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ppt课件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a2549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6.png)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 隐患。
某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及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 医疗服务质量不稳定。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整改,最终引发了一 系列医疗事故。
07
总结与展望
培训总结
培训目标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掌握医 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正确性、及时性、安全性、有效性、 患者满意度等。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安全、高效、优 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应贯穿于医疗服 务全过程,包括诊断、治疗、
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
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 程,需要不断监测、评估和改 进,以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不 断提高。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培训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引言 • 医疗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 医疗质量管理实践 •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 医疗质量管理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培训目的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 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增强医疗质 量意识。
患者安全意识培养 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
风险评估与预防
定期对医疗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
医疗差错报告与改进
鼓励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差错,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医疗服务流程优化
1 2
诊疗流程梳理
对诊疗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出瓶颈和不合理环 节。
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根据梳理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流程优化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ppt课件
![医疗质量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9b1dff08a1284ac8504380.png)
案例
随着医疗需求不断增加,某三级甲等医院近三年来床位从 三年前的1100张扩大到1700张,实际展开床位2100余张,床位 使 用 率 112% 。 医 院 在 岗 职 工 2570 名 , 其 中 医 师 560 人 , 护 士 1130人。 2011年医院门急诊总量260万人次,出院患者7.11人 次,手术患者3.26万人次。因为医院在职人员不足,大量工作 由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承担,医疗隐患较多,医疗不良事件层 出不穷。加上医院对科室绩效考核指标主要以经济指标为主, 科室管理过多强调经济指标的完成,医护人员质量意识淡漠。
8
医疗质量的构成要素
9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是指遵循医院质量形成的规律,应用各种 科学的方法,以保证和提高医院质量为目标,根据医院质量 管理的信息,合理运用人力、物力、设备和技术等,为达到 技术符合标准和规范、功能满足患者需求的质量目标的一系 列活动。
10
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患者满意原则 标准化原则 持续改进原则 全员参与的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综合评价:
(1)秩和比法 (2)综合系数法 (3)模糊数学法
29
患者满意度评价
分类: 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
急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评价的实施者:
(1)医院组织对医院的评价 (2)医院自我评价 (3)独立的咨询公司或者研究机构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方式:
现场调查、电话调查、邮寄调查
16
医疗质量管理方法
病例医疗指标评价管理 以病例作为质量评价单元,以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作为资
料,按诊疗经过和结果进行判断,将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合 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
病种医疗质量管理 1.单病种质量管理 以病种为管理单元的一种评价方法。
创三甲 科室质量管理质控资料 ppt课件
![创三甲 科室质量管理质控资料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e293c8a8114431b80dd8c5.png)
查阳性结果及重要阴性结果、会诊意见、上级 医师定期查房未及时记录或缺项; 各级人员的签名及知情同意不完整或不及时。
运行病历质控存在的问题:
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及日常病程记录内容不规范。 各种检查及用药是否合理。 病案首页填写不正确、不完整。
病程记录格式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4. 整改措施; 改进效果。
平均住院日管理
要求:
各科室将平均住院日作为监控管理重点,将缩 短平均住院日作为科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定期对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上报质量管理科。
根据《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质量控制管理实施 方案》,逐步缩短本科室平均住院日。
科室教育培训——对应评审条款
一、应准备资料:
科室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地点、主持人、主题、参加人
员签名、主要内容); 培训的课件; 留存考试、考核资料与结果
二、培训对象:全体员工。重点培训对象:住院 医师、轮转医师、新入职人员;
三、主要培训内容: 参加院级举办的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并积极开展科室质量与
运行病历质量管理
一、应准备的资料: 1、季度病历质量分析(可记录于质量与安全管理
记录本中); 2、每月科运行病历质控工作记录。
科运行病历质控工作记录
时间 患者姓名 住院号 得分 扣分原因 责任人
质控员:
运行病历质控相关规定:
1、各科室应有病历质控员,定期对本科室住院 病历质量实施适时监控与评价。
要求:
每月检查并记录 每季度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将内容合并到质量与安全
活动记录本),并将检查结果反馈于治疗小组。
项目五、单病种与临床路径 管理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精)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精)](https://img.taocdn.com/s3/m/8c4cde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d.png)
会诊制度
定义
会诊制度是指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如 遇患者病情复杂或涉及多学科协作时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医师共同 进行病情讨论和制定诊疗方案的制度 。
重要性
会诊制度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之一,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减少误 诊误治。
实施要求
医院应当制定会诊规范,明确会诊的 启动条件、会诊医师的资质和职责、 会诊流程和时限等。会诊时,各相关 科室的医师应当充分沟通、协作,共 同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同时, 医院应当加强对会诊质量的监督和考 核,确保会诊制度的有效实施。
首诊医师应当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认真书写病历,做好患者病情告知 工作。对于需要请其他科室会诊或转至其他科室治疗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当负责联系并安排好相关事宜 。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定义
重要性
实施要求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是指医院实行科主 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包 括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开展查房的制度。
医疗安全风险防范
03
与处理
医疗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01
02
03
风险识别
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过程 中的各类信息,及时发现 潜在或现有的医疗安全风 险。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 和定性评估,确定风险的 大小、发生概率和可能造 成的损失。
风险预警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高 风险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 预警,以便及时采取应对 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2. 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临床路径的 实施要求。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3. 在临床科室试点实施,并逐步推广至全院。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7e707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8.png)
终末质量
--是指医疗质量的最终结果。医疗终末质量管理主要是以数据为 依据,综合评价医疗终末效果的优劣。通过分析比较(横向、纵向) 发现问题,反馈调整,以促进医疗质量螺旋上升。
终末质量指标的内容:
美国潘顿1928年即提出9项指标;美国Megibony62年增加至20项;日本 三藤宽氏13项;郭子恒主编的《医院管理学》提出了15项指标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八页,共六十四页。
基础(结构)质量
--指满足医疗工作需求的各要素所进行的质量管理, 包括人员、技术、设备、物资和信息五个方面。是决 策层的管理。
人员:素质、数量、结构的合理配备
技术:质量评估、学习、培训、考核
物资(设备、药品):合理购置、保证供应、
规章制度:规范行为、规范质量评价,并不断完善、督促纠正 时间:重视时间观念,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门急诊医疗的就医流程以及部门环节较多,包括挂号、候诊、就医、 检查、取药或治疗、收费,内容繁杂、管理难度较大
环节质量的主要管理方法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页,共六十四页。
环节(过程)质量
临床医疗科室的工作流程与内容基本相同,都是围绕
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展开
如一个诊断过程可以分解为:望、闻、问、切(包括西 医体检手段)、实验室检查、分析与诊断
用于绩效管理(衡量绩效、说服力强),激励奖惩,进一步促 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四页。
第三节、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工具一:PDCA循环
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 模型,最早由统计学家休哈特 提出构想,1950年由美国质量 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加以宣传, 并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 进行广泛的应用与完善,被成 为戴明环。
医疗质量管理ppt课件
![医疗质量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5fee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9.png)
04
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 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 点。
1. 医疗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管理。
01
1. 预防措施
针对医疗质量薄弱 环节,制定预防措 施,如培训医务人 员、制定标准操作 流程、购置先进的
仪器设备等。
02
2. 过程管理
对医疗过程进行全 面质量管理,包括 诊断、治疗、护理 等各个环节,确保 医疗服务质量达到
3. 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和实践。
医疗质量管理需要建立明确的标准和实践。 首先,实施标准化操作和程序是必要的,包 括定期培训和审核医疗人员,以确保他们遵 循最佳实践。其次,建立临床路径和医疗流 程,并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最后,需要 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以确保医疗服务满足 既定的质量标准。另外,医院也需要采取安 全措施,预防医疗事故和患者伤害的发生。
各医疗机构之间的诊疗规范和 标准不统一,导致医疗质量参 差不齐。
0 3 3. 医疗人才缺乏
医疗人才队伍不足,尤其是高 水平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 这影响了医疗质量。
04
4. 患者需求多样 化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多 样化,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
05
5. 监管体系不完 善
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 些监管漏洞和不足。
2. 医疗质量管理的优化和创新。
医疗质量管理的优化和创新是提高医疗服务的关键。通过采用 循证医学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可以减少医疗差错和提高患者满 意度。此外,利用医疗技术进步,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 提高诊断和治疗准确性,降低成本,并改善患者体验。另外, 医疗质量管理也需要关注医疗团队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 反馈机制,以及培养员工的积极态度和技能。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1f6a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6.png)
•医疗质量管理概述•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控制•医技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药品、器械等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患者安全文化培育与实践•总结与展望目录01医疗质量管理概述医疗质量定义与重要性医疗质量定义重要性管理原则管理目标国内现状国外现状国外医疗质量管理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如美国JCI认证等。
02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政策、目标和计划。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监督、检查、评估和改进等。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建立责任制和奖惩机制。
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医疗过程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医疗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制定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诊疗规范、操作规范、医疗安全制度等。
制度流程建设与完善信息化手段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平台,实现医疗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反馈。
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医疗质量进行深度挖掘和预测,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03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定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路径概念及实施意义0102单病种质量控制定义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定期检查和评估030405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法与策略案例一01背景介绍02实施过程03案例二背景介绍实践过程实践效果04医技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技科室在医疗质量中作用诊断与治疗辅助医技科室通过提供准确的检验、检查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参考。
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医技科室负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ppt课件
![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d9b3487e21af45b307a8ba.png)
全程 环节
出院
出院病历
质控
终末
质控
病历归档
我院目前质控工作模式:
目前我院病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模
式包含:
在院病历环节质控 出院纸病历终末质控 现场督导方式
强化质控信息的反馈和交流机制: 质量管理是发现质量问题 反馈质量 问题 提高质量,如此循环反复,以达到 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因此质控管理中对 医疗质量问题重在反馈和交流,而非简单 的处罚。借助质控管理软件实现质控反馈 信息列入交班,并定期与科室进行质控查 房、交流是医疗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三甲医院医疗质 量管理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三甲医院评审的重点
三甲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应该怎么管? 几点思考
一、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原意指产品的优劣程度,在管理学中通常被延伸为完成
某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满意程度。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组织和协调。具体到 医院的管理中,质量管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和措施,保 障医疗工作的规范性和满意程度;
执行质量管理职能
质量 管理机构
接受培训、参与质量自我约束
质量 目标群体
2. 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
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观念 医疗质量综合考评体系
临床科室综合医疗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医技科室综合医疗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医院感染评 价指标体系
医疗安全评 价指标体系
病人评医 指标体系
综合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过英国皇家标准协会(BSI)认证审核,成为医院全面质量管
理的基础平台 在此基础上,医院建成了国内最规范 完整的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认证证书
形成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五级文件体系
医疗质量管理课件
![医疗质量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38c61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e.png)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2010年3月1日起实施
第四条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 就诊时及时完成。
第五条 急诊留观记录是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观 察期间的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 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抢救 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
门诊留观记录按此规定内容书写在门急诊病历中, 由患者保存;急诊留观患者留观时间少于24小时 医师在门急诊病历中书写急诊留观记录;留观时 间超过24小时仍无法收入院患者应书写急诊留观 病历,由医院存档,按住院患者管理。原则上急 诊留观时间不应超过3天。
上级医务人员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 病历时应用红笔在修改处做删除和添加, 保证记录清晰、可辨,在其上方书写修改 后的内容并签字,注明修改时间。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2010年3月1日起实施
第八条 病历应按照规定书写,并由相应医 务人员签名。
带教教师修改实习、进修及试用期内医务 人员书写的病历时用红笔修改并在其签名 前用红笔划斜杠签名。病历书写者及修改 者签名处不写职称。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2010年3月1日起实施
日常质控检查中住院病志书写存在的问题 1、住院病历填写缺项。 2、病程记录书写不及时。 3、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空洞无内容。 4、更改医嘱、异常回报在病程记录中无记载,无
处理意见。 5、收费清单、医嘱、回报单不一致。 6、用药无适应症、无诊断依据、重复用药。 7、在院病历入院签字不及时。
第九条 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2010年3月1日起实施
第十条 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 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因 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 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 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责任 人签字。
《三甲医院标准》课件
![《三甲医院标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97a6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f.png)
04
三甲医院标准的挑战与对 策
人才短缺问题
总结词
人才短缺是三甲医院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详细描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甲医院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医疗人才的 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加上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人才短缺问题愈发突出。这不仅 影响了医院的诊疗质量和效率,也制约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门类齐全
三甲医院涵盖了各类学科 门类,能够提供全方位的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质量高
三甲医院注重医疗服务质 量,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 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三甲医院的重要性
保障人民健康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甲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人民健 康的重要使命。
三甲医院具备强大的应急响应能力,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关 键作用。
医疗设备
配备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和效率。
医院环境
营造舒适、整洁、安全的医院环境,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疗安全标准
患者安全
01
确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药品安全
02
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和使用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
03
保障患者的个人信息和诊疗数据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以及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和共享。
医疗费用控制问题
总结词
医疗费用控制是三甲医院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并保障患者 的利益。
详细描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费用逐年攀升,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 经济负担。三甲医院作为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应该承担起控制医疗费用的责任。这包括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降低诊疗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辅助药物,以
医疗质量管理课件.ppt
![医疗质量管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cc69f131126edb6e1a1082.png)
医疗质量管理概论
何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
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 动。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常用方法:有TQM、PDCA循环、 临床路径、JCI、ISO9000质量认证等方式。
TQM﹙全面质量管理﹚:以医院为主体,通 过全院所有医务人员的努力,利用各种方式, 持续改进各环节质量。
的情况向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报 告
医疗质量管理—三部曲
医疗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 1、制定计划、考核标准 奖惩措施 质量管理方案与计划 、质量考核标准 2、组织实施与督导检查 质量监控、重点是环节质量控制 3、督促整改与持续改进 限期整改、分析查找原因、调整质控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修订制度
科室—成立质控小组,科主任任组长,由副 主任、护士长及业务骨干任成员。ຫໍສະໝຸດ 医疗质量管理—管理部门职责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负责修订岗位 职责,医院工作制度,制定全院质量管理方案, 并负责督促落实; 2、职能部门职责--负责制定本部门的质量管 理方案、质量管理制度,考评细则、工作计划; 负责对全院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和医疗安 全教育;按计划进行质量管理与考核,对考核 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1)抓好查房(包括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 论,手术审批,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转诊、转科 等制度的落实; (2 )抓好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实施
环节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3)抓好临床输血工作,确保用血安全; (4)抓好急诊抢救工作,做好急诊人员、设备、药
医疗质量管理—管理部门职责
医疗质量管理ppt医疗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课件PPT162页
![医疗质量管理ppt医疗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课件PPT16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8ce8b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6.png)
第七条 要有一个新的领导方式,不只是管,更重要的是帮,领导自 己也要有个新风格。
第八条 要在组织内有一个新风气。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心 理。
第34页,共162页。
第九条 要在部门间有一个协作的态度。帮助从事研制开发、 销售的人员多了解制造部门的问题。
中工作程序的循环过程。
第31页,共162页。
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
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戴明博士于1900年10月4日生于美国爱荷华州 戴明博士于1921年从怀俄明大学(Univ. of Wyoming)毕业后继续前往
第11页,共162页。
医疗技术
医疗效果 医疗费用
医疗服务的流程
人文关爱 医疗服务的环境 其它医疗服务
第12页,共162页。
医疗质量管理是指为提高病人对医疗技术、医疗服务、 医疗效果和医疗价格的满意程度而进行的组织和控制活 动。
第13页,共162页。
医疗质量控制就是按医疗质量标准而进行的管理。即按 设定的质量目标,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措施或调整手 段,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建立一个主动、热情、积极的全员参与工作的质量管理氛围
主动了解病人的需要,满足病人的需要
努力超越病人的期望值
第30页,共162页。
PDCA 循 环 , 是 英 文 “ 计 划 ( Plan ) 、 实 施 (Do) 、 检 查 (Check)、处理(Action)”的缩写。PDCA循环是指管理活动
科罗拉多大学进修,并于1925年修得数学与物理硕士,最后于1928年取得
医疗质量管理PPT.ppt课件
![医疗质量管理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f4893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3.png)
三个敬畏 1、敬畏生命 尊重生命,要把生命的维持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尊重操作,要熟练掌握每一项技术操作,深刻领会各项操作对生命的影响;再次要尊重知情,病人和病人家属都有权利知晓检查治疗的优缺点。 2、敬畏操守 通俗讲就是医德。一方面要警醒从业者,违背操守必将被行业抛弃,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环境体制建设,不断肃清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改革陈规陋习。 3、敬畏制度 医疗工作制度是刚性的和不可违背的,一旦有医务人员自认为医术高超挑战这些制度,医疗质量的保障机制就将被彻底突破。要严格执行已经有的制度,也要在不断总结医疗工作经验教训的同时,针对自身特点努力完善各项诊疗和管理制度。
医患沟通技巧
5 做好告知义务,让患者参与治疗全过程 尊重病人的权利,完善各种知情同意书,使医患沟通具体化。让患者明白诊断、预后、检查、治疗、用药等,并尊重病人的选择权,允许病人做适当的选择。把握好准确、通俗和容易让病人接受的语言,不闪烁其词不过于轻描淡写,本着实事求是、科学、认真的态度耐心细致地解释,让病人做出正确的认知和选择。 必须履行各种知情同意书、执行谈话签字制度、特殊检查、术前谈话记录、病危通知书等。患者自动放弃治疗要求出院或拒绝抢救等均在详细写明后果的前提下要求患方签字。是医患沟通的一种文件形式,也是法律保障。一方面能使患者行使自己的知情权、选择权,另一方面也使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得到有效保护,保证了医疗安全
医患沟通技巧
医院的发展根本就是医疗质量的安全,再优秀的设备也不能保证医院长远的发展下去。不尊崇设备至上,树立安全文化,消除安全隐患才是真正的风险预防。以病患体验为中心才能好的完善医疗质量,防止风险的发生。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医疗质量的安全管理就是医院管理不能懈怠的问题。在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和借鉴优秀的理念,才能建立出一个适合高效、科学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医疗质量管理ppt课件
![医疗质量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ffd0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d.png)
CONTENTS
01
医疗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医疗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旨在提高医疗服 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疗行业持续发展。
02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旨在提升医 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与满意度。
03
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
《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确保患者安全, 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医疗质量问题的识别与分析
通过对医疗质量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有效的 措施进行改进。例如,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2018年我国医疗纠 纷案件中,由于医生沟通不畅导致的纠纷占比达到了30%,这说明了医生沟 通技巧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进行提升。
医疗质量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医疗质量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医疗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标准体系,可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据统计,我国已制定并实施了200多项医疗质量标准,覆 盖了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医疗质量管理流程规范化 规范化的医疗质量管理流程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医疗错误。例如,美国医疗机构通过实施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医疗错误 率从2000年的每10万次操作3.5次降低到2017年的每10万次操作0.6次。 医疗质量管理流程标准化 标准化的医疗质量管理流程可以确保医疗服务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作为疾病诊断和统计 的标准,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具有更高的一致性。 医疗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与实践 医疗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标准体系,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质量管理流程, 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几点思考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三甲医院评审的重点
三甲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应该怎么管? 几点思考
一、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原意指产品的优劣程度,在管理学中通常被延伸为完
成某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满意程度。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组织和协调。具体 到医院的管理中,质量管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和措施, 保障医疗工作的规范性和满意程度;
81.51-52) 81.54) 36.1)
(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CD 9-CM-3
三、三甲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些做法
质量管理的组织
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
质量管理的反馈与交流 质量管理的难点 质量管理的重点 一些做法
1. 质量管理的组织构架:
量管理。 统计质量: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过渡到过程管理和工序控制, 抽样检验和数理统计的质量控制方法开始融入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融合组织管理、数理统计、 环节控制、持续改进为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它强调对质量形成的全 部门、全员、全环节进行有效的系统管理。 丰田的TQM、通用的精益质量管理均是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典范
广义的医疗质量管理还包含对满足医疗工作必须具备的各个
基本要素的管理,如编制规模、人员结构、建筑情况、设备资源、 信息化系统、医院文化、服务理念等方面的管理。
(一)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者质量:19世纪末以前,产品的质量主要靠生产者的实际经验
工段长质量: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成品质量检验为代表的质
十五、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六、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七、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八、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九、血液净化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一、精神科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二、临床营养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三、医用氧舱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四、放射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五、其他特殊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六、病历(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质量管理是评审要点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篇幅: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15/25/33; 综合医院评价标准(修订稿):19/47/56; 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135/306/361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考核内容: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三、医疗技术管理 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 八、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 九、传染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一、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二、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三、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四、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中国医院管理》:我国综合性医院质量评价指标的系统评价
《中国医院》:中国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等回顾性研究
三甲医院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1982年 沈阳军区《标准化管理方法》 1984年 卫生部 “文明医院”评比 1989年 《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 《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1998年 决定暂停第二周期医院评审工作 1999年 医院评审工作评估课题研究 2001年 医疗机构评审课题组 2002年 《JCI医院评审标准》中文版出版 2005年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2005、2006、2007年 医院管理年活动 2008年 医院管理年活动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 2009、2010年 数十个学科标准、规范;《综合医院管理评 价标准》及实施细则;电子病历标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安全管理(Risk Management)
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的评价:
***目前,国际、国内评价医疗
质量的指标约1万余个,其中用
于国内医疗质量评价的活跃指标
约166,表为国内10年国内医疗质量管理研究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
理理念和水平尚处于终末质量管理的阶段,而忽视基础质量和环节 质量评价 运用终末质量指标占绝大多数的指标评价体系做出的综合评价只是 对医疗服务最终结果的评价, 不能从医疗服务的源头和过程中来保 证和衡量服务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宜性, 不能发现薄弱环节。为了加 强医疗质量的前馈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 节,应加强对基础质量指标和环节质量指标的应用,以不断完善医 疗质量评价过程[1-2] 附:以上观点出自
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ospitals,JCAH),组织专家建立和修订标准;设有专职人员对 医院审核。其它: ISO9000、ABH、TOP100 不仅限于比较或追求某些纯技术性指标,而是着重于对医疗服务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弄清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其 工作内容包含: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利用情况检查(Utilization Review)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质量管理的对象不同:医疗行为的目标是人,质量管理的目标也是
人,质量管理的重点是诊疗思路和诊疗措施,而不是产品 管理的涵盖面:全面覆盖???抽样检验???
管理的范围:
病历质量? 医疗质量?
医院质量?
管理的模式: 终末考核?
环节质量?
终末+环节+现场
在国际上,Avedis Donabedian认为医疗质量应由结构 (Structure)-过程(Process)-结果(Outcome)三个层级进行评价。
单病种质量管理:
(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二)心力衰竭(ICD-10
I21.0-I21.3,I21
I11-I13伴I50) J13-J15,J18
(三)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ICD-10 (四)脑梗死(ICD-10 I63)
(五)髋关节置换术(ICD 9-CM-3 膝关节置换术(ICD 9-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