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欣赏经典结构要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
2、过程与方法:
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经典结构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设计的欣赏,增强爱国热情和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热情。从经典结构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二、教学内容分析:
《经典结构的欣赏》是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首先就指出了应当如何欣赏一个结构。不仅要欣赏其功能,也要欣赏其形式,欣赏其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欣赏结构设计要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通过对赵州桥、飞檐、蛋形椅的欣赏,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使学生深化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结构
2、难点:对文化内涵的体会
四、教学策略设计:
在课前收集“安平桥”、“廊桥”、“明清家具”等更丰富的结构设计作品,结合课本的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指导学生分析。教学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师生共同欣赏的方式进行。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注意启示学生探讨“结构与受力”问题的解决和结构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安平桥”全景图,引导学生的观察,教师讲解安平桥的历史:
安平桥位于我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
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 (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196 1年该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设问】我们应当如何赏析一个结构?
【归纳】赏析一个结构,不仅要欣赏其功能,也要欣赏其形式,欣赏其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赏析结构设计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探讨】从技术的角度赏析安平桥的结构有哪些特性?
安平桥全长2255米,桥面宽 3~3.8米,共361墩。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桥面用 5~8条大石板铺架。石板长5~11米,宽0.6~1米,厚0.5~1米,重4~5吨,最大者重25吨。
【归纳】宋时泉州海外通商繁荣,安平桥是当时海外交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的实物标志。同时也折射出泉州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阅读】课本p30页有关赵州桥
【讲解】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赵州桥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讲解:(1)赵州桥三绝——“券”小于半圆、“撞”空而不实、洞砌并列式。
(2)赵州桥历史——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距今已1400年。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3)赵州桥龙纹——饕餮与龙之九子的文化内涵简介。
【欣赏】廊桥——加建亭廊的桥,可供游人遮阳避雨,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廊桥有的与两岸建筑或廊相连,有的独立设廊。
(1)木拱廊桥,也称叠梁式风雨桥,因形似彩虹,又称虹梁式木构廊屋桥。木拱廊桥的结构特殊而又巧妙,不仅在中国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同时被认为是中国在世界桥梁史上的独特创造,而且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
类。系由大木组成多节拱骨,交错搭置、纵横相架、互相承托、上受桥面,添设栏杆而成。实例政和外屯洋后廊桥。
我国木拱廊桥集中在闽浙边界,主要分布在福建松溪、政和、寿宁、屏南和浙江泰顺、庆元、景宁等地。目前全国保存下来的木拱廊桥有一百多座。
(2)广西侗族风雨桥,也叫风水桥。风水桥博取民间建筑之精华,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优美。
【思考】安平桥的“船形墩”、赵州桥的“敞肩拱”、木拱廊桥的“木架拱骨”设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你熟悉的与此相似的结构有哪些?
【欣赏】中国民间建筑(结合多媒体图片讲解)
1、永定客家土楼——大多采用了圆形的几何形状,厚实的夯土外墙和木结构为主的内部结构,土楼对外不开窗,表现出客家人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安全意识。
2、贵州吊脚楼——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干栏式建筑。这种楼房往往依山傍水建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江苏水乡民居——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坏的隙地上,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建有楼阁,形成独特的水乡人家。
4、陕西窑洞——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
5、北京四合院——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以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它表现出中国人对家族和谐完整的追求以及抵御外来势力的强烈意识。
6、泉州骑楼街(中山路)——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00一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它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爱国华侨黄仲训自越南携巨资回国建设的。中山路长达二公里多,路两边的连排式骑楼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它也是全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成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泉州从古代向现代转折过渡的历史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