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改造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房改造案例
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原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印务总 公司印刷厂房园区)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路181号,面临东湖路,地处湖北日报老采编大楼与楚天传媒大厦
之间,项目建设地块属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院内。 基地原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印务总公司印刷厂房,占地面积60亩,现有厂房面
应对策略: (1)地域策略 对城市地域文化的考虑植入因素包括: a 武汉地域气候 热是武汉城市的代名词。武汉被称为‘三大火炉’之一。所以武汉
人喜欢乘凉。同时,乘凉的方式是群聚式的,这就提供了人与人更多的交流机会。如何在 项目中反映其地域特点,提供这样一种乘凉空间成为我们的设计入手点之一。
长江大桥下的乘凉市民及思考示意图——树荫下连廊上的人们
3、设计理念 方案从武汉地域和民俗文化着手,通过对原有园区的场地分析,流线梳理以及保留、
拆除和加建的对比判断,利用功能的重新组织和园区构建,力图创造一个具有现代创意产 业园文化特征同时又投射出场地历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形式。 原始场地分析:
a 院落空间太单调:缺乏空间层次感,容纳事件能力低,不容易吸引人流停留。 b 缺乏公共制高点:园区建筑为80年代初,控高在24米下,没有公共制高点。 c 区域特征不明显:工厂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工业特征,这是和工业产品、工艺流 程密切相关的,要使得工业机理不再流失,就要有相似的新功能相置换。 d 建筑单体无联系:园区内建筑各成一体,没有一个合适的纽带来串联他们,相互间 缺乏沟通,缺少不同功能的场地条件。 e 无内部绿化系统:园区内部广场无统一绿化,硬质铺地过多,无有效的景观环境, 无法协调对园区单一厂房立面的审美疲劳。 f 缺乏沿街主立面和标志性,入口不满足开放性原则,缺少导向性强的趣味空间。
作者简介: 李 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曾工作于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 究院大师工作室,武汉和创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主创建筑师。 袁 媛: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武汉和创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建筑师。
谢谢!
积4万平方米。现有建筑为80年代修建,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符号。建筑单体沿四 周围合成一个庭院,庭院主要为大面积硬质铺地,有少量绿化。整个庭园空间枯燥,容纳 事件能力低下,使用率低。厂房空间单调,具有很大的可改造性。 2、项目背景:
创意产业最早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英国提出,并定义于“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但在实际的政策运用或 政府的产业统计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概况 起来大致分三种类型:
4、设计表达
c 园区细部设计
d 平面表达 在平面设计上通过对原有厂房6米层高空间的改良,加入局部夹层、连 廊和绿化设计,增加了使用率同时改善了原有空间枯燥单调的室内环境,有助于激发创造 性。
e 园区效果图 园区东北入口效果图
5、结语:整个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地域因素和场地条件,从本土人文、社会风情出发, 通过对场地的分析,用植入公园系统的方式充分表达了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一现代文明产物 的地域情节。这一过程,应该是对时下兴起的旧房改造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结合发展模式的 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b 园区场地设计 由于原有场地容纳事件能力差,空间使用率低,我们在规划里通过对概念的引进、解 构和镶入,发展成为一种生态公园系统的植入手段,并通过墙体、台面、镂空和契体的竹 床阵组合,营造一个具有活力的物质和精神交流空间。为适应武汉特殊的场地气候,在概 念‘竹床阵’里竹床的虚化部分,通过种植高大的阔叶乔木使二层平台具有良好的遮阳效 果,同时改善整个园区的微气候以净化空气。整个园区内的二层平台成为一个创意市集, 通过竖向的竹制墙体构件和横向的盒状台面构件摆设文化和创意产品,以达到产品展示和 宣传的目的。同时,通过式的廊道空间就成为地摊式的物质和精神交流空间。露天剧场的 产生很好的联系了一二层的活动人流,同时营造了一个创意的产品的集中发布场景,在尺 度上区别了廊道空间的狭窄,活跃了整个场地氛围。‘竹子’这一材料的运用呼应了‘竹 床阵’这一概念,同时其亲人的尺度感拉尽了人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a 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型,其创意产业以文化为主体,较多的表现为精神层面。 b 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亚太型,其创意产业以文化和产业服务为主体,兼顾了精神 和物质两个层面。 c 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本土型,其创意产业以产业服务为主体,突出的表现为物质层 面。
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创意产业在国外和港台的带动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北京的 798、宋庄,上海的八号桥、M50等等,杭州、成都也逐步发展起来。武汉位于中国中部, 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同时项目本身也具有一些特别的优势,其包括:区域优势。项目毗邻 东湖迎宾大道,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国际友人到湖北的必经之路。同时距湖北 省委、省政府所在地仅3分钟车程,是湖北政治文化的中心地。政策优势。湖北是中部崛起 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武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 是各类创意企业到武汉投资的良好发展机遇期。宣传优势。项目发展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拥有6报9刊2网站,是全国唯一拥有双百万报刊的主流传媒集团,与全国主要媒体有着广 泛的联系,拥有他人不可比拟的媒介资源优势和宣传推广优势。资本优势。楚天181文化 创意产业园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扶持培植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实力雄厚、信誉优良, 可与有意向的客户进行多层次。多种类的合作。人才优势。湖北是文化教育强省,人才资 源丰富,每年毕业大学生有几十万之多,加之武汉人力成本相对偏低,适合创意企业投资 发展。
b 里弄空间 结合武汉地域特点,我们寻找遗落在大武汉钢筋混凝土丛林里的里弄空 间,并发展其作为交流空间的序列性,注入原始工业院落,来表达和强调作为创意产业空 间所需必要的交流性。
武汉里弄
c 竹床阵 作为武汉里弄空间的特有产物——竹床,具有相当的人缘基础和历史沉淀, 他是武汉市井文化的一个集中反映。它的出现是因为武汉的气候特征——过热,它带来的 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交流载体。 设计引入竹床阵这一概念,目的在于在通过此种载体创造一种文化创意交流平台空间的同 时,唤起一种对逝去生活方式的回味,并对当代社会的过度能耗提出反思。。
创意市集
(2)场地策略 手段:在地域策略下植入生态公园系统的植入。
1 原始场地 2 植入二层活动平台 3 植入坡道、镂空 4 绿化系统植入 5 附加功能植入
a 对入口的场地处理 考虑到园区沿街面和东湖路人行道的距离过长,原始建筑表皮 特征较弱以及原建筑物一层设置了过多设备房等特点,我们在建筑和入口广场之间用桥作 为连接过度,并以此来处理场地和城市道路之间的高差问题。同时设计一个玻璃面来对原 始建筑立面做虚化处理,并在玻璃面与建筑之间用各种颜色的植被来弱化设备房的视觉干 扰,同时运用高科技影像处理手段,来打造一个飘渺而生动的影像立面。
地摊一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创意市集 它最早源自欧美国家的跳蚤市场。每逢周末,大家把自家不用的东西拿 出来卖,很多艺术家也乘机拿出自家制作的手工艺品出售,期待在市场徘徊的‘星探’能 够发现自家的作品,加以商业化,进而发展自己的品牌。该项目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 器,有必要创造这样一个特定的交易空间,来作为精神和物质交流的一种载体,并传达一 种艺术消费方式。
3、概念生成 通过对原始场地特征和地域人文的分析研究,我们把里弄空间下‘竹床阵’这一交流 载体引入到该产业园区内,通过功能置换,反向映射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适合于创意 产业园的交流空间。同时,大型植被的引入解决了二层平台的遮阳问题,也让整个园区更 具停留性和事件容纳能力。整个园区就像一个容器,而由‘竹床阵’形成的平台空间则是 联系各个空间单元的一个‘核’。
竹床阵——在竹床上休闲的人们
d 地摊文化 地摊和摊贩是中国城市的民间文化。它的核心是物质交流。随着社会、 城市的高速发展,‘地摊’慢慢摆脱了她的尴尬本意。成为消退变异中的平民舞台。成为 创意工业里一群年轻人的低成本出口。她是一个最有活力的交流平台,当类似地摊的平民 文化和个体艺术越来越少、娱乐扯淡越来越多时,人们开始突然怀念和向往这种街头文化, 所以,当地摊和创意结合时,时尚一族的挑剔眼球被霸占了,艺术的神经也被挑动了起 来…作为武汉市高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地摊文化概念的引入是展示其亲和性,同 时打造具有独特韵味公共活动空间的艺术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