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量子力学基础(打印)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3:
(例25-2) 求氢原子中基态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低能时可不计相对论效应,所以氢原子中基态电子
的动能为:
Ek
1 2
mv 2
p2 2m
p
2mE k
h h hc
p 2m Ek
2m c2 Ek
hc 1240 eV nm , mc 2 0.511 MeV
1240
1.226 ( nm )
电子逐个穿过双缝时的衍射实验结果
§25-2 不 确 定 关 系
牛顿力学认为:质点沿确定的轨道运动,任意时刻质 点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而质点的运动状态由其位置 和动量决定。
量子力学认为:粒子具有波动性,其位置由概率波描 述,而概率波只能给出粒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因而粒 子在任意时刻不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
13.6
可见,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德布罗意波长正好等于氢原子 第一玻尔轨道的周长!
由德布罗意假设可得到玻尔氢原子模型中的量子化条件:
要使绕核运动的电子处于稳定状态,则与该电子相应的波必 须是一个驻波。当电子绕核一周后,这个波的相位不变,即 电子绕核运动的周长必须是其相应波长的整数倍,即:
2 r n n h n h
E mc2 h
实物粒子的动量:
p mv h
以上两式称为 德布罗意公式 或 德布罗意假设。
实物粒子波动性的实验证据
(1) 戴维孙—革末(美国)通过电子在晶体表面的散射实 验得到了与X射线衍射相似的电子衍射图象。(1927年)
电子在单晶金上的衍射图象 电子在金—钒多晶上的衍射图象
(2) 汤姆孙(英国)通过电子在多晶膜上的透射得到了环 状的电子衍射图象。(1927年)
第25章 量子力学基础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在解释比氢原子复杂的原子光谱时与实 验结果有显著的偏差。同时它也不能计算谱线强度和能级间 跃迁的几率问题,它也无法说明为什么氢原子中核与电子间 的库仑相互作用是有效的,而加速电子处于定态时发射电磁 波的能力却消失了。
对原子光谱的进一步研究应建立在更为严格的量子物理学 的基础上。
纹的分布表示到达屏上光子数的分布。
s2
设想光源S很弱,以致它一个一个间断地发出光子。因每 一个光子都是一个单元,它只可能从双缝中的一条通过。 对单个光子而言,它落在屏幕上的哪一点是不确定的(见 图25-5),但大量光子到达屏幕上的位置符合一定的概率 统计规律。而这一概率分布与由波动理论中干涉、衍射所 确定的光强分布一致。
例题1: 一实物粒子的质量m=1×10–9kg,速率v=1×10–6m/s。
(例25-1)
求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h p
h mv
6.63 1034 ( 1 109 )( 1 106
)
6.63 1019
m
例题2: 求电子经U1 = 100 V 和 U2 = 10000 V 电压加速后的德
布罗意波长。
光的圆孔衍射图象
电子穿过金箔的衍射图象
(3) 约恩孙从电子的单缝、双缝、三缝和四缝衍射实验证 实了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约恩孙电子电子双缝、四缝衍射图象 以后的实验还证实了中子、质子以及原子等都具有波动性。
由德布罗意公式,实物粒子波动性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
E , h
h
p
由于普朗克常量如此的小(~10–34),使宏观粒子波动 性(物质波)的频率如此的高、波长如此的短。所以宏 观粒子的波动性显现不出来,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却相 当显著。
1927年海森堡(德国)根据量子力学证明微观粒子位置的 不确定量和动量的不确定量之间的关系为:
x px 2
y py 2
z pz 2
h 1.0546 1034 J s
2
上式称为海森堡坐标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其意义是:微 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
不确定关系揭示了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粒子在客观上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和确定的动量。
p mv
或:
mvr n h n n 1,2,3,
n=3
2
这就是玻尔理论中的角动量量子化条件。
可见:德布罗意波的驻波条件就是玻尔氢原子理论的角动 量量子化条件。
利用电子的波动性可制成分辨率极高的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成像比较
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只有1000倍左右,最大分辨距离约 为0.2μm;而电子显微镜当加速电势差达到10万伏特时,电子波的 波长只有0.004μm,比可见光短10万倍左右,所以电子显微镜能分 辨单个原子的尺寸。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时:
1 mv2 eU 2
v
2eU m
v1 5.93 106 m s ( U1 100V )
v2
5.96 107
m
s
(U2
10000V
)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来自百度文库
h
mv
h 2em U
12
12.3 1.23
nm nm
U2=104V时,v=0.2c。若考虑相对论效应,则λ2有3%的误差。
本章主要内容:
1、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不确定关系; 3、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及其应用。
§25-1 德布罗意假设、实物粒子
的波粒二象性
1、德布罗意假设:
1924年德布罗意(法国)从对称性出发,将光的波粒二象 性推广到了所有的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实物粒子的能量:
2 0.511 106 Ek
Ek
例题3:
(例25-2) 求氢原子中基态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轨道半径 r = 0.529 Å = 0.0529 nm。
e2
Ek 8 0r 13.6 eV 1.226 ( nm ) 0.332 ( nm ) 2 0.0529 ( nm )
2、德布罗意波(物质波)的统计解释):
1926年,玻恩(德国)指出德布罗意波是概率波。
光的双缝干涉的二象性解释:
波动理论:
S发出的光波经双缝S 1、S2后,因干涉
s1
和衍射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的明 s
暗表示光强的分布。
s2
光子理论:
单色光的每一光子带有相同的能量,屏
s1
上光强代表光子数量的多少。即明暗条 s
s1
s
s2
因此,从光子概念出发,光是概率波。
光子和电子穿过双缝时的衍射实验结果
由于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与微观粒子相对 应的德布罗意波(物质波)也应该是概率波。即: 单个粒子在空间的位置是不确定的,但大量粒子在空间 的位置分布应该是由物质波的强度所确定的概率分布。 物质波强度大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概率也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