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珍珠鸟(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珍珠鸟
课题珍珠鸟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本导学案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
过品读关键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重点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前准备1.搜集作者和珍珠鸟的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记“轻松快活、不动声色”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重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中体会作者与珍珠鸟是怎样和谐相处的。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互动交流,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
1.启发思考:哪些小
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
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课文叫《珍珠鸟》。(板
书课题)引导交流关于珍
珠鸟的资料。
1.自由交流和小动物相
处的情形。
2.齐读课题,交流搜集
到的关于珍珠鸟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2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
课文。
2.组织学生自学字
词。
3.组织交流课文的
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疏通字词。
垂蔓:课文中指吊兰垂
下来的一条条细长的茎。
斑斑驳驳:指一种颜色
中夹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
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
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
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
本文指吊兰的叶子在阳光下
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
交错。
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
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眸子:本指瞳仁,泛指
眼睛。
流泻:迅速流出。本文
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
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
出来。
3.自由交流课文的主要
内容。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巢.()眸.子()
呷.()雏.()
葱.()茏.()
2.我能快速地在课文中找下
列词语的近义词。
茂密——()
舒服——()
信任——()
抖动——()
呼叫——()
竟然——()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用时:18
1.引导学生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启发思考:珍珠鸟
在作者的照料下发生了
哪些变化?在文中画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课文。
2.画出描写珍珠鸟在作
者精心照料下发生变化的语
句。
3.句子赏析。
(1)瞧,多么像它的父母:
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
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
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分钟)相关语句。
3.课件出示重点语
句,组织体会作者逐渐获
得珍珠鸟信任的过程。
4.师生合作体会课
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1)一开始躲进吊兰丛
中。
(2)渐渐地敢伸出小脑
袋瞅瞅“我”,一点点熟悉了。
作者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3)蹦到杯子上、低下
头喝茶。作者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
3.同桌配合读,读出小
珍珠鸟对“我”的逐步信赖
和“我”对它的喜爱。
4.学生探究“信赖”的
缘由,深入感受作者的喜爱
之情。再次品味人鸟相依的
动人画面,想象美好的境界。
5.小组讨论交流对“信
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句话的理解。情感是相互
的,小鸟“信赖”“我”不是
单方面的,与“我”对鸟由
衷喜欢、细心呵护密切相关。
儿。
这句话写小珍珠鸟的
,通过这句话,我们
看到了一只的鸟
儿。
(2)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
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
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
雏儿。
这句话表现了
。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
境界”这句话的含义是
四、拓展延伸。
(用时:5分钟)
1.引导回顾课文的
主要内容。
2.引导完成小练笔:
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自己和一种小动物和谐
相处的一个片段。
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
容。
2.完成小练笔。
5.小练笔。
写写自己和一种小动物相处
的片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告诉我们:“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让学生自主地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已经对教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还有了相当的背景材料,那么,在课堂上,我
就要搭建交互性的展示平台,通过自读、自悟、自学、探究,加深对教材的感悟,让学生自
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各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