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武妤霞刘珊郭颖李诗雨李伟伟周彩云

【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对太阴病提纲证主方的不同认识加以分析,认为四逆汤、理中汤、桂枝加芍药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或力不从心、或药过病所,均无法担太阴病提纲证主方之任,言太阴无主方更不合逻辑。继从方证对应、方机对应、方因相合的角度论证,认为李东垣的厚朴温中汤更契合太阴提纲证的病因、病机和主症,可作为太阴病提纲证的主方。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7(010)010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伤寒论; 太阴病; 主方; 理中丸; 厚朴温中汤

·学术论坛·

1 太阴病的内涵

太阴病篇,在《伤寒论》中条文最少,然其地位不容忽视。太阴脾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是水液代谢、气机升降之枢纽,户枢不蠹,百病难生,故深研太阴病之理法方药,不仅是论治太阴伤寒之金针,更是论治内伤杂病之锁钥。《伤寒论》第273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病是指外邪由表入里或寒邪直中太阴或表证失治误治,以中阳不足,脾胃阳虚,运化失职,寒湿内盛,气滞水停,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太阴病乃三阴病之起始,是疾病由阳转阴,由实转虚,由轻转重的过渡阶段,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治疗得当,可获全功;如失治误治,则可入少阴、厥阴而现三阴兼夹的复杂局面。故太阴病属于虚实并见,或以脾阳虚为主,或以寒湿内盛为主,或两者共存。病至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