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学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第37讲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第37讲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

第十四单元 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三维坐标·时空清] [三面解读·特征明]第37讲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两极世界的形成1.背景(1)实力变化: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增大。

(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2.表现(1)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2)对峙表现:领域马歇尔计划3.影响以援助之名达到控制之实。

(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

①欧洲:德国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1949年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②亚洲: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③拉美:爆发古巴导弹危机,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注] 雅尔塔体系(1)内容:打败德、日法西斯,铲除两国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

(2)特点:以美、苏为中心,事实上划分了两国的势力范围。

(3)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大国争霸的多重性质。

[拓]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

(2)进程: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作用: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各成员国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5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5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5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考纲要求考情分析考向预测(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本讲属于高考命题的重要密集区,xx年高考共有9个选择题。

主要命题点集中在:美苏冷战对峙、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加强、欧洲的联合等知识点上。

大多是提供新材料,考查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仍会是高考的重点。

尤其要注意在多极化趋势中世界形势发展的特点及中国所处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等【高频考点1 美苏冷战对抗】高考真题示例1(xx·广东卷)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解析:A。

从关键信息“欧洲”、“经济手段……对付苏联”可以判断属于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之马歇尔计划。

故选择A项。

A【解题技巧指导】全面掌握和准确理解历史概念本题涉及几个历史概念:冷战、马歇计划、北约、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等,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

如何掌握历史概念呢?第一步:了解概念类型。

历史概念通常可以分为史实概念与史论概念。

史实概念按照历史事物本身的类型可以分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历史典章制度与历史物品、遗迹等概念;史论概念也可以按照所涉及的知识性质,分为政治类概念(如革命、国家、民族、国际关系等)、经济类概念(如贸易、关税、生产力、技术等)、文化类概念(思想主张、艺术、文学创作、艺术流派等)、历史类概念(历史中的时间与空间、史料、史论等)等。

第二步:弄清分类标准。

这个过程中可以做一些双向练习,如由类型标准来举例说明,或对列出的概念进行分类,再指出标准,了解“什么是历史事件、历史文献、典章制度”。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学案)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学案)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线索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线索二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2)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题点: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

这一变化反映了()A.美苏“冷战”的开始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解析二战后期的“光荣、出使”等体现盟友关系、1948年“铁幕、威胁”反映冷战对抗,故C项正确。

答案 C2.(题点:马歇尔计划) 1947年至1950年,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两国6.57亿美元。

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援华法案》,决定援助中国国民政府4.36亿美元。

这两个事件()A.实现了美国的战略意图B.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C.帮助受援国恢复了经济D.是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解析二战后美国的战略意图是称霸世界,故A项错误;美国的《援华法案》体现的是美国“扶蒋反共”的措施,结果失败,故B项错误;希腊和土耳其的经济恢复,但是《援华法案》并没有帮助中国恢复经济,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援助,说明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援助资本主义发展,对抗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故D项正确。

高三二轮复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趋势PPT学习教案

高三二轮复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趋势PPT学习教案
第29页/共56页
辨析易错易混点 题点3 误以为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摆脱美国的
控制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西欧各 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 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够扭转在与经济、政治 大国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第30页/共56页
即练3 1951年4月,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在法 国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 约》,简称为《巴黎条约》,这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启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第16页/共56页
考点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经典题组三]
典题5 (2011·江苏历史)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
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
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
看出
A
()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
第21页/共56页
即练2 二战后初期,西欧依赖美国,但在20世纪70年代 以来,西欧不愿意再受美国的控制,谋求在国际事务中 独立自主。简述这两个时期西欧与美国关系发展的史实。
第28页/共56页
答案 (1)战后初期(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西欧依赖美国。 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并借此控制 了西欧各国。 ②随着“冷战”加剧,美国采取政策,造成德国的最终分裂。 ③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不愿意再受美国的控制,开始为提 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 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也力图推行独 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②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关系。资 本主义世界逐步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专题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冲刺复习必备课件 (共60张PPT)

专题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冲刺复习必备课件 (共60张PPT)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欧洲联合的重要性,否则“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欧洲联合是摆脱困境的必然出路,故A项正确; 材料强调欧洲联合是可以改变欧洲衰落趋势的,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联合的关键,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欧洲联合是为了摆脱“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而非与美苏分 庭抗礼,故D项错误。
答案 A
找错点 19世纪晚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19世纪中后期越 来越多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体系;二十国集团只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 论坛而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
对点训练
3.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 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第 三种力量。”其旨在强调 A.欧洲联合是摆脱困境的必然出路 B.战后欧洲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C.欧洲联合的关键是政治上的联合 D.欧洲联合起来可与美苏分庭抗礼
答案 A
解析 1973年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地位,所 以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实力与其经济发展不一致,最终不得不宣布美元 贬值,故A项正确; 货币“多元”指的是多种货币充当世界货币,而经济的多元化指的是多 极经济力量的发展,不具有一致性,故B项错误;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仍是重要的国际货币,故C项错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美元占主导地位的解体,不是对金融市场有序 性的否定,故D项错误。
答案 D
抓题眼 漫画中几个人在听到无线电广播内容——“斯大林格勒水力发 电站开始建设”后被“吓倒”,说明这一时期苏联进行经济建设引起了 它的“敌人”的恐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推行了“遏制”政策。
对点训练
1.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 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 歇尔计划” 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 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五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五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五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美苏争霸、多极化和全球化交相辉映(1945年至今)第一阶段:“对抗”的时代——“冷战”时期第二阶段: “剧变”的时代——八十、九十年代以来三、材料导学影响两级格局形成及变化的因素 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是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尼克松说:“……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到美国安全和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

三、……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

”材料三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

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2)材料二中“某个核大国”是指哪国?已发生的“非常巨大的变化”指什么?对比材料一、二,美国的政策有何不同?并指出两段材料在本质上的相同点。

“非常巨大的变化”材料一:材料二:本质上:(3)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原因:两级格局的发展演变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专题复习: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1945年至今)[学案]

专题复习: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1945年至今)[学案]

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1945年至今)二战后,世界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两种制度从冷战相持到和平竞争、相互借签。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速,政治上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都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发展。

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1.美苏“冷战”(1947—1991)背景:(1)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联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2)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做其主要障碍。

(3)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夸大对方对本国的威胁,加剧冲突与对抗。

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

表现:影响: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苏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2.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70年代)欧洲共同体成立影响:①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

日本崛起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政治领域的多极化发展。

欧共体开始推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日本谋求在国际舞台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背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已成为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及影响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背景: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二战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专题十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专题十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

专题十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限时:60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某某某某二模)“帝国主义”可泛指一定国家、民族对外扩X,并对别的国家、民族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控制的政策、主X或活动。

但“帝国主义”一词是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才确立其经典含义的。

以下符合“帝国主义”经典含义的是( )A.鸦片战争B.英法的殖民战争C.杜鲁门主义D.荷兰殖民者占领某某答案 C “帝国主义”的经典含义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才确立的。

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公开反苏、反共的纲领,符合“帝国主义”的经典含义,故选C项。

其他三项均发生在垄断组织出现之前,不符合“帝国主义”的经典含义。

2.(2019某某某某二模)1947年6月,美国颁布了新的《劳资关系法》,限制工人参加工会,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集体谈判和共产党员担任工会领导职务;规定工会罢工前须先发通知并静候政府调查。

罗斯福新政以来工人的权利被剥夺殆尽。

这一法案( )A.表明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B.意在消除罗斯福新政的影响C.导致美国工人运动持续低迷D.受到了美国国际战略的影响答案 D 1947年6月,杜鲁门主义已经出台,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

从材料信息看,美国颁布了新的《劳资关系法》,限制工人权利,这一法案显然是受到美国“遏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即受到了美国国际战略的影响,故选D项。

3.(2019某某某某一调)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在一系列黑人诉讼案中,否定了种族隔离制度,并强调“若美国决心充当世界领袖,必须解决好国内的种族问题”。

美国此举意在( )A.巩固殖民统治B.缓解两大阵营间的矛盾C.提升国际形象D.遏制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最高法院认为,美国要想充当世界领袖就必须要解决好国内的种族问题,即美国最高法院否定种族隔离制度意在提升国际形象,故选C项。

部编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块三现代史部分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学案

部编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块三现代史部分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学案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考点一两极格局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②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3)影响:一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2.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过程①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有了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

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2)影响①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重点深化] 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特点(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34)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抓题眼漫画中几个人在听到无线电广播内容——“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后被“吓倒”,说明这一时期苏联进行经济建设引起了它的“敌人”的恐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推行了“遏制”政策。

答案 D1.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答案 B解析杜鲁门主义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手段,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运用,实质都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中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由此可知马歇尔计划更为隐蔽的特点,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实质相同,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都是实现美国的称霸,故D项错误。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复习学案 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复习学案 川教版

世界现代史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现代史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当,它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

一个“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经济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着荆棘和刺丛。

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全球化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实惠和机遇?又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压力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

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的大趋势。

说说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趋势在欧洲、亚太、北美等地区表现特别明显。

顺应这一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

各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消共涨。

记记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名称。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

1991年,欧共体12个国家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建立了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年更名为“欧洲联盟”,成员增至15国。

1998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使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更加协调、便捷和密切。

目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贸易保持着旺盛的势头,近十年来,各国和地区间的贸易额均出现大幅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世界五百强中的跨国公司扮演着主角。

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大公司不甘落后,纷纷凭借其资本实力继续抢占世界市场。

高中高中思想政治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突破练十二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高中高中思想政治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突破练十二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突破练十二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一、选择题1.《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指出,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不干预其他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我国真正做到了惠民生、暖民心,真正帮助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我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 )①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使命和担当③说明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④是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疫苗是抗击病毒的利器,也是拯救生命的希望。

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积极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可及。

中国是目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截至5月,中国已陆续向8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5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

中国的行动( )①加快世界多极化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②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维护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为全球协同抗疫带来信心和力量④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3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举行。

双方围绕各自内外政策、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建设性的交流。

总体上看,这次战略对话的交流是理性的、顺畅的,达到了沟通的效果。

中美高层开展战略对话有利于( )①促进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②建设更加紧密的中美共同体③加强战略沟通妥善管控分歧④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面对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的形势,金砖国家围绕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领域,有重点地开展综合能力建设,同时积极捍卫开放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重要制定者。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②世界各国都积极捍卫开放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③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承诺,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科技创新,继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人民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人民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人民版【考情分析】高考试题多以形象的新情境切入,考查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判断。

多极化趋势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欧共体的形成和第三世界的兴起都受到了高考的重点关注。

因为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特殊地位,美国的外交政策备受高考重视,特别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高考命题多侧重考查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表现。

【知识交汇】一、“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比较1.“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和苏联“冷战”的开始。

而“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着眼于经济手段,担负着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它企图通过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营,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

同时,美国乘人之危实行“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意图十分明显。

2.二者的实质可以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实施步骤和组成部分。

“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当然,“马歇尔计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也产生过积极作用。

二、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简而言之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而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三者的关系: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解析版)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解析版)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点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点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回顾]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原因(1)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

(2)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

(3)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

4.影响(1)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3)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考点深化]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2.“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①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不同点[考题印证]1.(2019·天津高考·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

2020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5课 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

2020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5课 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

第25课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教材整理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原因①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②照搬苏联模式,国内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2)实质: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3)表现①1989年,波兰建立了东欧第一个非共产党执政的政府。

②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统一。

③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剧变中走向解体。

④罗马尼亚政府被武装推翻。

2.苏联解体(1)原因①根本: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②直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遭到失败。

(2)过程①1990年,苏联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决定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

②1991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宣布为主权国家。

③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宣告了“冷战”的终结。

教材整理2“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1.世界格局总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经济格局(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经济实力遥遥领先。

(2)欧共体发展为欧洲欧盟,大大加快了一体化进程,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日本仍保持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4)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5)俄罗斯拥有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力量,经济开始稳定增长。

(6)印度、东盟实力不断增强。

3.政治格局(1)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2)欧盟决定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3)日本加速向政治、军事大国迈进。

(4)俄罗斯明确提出要建立多极化世界。

(5)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崛起,共同倡导建立多极化世界。

4.历史影响(1)将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成制约,促进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2)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共同繁荣提供保障。

教材整理3动荡的局势,漫长的历程1.原因(1)“冷战”结束后,长期被抑制的民族、种族、宗教和领土矛盾相继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点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点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回顾]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原因(1)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

(2)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

(3)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

4.影响(1)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3)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考点深化]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2.“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①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不同点[考题印证]1.(2019·天津高考·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

这反映美国( )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答案】A【解析】二战结束之后,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政府需要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再结合题干中“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这体现出国家的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与苏联开展军备竞赛仅是美国对付“冷战”的一种措施,不是其根本国策,排除B项;在题干中没有提及美国就业人数的变化,不能推知军工订单解决了失业问题,排除C项;题干仅是提及了美国政府为了“冷战”需要,与一些国内大企业展开合作,没有提及该措施加剧了战争的危险,排除D项。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答案】B【解析】“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属于意识形态的歧视,与国际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相关,故选B项;“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种结果不是权利制衡的结果,排除A项;“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不是一种正常的国家精神,排除C项;“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与国家干预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排除D项。

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点回顾]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1)表现:欧洲走向联合道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结盟、中国崛起等。

(2)影响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九十年代)(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表现①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

(3)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考点深化]1.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①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

②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③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④法德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

(2)特点①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

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③合作范围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④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3)影响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

②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④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多极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处于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③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④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俄罗斯经济的振兴及大国地位的恢复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2)影响①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潮流。

③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考题印证]1.(2019.4·浙江高考·2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

……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

”这个条约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结合所学,上述内容指代欧洲一体化的开启,1951年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故选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意在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排除B项;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标志着欧共体由单一经济组织变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

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

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

这说明(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答案】C【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

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项。

3.(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

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图1 图2①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欧洲该区域集团组织是欧盟,成员国扩大反映出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故①正确;欧盟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②正确;此时美苏对峙格局已经结束,故③错误;示意图反映出欧盟合作深入,从经济合作为主向经济政治合作的转变,故④错误,故④错误。

只有A项符合题意。

考点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点回顾]1.形成(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2.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3.影响(1)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考点深化]1.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及特点(1)必要性: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2)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衰日破,美国独霸。

(3)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4)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5)特点①加权投票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实行加权投票制度。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

②“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一固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2.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1.(2016·上海单科·29)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

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C【解析】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确立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保持固定价格即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

中国内战全面爆发不会改变这一价格,故A项错误;上海已经沦陷不会改变这一价格,故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固定的价格说明这一史实错误,故C项正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世界贸易规则,与货币体系无关,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