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珊·桑塔格对莱妮·里芬斯塔尔作品的评价讨论艺术接受的伦理
评《莱妮:莱妮·瑞芬斯塔尔的一生及作品》
评《莱妮:莱妮瑞芬斯塔尔的一生及作品》
程淑娟
【期刊名称】《电影文学》
【年(卷),期】2010(000)014
【摘要】莱妮·瑞芬斯塔尔向来是影视界颇有争议的人物.她因为拍摄影片<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而在纪录片历史上获得不可忽视的辉煌,却又因为与纳粹高层甚至希特勒的关系、自己在战后的誓不言悔而招来世人的诋毁.在前面出版的两部自传中,莱妮把自己描述为一个可怜的、值得同情的弱者.史蒂文·巴赫为之撰写的传记为世人打开了一扇真实之门,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莱妮·瑞芬斯塔尔.
【总页数】2页(P115-116)
【作者】程淑娟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9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莱妮·瑞芬斯塔尔--希特勒之后的精彩 [J], 吴海浩
2.莱妮·利芬斯塔尔:艺术与政治无关 [J],
3.莱妮·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美学研究 [J], 史晓峰
4.莱妮⋅里芬斯塔尔的极端形式主义美学论--以《德意志的胜利》为例 [J], 秦丽丽
5.浅析纳粹时期德国宣导纪录片的成就——以莱妮?里芬斯塔尔作品为例 [J], 于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床上的爱丽丝》
浅析《床上的爱丽丝》《床上的爱丽丝》是美国文学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所创作的唯一的八幕剧,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剧本,苏珊?桑塔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感觉我整个的一生都在为写《床上的爱丽丝》做准备。
”由此可见,《床上的爱丽丝》倾注了苏珊?桑塔格大量的精力,这部作品寄托了苏珊?桑塔格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剧本中,女主人公爱丽丝?詹姆丝取材自美国的一??杰出家庭,她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女孩。
她的父亲性情古怪、意志强硬,是一位著名的宗教和伦理主题作家,他在13岁时的一次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腿。
她的母亲个性隐忍,对于家庭的影响微不足道。
她有两个名扬天下的哥哥,一个是19世纪著名作家亨利?詹姆丝,另一个是19世纪伟大心理学家威廉?詹姆丝。
爱丽丝与其兄长一样,有着超群的智慧,也是一位世人皆知的女权主义者,但她19岁起就为抑郁所困,曾试图鼓起勇气了断自己,最终在43岁时死于疾病的折磨。
下面,笔者将从《床上的爱丽丝》内心戏的解读和主角爱丽丝产生这种内心戏的原因两方面来浅析这部话剧。
一、爱丽丝内心戏的解读这部八幕话剧大部分围绕着试图自杀的爱丽丝与看护她的护士,她的父亲、哥哥、朋友之间的对话展开,整部话剧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非常剧烈的矛盾冲突起承转合,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就是话剧中看似毫无逻辑的对话和穿插的爱丽丝内心独白。
第一幕中,有爱丽丝与护士的简短对话。
爱丽丝躺在床上,护士坐在一边看着爱丽丝,并且劝说爱丽丝从床上起来,被爱丽丝拒绝。
第二幕中,依然是护士劝说爱丽丝起床。
第三幕中,爱丽丝的父亲登场。
对话的前半段一直都是父亲在说话,而爱丽丝几乎插不上话,也没有机会说。
这表明爱丽丝以往在家里的谈话大概也是这种糟糕的情况――想表达却被压制,爱丽丝的父亲是一个强硬固执的角色。
当谈话进行到后半段时,僵滞的局面慢慢打开,爱丽丝试图再次袒露自己想要自杀的念头,而父亲回绝了她,并且给出了解释。
父亲认为爱丽丝是一个非常有天分的人,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掘、利用和施展,她绝妙的天赋仅仅次于家里的两个哥哥,却高于家中另外两个哥哥。
“艺术情色学”论——苏珊·桑塔格早期美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艺术情色学”论——苏珊·桑塔格早期美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苏珊·桑塔格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评论家和美学理论家,她的美学思想深受学界认可,对于传统的美学理论进行了重要的颠覆和补充。
在桑塔格的看来,现代艺术中的审美体验需要超越传统的美学概念和价值判断,而是要将其放到更广阔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和理解。
她提出的“艺术情色学”(Affective Criticism)理论,深入探讨了艺术作品和观看者之间的情感联系,这一理论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引用。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对桑塔格早期美学思想的深入研究,探讨她对于传统美学概念的颠覆和超越,以及她对于现代艺术审美体验的重构思想。
2. 研究“艺术情色学”理论,探究桑塔格如何通过这一理论,描述了艺术作品和观看者之间情感联系的作用机制。
3. 基于桑塔格的美学思想,探索当代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为美学的继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主要是基于桑塔格的相关著作,对其美学思想进行深入阐述和研究,从中提取出理论观点和结论。
2. 比较分析法:主要是将桑塔格的“艺术情色学”与传统美学理论进行比较,探讨其两者的异同,以此突显桑塔格的思想创新和颠覆。
四、预期研究结果本论文预期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桑塔格早期美学思想的深入阐述和研究,详细讨论其对于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和超越,以及对于现代艺术审美体验的重构思想。
2. 探究“艺术情色学”理论,建构桑塔格对于艺术作品和观看者之间情感联系的作用机理,并分析其与现代美学理论的关系。
3. 通过对桑塔格思想的研究,尝试探讨当代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为美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思想创新。
论艺术的内在气质
论艺术作品的气质[内容提要]在当代艺术百家争鸣,艺术家各显神通的环境下。
不只是观众被当代艺术的外衣所迷惑,无法进入作品的深层意念。
就连很多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年轻艺术家,同样只是学习到,甚至只是模仿到一些成功艺术作品的表面而不得其要领,无法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而只是停留于表面的绚烂或震撼,作品缺乏内在的张力和气质。
到底艺术作品的表面冲击力重要还是内在的气质和爆发力重要?笔者认为是后者。
本文就将探讨艺术的内在气质,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当代艺术气质表达苏珊·桑塔格曾在《反对阐释》中说:“艺术是引诱,而不是强奸。
”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
在当代艺术外表绚烂的外衣下,它暗示出了艺术作品内在气质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当今的艺术界。
不论是柏格森所支持的现代派还是米格尔所推崇的前卫派。
任何艺术流派的艺术家,都是在通过视觉,有时候甚至结合听觉,等表达手法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说话。
不论其作品是纯“艺术性”,倾向于人文的;或者与社会相联系的具有批判性,偏重于社会科学的。
他们无非都是在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立场,以至观念。
这些都是艺术表达的不同方式和着眼方向。
只是因时代发展,社会背景,人口素质,甚至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使得某一种艺术形式在某一时段,某一个区域,某一个人群中受到推崇。
没有哪一种艺术会永远占据主导,也没有一种曾经辉煌的艺术永远灭绝。
即使非架上艺术已经占据了世界性大展的主要席位,但架上艺术同样有他的一席之地。
与其对艺术的载体的优劣争论不休,不如将精力集中于研究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优点。
在艺术传达的方式中,我认为有两种主要的倾向:一种是表面冲击力量型的,它将作者的意图用强势的态度强加于观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灌输;如:另一种是内敛轻柔型的,它将作者的意图包含与作品内部,通过视觉表象引诱观众进入。
前者在形式上有几大特点:1.追求作品尺寸巨大,给人以第一视觉冲击和高高在上的压迫感;2.色彩上艳丽刺眼,用绚烂的色彩吸引眼球;3.在现成品作品中刻意引用具有直接视觉冲击力的物品等。
苏珊·桑塔格的艺术色情学与色情艺术观
苏珊·桑塔格的艺术色情学与色情艺术观作者:陈雪薇谢兴伟来源:《美与时代·下》2024年第04期摘要:苏珊·桑塔格在《色情之想象》一文中对色情文学的艺术价值和地位给予了肯定,并且对与色情艺术相关的日常生活意识、死亡与生命意识及宗教迷恋等进行了描述。
苏珊·桑塔格的色情艺术观最终指向的是艺术的自由表达与真实的艺术体验,恢复艺术的生命力,是对事物本来面貌的再认识。
同时,桑塔格的色情艺术观也有其局限性。
从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一文中提出的艺术色情学出发对桑塔格的色情艺术观进行深入探究,可以揭示出其色情艺术观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苏珊·桑塔格;色情艺术;艺术色情学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教育学术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LNYJG2022478)研究成果。
一、桑塔格的艺术色情学的美学内涵(一)艺术色情学与反对阐释20世纪60年代,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提出了“反对阐释”的主张。
从此,“反对阐释”成为她身上一个鲜明的文化标签。
此后数年间,包括她的同名文集在内的多篇文章中均可以找到对这一主题的阐释。
尽管后来桑塔格对她早年的观念有所反思,但反对阐释依然是她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
在《反对阐释》一文的结尾,桑塔格提出了“为取代艺术阐释学,我们需要一门艺术色情学”这一观点。
虽然桑塔格没有对艺术色情学的含义做出详细解释,但总体而言,艺术色情学可以视为桑塔格反对阐释观念的延续和深化。
“反对阐释”这一口号反对的是一种陈旧的阐释学,其批评对象是那种对于文本内容的过度解读以及对事物背后意义的“侵犯性”的、“不虔敬”的挖掘。
需要注意的是,這种反对阐释并不是完全反对任何阐释,而是反对一种忽视艺术的表面内容、深究表面之下“真正意义”的“文本转换”,如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式的阐释等。
在桑塔格看来,这种阐释是忽视了艺术的感性表面,目的只是控制艺术。
苏珊桑塔格的文论中对文学艺术的态度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理论家,她的文论作品对于文学艺术的态度深受人们的关注和探讨。
通过对苏珊·桑塔格的文论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她对于文学艺术的态度,探寻她对于文学艺术的认知和评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苏珊·桑塔格的文论进行全面的探讨,以阐述她的文学艺术态度。
一、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论观点苏珊·桑塔格在其文论作品中多次提及文学艺术的理论观点,她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对于人类生活、文化和社会的表达和反映,是一种对于现实和想象的结合。
在她的理论观点中,文学艺术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审美体验,是一种对于人类存在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她强调文学艺术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倡导人们关注和尊重文学艺术的独特价值。
二、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苏珊·桑塔格在其文论作品中展开了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她认为文学艺术应当具有独特的审美品质和艺术价值,应当突破常规和桎梏,呈现出新颖的思想和表现方式。
她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注重作品的内在价值和表现形式,强调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表达,倡导人们积极欣赏和理解文学艺术的审美魅力。
三、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探索苏珊·桑塔格在其文论作品中进行了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探索,她关注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心路历程,探讨他们面对现实和想象的思考和表达。
她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探索注重作品的真实性和情感表达,强调作家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表现,倡导人们尊重和理解创作者的独特创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四、对于文学艺术的文化传承苏珊·桑塔格在其文论作品中探讨了文学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影响,她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遗产,是一种对于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沉淀和传递。
她对于文学艺术的文化传承注重作品的历史渊源和价值传承,强调人们对于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弘扬,倡导人们珍视和维护文学艺术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
苏珊·桑塔格小说中女性人物评说
[ 中图分 类号]1 1 0 6 . 4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4 ) 0 2 - 0 0 2 0 - 0 3 [ 收稿 日期 ]2 0 1 3—1 1—1 2
“ 他 苏 珊 ・桑塔 格 是 已故 美 国著 名 学 者 。她 的研 究 等希 波莱 特梦 中 出现过 的所 有 角 色 。这 样 一 来 , 们二 人 的性 生 活 完 全 变成 了梦 幻 的排 练 ” 。 鲫更 令 领 域 十分 丰富 , 涵盖 了哲学 、 文 学 批评 、 摄影 、 绘画 、 电 影 等 。但她 生 前 在访 谈 中谈 到 自己其 实 更 钟 情 于 小 人 匪夷所 思 的是 , 希 波莱 特把 安德 斯 太太 卖 给 一个 阿 说 。从 2 0世 纪 6 0— 9 0年代 , 苏珊 ・ 桑 塔 格 先后 创 作 拉伯 商人 时 , 安 德斯 太太居 然还 听从 她年 轻 的情 人 的
了4 部长篇小说 , 塑造 了一批勇于追求 自我的女性人 安排 , 全然不顾 自己的命 运如何 。小说后 半部分 , 当 安德 斯太 太千 辛万苦 返 回家 乡 时 , 希 波莱 特 放 火烧 了 物形象 。从早 期 《 恩 主》 中的安德 斯太太 、 《 死亡 匣 子》 中的海斯特 , 到后来 《 火 山恋人》 中的埃玛、 《 在美 她的栖身之所。但是安德斯太太仍然一直 纠缠着希 国》 中的玛琳娜 , 这些 主要女性人物都是 积极思索生 波莱 特 , 希望 希波莱 特能 够娶 她 。 活, 努力改变命运的代表人物。她们在探索 自我的路 安德 斯太 太 的行 为 有悖 常情 , 不 仅 不能 被 常人 所
陈晓峰 , 仇俐萍 , 李 敏
里芬斯塔尔
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宿命与悲剧——政治艺术化的电影导演“1935年3月28日晚上,柏林最大的剧院乌发剧场开始聚集起大批的观众。
这些人举止优雅,男人们都打着黑领带,而女性观众则几乎人人身穿质地考究的第裙。
不久,当快要到放映时刻的时候,身着白色裘皮大衣与露胸晚礼服的美貌的德国女演员、电影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从汽车里走了出来。
她脸带微笑,向等待在剧院前面发出欢呼的密集的人群招手致意。
许多等候在那里的人把手伸过警戒线绳子想要触摸她,甚至还有人向她送去飞吻。
……今晚,她为了出席她的最新作品《意志的胜利》的首映式而来到了这个场院。
这个电影是她为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所制作的。
……在里芬斯塔尔与她的陪同人员在贵宾包厢落座不久,一辆黑色的本茨轿车轻捷地驰入剧院的停车场。
司机从车上跳下来,打开后面的车门,总理希特勒从车中走了出来。
在他下车的一瞬间,外面的人群中出现一阵骚动。
……他伸出右手做了一个纳粹式的致意,马上就消失在剧院里了。
”这是美国人格伦.B.英菲尔德所写的《莱妮.里芬斯塔尔——堕落的电影女神》一书中的开头部分。
从这本书我们得知,当一个女人的名字与阿道夫.希特勒与他的第三帝国联在了一起的时候,她的一生就不会再是平淡无奇的了。
拍摄于1934年的《意志的胜利》是一部怎么样的电影?它为什么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关注?请看纳粹宣传头子戈倍尔的评价:“这是去年制作的电影中最杰出的作品,就反映现实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这是部与现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电影。
这部电影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各种场面,描绘出了我们政治活动的成果。
它将我们总理的伟大展望加以影像化了。
因了这部电影,总理才第一次在银幕上被以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加以描写。
此外,这部电影成功地摆脱了陷入简单宣传的危险,将我们伟大时代的激越的旋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戈倍尔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明显,《意志的胜利》是一部与纳粹政治有关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里芬斯塔尔于1934年纳粹在纽伦堡召开党代表大会时拍摄的。
论用感官而非释义感受艺术作品
上, 艺术作 品经 常被 赋予 外指 的文字意 义 , 际上 是文字 释义 实 长期在人们心 目中形成 的积淀产物 。其 实在语 言之外还 有更 加丰富多样 的会 话工 具。不难 想象 , 同文化在 世 界观 方面 不 会存在多大 的分 歧。虽然 文化 是语言 的产 物 , 是 每一 种媒 但
家时常都会有灵 感进 发的 时刻。灵感 在无 意识 中点 燃 , 感悟
一
切, 情感敏捷 ; 其情 绪状 态如 醉如痴 ; 其行 为为刹 那 间突破
性 的创 造思维活 动 , 有强 烈个 人体特 征 的个别 性 。这 些都 具 是感官 的欲望和感 性思考 的大 爆发 , 习惯无 意识 和本 能无 是 意识联合 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上 的飞跃 。如果用 文本 的释义和 解 释只会禁 锢艺术 家 的灵感 , 以至于达 不 到此般 效果 。当今
这样一个观点 :反对 解释 , 张用各 种感 官而 不是 释义去 感 “ 主 受 艺术作品 。 主张用对 “ ” 艺术 的性爱 ” 代对艺 术 的解 释 , 取 很 显然这是快感具有 积极 意义 的论 点 , 因为 艺术是 人生命 体 的 为 :在后现代世界里 , “ 理论 已经穷尽 了 自身 , 界 已经摧 毁 了 世
章 熙
( 旦大 学 上海视 觉 艺术 学 院 设 计学 院 , 复 上海 2 12 ) 060
摘 要 : 苏珊 ・桑 塔 格 提 出 : “反 对 解 释 , 张 用 各 种 感 官 而 不 是 释 义 去 感 受 艺 术 作 主
品 。 在 后 现 代 主 义 社 会 中 , 科 学和 理 性 思 考 都 很 难 阐 释 感 性 世 界 中 的 问 题 。 欣 赏 性 接 受 ” 超 是 一 种 直 觉 性 、 观 性 和 享 乐性 都 较 强 的接 受 方 式 。 当今 图像 文 化 的 重 要 作 用 就 是 快 速 唤 主
“唯美”与道德考量——苏珊·桑塔格的现代审美观
觉的桑塔格与那个大谈道德 考量 的桑塔格 , 哪一个
更 接近 本质上 的她 ?唯 美 的 桑塔 格 关 注新 感 受 力 , 强调 感觉 在艺 术理 解 中的作 用 , 对 以 阐释来 蒙 蔽 反
艺 术和 曲解 艺术 ; 道德考 量 的桑塔 格关 注社会 问 品的扭 曲。为 了摒 弃 当代庸俗的阐释批评 , 纠正长期以来文艺评论惯
绔 的人 在一 起 , 你就 会变得 非 常拉 比; 那 如果 你 和过 于 严肃 、 德 的 人 在 一 起 , 就 会 变 得 过 于 无 法 无 道 你 天 、 常纨 绔 。桑 塔 格 的 文化 姿 态— —文 化 角 色 的 非 ” “ 两栖 ” , 示 了 她 敏锐 、 活 的感 受 力 及 与 此 相 性 显 鲜
于将艺 术作 品进行 内容 、 形式 的划 分 , 而放 弃形 式 继 来 对 内容进 行解 释 的误 区 , 桑塔 格拨乱 反 正地提 出 : “ 我们 需要 的是 一套 分 析形 式 的词 汇—— 描 述 性 的 词汇 , 而不 是规 定性 的词 汇 。最 优 秀 的批 评 是 把 内 容 的分析化 入 形 式 的分 析 中去 。 “ ” 阐释 ” 人 们 具 对
摘
要 :0世纪 美国著名 学者、 家苏珊 ・ 2 作 桑塔格 以其文 艺观点“ 对阐释 ” 反 确立 了她在 文坛 的重要地位 。她 强
调 感觉和体验在 艺术欣 赏和理解 中的作 用, 对抛 却 了审美感受力的阐释 , 反 其文 学作 品强烈的体验性 实践 了她 注重
感受性 的审美理论 。她捕捉 了体现时代生 活变化 的一个重要 元素—— 打破精 英文化 与大众 文化 的壁 垒的“ 感 受 新 力” 将 自己的 目光放逐 于先锋 的及 大众的领域 , , 以亲身的实践 回应 了时代 的要 求。
苏珊·桑塔格的摄影批评的三个向度
苏珊桑塔格的摄影批评的三个向度
薛晋蓉
【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1)001
【摘要】桑塔格对摄影的批判可以从三个向度把握:对摄影本质的批判、对拍摄者和拍摄对象之间关系的批判、对观看者和拍摄者关系的批判.桑塔格的摄影批评以美学为经线、道德为纬线,从摄影影像的特性出发,通过对摄影真实性的质疑批判,力求揭示出摄影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
【总页数】6页(P94-98,110)
【作者】薛晋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1
【相关文献】
1.批评家的公众关怀和审美气质——苏珊·桑塔格的"政治评论" [J], 张柠
2.传统批评观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的精神实质 [J], 王建成
3.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试论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批评理念流变 [J], 余春燕
4.茉莉花“女作家批评”传统的创新理论模型——以苏珊·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阅读伦理学批评为研究中心 [J], 张艺;
5.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摄影艺术的社会文化解读 [J], 许伟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于里芬施塔尔电影中表现对象的探析
提 要因其在影像伦理上的可疑与自身经历的扑朔迷离,使得莱妮·里芬施塔尔成为了影像文化史上的一宗悬案。
她一生共导演了八部影片——两部剧情片,五部非剧情片,还有一部关于非洲努巴人的影片并未得到出品。
在这样一串并不长的作品序列中,被人研讨最多的便是她在1933年至1935年间为纳粹政府所执导的3部纪录片,以及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纪录片《奥林匹亚》(1938)。
而鲜有对她导演作品整体序列研究。
本文从里芬施塔尔所导演作品的整体序列出发,着重探析她所有导演影片中的表现对象。
通过归纳法、例证法等方法,尝试拓宽对里芬施塔尔作品解构的围度,从而对其人其作获得一个更为丰富的认知。
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里芬施塔尔的研究情况中,包含国内外研究情况的现状。
明确本课题的研究脉络、视点,及可研究的方向、意义。
第二章,笔者以德国一战后几种重要电影类型的表现对象为基点,结合里芬施塔尔所处的个人成长经历、与纳粹政府的合作,及纳粹政府对待女性的导向,指出她以女性导演身份所取得的成就的特殊性。
同时,以桑塔格所指出的其美学与政治的不可割裂引出对于里芬施塔尔作品中表现对象的探析。
第三章,将她所导演影片中的表现对象进行归纳、整理。
对剧情片中的两位女性形象;纪录片中的运动员、黑人;纪录片中的水下生物进行探索、分析,以对里芬施塔尔的导演作品做以更丰富的理解。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里芬施塔尔导演作品整体序列中的表现对象体现的多维度表象。
关键词:里芬施塔尔;德国;表现对象;女性AbstractDue to the suspicious video ethics and her own bewildering experience, Leni Ricfenstahl has become a pending case in the history of image culture. She has directed eight films in her life, two feature films and five non-fiction films, and another unpublished film about Nuba people in Africa. In such a series of not long work list, there were three most discussed three documentaries directed for Nazi government from 1933 to 1935, and documentary “Olympia” about Berlin Olympic Games. But few researches were conducted on the overall sequence of his works.Starting from the overall sequence of works directed by Leni Ricfenstahl,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explored the manifestation object in all of her films, and tried to expand the deconstruction dimension of Leni Ricfenstahl’s works through inductive method, and example illustration method so as to obtain ric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rector and her works.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Chapter one is the condition researches on Leni Ricfenstahl, which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and clarifies the research context, viewpoint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ubject.In chapter two, with the manifestation object of several important film genre in Germany after World War I as the basic point, the author has pointed out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director’s accomplishment as a female by combining with Leni Ricfenstahl’s personal growth experience, cooperation with Nazi government and the Nazi governemnt’s orientation of treating females. Meanwhile, drawing forth the non-division between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proposed by Susan Sontag, the author has also explored the manifestation object in Leni Ricfenstahl’s works.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has summarized and organized manifestation objects in Leni Ricfenstahl’s works, explored and analyzed two female images in feature films, athletes and black people in documentaries, and underwater creatures in documentaries so as to profoundly understand director Leni Ricfenstahl’s works.In the summary part, the author has summarized the whole paper and pointed out the multi-dimensional presentation of the overall sequence of Leni Ricfenstahl’s works.Key words: Leni Ricfenstahl;Germany;Manifestation object;Female目 录导言 (1)第1章 对里芬施塔尔的研究情况 (2)1.1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3)1.2.1德国电影史相关专著 (3)1.2.2纪录片研究的相关专著 (4)1.2.3 散见于评论集 (4)第2章 里芬施塔尔与纳粹德国 (6)2.1德国一战后几种重要电影类型的表现对象 (6)2.2里芬施塔尔的成长经历 (9)2.3与纳粹的合作及纳粹政府对待女性的导向 (11)2.4桑塔格关于里芬施塔尔作品的两次评述 (15)第3章 里芬施塔尔电影中的表现对象 (16)3.1山区中的边缘女性 (16)3.1.1 “蓝光”与容塔 (16)3.1.2 “被观看”的舞者玛莎 (18)3.2 “力与美”的身体 (20)3.2.1运动员 (21)3.2.2黑人 (23)3.3水下海底生物 (24)结 语 (26)附 图 (27)参考文献 (28)导 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第58年零5天,一位生命跨越了一个世纪的老人在慕尼黑附近的家中去世,享年101岁。
里芬斯塔尔
“罪”/“美”的影像——论莱妮·里芬斯塔尔纳粹时期电影的意义建构及流动引言一、研究对象陈述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是德国30年代著名的电影导演。
她舞蹈演员出身,而后毛遂自荐成为电影演员,最终她转向了伴随其一生的职业:电影导演。
她一生作品不多,却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获得过威尼斯电影节金奖;她的作品没有因此流芳百世,却因纳粹、法西斯的名号恶名远播。
即使这样,世界电影史也无法抹杀里芬斯塔尔的电影,可谓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而鲜明的坐标。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里芬斯塔尔的两部记录片——《意志的胜利》(Triumph of the will,1934)和《奥林匹亚》(OlympiaⅠ: Festival of Nations,Olympia Ⅱ: Festival of Beauty,1938)。
《意志的胜利》描写了1934年纳粹党纽伦堡集会的全过程。
影片面世即获得了政治上的巨大成功和艺术上的高度肯定,1935年获得德国电影奖1[1],并在1937年获得巴黎世界电影博览会电影艺术最高奖项2[2]。
《奥林匹亚》1938年出片,描写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盛况。
获得当年的保拉奖3[3]等4个大奖。
该片被后人誉为体育记录片的圣经,至今在IMDb(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世界记录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和希特勒的名字成为人类历史的梦魇,《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也被打入历史冷宫。
但是,电影本身的艺术性是无法遮蔽的,在它们重新进入世人视线之后益发引人瞩目4[4]。
国外自六十年代以来,对里芬斯塔尔及其影片的研究论文、专著开始出现,多是围绕影片“政治”与“艺术”的讨论;国内的研究开展得较晚,以借鉴国外评论为主,批评里芬斯塔尔的“法西斯美学”风格。
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看,少有论者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展开探讨,忽视对社会文化文本到影像文本的种种复杂机制的探讨,缺乏从孤立的影像文本走向“文本间性”和社会文化文本的意识。
“身体—主体”的招魂——论苏珊·桑塔格的“艺术色情学”
收 稿 日期 :08 8 6 20 —0 —1
基金项 目: 江西省“ 十一五 ” 社科规划项 目“ 苏珊 ・ 桑塔格文 艺思想研究 ” 编号 0 w4 ) ( 6 x4
fre g ig t re o tg t e t e t eis He r t im ’ a ig atn in t ritc p e l a d o c , on o fe d m o e r wi a sh tc . r e i s S p y n t to o a t i a p a n h h o c e s
Ab ta t: u a 。 o tg’ ritc e oiim a ssr s n t e u i c t n o o y a d mid,h n it n sr c S s S na S a t i r t s ly te so h n f ai fb d n s e i ssso n s c i o n
作者简介 : 钢(94 , , 陈文 17 一)男 江西铅 山人 , 文艺学 博士 , 江西 财经大学 艺术 与传播 学院讲 师。主要研 究方 向为文
Evc t n o o ysbeto ua S na ’ t t rt i oai f d -u jc :n S sn‘o tg SAri i E oi s o B sc c m
CHEN n-a We ・ ng g
(colf radCm u i tn,agi nvri i c E nmc, ac ̄gJ gi 303 C ia Sho o At n o m nc i J x U i syo Fn e& oo i N h ,i x30 1 ,hn ) ao i e t f a n n s n n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苏珊·桑塔格对莱妮·里芬斯塔尔作品的评价讨论艺术接受的伦理
作者:周莉娟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苏珊·桑塔格无疑是认同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审美的,但在写下《论风格》后十年,桑塔格还在反思自己对里芬斯塔尔作品的“无法抗拒”,并再写下《迷人的法西斯主义》。
本文考察这一过程,希望借此讨论一种接受艺术的方式。
关键词:法西斯美学;纪录片;艺术接受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34-01
一、里芬斯塔尔的人造真实
后来关于里芬斯塔尔的故事里总是少不了她的“投机”,她惯于编故事:在纳粹执政时代回避帮助过自己的犹太人;在纳粹倒台后否认与纳粹的关系;拍纪录片也不忌讳编造,并称之为对作品的苛求:
“若结果还是不理想,她便要求大家重新来过——即使在奥运会上(男子撑杆跳的选手就为她一次又一次‘饰演’了自己先前的比赛)。
”
“……铺张的发挥……大张旗鼓地展开拍摄。
”
但因此,里芬斯塔尔与纳粹合作的纪录片却在谴责纳粹声音最大的年代,被誉为了伟大的影片:
“把莱妮·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称为杰作,并不是在以美学的宽容来掩盖纳粹的宣传。
其中存在着纳粹宣传,但也存在着我们难以割舍的别的东西。
”
二、桑塔格与里芬斯塔尔的共识
(一)艺术是表现的
里芬斯塔尔与纳粹政府合作的艺术被认为是法西斯审美的完美表征,在桑塔格(和大多数批评家)看来,纳粹的审美/价值观是这样的:
“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一个主要的谴责就是他们是都市的、知性的,是破坏性的、起腐蚀作用的‘批评精神’的拥有者。
……将头脑凌驾于心灵之上、将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将理智凌驾于情感之上。
……自封的‘文明’本身是亵渎者。
”
而“里芬斯塔尔这两部影片(在纳粹艺术家的作品中别具一格)展现了灵气、优美和感性的复杂动态……”,从桑塔格的论述中可见,她也相信艺术是在表现先于艺术、并超越理智的存在,且认同艺术偏离“中立”的合法性。
表现总是不完备、有噪音,表现过程中(相对于绝对对象)的偏离就形成了风格。
“……一旦我们的言论、动作、举止或物品展现出某种与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最直接、有用、无感觉的表达和存在模式相偏离的因素,那么,我们就把它们看作是拥有一种‘风格’,把它们看做既是自主的,又是表征的。
”
(二)艺术是引诱
因为在认同形式之美上的一些共识,桑塔格关注了里芬斯塔尔,这大概就是桑塔格说的“引诱”:“现在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必须学会去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感觉。
”而正好,“纳粹艺术的魅力也许在于它简单、形象,是感性的而非智性的;它让人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那种费劲才能理解的种种复杂性而感到一身轻松。
”
在《论风格》之后,桑塔格一直反思自己被里芬斯塔尔的作品的形式美所引诱的机理及其与“道德”的关系,于是我们看到在《迷人的法西斯主义》中,她从更深的层面分析了法西斯的“美”,描述了法西斯审美(尤其是其政权倒台后)与虐恋文化的显著关联,为自己的被引诱找到更深入人类本性的理由:
“讨论法西斯主义历史的课程,和讨论神秘主义(包括吸血鬼迷信)的课程一起成为一所所大学课堂里听课人数最多的科目”
“现在,人人都能看到一份总的剧本提纲。
颜色是黑色,材料是皮革,诱惑是美,正当性是真诚,目标是高潮,幻想是死亡。
”
桑塔格对里芬斯塔尔的经年的欣赏和批评展示出接受艺术作品的最稳妥的方式——努力让感官接受引诱,也努力求知和反思。
三、艺术与法外
道德和法律被默认为是历史的,艺术被默认为是永恒的。
在《论风格》的前几页,桑塔格描述一般伦理中的罪行如何通过艺术作品而被认可,里芬斯塔尔的作品是她的一个例子,后来她也提到政治家是如何利用这种惯例。
各种形态的社会中几乎都有一般社会惩罚豁免权的少数人:艺术家,政治家,巫,先知,或者各种其他称呼。
而观众或大众的责任,应是在这些得到豁免权的小群体面前,在自己难以割舍的或不能忍受的存在面前,持续求知和反思。
而艺术如果有什么教育功能的话,就是提供各种难以割舍和不能忍受的东西,让我们有机会一遍遍在自己的欣喜或愤怒中练习如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