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复习笔记 态度及其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

6.1 复习笔记

一、态度及其形成

(一)态度的含义

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的特征有:

(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

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代表人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代表人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代表人物:瓦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而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

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

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

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

c.动作定向的态度;

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

e.自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弗格森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而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1.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3)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4)认识或理解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

上述四种功能中,前两种功能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后两种功能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联的高层次需要有关。

2.态度的作用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人们对维护自身立场所持的态度会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

(2)态度影响耐力。当对所属群体的效忠态度被激起时,人会表现出巨大能量与挫折耐力。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对学习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就会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学习材料。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态度在学习中的过滤作用:与学习者社会态度相吻合的材料,易被掌握;而与读者的社会态度相反的材料,往往被忽视或曲解。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对工作的态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并无必然的相关;但如果整个群体都较了解工作的意义,对工作有积极的态度,比持有消极态度的群体会有更高的效率。(三)态度与行为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的研究给后人提出的问题:态度与行为之间可以一致,但并非都具有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2.费希本和艾赞的研究发现,可以用多重行动尺度衡量态度。人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并非必然与单一行动保持一致,但是和多重行动有紧密的相关。

3.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原则:

(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就有越多的一致性。

4.合理行动理论和行为意向模型

(1)代表人物:费希本和艾赞。

(2)理论要点:

①预测人们是否将采取某种行动,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其意向。

②影响意向的因素有: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两个变量如果都是积极的,那么其行为意向也可能是积极的;假如其中一种变量是积极的,而另一种变量是消极的,其行为意向将取决于两个变量相互作用的强度。

(3)评价:这个理论模型比较简单,虽有研究发现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比上述模型更为复杂,但此理论模型有助于解释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机制问题,有助于如何通过了解意向去预测行为,以及如何把握影响意向和行为的因素去培养良好的行为意向与社会行为。

二、态度形成的理论

(一)学习论

学习论(1earning theory)即刺激一反应理论。

1.霍夫兰的观点

态度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

(1)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受到了强化。

(2)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形象(外部特征和态度内涵)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

2.米德拉斯基的观点

教会儿童某种态度最好的方法是在儿童面前展示范型以引起仿效,即造型,并给予强化。3.凯尔曼的观点

态度形成及变化的阶段:

(1)顺从(compliance),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

(2)认同(identification),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

(3)内化(initialization),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

(二)诱因论

诱因论(incentive theory)把态度的形成看作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和退避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多种诱因的相对强度决定着人最终的态度。

1.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代表人物:格林沃尔德和佩蒂。

理论要点: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是伴随着一些积极或消极思想(或者认知反应)的,而且这些思想依次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即是否改变其态度。人是积极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而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期望一价值研究(expectancy—value approach)代表人物:爱德华。

理论要点:人在做抉择时总要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评价,力图采纳达到最好效果的立场。人们通过对预期后果的价值(value)及出现这种后果成功的可能性,即概率(probability)的估量,试图取得最大的主观效用(utility),其公式为U=V×P。

评价:这个理论把人的态度形成看成是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较学习论更为进步。但它把人的态度形成都看成是为得失而进行考虑的表现,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事实上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并非事事都是通过决策形成的。

(三)认知相符论

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认为,人的信念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盾,就会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和一致。

1.平衡论(balance theory)

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1)海德的P—O—X模式

①理论要点

海德认为,个人(P)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O)建立的关系是通过某些事件(X)形成的。P —O—X的三角关系模式图,如图6—1所示(+表示积极态度,一表示消极态度):

三角关系分为平衡态和不平衡态两类。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或者两种是否定的而

另一种是肯定的,则平衡状态存在(如abcd)。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正一负,则存在着不平衡状态(如efgh)。

将不平衡态转化成平衡态的方法:对O劝说使其改变态度;自己改变对O或对X的态度;将不平衡三角中某两个因素转变为无关联;把不平衡三角中某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作新的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