f 22123++++=,()u tx x x g ++=3的最大公因式是一个二次多项式,t ,u 的值. 解:又()()u x x t x x f 22123++++=,()u tx x x g ++=3的最大公因式是一个二次多项式()()u tx x u x t x t +++-++∴3221.即()()()()[]()c x u x t x t u tx x t ++-++=+++21123即:()()()()⎪⎩⎪⎨⎧+=+=-+=++-u t cu t t t c u t c t 112012解得:⎩⎨⎧=-=04u t ,或⎪⎩⎪⎨⎧=+=02321u i t ,或⎪⎩⎪⎨⎧=-=0231u i t ,或⎪⎩⎪⎨⎧--=+-=i u i t 11721121,或⎪⎩⎪⎨⎧+-=--=i u i t 1172111. 7. 证明:如果()()x f x d ,()()x g x d ,且()x d 为()x f 与()x g 的一个组合,那么()x d 是()x f 与()x g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证明:()x d 为()x f 与()x g 的一个组合即:()()()()()x d x g x v x f x u =+.又()()x f x d ,()()x g x d ,即()x d 是()x f 与()x g 的一个公因式.()()x f x h ∀,且()()x g x h 则()()x d x h ()x d ∴是()x f 与()x g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8. 证明:()()()()()()()()()x h x g x f x h x g x h x f ,,=,(()x h 的首项系数为1). 证明:()()()()x f x g x f , ,()()()()x g x g x f ,()()()()()()x h x f x h x g x f ,∴,()()()()()()x h x g x h x g x f ,. 即:()()()()x h x g x f ,是()()x h x f 与()()x h x g 的一个公因式. 又()()()()()()()()()x g x f x g x v x f x u st x v x u ,:,=+∃. 则()()()()()()()()()()x h x g x f x h x g x v x h x f x u ,=+()()()x h x f x c ∀,()()()x h x g x c 有()()()()()x h x g x f x c ,. 即()()()()x h x g x f ,是()()x h x f 与()()x h x g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 又()x h 的首项系数为1.()()()()()()()()()x h x g x f x h x g x h x f ,,=∴.9. 如果()x f ,()x g 不全为零,证明:()()()()()()()()1,,,=⎪⎪⎭⎫ ⎝⎛x g x f x g x g x f x f .证明:()()()()x f x g x f , ,()()()()x g x g x f ,且()x f ,()x g 不全为零.()()()0,≠∴x g x f ,又()x u ∃,()x v ()()()()()()()x g x f x g x v x f x u st ,:=+()()()()()()()()()()1,,=+∴x g x f x g x v x g x f x f x u .即:()()()()()()()()1,,,=⎪⎪⎭⎫⎝⎛x g x f x g x g x f x f 成立. 10.证明:如果()x f ,()x g 不全为零,且()()()()()()()x g x f x g x v x f x u ,=+,那么()()()1,=x v x u .证明:()()()()x f x g x f , ,()()()()x g x g x f ,且()x f ,()x g 不全为零.且()()()()()()()x g x f x g x v x f x u ,=+()()()0,≠∴x g x f ()()()()()()()()()()1,,=+∴x g x f x g x v x g x f x f x u ()()()1,=x v x u .11.证明:如果()()()1,=x g x f ,()()()1,=x h x f ,那么()()()()1,=x h x g x f . 证明:()()()1,=x g x f ,()()()1,=x h x f .()x u 1∃∴,()x v 1,()x u 2,()x v 2使得:()()()()()1111 =+x g x v x f x u ()()()()()2122 =+x h x v x f x u . 由(1)式与(2)式相乘可得:()()()()()()()()()()()()()()()121212121=+++x h x g x v x v x f x g x u x v x h x v x u x f x u x u即()()()()1,=x h x g x f .12. 设()x f 1, ,()x f m ,()x g 1, ,()x g n 都是多项式,而且()()()1,=x g x f ji()n j m i ,,1;,,1 ==.求证:()()()()()1,11=x g x g x f x f nm.证明:由11题可得:()()()1,=x g x f ,()()()1,=x h x f ()()()()1,=⇒x h x g x f 又()()()1,=x g x f j i (其中m i ,,1 =;n j ,,1 =)可得,对于i 取m ,,2,1 中的任何一个固定值有:()()()()1,1=x g x g x f n i . 再将()()x g x g n 1看作一个整体可得:()()()()()1,11=x g x g x f x f n m . 13. 证明:如果()()()1,=x g x f ,那么()()()()()1,=+x g x f x g x f . 证明:()()()1,=x g x f 故有:()()()()1=+x g x v x f x u .即:()()()()()()()()()()()()()()()()1=++-=+-+x g x f x v x f x v x u x g x v x f x v x f x v x f x u()()()()1,=+∴x f x g x f ;同理可得:()()()()1,=+x g x f x g()()()()()1,=+∴x g x f x g x f .14. 求下列多项式的公共根:()12223+++=x x x x f ,()12234++++=x x x x x g . 解:()()()212+-=∴x x x f x g 即:()()()112+++=x x x x f()()()1,2++=∴x x x g x f 令:012=++x x 解得:2311i x +-=;2312ix --=. 即:()x f 与()x g 的公共根为:2311i x +-=和2312ix --=.(提示:公共根出现在多项式的公因式中.)15. 判别下列多项式有无重因式: 1)()842752345-+-+-=x x x x x x f解:()()()x x x x x x x x f 1524421205'2234+-=+-+-=又()()()1284275232345++-=-+-+-=x x x x x x x x x f即:()()()()22',-=x x f x f ()x f ∴有三重因式:2-x2)()34424--+=x x x x f解:()124484'33-+=x x x f即:()()()1',=x f x f ()x f ∴没有重因式. 16.求t 值使()1323-+-=tx x x x f 有重根.解:依题意可得:待定系数法:当有()x f 重根时,可得重根为有理根时,此时只能取重根为:1±=α.当重根为:1=α 1可得:3=t .当3=t 时,()()3231133-=-+-=x x x x x f 此时1=x 是()x f 的三重根;当重根为:1-=α1-解得:5-=t ,当5-=t 时,()()()141153223--+=---=x x x x x x x f 与1-=x 为重根矛盾,舍去.设重根为二重时得()⎪⎭⎫⎝⎛+-=+-=323163'22t x x t x x x f()()()()()()()()()12,''131,'',+=⎪⎭⎫ ⎝⎛--=x x f x f x x f x f x f x f 即得:021'=⎪⎭⎫⎝⎛-f .解得:415-=t . 17.求多项式q px x ++3有重根的条件.解:()()()()()()()()132,'3','3,',23≠⎪⎭⎫⎝⎛+=⎪⎭⎫ ⎝⎛-=+++=q px x f x f x f x f p x q px x x f x f 得: ()x f q px'32+即得:027423=+q p . 18.如果()11242++-Bx Ax x ,求A ,B .解:依题意可由综合除法可得:1 1A A 2B A +3 B A 24+由()11242++-Bx Ax x 可得:⎩⎨⎧=+=++02401B A B A 解得:⎩⎨⎧-==21B A .19.证明:!!212n x x x n++++ 不能有重根.证明:令()!!212n x x x x f n ++++= 得:()()!1!21'12-++++=-n x x x x f n反证法:设()x f 的重根为α得:()()⎩⎨⎧==0'0ααf f 即:()()0'=-ααf f 0!=∴n nα得:0=α 又()010≠=f 矛盾.∴!!212n x x x n++++ 不能有重根.20.如果a 是()x f '''的一个k 重根,证明a 是()()()[]()()a f x f a f x f ax x g +-+-=''2的一个3+k 重根.证明:依题意可得:()()()[]()()0''2=+-+-=a f a f a f a f aa a g ()()()[]()()0'''22'''=--++=a f a f aa a f a f a g()()()()()a f a f aa a f a f a g '''''22''2''''--++=又()0'''=a f ()0''=∴a g()()()()02'''21'''4=-+-=a f a a a f a g又a 是()x f '''的一个k 重根a ∴是()x g '''的一个k 重根. 又()()()()0''''''====a g a g a g a g∴a 是()()()[]()()a f x f a f x f ax x g +-+-=''2的一个3+k 重根. 21.证明:0x 是()x f 的k 重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0100====-x f x f x f k ,而()()00≠x f k证明: 0x 是()x f 的k 重根()()x f x x k0-∴即()x g ∃,使得:()()()x g x x x f k0-=,其中0x x -不整除()x g()()()()()x g x x x g x x k x f kk ''010-+-=∴-可得:()()x f x x k '10--()0'0=∴x f同理由此类推可得到:()()()()0'0100====-x f x f x f k 若()()00=x f k 得:()()()x f x x k 0-()()x f x x s k s10+--⇒其中k s ≤,即()()x f x x k 10+-这与0x 是()x f 的k 重根矛盾.()()00≠∴x f k反之显然成立.∴0x 是()x f 的k 重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0100====-x f x f x f k ,而()()00≠x f k .22.举例说明断语“如果a 是()x f '的m 重根,那么a 是()x f 的1+m 重根”是不对的. 解:例如:()()111111+-=+m a x x f 则()()()ma x m x f -+=1'a 是()x f '的m 重根,但a 不是()x f 的1+m 重根.23. 证明:如果()()n x f x 1-,那么()()n n x f x 1-. 证明:令:n x y =得:()()y f x 1-即()()011==f f n ∴()()y f y 1-即()()n n x f x 1-.24. 证明:如果()()()323121x xf x f x x +++,那么()()x f x 11-,()()x f x 21-证明:.令:012=++x x 解得:2311i x +-=,2312ix --= 又()()()323121x xf x f x x +++即:()()()32311x f x f x x +-,()()()32312x f x f x x +-()()()()⎩⎨⎧=+=+∴0032223213121311x f x x f x f x x f 即:()()()()⎪⎪⎩⎪⎪⎨⎧=--+=+-+0123110123112121f i f f i f 又0323112311≠-=--+-i i i即该方程程组只有唯一零解:()()⎩⎨⎧==010121f f∴()()x f x 11-,()()x f x 21-.25. 求多项式1-n x 在复数域范围内和在实数范围内的因式分解. 解:在复数域上分解:()()()111----=-n n x x x x εε 其中ni n ππε2sin 2cos +=. 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当n 为奇数:()()[]()[]⎥⎥⎦⎤⎢⎢⎣⎡+⎪⎪⎭⎫ ⎝⎛+-++-++--=-+---111112222222212x x x x x x x x n n n n nεεεεεε 其中:n i i n i πεε2cos2=+-为一个实数,21,,2,1-=n i . 当n 为偶数时:()()()[]()[]⎥⎥⎦⎤⎢⎢⎣⎡+⎪⎪⎭⎫ ⎝⎛+-++-++--+=-+---1111112222222212x x x x x x x x x n n n n nεεεεεε 26. 求下列多项式的有理根: 1)1415623-+-x x x解:令()1415623-+-=x x x x f 则()x f 的有理根可能为:1±,2±,7±,14±.由综合除法计算得:1即:()41-=f同理:()361-=-f ,()762-=-f ,()02=f ,()7567-=-f ,()1407=f ,()414414-=-f()176414=f∴1415623-+-x x x 多项式的有理根为:2.2)157424---x x x解:令()157424---=x x x x f 则的有理根可能为:41±,21±,1± 将根挨个代入原式得:641114154174144124-=--⨯-⎪⎭⎫⎝⎛-⨯-⎪⎭⎫ ⎝⎛-⨯=⎪⎭⎫ ⎝⎛-f同理:6417141-=⎪⎭⎫ ⎝⎛f ,021=⎪⎭⎫ ⎝⎛-f ,521-=⎪⎭⎫⎝⎛f ,()11=-f ,()91-=f∴157424---x x x 多项式的有理根为:21-.3)3111462345----+x x x x x解:令()3111462345----+=x x x x x x f 则()x f 的有理根可能为:1±,3±由带余除法计算得:即:()01=-f 同理:()321-=f ,()963-=-f ,()03=f .∴3111462345----+x x x x x 多项式的有理根为:1-,3. 27. 下列多项式在有理数域上是否可约? 1)12+x解:不可约;理由如下:依题意可得令()12+=x x f 则()x f 的有理根可能为:1± 又()()0211≠=-=f f 即1±不为()x f 的有理根∴多项式12+x 在有理数域上是不可约的.(二次有理多项式在有理数域上可约的话必有有理根)2)2128234++-x x x解:不可约;理由如下: 取素数2=p 得: (1)p 41a =.(2)38a p =-,212a p =,10a p =,02a p = (3)42=p 02a =由艾森斯坦判别法可得:多项式2128234++-x x x 是不可约的. 3)136++x x解:不可约;理由如下:令()136++=x x x f ,1+=y x 得:原多项式39182115623456++++++=y y y y y y 这时只要取3=p 可由艾森斯坦判别法得出:39182115623456++++++y y y y y y 不可约;∴136++x x 不可约.4)1++px x p ,p 为奇素数;解:令1+=y x 作转化,再由艾森斯坦判别法判别不可约; 5)144++kx x ,k 为整数. 解:同4),不可约:。
高等代数(二)预习——3、最大公因式
⾼等代数(⼆)预习——3、最⼤公因式3、最⼤公因式⼀、最⼤公因式的概念 上⼀篇我们介绍了多项式之间的除法:整除和带余除法。
这之后我们就可以探讨⼀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多项式的因式分解问题。
在此之前,先来介绍公因式的概念。
定义:K[x]上的多项式f和g的公共因式称为它们的公因式,即若p是f、g的公因式,则有p|f、p|g。
容易看出公因式有这样⼏个性质:1、所有公因式构成⼀个集合;2、若p是f和g的公因式,则cp,c∈K也是,也即公因式的相伴式也是公因式;3、任意两个多项式之间⼀定存在公因式b,deg b=0;4、任意多项式f与0之间⾄少存在⼀个公因式f。
公因式中最特殊的是“最⼤公因式”,定义如下:若d是f和g的公因式,⽽f、g的任⼀公因式c,满⾜c|d,则称d是f和g的最⼤公因式。
最⼤公因式有如下的性质:1、若f、g不全为0且最⼤公因式存在,则不唯⼀:若d1、d2都是最⼤公因式,显然有d1|d2、d2|d1,即⼆者相伴;2、由1⽴即得:最⼤公因式在相伴意义下唯⼀,否则最⼤公因式将构成⼀个集合,我们记(f,g)是f和g的⾸项为1的最⼤公因式;3、任意f与0的公因式c⼀定满⾜c|f,因此f是f与0的⼀个最⼤公因式,这样,如果我们规定0与0的最⼤公因式是0(除此之外0不会成为最⼤公因式),就有:4、任意多项式都是它和它本⾝的⼀个最⼤公因式。
有了3和4,我们下⾯讨论的时候⾃始⾄终都假设多项式不全为0。
除此之外,最⼤公因式还有如下⾮常重要的性质:5、若f和g的公因式集合等于p和q的公因式集合,则任意f和g的最⼤公因式集合等于p和q的最⼤公因式集合。
证明:若d是f和g的最⼤公因式,则任意f和g的公因式c,c|d,由前提,c也是p和q的公因式,那么由定义就知d也是p和q的最⼤公因式。
反过来同样证明。
请⼤家注意这个性质的对称性要求。
此性质的⼀个直接推论就是:f和g的最⼤公因式也是af和bg的最⼤公因式,其中a、b∈K。
高等代数自学总结,多项式
各数系数多项式唯一因式分解定理
次数大于0的复系数多项式 f ( x)的标准分解式为
ls l1 l2 f ( x) a ( x c1) a ( x c2) ...a ( x cs)
次数大于0的实系数多项式 f ( x)的标准分解式为 f ( x) a ( x c1 ) r1 ...( x cs ) rs ( x 2 p1 x q1 ) k1 ...( x 2 pt x qt ) kt
各数域上的不可约多项式 (复系数多项式唯一因式分解定理) 每一个次数大于 0 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 (实数域多项式唯一因式分解定理) 每一个次数大于 0 的实系数多项式在实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与二次因式乘积。 (△<0)
中国剩余定理 设m1 , m2 ,..., ms是两两互素的正整数, b1 , b2 ,..., bs是任意给定的 s个整数。 则同余方程组 ( ) x b 1 mod m1 x b ( 2 mod m2) ....................... ( s mod ms) x b 在Z中必有解,如果 c和d是两个解,那么 c d( mod m1m2 ...ms) 命题1,设f ( x), g ( x) K [ x],则 deg( f g ) max {deg f , deg g} deg( fg ) deg f deg g (f与g和差的次数小于等于它 们的较大次数 f与g积的次数 f与g次数的和) 两个非零多项式 (乘积的首项)等于这两个多项式 (首项的乘积) .
例 1 把 f(x)与 g(x)的最大公因式 表示成 f(x)与 g(x)的倍式和 4 3 2 . f(x)=x +3x-2 g(x)=3x -x -7x+4 不可约多项式:只有非 0 数和相伴元的叫不可约多项式。 (唯一因式分解定理)K[x]中任一次数>0 的多项式都能唯一的分解成数域 K 上有限多个 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 (算数基本定理)任一大于 1 的整数 a 都能唯一地分解成有限多个素数的乘积。 2 例 1 证明 x +1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 4 2 分解 x +1 在复数域上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
《高等代数》课程教案
《高等代数》课程教案
课次
7
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章、节:
第一章§9有理系数多项式
教学目的、要求:深刻理解本原多项式的定义、高斯引理、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的性质、Eisenstein判别法。
如果 ,那么 称为多项式的首项, 称为首项系数, 称为多项式的次数.零多项式是唯一不定义次数的多项式.多项式 的次数记为 .
二、多项式的运算
设 , ,那么
其中 次项的系数是
多项式经过加、减、乘运算后,所得结果仍然是数域 上的多项式.
若 ,则 ,并且 多项式乘积的首项系数就等于因子首项系数的乘积.
1. .2.
2、 构成抽象域.
参考资料、主要外语词汇:
1、林磊等,近世代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数域field of numbers
课后小结:
《高等代数》课程教案
课次
3
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章、节:
第一章§2多项式§3整除的概念
教学目的、要求:
正确理解数域P上一元多项式的定义及其运算,理解整除的定义,掌握带余除法及整除的性质。
4.若 ,则 ,其中 为非零常数.
5.若 ,则 (整除的传递性).
6.若 ,则
,
其中 是数域 上任意的多项式.
通常, 称为 的一个组合.
与它的任一个非零常数倍 有相同的因式,也有相同的倍式.因之,在多项式整除性的讨论中, 常常可以用 来代替.
两个多项式之间的整除关系不因系数域的扩大而改变.即若 , 是 中两个多项式, 是包含 的一个较大的数域.当然, , 也可以看成是 中的多项式.从带余除法可以看出,不论把 , 看成是 中或者是 中的多项式,用 去除 所得的商式及余式都是一样的.因此,若在 中 不能整除 ,则在 中, 也不能整除 .
高等代数知识点总结 PPT
• 复数域上的标准分解定理
在复数域上,每个次数大于1的多项式f都有如下的 标准分解
f a ( x x 1 ) n 1 L ( x x t) n t
其中a是f的常数项, x1,…,xt 是f全部互不相同的根, n1,…,nt分别是这些根的重数.
• 实数域上的标准分解定理
在实数域上,每个次数大于1的多项式f都有如下的
|U V|i1Lim式 U -i1 --L ---i-m - 式 V i-1 -L ---i-m -
1
x1 V x12
M x n1
1
1L
x2 L
x
2 2
L
M
x n1 L
1
xn
x
2 n
(x j xi )
M
1i j n
x n1 n
V 0 x1, ..., xn 互 不 相 同
对单位矩阵做一次初等变换
•
每个秩数为r的矩阵都等价于
Ir 0
0
0
• 对于m×n矩阵A,B下列条件等价
1. AB,即A可由初等变换化成B
2. 有可逆矩阵P,Q使得PAQ=B
3. 秩A=秩B
4. A,B的标准型相同
可逆矩阵vs列满秩矩阵
对于n阶矩阵A,下列条件等价
1. A是可逆矩阵
2. |A|0
3. 秩A=n
4. 有B使得AB=I或BA=I
f(x)=g(x)q(x)+r(x),r(x)=0或degr(x)<degg(x).
• 最大公因式的存在和表示定理
任意两个不全为0的多项式都有最大公因式,且对 于任意的最大公因式d(x)都有u(x)和v(x)使得
d(x)=f(x)u(x)+g(x)v(x)
1-4最大公因式
4.定理(Theorem) 4.定理(Theorem) 定理 定理2 定理 对 ∀f ( x )、g( x ) ∈ P[ x ],在P[ x ] 中存在 一个最大公因式 d ( x ),且d ( x ) 可表成 f ( x )、g( x ) 的一个组合, 的一个组合,即 ∃u( x )、v ( x ) ∈ P[ x ] , 使
定理2 ② 定理2中最大公因式 d ( x )=u( x ) f ( x )+v( x ) g( x ) 中的 u( x )、v ( x ) 不唯一 不唯一.
举例
③ 对于 d ( x), f ( x),g( x) ∈ P[ x], ∃u( x),v( x) ∈ P[ x] , 使 d(x )=u( x ) f ( x ) + v ( x ) g ( x ) ,但是 d(x ) 未必是
互素的(或互质的 或互质的). 则称 f ( x ), g ( x ) 为互素的 或互质的 .
注:
f ( x ),g ( x ) 互素 ⇔ ( f ( x ), g ( x )) = 1 ⇔ f ( x ), g ( x ) 除去零次多项式外
无其它公因式. 无其它公因式.
2.互素的判定与性质
1) 定理3 定理3
高等代数
注:
高等代数
与零多项式0的最 ① ∀f ( x ) ∈ P[ x ] ,f ( x ) 是 f ( x ) 与零多项式 的最 大公因式. 大公因式.
两个零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为0. ② 两个零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为 . 的最大公因式, ③ 若 d1 ( x )、d 2 ( x ) 为 f ( x )、g ( x ) 的最大公因式, 为非零常数。 则 d1 ( x )=cd 2 ( x ) ,c为非零常数。 为非零常数 因此,最大公因式不是唯一的,但在可以 因此,最大公因式不是唯一的, 相差一个非零常数倍的意义下是唯一的, 相差一个非零常数倍的意义下是唯一的,两个 不全为零的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是非零多项式, 不全为零的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是非零多项式, 此时, ( 此时,我们约定用 f ( x ), g( x )) 来表示首项系数 的那个最大公因式。 为1的那个最大公因式。 的那个最大公因式
《高等代数》最大公因式说课稿
§4 最大公因式(2课时)说课案教材:《高等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教师:王康一、背景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通览本章,本章主要围绕多项式根的问题和不同数域因式分解的问题展开讨论;结合学生的知识积累过程,本章又可以看做是初中代数关于因式分解问题的延续和更一般意义上的拓展。
归根结底,都是有关多项式因式分解的问题,故而,最大公因式的概念和其求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光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说辗转相除法的一般原理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而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时,一种特殊的更重要的结果——互素就产生了。
教学重点:最大公因式的概念、辗转相除法(定理2的证明)、互素的概念。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四年数学专业知识的训练和学习,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思维也逐步向理性层次越近,故对于定理的证明推导过程应该能够理解。
但是,辗转相除法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工程量比较大的运算过程,所以要求学生必须要非常细心和有足够的耐心。
这本身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的一个培养和锻炼!教学难点:利用辗转相除法来求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教学关键:通过定理的证明和例题的训练,学生必须要搞清辗转相除法到底除到什么程度,要求的最大公因式在哪里。
否则,学生会因为反复相除目标茫然而放弃!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从字面意思上深刻理解最大公因式的“最大”“公因式”的含义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和判别两个多项式互素结合互质的概念深刻理解互素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类比能力:从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互质的概念类比到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和互素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在复杂问题和运算面前表现出不畏困难、勇于进取、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数学素养三、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类比能力和不畏繁琐、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所以设计教学结构如下。
高等代数教学大纲
高等代数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高等代数课程类别:数学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具体学分课程总学时:具体学时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年级二、课程目标高等代数是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代数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包括多项式、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代数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使学生了解代数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多项式1、数域理解数域的概念。
掌握常见数域的性质。
2、多项式掌握多项式的定义、次数、系数等基本概念。
了解多项式的运算规则。
掌握多项式的整除、最大公因式、互素等概念和求法。
熟练掌握因式分解定理。
(二)行列式1、行列式的定义理解行列式的定义。
掌握二阶、三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2、行列式的性质熟练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能够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的值。
3、行列式的展开掌握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能够用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三)矩阵1、矩阵的概念理解矩阵的定义。
掌握矩阵的加法、数乘、乘法运算。
2、矩阵的秩理解矩阵秩的概念。
掌握求矩阵秩的方法。
3、逆矩阵掌握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
熟练掌握求逆矩阵的方法。
(四)线性方程组1、线性方程组的解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
能够用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2、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五)向量空间1、向量空间的定义理解向量空间的概念。
掌握向量空间的基本性质。
2、向量的线性相关性掌握向量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的概念和判定方法。
了解向量组的秩的概念和求法。
(六)线性变换1、线性变换的定义理解线性变换的定义。
掌握线性变换的运算。
2、线性变换的矩阵掌握线性变换在给定基下的矩阵表示。
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
高等代数专题分类解析
高代专题专题1关于相等的常用证明方法1、 数的相等:s t =1)0s t -=;2)1st=;3),s t s t ≤≥。
2、集合相等:M N =1)一般集合利用,M N N M ⊂⊂(双包含)。
2)特别对于有基的线性空间12V V =的相等可以利用基相等。
3、多项式的相等:()()f x g x =1) 定义法:即对左右任意s 次项系数证明相等。
2) 做差为03) 等同于函数相等4) 首系为1时,证明互相整除。
4、行列式相等:12D D =1) 左边展开式中任意一项都在右边展开式中; 2) 计算结果一样;3) 用一般恒等式证明方法:即左推右,右推左,两边往中间挤。
5、向量的相等,即对应元素相等。
6、映射的相等:στ=1)一般映射利用定义:M α∀∈,证明()()σατα=即可。
2)特别对于线性变换//A B =,只需证明基被作用后相等即可。
专题2关于整除1、定义:数域P 上多项式()g x 称为能整除()f x ,如果有数域P上的多项式()h x ,使得等式()()()f x g x h x =成立。
其中:()|()g x f x ,()|()h x f x 。
2、对数域P 上任意多项式()f x ,()g x ,其中()0g x ≠,()|()g x f x ⇔()g x 除()f x 余式为0.3、若()|()g x f x ,且()|()f x g x ,则()()(0)f x cg x c =≠。
4、若()|()f x g x ,且()|()g x h x ,则()|()f x h x 。
5、若()|()(1,,)i f x g x i r =L ,则11()|(()()()()r r f x g x u x g x u x +L 。
6、若()|()f x g x ,且()|()f x g x ,则()|(()())f x g x h x +。
7、若()|()f x g x ,对任意()h x ,有()|()()f x g x h x 。
《高等代数》数分高代定理大全
数分高代定理大全《髙等代数》第一章帶余除法对于P[x]中任意两个多项式/'(兀)与g(x),其中g(x)HO, —定有P[A]中的多项式q(x), r(x)存在,使/(x) = g(x)g(x) + r(x)成立,其中d(r(x)) < d(g(x)) 或者心)=0,并且这样的<?(x),r(x)是唯一决定的.定理1对于数域P上的任意两个多项式f(x)9g(x),其中g(x)H0,g(x)I/*(x)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x)除/(x)的余式为零.定理2对于P[X]中任意两个多项式/(A), g(x),在P[x]中存在一个最大公因式d(x),且d(x)可以表示成f (x), g(x)的一个组合,即有P[x]中多项式M(X),V(A)使d(x) = w(x)/(x) + y(x)g(x).定理3 P[x]中两个多项式/(A-), g(x)互素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有P[x]中的多项式/心),v(x)使«(x)/(x) + v(x)g(x) = 1 .定理 4 如果(f(x),g(x)) = l,且/(x)I g(x)h(x),那么f(x)I h(x).定理5如果“(X)是不可约多项式,那么对于任意的两个多项式/(x),g(x),由p(x) I f(x)gM一定推出p(x) I f(x)或者p(x)\ g(x).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数域P上每一个次数XI的多项式/(X)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数域P上一些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所谓唯一性是说,如果有两个分解式f(X)= Pl (x)p2 (x)•- p s (x) = 4 (x)§2 (x) ••q (x),那么必有s = t ,并且适当排列因式的次序后有Pi(x) = c i q i(x),i = 1,2,•••,$,其中Cf(i = 1,2,…,s)是一些非零常数. 定理6如果不可约多项式"(x)是/(X)的k重因式(k>\),那么它是微商广(x)的—1重因式.定理7 (余数定理)用一次多项式A-6Z去除多项式/(X),所得的余式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等于函数值/(&).定理8 P[x]中n次多项式(// > 0)在数域P中的根不可能多于〃个,重根按重数计算.定理9如果多项式/(x), g(x)的次数都不超过川,而它们对幵+ 1个不同的数弘冬,•••£+]有相同的值,即/g)= g(e),i = 1,2,•••/1 + 1,那么f(x) = g(x). 代数基本定理每个次数21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有一根.复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定理每个次数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实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定理每个次数XI的实系数多项式在实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与二次不可约因式的乘积.定理10 (高斯(Gauss)引理)两个本原多项式的乘积还是本原多项式.定理11如果一非零的整系数多项式能够分解成两个次数较低的有理系数多项式的乘积,那么它一定能分解成两个次数较低的整系数多项式的乘积.定理12设/(朗=唧+%的+・•• +如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而二是它的有理S根,其中互素,那么必有s\a n,r\a0.特别地,如果/(x)的首项系数"” =1 , 那么/(x)的有理根是整根,而且是心的因子.I定理13 (艾森斯坦(Eisenstein)判别法)设f(x) = a…x n + a…_x x n~x + • • •+a0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如果有一个素数",使得1. p I a n ;2・PI勺_],%_2昇・・,°0;3・ p 2 / a ()那么/(x)在有理数域上是不可约的.第二章定理1对换改变排列的奇偶性.定理2任意一个"级排列与排列12・."都可以经过一系列对换互变,并且所作 对换的个数与这个排列有相同的奇偶性.立:a kA\ + % 人2 + ••• +a kn A m Cl \l A \ j + Cl 2!A 2 丿 + …+ 勺/帀定理4 (克拉默法则)如果线性方程组 a [X x A +a n x 2+-- + a Xn x n =b r“2內 + «22X 2 + ・・・ + a 2n X n = b 2,<°"內+°”2兀2+••• + %"="“ 4如…"J 的系数矩阵A=如如…①”♦ • • ♦ • •.a n\ Cl n2 …%.的行列式〃=国H 0 ,定理3设d =5 (':2 ,州表示元素®的代数余子式,则下列公式成〃,当《 =二 飞当kHi那么该线性方程组有解, 并且解是唯一的,解可以通过系数表为旦,… d=佥, 其中©是把矩阵A 中第丿•列换成方程组的常数项所成的行列式,即定理5如果齐次线性方程组4內+如七+•••+"],耳=°, 。
高等代数最大公因式
. .. . . ..
最大公因式的唯一性
由最大公因式的定义不难看出,如果 d1(x), d2(x) 是 f(x), g(x) 的 两个最大公因式,那么一定有 d1(x) | d2(x) 与 d2(x) | d1(x),也 就是 d1(x) = cd2(x), c ̸= 0. 这就是说,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在可以相差一个非零常数倍的意义下是唯一确定的. 两个不全为 零的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总是一个非零多项式. 在这个情形,我 们约定,用
∂(g(x)) > ∂(r1(x)) > ∂(r2(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辗转相除法
因此在有限次之后,必然有余式为零. 于是我们有一串等式: f(x) = q1(x)g(x) + r1(x), g(x) = q2(x)r1(x) + r2(x), ···
最大公因式的定义
如果多项式 φ(x) 既是 f(x) 的因式,又是 g(x) 的因式,那么 φ(x) 就称为 f(x) 与 g(x) 的一个公因式.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大公因式的定义
如果多项式 φ(x) 既是 f(x) 的因式,又是 g(x) 的因式,那么 φ(x) 就称为 f(x) 与 g(x) 的一个公因式. 定义 设 f(x) 与 g(x) 是 P[x] 中两个多项式. P[x] 中多项式 d(x) 称为 f(x), g(x)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如果它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d(x) = u(x)f(x) + v(x)g(x).
《高等代数》教学大纲
《高等代数》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高等代数2、课程类别:数学类基础课程3、课程学分:_____学分4、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5、授课对象:_____专业学生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多项式理论、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向量空间、线性变换、欧氏空间和二次型等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多项式(1)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理解多项式的定义、次数、系数等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加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2)多项式的整除性掌握多项式整除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带余除法和余数定理。
(3)最大公因式理解最大公因式的概念,掌握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式。
(4)因式分解定理掌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定理,了解不可约多项式的概念和性质。
2、行列式(1)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行列式的展开定理掌握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能够利用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3)克莱姆法则了解克莱姆法则,能够用克莱姆法则解线性方程组。
3、线性方程组(1)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定掌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定理,能够判断线性方程组是否有解。
(2)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理解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求法。
4、矩阵(1)矩阵的概念和运算理解矩阵的定义,掌握矩阵的加法、乘法、数乘和转置运算。
(2)矩阵的逆掌握矩阵可逆的条件和求逆矩阵的方法。
(3)矩阵的秩理解矩阵秩的概念,掌握矩阵秩的求法。
5、向量空间(1)向量空间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向量空间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掌握向量空间的基和维数的概念。
(2)子空间了解子空间的概念和判定方法,掌握子空间的交与和的运算。
6、线性变换(1)线性变换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线性变换的定义,掌握线性变换的性质和运算。
《高等代数》数分高代定理大全
数分高代定理大全《高等代数》第一章带余除法 对于[]P x 中任意两个多项式()f x 与()g x ,其中()0g x ≠,一定有[]P x 中的多项式(),()q x r x 存在,使()()()()f x q x g x r x =+成立,其中(())(())r x g x ∂<∂或者()0r x =,并且这样的(),()q x r x 是唯一决定的.定理 1 对于数域P 上的任意两个多项式(),()f x g x ,其中()0,()|()g x g x f 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 x 除()f x 的余式为零.定理 2 对于[]P x 中任意两个多项式()f x ,()g x ,在[]P x 中存在一个最大公因式()d x ,且()d x 可以表示成()f x ,()g x 的一个组合,即有[]P x 中多项式(),()u x v x 使()()()()()d x u x f x v x g x =+.定理 3 []P x 中两个多项式()f x ,()g x 互素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有[]P x 中的多项式(),()u x v x 使()()()()1u x f x v x g x +=.定理 4 如果((),())1f x g x =,且()|()()f x g x h x ,那么()|()f x h x .定理 5 如果()p x 是不可约多项式,那么对于任意的两个多项式(),()f x g x ,由()|()()p x f x g x 一定推出()|()p x f x 或者()|()p x g x .&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 数域P 上每一个次数1≥的多项式()f x 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数域P 上一些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所谓唯一性是说,如果有两个分解式1212()()()()()()(),s t f x p x p x p x q x q x q x ==那么必有s t =,并且适当排列因式的次序后有()(),1,2,,,i i i p x c q x i s ==其中(1,2,,)i c i s =是一些非零常数.定理 6 如果不可约多项式()p x 是()f x 的k 重因式(1)k ≥,那么它是微商()f x '的1k -重因式.定理 7(余数定理) 用一次多项式x α-去除多项式()f x ,所得的余式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等于函数值()f α.定理 8 []P x 中n 次多项式(0)n ≥在数域P 中的根不可能多于n 个,重根按重数计算.定理 9 如果多项式()f x ,()g x 的次数都不超过n ,而它们对1n +个不同的数121,,n ααα+有相同的值,即()(),1,2,1,i i f g i n αα==+那么()()f x g x =.代数基本定理 每个次数1≥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有一根.复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定理 每个次数1≥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实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定理 每个次数1≥的实系数多项式在实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与二次不可约因式的乘积.定理 10(高斯(Gauss )引理) 两个本原多项式的乘积还是本原多项式. 定理 11 如果一非零的整系数多项式能够分解成两个次数较低的有理系数多项式的乘积,那么它一定能分解成两个次数较低的整系数多项式的乘积. 定理 12 设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而rs是它的有理根,其中,r s 互素,那么必有0|,|n s a r a .特别地,如果()f x 的首项系数1n a =,那么()f x 的有理根是整根,而且是0a 的因子.)定理 13 (艾森斯坦(Eisenstein )判别法) 设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如果有一个素数p ,使得1.|n p a /; 2.120|,,,n n p a a a --;3.20|p a /那么()f x 在有理数域上是不可约的.第二章 定理 1 对换改变排列的奇偶性. 定理 2 任意一个n 级排列与排列12n 都可以经过一系列对换互变,并且所作对换的个数与这个排列有相同的奇偶性.定理 3 设111212122212n n n n nna a a a a a d a a a =,ij A 表示元素ij a 的代数余子式,则下列公式成立:—1122,,0,.k i k i kn in d k i a A a A a A k i =⎧+++=⎨≠⎩当当 1122,,0,.l j l j nl nj d j a A a A a A j =⎧+++=⎨≠⎩当l 当l定理 4 (克拉默法则) 如果线性方程组11112211211222221122,,n n n n n n nn n n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 的系数矩阵111212122212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的行列式0d A =≠,那么该线性方程组有解,并且解是唯一的,解可以通过系数表为1212,,,,nn d d d x x x d dd===其中j d 是把矩阵A 中第j 列换成方程组的常数项12,,,n b b b 所成的行列式,即1,11,111112,12,12122,1,11,1,2,,.j j n j j n j n j n j n n nna a ab a a a a b a d j n a a a b a -+-+-+==定理 5 如果齐次线性方程组1111221211222211220,0,0n n n nn n nn n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的系数矩阵的行列式0A ≠,那么它只有零解.换句话说,如果该方程组有非零解,那么必有0A =.@定理 6 (拉普拉斯定理) 设在行列式D 中任意取定了(11)k k n ≤≤-个行.由这k 行元素所组成的一切k 级子式与它们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的和等于行列式D .定理 7 两个n 级行列式1112121222112n n n n nna a a a a a D a a a =和1112121222212n n n n nnb b b b b b D b b b =的乘积等于一个n 级行列式111212122212n n n n nnc c c c c c C c c c =,其中ij c 是1D 的第i 行元素分别与2D 的第j 列的对应元素乘积之和:1122ij i j i j in nj c a b a b a b =+++.第三章定理 1 在齐次线性方程组1111221211222211220,0,0n n n nn n nn n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 中,如果sn ,那么它必有非零解.定理 2 设12,,r 与1,,,r 2是两个向量组,如果1)向量组12,,r 可以经1,,,r 2线性表出,2)rs ,那么向量组12,,r 必线性相关..定理 3 一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都含有相同个数的向量 定理 4 矩阵的行秩与列秩相等. 定理 5 n n 矩阵111212122212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的行列式为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的秩小于n .定理 6 一矩阵的秩是r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矩阵中有一个r级子式不为零,同时所有1r级子式全为零.定理 7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线性方程组11112211211222221122,,n n n n n n nn n n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它的系数矩阵111212122212n n s s sn a a a a a a A a a a ⎡⎤⎢⎥⎢⎥=⎢⎥⎢⎥⎣⎦与增广矩阵11121121222212n n s s sn s a a a b a a a b A a a a b ⎡⎤⎢⎥⎢⎥=⎢⎥⎢⎥⎣⎦有相同的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理1 对任意 f ( x ), g( x ) P[ x ], 则在 P[ x] 中存在 f ( x )与g ( x )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 d ( x ), 且d ( x ) 可表成 f ( x ), g( x ) 的一个组合,即
存在 u( x )、v ( x ) P[ x ] 使得
d ( x )=u( x ) f ( x ) v ( x ) g( x ).
其中 ( r2 ( x )) ( r1 ( x )) 或 r2 ( x ) 0 .
若 r2 ( x ) 0 ,用 r2 ( x ) 除 r1 ( x ) ,得
r1 ( x ) q3 ( x )r2 ( x ) r3 ( x ),
……
如此辗转下去,显然,所得余式的次数不断降低, 即
例1
求 f ( x)与 g( x) 的最大公因式
(1) f ( x ) ( x 1)2 ( x 2)( x 5)2 , g( x ) ( x 1)( x 3)( x 5)3 ; 0 c P , d ( x ) c( x 1)( x 5)2是 f ( x) 与g( x) 的 一个最大公因式。 (2) 0 c P , f ( x ) 与 c 的最大公因式?
中的 u( x )、v ( x ) 不唯一。
③ 设 d ( x ), f (=u( x ) f ( x ) v ( x ) g( x ),
则d ( x ) 未必是 f ( x ),g ( x ) 的最大公因式。 如:0 1 x 1 x, 但0不是 x , x的最大公因式。 命题1 d ( x ) 是 f ( x ), g( x ) 的最大公因式 (1) d ( x ) | f ( x ), d ( x ) | g( x );
任意非零常数d都是 f ( x ) 与 c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 (3) f ( x ) 与0的最大公因式? 0 c P , c f ( x )是 f ( x) 与 0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 特别地,0是0与0的最大公因式。
注:最大公因式不是唯一的。 设d ( x ), d1 ( x ) 是 f ( x )与 g ( x ) 的最大公因式,
证:若 f ( x )、g( x ) 有一为0,如 g( x ) 0,则
f ( x )就是 f ( x ), g( x )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且
f ( x ) 1 f ( x ) 0 g( x ).
考虑一般情形: f ( x ) 0,
g( x ) 0,
用 g ( x ) 除 f ( x ) 得: f ( x ) q1 ( x ) g( x ) r1 ( x ) 其中 ( r1 ( x )) ( g( x )) 或 r1 ( x ) 0 . 若 r1 ( x ) 0 ,用 r1 ( x ) 除 g ( x ),得: g( x ) q2 ( x )r1 ( x ) r2 ( x )
说明:
① 定理1中用来求最大公因式的方法,通常称为
辗转相除法. 辗转相除法:对 f ( x ), g( x ) 作辗转相除时,最 后一个不等0的余式是 f ( x ), g( x ) 的一个最大 公因式。
② 定理1中最大公因式 d ( x )=u( x ) f ( x )+v ( x ) g( x )
(2) u( x ), v( x ) P[ x ], 使得
d ( x ) u( x ) f ( x ) v ( x ) g( x ).
例2
f ( x ) x 4 2 x 3 x 2 -4x 2, g( x ) x 4 x 3 x 2 -2x 2,
=( r1 ( x ),r2 ( x ))
=…
=( rs1 ( x ),rs ( x )) =( rs ( x ), 0) rs ( x ). 再由上面倒数第二个式子开始往回迭代,逐个消去 rs1 ( x ), , r1 ( x ) 再并项就得到
rs ( x )=u( x ) f ( x ) v( x ) g( x ).
( g( x )) ( r1 ( x )) ( r2 ( x )) ……
因此,有限次后,必然有余式为0.设 rs1 ( x ) 0. 于是我们有一串等式
f ( x ) q1 ( x ) g( x ) r1 ( x ) g( x ) q2 ( x )r1 ( x ) r2 ( x ) r1 ( x ) q3 ( x )r2 ( x ) r3 ( x ) ……………… ri 2 ( x ) qi ( x )ri-1 ( x ) ri ( x )
二、最大公因式的存在性及表示法 引理1 若等式 f ( x ) q( x ) g ( x ) r ( x ) 成立, 则 f ( x ), g( x )与g( x ), r ( x ) 有相同的公因式;
f ( x ), g( x )与g ( x ), r ( x ) 有相同最大公因式, ( f ( x ), g( x )) ( g( x ), r ( x )). 因此,
……………… rs3 ( x ) qs1 ( x )rs2 ( x ) rs1 ( x )
rs 2 ( x ) qs ( x )rs1 ( x ) rs ( x ) rs1 ( x ) qs1 ( x )rs ( x ) 0
从而有 ( f ( x ),g( x ))=( g( x ),r1 ( x ))
根据定义有d ( x ) | d1 ( x )且d1 ( x ) | d ( x ).因此, 存在 0 c P ,使得 d1 ( x ) c d ( x ).
最大公因式在相伴意义下是唯一的。 f ( x ) 与g ( x ) 的首项系数为1的最大公因式
是唯一确定的,记作 ( f ( x ), g(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