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与卡夫卡
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引言:卡夫卡和余华都是荒诞派的作家,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卡夫卡是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以各种荒诞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人的困境;同时在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荒诞离奇的风格。
在外国作品逐渐被译到中国,余华接触到卡夫卡的作品后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大致通过两者作品的比较,来展示卡夫卡对余华作品的影响,加深对他们的认识及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文化交流。
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
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余华,中国当代作家,生于浙江杭州。
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
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
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
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当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卡夫卡这个人的时候,卡夫卡已经在研读中国文化,这为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提供了先天因素。
后来卡夫卡的作品被一批优秀的英语和德语翻译者介绍和大量译入中国,其中《卡夫卡全集》是一部收集卡夫卡作品最全面的中文翻译作品,这些翻译作品的出版为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余华就是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作家之一。
在余华的文学生涯中,深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余华在迷恋川端康成数年后感到苦闷、迷惘、感到自己的灵魂越来越闭塞的时刻,余华在1986年的一个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卡夫卡,使他摆脱了束缚,获得了艺术上的新生。
余华:那些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余华:那些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那些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我经常将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名字放在一起, 并不是他们应该在一起,而是出于我个人的习惯。
我难以忘记一九八〇年冬天最初读到《伊豆的歌女》时的情景, 当时我二十岁, 我是在浙江宁波靠近甬江的一间昏暗的公寓里与川端康成相遇。
五年之后, 也是在冬天, 也是在水边, 在浙江海盐一间临河的屋子里, 我读到了卡夫卡。
谢天谢地, 我没有同时读到他们。
当时我年轻无知, 如果文学风格上的对抗过于激烈, 会使我的阅读不知所措和难以忍受。
在我看来, 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 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 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 卡夫卡是内心的地狱;川端康成如同盛开的罂粟花使人昏昏欲睡, 卡夫卡就像是流进血管的海洛因令人亢奋和痴呆。
我们的文学接受了这样两份绝然不同的遗嘱, 同时也暗示了文学的广阔有时候也存在于某些隐藏的一致性之中。
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 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
”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
《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 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
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 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
对抗中的事物没有经历缓和的过程,直接就是汇合, 然后同时拥有了多重品质。
这似乎是出于内心的理由, 我意识到伟大作家的内心没有边界, 或者说没有生死之隔, 也没有美丑和善恶之分, 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处。
他们对内心的忠诚使他们写作时同样没有了边界, 因此生和死、花朵和伤口可以同时出现在他们的笔下, 形成叙述的和声。
我曾经迷恋于川端康成的描述, 那些用纤维连接起来的细部, 我说的就是他描述细部的方式。
他叙述的目光无微不至, 几乎抵达了事物的每一条纹路, 同时又像是没有抵达, 我曾经认为这种若即若离的描述是属于感受的方式。
卡夫卡与余华作品主题比较
卡夫卡与余华作品主题比较作者:李秀如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3期摘要: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业余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被整个世界膜拜,主要作品有三部长篇小说《失踪者》(《美国》)、《城堡》和《审判》,以及短篇小说《变形计》《地洞》《饥饿艺术家》等。
余华,中国现代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活着》《第七天》等。
余华的作品中体现着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其作品风格与卡夫卡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本文将从孤独、荒诞、反抗三个个角度切入,对二人的作品的主题进行深入比较。
关键词:弗朗茨·卡夫卡 ;余华 ;作品比较卡夫卡英年早逝,仅活了四十一个春秋,纵观他短暂的一生,除了三次订婚与三次悔婚最终终生未婚之外,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人,成为了世界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爱因斯坦在谈到卡夫卡的小说时说过这样的话:“它反常得叫我读不下去,人的脑子还不够复杂。
”被世人公认为天才的爱因斯坦尚且如此,更遑论普通的读者。
而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余华凭借其《活着》一书成为毋庸置疑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文学家之一。
在余华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中,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他构建了一个个荒诞而又奇异的文学世界。
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
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
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对生活的这种态度和看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余华的文学创作。
基于对以上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总体观照,本文将首先从“孤独”主题展开论述。
一、“孤独”之异同在开始这个比较之前,我们不妨去了解一下二人的生平。
卡夫卡出身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专横跋扈,性格粗暴,从小就对卡夫卡实行严家看管的专制家长式教育,而他的母亲性格懦弱,忧郁而好冥想,对丈夫言听计从逆来顺受。
文学类文本《西北风呼啸的中午》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学年云南高三上模考)
4.云南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备考实用性联考(三)三、文学类阅读-双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余华文本一:阳光从没有一丝裂隙一点小洞的窗玻璃外面窜了进来,那时我赤膊躺在被窝里,右手正在挖右眼角上的眼垢,现在我觉得让它继续搁在那里是不合适的,但是去粗暴地对待它也是没有道理。
因此我挖得很文雅。
而此刻我的左眼正闲着,所以就打发它去看那裤子。
裤子是昨晚睡觉时脱的,此刻它很狼狈地耷拉着,我竟开始怀疑起昨夜睡着时是否像蛇一样脱了一层壳。
这时有一丝阳光来到了裤管上,那一点跳跃的光亮看上去像一只金色的跳蚤。
于是我身上痒了起来,便让那闲着的左手去搔。
有人在敲门了。
我想谁会来敲我的门呢?除非是自己,而自己此刻正躺在床上。
大概是敲错门了。
我就不去搭理,继续搔痒。
这时那门像是要倒塌似地剧响起来,随即还来不及容我考虑对策,那门便沉重地跌倒在地,发出的剧响将我的身体弹了几下。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来到床前,怒气冲冲地朝我吼道:“你的朋友快死了,你还在睡觉。
”这个人我从未见过,我对他说:“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他坚定地回答:“绝对不会错。
”他的坚定使我疑惑起来,疑惑自己昨夜是否睡错了地方。
我赶紧从床上跳起来,跑到门外去看门牌号码,可我的门牌此刻却躺在屋内,我又重新跑进来,在那倒在地上的门上找了门牌,上面写着——虹桥新村26号3室。
这就没错了。
我对他说:“你肯定是找错地方了。
”现在我的坚定使他疑惑了。
他朝我瞧了一阵,然后问:“你是不是叫余华?”我说:“是的,可我不认识你。
”他听后马上又怒气冲冲地朝我吼了起来:“你的朋友快死了!”“但是我从来就没有什么朋友。
”我也吼了起来。
“你胡说,你这个卑鄙的小市民。
”他横眉竖眼地说。
我对他说:“我不是什么小市民,这一点我屋内堆满的书籍可以向你证明。
”“可他是你的朋友,你休想赖掉。
”他朝我逼近一步,像是要把我一口吞了。
“可是他是谁呢?”他说出了一个我从未听到过的名字。
卡夫卡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余华的接受与超越为例
卡夫卡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余华的接受与超越为例发布时间:2021-07-07T09:41:13.1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作者:王菁[导读] 自卡夫卡的作品介绍、译介到中国以来,其作品中反常规的描写、怪谬吸引了一批中国作家,同样也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王菁西北师范大学 730000【摘要】自卡夫卡的作品介绍、译介到中国以来,其作品中反常规的描写、怪谬吸引了一批中国作家,同样也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余华为例,探讨卡夫卡对于余华创作艺术特征的影响,从创作思想和叙事模式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一方面。
余华虽受到了卡夫卡的影响改变了其创作风格,但是两者的寓言系统则是有明显不同,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余华在接受卡夫卡作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叛逆,以及两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卡夫卡;余华;比较研究1.引言弗兰茨·卡夫卡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现代文学之父”。
卡夫卡的作品表现了一个充满想象的奇妙世界,他善用荒诞、象征、变形的手法,不仅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同样对存在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诗歌、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乃至“新小说”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卡夫卡的作品是文学史上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因为其极大的包容性和深刻性掀起了世界各地研究卡夫卡的热潮,在我国新时期文坛上也出现了卡夫卡热潮。
他本人不光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因此有中国题材的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同样对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在新时期小说中,“几乎所有描写变形、怪谬、反常规、超日常经验的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卡夫卡有关”(吴亮,1986)。
受他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包括宗璞、余华、格非、马原、残雪、蒋子丹等。
如果说宗璞借鉴了卡夫卡的现代派技巧,残雪对卡夫卡的接受更多的是基于天性的契合,基于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亲合性,而对于余华而言,则是解放了他的思想。
余华眼中的康端与卡夫卡
川端康成拥有两根如同冬天里的枯树枝一样的手臂,他挂在嘴角的微笑有一种衰败的景象。从作品中看,他似乎一直迷恋少女。直到晚年的写作里,对少女的肌肤他依然有着少男般的憧憬。我曾经看到一部日本出版的川端康成影册,其中有一幅是他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面对他的第一排坐着几位身穿和服手持鲜花的日本少女。他还可能喜欢围棋,他的《名人》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
《美的存在与发现》是他自杀前在夏威夷的文学演说,文中对阳光在玻璃杯上移动的描叙精美之极,显示了川端在晚年时感觉依然生机勃勃。文后对日本古典诗词的回顾与他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一样,仅仅只是体现了他是一位出众的鉴赏家。而作为小说家来说,这两篇文章缺乏对小说具有洞察力的见解,或许他这样做是企图说明自己作品的渊源,从而转弯抹角地回答不久以前对他们(新感觉派)的指责,指责认为他们是模仿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莫朗等。这时候的川端有些虚弱不堪。
川端康成在《禽兽》的结尾,写到一个母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
而在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中,医生看到患者的伤口时,感到有些像玫瑰花。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是两座博物馆,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文学上曾经出现过什么;而不是两座银行,他们不供养任何后来者。
《审判》是卡夫卡三部长篇之一,非常出色。然而卡夫卡在对人物K的处理上过于随心所欲,从而多少破坏了他严谨的思想作风。
川端康成过于沉湎在自然的景色和女人的肌肤光泽之中。卡夫卡则始终听任他的思想使唤。因此作为小说家来说,他们显然没有福克纳来得完善。
无论是川端康成,还是卡夫卡,他们都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作家。他们的感受都是纯粹个人化的,他们感受的惊人之处也在于此。
此后读到的《饥饿艺术家》、《在流放地》等小说,让我感到意义在小说中的魅力。川端康成显然是属于排斥意义的作家。而卡夫卡则恰恰相反,卡夫卡所有作品的出现都源自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和时代格格不入。我在了解到川端康成之后,再试图去了解日本文学,那么就会发现某种共同的标准,所以川端康成的出现没有丝毫偶然的因素。而卡夫卡的出现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文学史上的奇迹。
对比《变形记》与《在细雨中呼喊》创作异同
对比《变形记》与《在细雨中呼喊》创作的异同摘要欧洲著名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的孤独、恐惧、荒诞及其异化的现象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其创作手法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作家余华。
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在创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亦存在着差异,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弗兰茨·卡夫卡余华创作异同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变形记》是欧洲著名表现主义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代表作品,小说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荒诞的形式和真实的情节描写了一个荒诞不经的“人变虫”的故事。
主人公格里高尔被家人当作赚钱的工具,被老板当作奴隶般使唤,每日任劳任怨,如同一个陀螺,没有任何的自主可言,他变成了“巨大的甲虫”之后仍心系父亲的债务,妹妹的学费,然而他的亲人将他视为累赘,将他抛弃,他最终绝望而死。
《在细雨中呼喊》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进入90年代告别“虚伪的形式”的长篇力作,小说中,余华以一个年轻人孙光林的口吻,将一个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缓缓道来。
余华曾经说过:“在我想象力和情绪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
”可见,他的创作深受卡夫卡的影响,他从卡夫卡等名家的艺术当中解脱出来,探寻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在创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亦存在着差异,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两者都体现了寓言式的心理自传特征20世纪寓言化倾向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现代和后现代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
《变形记》与《在细雨中呼喊》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写实小说。
《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一个人要负担一家四口人的生活,还得替五年前破产的父亲还清债务,设法让爱好音乐的妹妹进入艺术学院深造。
为此,他必须做着旅行社推销员这个工作,不敢有所变动,整日奔波劳碌,经常为了不误第二天的舟车行期,晚上也只能提心吊胆地睡个囫囵觉。
这种极度紧张的生存竞争和日复一日的机械生活,剥夺了他的所有消遣和追求,使他沦为养家糊口的工具。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余华的作品并不是虚伪的。
相反,他的作品非常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他的作品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美好和社会的光明面。
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真实,也揭示了人性的真实。
余华的作品也不是没有缺点。
任何一位作家的作品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存在缺点就否定他的全部作品。
这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一次错误就否定他的一生。
作为一个作家,余华用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性的理解。
我们应该尊重他的作品和他对文学的贡献,而不是用虚伪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他的作品。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是一部以记忆的角度,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的成长和衰落的小说。
它通过一个独特的叙述方式,展现了时间的分离和空间的变化。
本文将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探讨这部作品。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运用了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记忆的叙述。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时间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记忆的跳跃和闪回,使得故事的发展不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随着记忆的涌动而展开。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的空间也不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记忆的闪回而不断变化。
记忆的叙述方式,使得故事的空间和时间不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主观的、流动的。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运用了记忆的闪回来表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时间和空间不再是连续的、线性的,而是断裂的、跳跃的。
记忆的闪回,使得时间和空间不再是固定的、一致的,而是随意的、多变的。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主观的、随意的。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通过记忆的叙述和记忆的闪回,将时间和空间从客观的存在转变为主观的、流动的存在。
这种叙述方式,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更加感人。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故事的情感和意义。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部以记忆的角度来叙述的小说。
析余华对卡夫卡的文学借鉴与变异
拓属于自己文学模式。在余华看来,“当我认为生活是 不真实的,只有人的精神才是真实时,难免会遇到这 样的理解:我在逃离现实生活”。 [1]余华在文本里也表 现出了自己的精神层面对现实生活的远离,其方式表 现在作品里是以冷漠的语言和变形的文学形式来实 现。在《现实一种》里一种不经修饰的对死亡如此细致 而不厌其烦的描写,给读者扑面而来的是充满着暴力 和血腥的死亡的味道。在那样一个描写的世界里没有 温情,只有冷漠和客观的血淋淋的叙述,是一种被作 者精心处理过的冰冷的语言和形式上的变形,是我们 传统文学的思维所极力避讳呈现的。
基于此,余华之于卡夫卡在文本上展现的整体相 似性就会表现出很多细节的不同。 首先是荒诞的形 式, 卡夫卡和余华的作品均表现出的是形式的荒诞, 其着力要表现的是人物的真实情感,是其内心呼之欲 出的批判性的表达。 在《变形记》里人变成甲壳虫;在 《饥饿的艺术家》里,艺术家醉心于艺术的追求可以夸 张到四十天不吃不喝;《猎人格拉库斯》里死去的人依 然可以逍遥地云游四海,其冥船自如地航行在江河湖 海之上;等等,这所有的成文形式荒诞近于梦境,但是 每部作品表现出的是真实的人性异化的控诉和对资 本主义世界的吃人的鞭挞,指向的维度是人的精神结 构和社会历史结构。如果说卡夫卡作品之形式的荒诞 是非理性对理性的侧面挑战,那么余华作品中表现的 荒诞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反理性,它是对理性正面 的攻击和破坏,是对正常思维活动的剥夺和屠杀。 如 果说荒诞的形式在卡夫卡的作品里是一个辅助的工 具的话,那么在余华的作品里就成了主体。 余华是以 一种反理性表达而异于卡夫卡的非理性,卡夫卡的小 说里是变了形的生活形式,但有正常的思维和情感逻 辑,而余华的小说世界里展现的是一个血淋淋的屠宰 场,扭曲的是思维和情感世界。
浅谈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作家。 形成他们两位作家这种冷漠叙事的态度与他们的童 ” 年经历是分不开的。 许多作家都承认自己的童年经历在他们 的写作中留下了浓重的心理潜影, 独特的经历往往就会形成 与众不同的风格。 可以说余华和卡夫卡的童年都不一般。 余 华的童年是在医院中度过的, 由于父母都是医生, 他会经常看 到血肉模糊的东西, 甚至还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太平间里, 这种封闭而古怪的经历注定了日后余华作品中的冷酷。 说到 卡夫卡, 他的童年也是阴暗而且残酷。卡夫卡出身于一个商 人家庭, 父母忙于经商, 对他的学习不闻不问, 而且还经常施 加暴力, 再加上他后来的生病, 让他在不辛的遭遇中越来越冷 静, 而且也形成了极端内敛的性格。这些阴郁凄凉的童年经 历最终指向了他们成年后的思想意识和作品风格。 第三, 余华和卡夫卡都坚守内心的真实。 一般来说, 作家 的内心都是敏感的, 脆弱的, 他们的内心往往和他们生活的现 实存在很大冲突。余华和卡夫卡正是这样的作家, 他们都敢 于向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挑战, 坚守自己内心的那种真实。 正如余华自己说: 到 “ 《现实一种》 为止, 我有关真实的思考只 是对常识的怀疑。也就是说, 当我不再相信有关现实生活的 常识时, 这种怀疑便导致我对另一部分真实的重视, 从而直接 诱发了我有关混乱和暴力的想法。 也正是由于余华和卡夫 ” 卡能够坚定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并坚定而执着地走下去, 所以 才会在文学中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有风格。 总之, 余华与卡夫卡的作品都以荒诞离奇的风格著称, 余 华从卡夫卡的作品中吸取了卡夫卡的思想观念、 审美情趣、 艺 术技巧, 从而导致他们的作品在主题、 技巧、 风格方面有许多 相似之处。
艺 术 殿 堂
浅谈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闫 婷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曲阜 273165)
试比较余华与卡夫卡的写作
二
比较两个人的语言,得阅读德文原著,而限于只能读翻译 的作品,所以从思想上比较两人。作品是翻译专家翻译的,大 的思想总不会有变化。所以比较思想是稳妥的。余华受过川端 康成、卡夫卡和福克纳的影响。其中卡夫卡解放了他的写作, 让他在写作方式上有了转变,对“真实”有了新的思考,认为 常识容易窒息文学写作的自由展开。作品有各自的独立性,两 个作家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社会,不一样的家庭背景,不 一样的人,自然写出来的作品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因为余 华阅读过卡夫卡,并且承认写作方式上受到卡夫卡的影响,那 么从余华的具体作品中考察,它们哪里与卡夫卡作品有亲缘关 系呢?刑罚。卡夫卡的《在流放地》,司令官自己躺在上一任司 令官制作的刑具上,为了显示刑罚的艺术,刑具的精巧,最终 让针头把自己刻穿了,鲜血遍流。而余华的《一九八六年》历 史教师同样是在自己身上施加自己曾经研究过的刑罚,坐在大 街上用锯子锯自己的鼻子,用石头砸自己的阳物。
文艺理论
试比较余华与卡夫卡的写作
王卿 (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卡夫卡是公认的西方文学大师,余华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影响力较大的作家,余华因为读到卡夫卡,使得他的文学创
作进入了新境界,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卡夫卡有抱怨,他一边抱怨别人,一边严格要求自己。他越是抱怨别人制造噪音,他就越
安静。他越是受到父亲粗暴的干涉就越是柔弱。这种态度在作品中就演化成极端,无所不用其极。余华的童年是弱者形象。他与
响力较大的作家。余华因为读到卡夫卡,使得他的文学创作进 卡夫卡已经尝试写作。卡夫卡生活的时代背景还是不错的,它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卡夫卡《美国》比较分析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卡夫卡《美国》比较分析作者:范培培祝修文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年第09期内容摘要:余华作为新时期“先锋文学”的重要作家在创作上深受卡夫卡的影响。
本文从比较文学影响与接受的研究角度出发,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和《美国》两部寓言式的“成长小说”为例,具体地从人物设置、情节模式和主题内涵来发掘卡夫卡的文学创作对余华这部作品的影响,以及余华对卡夫卡的发展和超越。
关键词:《十八岁出门远行》《美国》比较分析余华作为新时期“先锋文学”的重要作家和集大成者,历来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严重空缺的所指和寓言化的写作著称。
余华的小说创作带有明显的受到外来影响的痕迹,他本人也亲口承认:“作为一名中国作家,我却有幸让外国文学抚养成人,......我的导师们差不多可以组成一支军队。
”[1]其中尤以川端康成和卡夫卡为甚。
余华早期的作品如《星星》、《竹女》、《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有着川端式的细腻和温柔,但是大都没能真正走进读者和评论家的视野,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的春天。
“《乡村医生》式的自由写作方式令我大吃一惊,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
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
”[2]《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于1986年底,是余华主动接受卡夫卡的影响后面世的第一部作品。
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很大反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李陀认为这篇小说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对虚构的可能性的探索。
这部作品的走红使时运不济的余华找到了正确的写作方式,从此便在“以卡为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迅速成为“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
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我们可以从《美国》和《十八岁出门远行》这两部寓言式的“成长小说”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余华对于卡夫卡的继承与发展。
1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我经常将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不是他们应该在一起,而是出于我个人的习惯。
我难以忘记1980年冬天最初读到《伊豆的歌女》时的情景,当时我20岁,我是在浙江宁波靠近甬江的一间昏暗的公寓里与川端康成相遇。
5年之后,也是在冬天,也是在水边,在浙江海盐一间临河的屋子里,我读到了卡夫卡。
谢天谢地,我没有同时读到他们。
当时我年轻无知,如果文学风格上的对抗过于激烈,会使我的阅读不知所措和难以承受。
在我看来,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卡夫卡是内心的地狱;川端康成如同盛开的罂粟花使人昏昏欲睡,卡夫卡就像是流进血管的海洛因令人亢奋和痴呆。
我们的文学接受了这样两份绝然同的遗嘱,同时也暗示了文学的广阔有时候也存在于某些隐藏的一致性之中。
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
”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
《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
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
对抗中的事物没有经历缓和的过程,直接就是汇合,然后同时拥有了多重品质。
这似乎是出于内心的理由,我意识到伟大作家的内心没有边界,或者说没有生死之隔,也没有美丑和善恶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处。
他们对内心的忠诚使他们写作时同样没有了边界,因此生和死、花朵和伤口可以同时出现在他们的笔下,形成叙述的和声。
我曾经迷恋于川端康成的描述,那些用纤维连接起来的细部,我说的就是他描述细部的方式。
他叙述的目光无微不至,几乎抵达了事物的每一条纹路,同时又像是没有抵达,我曾经认为这种若即若离的描述是属于感受的方式。
川端康成喜欢用目光和内心的波动去抚摸事物,他很少用手去抚摸,因此当他不断地展示细部的时候,他也在不断地隐藏着什么。
《十八岁出门远行》主题解读
《十八岁出门远行》主题解读一部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何况是现代派作品,其主题会更加地复杂多元。
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
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这篇小说的主题争议颇多。
有参考书这样解读:“通过叙述涉世不深的少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作者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陌生,荒诞、无法理解和把握,从而流露一种人生漂泊的悲观情绪。
”①更流行的观点是: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
这主要是抓住“十八岁”这个特殊的年龄分界线来解读小说的。
这些观点在一些读者那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而对于没有任何心理预设的学生来说,他们读这篇小说的第一感觉是“读不懂”,还有的学生甚至有“恐惧和不安”的感觉。
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阅读,有的学生才慢慢有所感悟,说这篇小说反映的是“生活的残酷。
”我认为这篇小说就是用看似荒诞的形式来表现真实的生活,是荒诞中的真实,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这篇小说的情节十分荒诞,充满了掠夺与欺骗。
为了搭便车,“我”向司机敬烟,司机接受了“我”的烟,却粗暴地拒绝“我”乘车;“我”凶狠地呵斥他,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汽车抛锚了,司机不但不着急,反而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的苹果,他竟然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抢劫又一次发生,“我”奋不顾身地反抗,被打得“跌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司机不但不同情和帮助“我”,却“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最后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行列里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从表面看,这一切都是不合情理的,是荒诞的,但我们从艺术的角度看,这正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要求。
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不主张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这里的故事本身仅仅是一种媒介,或者是一种象征,因此,我们不能用现实生活的逻辑来理解作品。
析余华对卡夫卡的文学借鉴与变异
对人性 、 人情 、 人 道 主义 问题 的探 讨 形 成 高 潮 , 中 国心 待 的 目光 与亲 人 们 表 现 出 来 的 冷 漠 与厌 恶 形 成 鲜 明
的道 德 及 伦 理 观 念 在 先 锋 文 学 的 新 形 式 里 遭 到 质 疑 所 丢 失 的人 性对 比 。在 余 华 的 作 品里 . 人 性 异 化 也 是 甚 至 解 构 在 异 域 的 另一 个 时 间 下 . 卡夫 卡 同样 生 活 其 重 要 主 题 , 读 他 的先 锋 时期 的作 品 就 仿 佛 走 进 了 一 在 一 个 动 荡 不 安 的 时代 大背 景 下 . 其 作 品深 刻 地 呈 现 个 充 满 暴 力 和血 腥 的恶 的 世 界 。 他 以父 子 、 兄弟 、 夫 妻
高潮 迎 合 了 中 国需 要 表 达一 种 新 的 心 理 的 新 的 结 构 种 情 形 下 都 没 有 一 丝 正 常 的 反 应 ,完 全 是 没 有 人 性 、
的期 盼 。余 华 与 卡 夫 卡相 遇 , 因 此 成 就 了 中 国先 锋 文 没 有 意 义 的符 号 , 存 在 就 像 行 尸 走 肉, 死 亡 本 身 成 为
相关 , 既 与作 家本 身的 个 性 气质 有 关 , 也 关 涉 到社 会 、
文化背景的差异. 而 且 仅仅 借 助 原 本 属 于西 方 的 文 学
流 派 的创 作技 巧 和 观 念 是 很 难反 映 出 中 国人 真 正 的 精 神 内涵 和 真 实情 感 。 因此 余 华 的 创 作在 强 大 的 中 国
共 鸣 的强 音 。此 外 , “ 文革 ” 之后 的文 艺 解 放 促 使 文 艺 《 现 实 一 种 》 中兄 弟 间极 端 地 互 相 杀 戮 ; 《 四月三 E t 事 本 身 脱 离 旧有 的 观念 格 局 , 但新 的格 局 正 在 寻 找 建 立 件 》 里 儿 子 总 是 觉 得 父 母 要 迫 害 他 ; 《 十 八 岁 出 门 远
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比较
2008 年第
12 期
安徽文学
8的写作特点比较
◎毕 秀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摘 要 关键词
辽宁・沈阳
110036)
本文对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进行了综合评述, 并分析了两人的写作异同。 余华 卡夫卡 孤独 宏观 微观
卡夫卡, 这位终生以保险公司职员的身份生存的人, 在他 短短的人生中却留下了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以及三篇长 篇小说, 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最终载入史册。卡夫卡一定不会 料想到在几十年后会对远在千里的中国的一名青年作家产生 巨大的影响, 这位作家就是--余华。 在中国当代文学由共名状态向无名状态过渡的时期, 中 国当代的新生作家们在整个文学界的极度变革中, 步履蹒跚 地适应着形式的发展, 作家们都为了找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而不断实践着。 余华就是在这个时候幸运地遇到了卡夫卡。 余华说 “卡夫卡解放了我, 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 作法则在一夜间成了一堆破烂。 余华以其作家的敏感和深 ” 刻, 很快从卡夫卡那里捕捉到了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孤独是几千年来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 敏感如卡夫 卡, 如余华, 更是能深切感受孤独并为它着迷。 在精神上卡夫 卡是一个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人。 他所渴望的生活方式是 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地窖里, 饭由人送来, 他只 是在地窖里的桌子旁深思写作。 这样的思想使他的作品不可 避免地渲染上了浓厚的孤独色彩。余华的童年生活是孤独 的, 在那个年代, 父母基本上都是在 “放养” 孩子, 作为医生的 余华父母, 充满了对革命的无比热情, 每天都忙着数不完的崇 高事业, 父母的照顾显得尤为的奢侈。 从心里学的角度看, 一 个人童年的境遇和个性的形成将会影响其一生, 从小的孤独 体验铸造了余华丰富的内心世界。 毕竟两位作家生活的环境背景, 性情禀赋都不尽相同, 在 写作中也必然表现出各自的独特个性。 一、 随情而动的灵魂对话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前后, 资本主义的上升, 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 机器大生产, 使 人们于世纪之交的困惑中彷徨、 徘徊。机器生产把人束缚在 机器一旁, 过去人与人打交道的地方变, 成了人和机器打交 道, 使人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难以实 现, 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是摧毁了 人们仅存的一点点儿信仰, “上帝死了” 尼采 的预言成为现实, 人们在精神上无所依托, 倍感孤独, 种族主义和文化的隔膜也 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人们脆弱的神经。 卡夫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生活, 他本人的孤独个 性以及他笔下形象, 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影响。 然而, 卡 夫卡的创作, 不以发表和成名为目的, 只是工作之余寄托思想 感情和派遣忧郁的手段。 他的作品完全由心而发, 随情而动, 直接与人的灵魂交流对话, 表现的大多是处于世纪之交的现
余华与卡夫卡的相遇
余华 与卡夫卡 的相遇
侯盛娟 天津师范大学
余 华 是 以先 锋派 作 家 的 姿态 出现 在 中 国 当代 文坛 上 的,这种 先锋 性质 的写作 并不是横 空 出世 ,在 很大程 度上 是 受到 了国外 作家 的影响 。在余华 最初 的创作 中 , 日本作 家 川端康 成给 予他很 大 的启发 ,他 迷恋 于川端 康成对 于细 部 的描 述,可 是此后他 又 一度 陷入 困境 。在这 时余 华遇到 了卡夫 卡 ,是 他将余 华从 困顿 当中解 救出来 ,诚 如余华 自 己说 的 :“ 在我 即将 沦为 文 学迷 信 的殉 葬 品时 ,卡夫 卡在 川端康 成的屠 刀下 拯救 了我 。我把这 理解成 命运 的一次 恩 赐。 ”[ 1 笔 者主 要从两 个方 面 ,一 是极 简主义 的叙 事风格 , 二是真 实与 异化 的写作特 点 ,来探讨 一下 卡夫卡 之于余 华
一
样 ,坚 持着 自己的尊严 、原则 、底线 ,勇敢 地与命 运做 着 完美 的斗争 。 二 、真 实 与异 化 的 写作 特 点 谈 到文 学 的 真 实, 大家 自然 而然 地 就 会 想到 是 写 作 者对世 界 、生活切 实 的感 悟 ,但是 随着历 史境遇 、社会 环 境 的改变 ,文学 的真实 也发生 着 巨大的裂变 。在 卡夫 卡看 来 ,生活 的本质就 是荒 诞 的,世界本 来就 是非理 性 的,小 说 的任 务 并不是 去描摹 那个凌 乱 、混乱 的世界 ,而是挖 掘 潜藏 于梦 幻中 的生存 真相 。细 节 的真实是 卡夫卡 被公 认 的 个叙 事特 征 ,但 是他 却绝 不相 信那 种传 统 的写 实手 法 , 相反 他总 是将现 实极度 扭 曲、把叙 事充挤 在想 象边缘 的幻 觉 里,使 得读者 在无 限接近现 实 的一刹那 又恍 然发觉 原来 切只是 一场 梦, 因为他深信 ,只有人 的 内心世界才 更加 接 近事 实的真相 。余 华完全 认 同于卡夫卡 对 于 “ 真 实 ”概 念 的理 解 ,就 像他 自己所 说 的那样 : “ 到 《 现 实 一种 》为 止 ,我有 关真 实的 思考只 是对常 识的怀 疑 。也就是 说 ,当 我 不再相 信有 关现 实生活 的常识 时 ,这 种怀 疑便 导致 我对 另一部 分真实 地重视 ,从 而直接 诱发 了我有 关混乱 和暴 力 的想法 。 ”[ 3 】 两 人文 学的共 同追求 都是反 叛传 统的文 学模 式, 以一 种 异 化 的形式 和荒 诞 的主 题来 表达 自己对 于真 实地 理解 。 在 现实 里我们 绝对 想不到 人怎 么会变 成 昆虫 ,但 是在卡 夫 卡的 《 变形记 》里 ,一切 都成 为可能 ,格里 高利在 不堪 现 实生活 的重 负之下 ,一觉 醒来 竞就变 成 了甲壳虫 ,现实 的 荒谬 并没有 让我们 啼笑 皆非 ,而是充 满着 巨大 的无奈与 心 酸 ,卡夫卡将 人异 化 ,揭 露 了人在 资本主义 社会 下非人 的 生 活状 态 。在 余 华 的作 品里 ,经 常 会 有血 腥 、暴 力 的 场 面 ,他 一反 之前文 学世 界里 的温情脉 脉和梨 花带 雨 ,而 是 将暴 力最大 化 。在 《 一 九八六 年》里 描写 了一位 热衷 于各 种刑 罚 的历 史老师 在文 革 中倍 受折磨 ,多 年后成 了一个 疯 子后 又返 回家 乡,在春 天 的街 头 向人 民展 示中 国历史 上得 各种 刑罚 ,用锯子 割鼻 子 ,用 石头砸 自己的阳 具 ,余 华用 疯子 的生命 为我们 呈现 历史 的真实 与不幸 ,把那 些被 人们 所刻 意遗忘 的 “ 记 忆 ”又再次 唤 回。 两 人除 了在 艺术 技 巧上 有相 似之 处 外,在 思 想观 念 、 审 美情 趣等 方面 也 有着 诸 多 的共 鸣 ,余 华 曾说 :“ 在我 想 象 力 日渐枯 竭 的时候 ,卡夫 卡解放 了我 ,卡夫 卡让我 学到 了写作 的精 髓 。 ’ , I 余 华在 借鉴 了卡夫 卡 的写作 风 格 的 同 时 ,又 融入 自己对 于 中 国现 实 的认 识和 理解 ,成为 2 0 世 纪8 0 年 代 ”先锋 文 学 ”的领 军 人物 ,影 响 了中 国 当代一 个 时期 的创作 风格 。
作家余华的故事
作家余华和白血病女孩的故事
活着是生命对你的要求,而不是你对自己的要求。
文/高粱红
成都女孩宋静不幸患了白血病,经过多次化疗,仍不见好转。单亲家庭在经济上的窘境让她渐渐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她最大的心愿,是在死前见一见崇拜的作家余华。因为她最喜爱的小说就是余华的《活着》。
我让笔下的人物自己说话
余华说,很多人看了他的书后问他关于书中的人物描写是否有他的影子,对此,他一再强调人物是人物,而作者是作者。
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余华给自己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刚开始写作到上世纪90年代写的三部长篇之前,对于这个阶段,余华称自己的写作风格为“霸道”,“这段时间里我创作的时候是抱着人物不说话的态度,我让他说什么就说什么。”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余华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笔下的人物开始突然说话了,“我当时很奇怪,因为这并不是我想说的,但他的确从我的笔下写出来了,当时的感受是我只是在记录着。”虽然还一直克制着,但小说中人物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话语越来越多了,《活着》就越来越多,“到《许三观卖血记》的时候,我就完全放开了,随着人物走,让我笔下的人物自己说话。这种感觉非常地美妙,我当时发现人物是有生命的。”余华把这段时间称之为第二阶段。
远在海外的余华获悉后,立即回国,把少女接到北京治疗,捐助10万元治疗费,积极帮她寻找骨髓移植的供体……
“寻找余华” 最温暖的寻人启事
“无论如何,我要在女儿死之前见到余华。”2012年12月11日,宋绍欧用电动车载着400份《寻人启事》,来到成都市犀浦镇。她要为女儿寻找作家余华。
宋绍欧在街头竖起广告牌,上面是宋静和余华的大幅照片。“白血病女孩寻找著名作家”、“作家余华,我很想见您”,两行大字格外醒目。宋绍欧知道,尽管她们和余华素不相识,但为了女儿最后的愿望,她还是想试一试。
综述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
以余 华在 他 的 大 多数 作 品 中都 会 清楚 地 铺 叙 出小 说 的 时 代 背 景 ,于宏 观 落笔 ,全 景张 开 ,把握 人 物 的命 运 ,在 心酸 中 诉 说孤 独 ,表现 强烈 的 自省 精神 和批 判 意识 。 二者 生活 的时代 不 同 ,以至 于作 家将 自己定位 于现 代性 的动机 不 同 。卡 夫卡走 向现代 主义 ,可 以说 是 一种 特殊 时代 下作 者 的 自觉 呈现 。 而 余华 对 于现代 主义 追求 更多 的则 是对 于文 学传 统观 念突 破 的使命 感 , 他表 现 出来 的是一 种 时代下 对传 统 的反叛 和对 新形 式 的 自发 寻找 。
余华 与卡 夫卡各 自的写作 特 点进行 了分 析 。
【 关键 词 】 卡 夫卡
余华
借鉴
评述
【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4 8 1 0( 2 0 1 3) 1 2 —0 0 7 0 —0 1
个 时期 人们 在精 神 上无所 依托 ,倍感 孤独 ,同时种族 主 义和 文化 的 隔膜也 在无 时无 刻地挑 战着 人们 脆 弱 的神 经 。 卡 夫 卡 就是 生活 在这 样 的一个 社会 背景下 , 他本 人 以及他 笔下 的人 物 都不 可避免 地受 到这 个社会 背景 的影 响 。 余华 的童 年 和学生 时代 是在 “ 文 化大 革命 ”中度过 ,所
后, 反 叛传 统 的文学模 式 和形 式成 了余华 的追 求 , 并 且 开拓
了 自己 的文学模 式 。
撇开 文学 形式 ,从 主题 的角度 来看 ,余华 也 同样借 鉴 了 卡夫 卡 的表达 主体 。卡 夫卡是 现代 文学 中最早 表 达 “ 人 的异 化 ”的作家 ,在他 的 《 变形 记 》中深刻 揭露 了人在 资本 主义 社会 下所 遭受 的非 人待 遇 , 是 人性 面对 生存 的一次 尴尬 和荒 诞 的处 理态 度 。在 余华 的作 品 中 ,人性 异化 也是 其 中的重 要 主题 , 他 在先锋 时期 的作 品中描绘 了一 个充 满暴 力 和血腥 的 世 界 ,一反传 统 中人 与人之 间 温情脉 脉 的面纱 ,将人 的暴 力 本 能发 挥 到 了极 致 。阅读余 华 先锋 时期 的作 品 ,几 乎所 有 的 作 品都充斥着对人 I 生恶的发 现。余 华在这些作 品的创作 中汲取 了卡夫卡对于人 f 生的批 判这个主题 ,并将其极 端化和夸张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创作主题方面,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是观念上的、整体上的,卡夫卡对生存的思考诱发了余华自己的生存思考,他的痛苦、绝望与卡夫卡西方式的情绪一拍即合,异曲同工。余华的作品体现了80、90年代中国文学精神的潜在演进,即从“文革”,记忆、追溯历史到形而上学问题的哲学关照。卡夫卡则以反讽圣经故事表达出对西方化的犹太人宗教情感的失望,有着浓厚的神学内涵。但文学的终极意义在于它对美好生存的执着呼唤,所以两位作家在作品中又都表达出焦灼的期待。
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夫
卡
对
余
华
创
作
的
影
响
班级:汉文1107班
姓名:***
学号:************
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余华是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者之一。而在多位西方大家中,对余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卡夫卡。余华因为读到卡夫卡,使得他的文学创作进入新的境界,两人作品在荒诞离奇的创作风格,充满罪责与暴力意味的思想内容等方面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
四、对余华创作语言的影响
在卡夫卡《乡村医生》中有这么一段:“玫瑰伤口,但各处深浅不一,中间底下颜色最深,四周边上颜色较浅,呈微小的颗粒状,伤口里不时出现凝结的血块,好像是矿山上的露天矿,这是从远处看去,如果近看的话,情况就更加严重。谁看了这种情性会不惊讶地发出唏嘘之声呢?”这种新奇的阅读体验让余华感到震惊不已,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固有的叙事话语的机械化,他用冷静、理性和客观的语言来表现主人公对于暴力和死亡的极端个人化的感受。在余华小说最为人称奇的是他对于死亡和暴力血淋淋的直接描述,也就是在这样的描述中他特有的语言张力被发挥得最为完美。作者好像一个手握冰冷的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大胆而冷静地解剖着他笔下的人物。但从《活着》之后,余华创作风格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言趋向平实、场景完全日常化,细节描写的逼真和潜隐的荒谬感似乎显示了他又回归了卡夫卡,但是事实并不像表面看来这么简单,余华开始将来自卡夫卡等西方现代派大师那里的一切技巧手段熔冶于一体,创造出了打上鲜明“余式”烙印的文学形态。正是吸收和借鉴了卡夫卡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特点,以及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余华用虚伪的形式来表现真实的精神成为他独特的创作观。
他是一位富有学习精神的作家,可以说是真正的把握了“学习”的精髓,学习并不是照抄、模仿人家,而只是自己思想解放的催化剂,学习是为了是自己不断的去发现自己,完善自己。“百纳海川,有容乃大”。余华的创作成就表明,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善于博采众长的见识和才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对余华刻画人物的影响
卡夫卡笔下的人物通常没有自己的名字,人物也常常被塑造成为一种符号化、抽象化的形象。如:《审判》中的约瑟夫、《城堡》中的K、以及《饥饿艺术家》中的“饥饿艺术家”等,他们的名字是没有意义的。余华的一篇小说为《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其中的主人公也是没有名字的,余华刻意不为人物命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从卡夫卡那里学来的,于是我们看到了余华手中如同道具一样任由他摆布的人物,如:《一九八六年》中历史教师,《爱情故事》中的“男孩”、“女孩”等,他们没有自己的声音,没有行动,更没有思想,余华不刻意刻画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这正是他自由主义的一个表现。
余华深受卡夫卡的影响,追求的是虚伪的形式和冷淡的语言,以此来表现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情感。他说:“《乡村医生》让我感到作家在面对形式时可以是自由自在的,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余华的文本交织着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双重成分,这也正是他身处在世界文学语境之下,对外国文学尤其是卡夫卡夫卡创作的创造性吸收的反映。卡夫卡对余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二、对余华创作观的影响
余华的创作观是有新颖性和深刻性的。“他常常把问题逼到没有回旋的境地”,在他眼中,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他觉得“真实是对个人而言的”,所以他“宁愿相信自己”,而不愿相信生活给他提供的那些东西。为了能从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生活中突围,他使用了一种“虚伪的形式”以接近个人精神上的真实,这样的创作观不无受卡夫卡的影响。余华的《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显示出一种卡夫卡式的荒诞与诡,小说主人公在一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步步退让,以致最后被人强行拖去为一个素不相识“朋友”守灵,并去充当死者母亲的孝子。荒诞不经的行为道出了一种心理体验的真实即人生在世的不由自主和无可奈何的尴尬境遇。该小说借鉴了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创作而成,两者在形式与思想上均有诸多相近之处。余华和卡夫卡在人类的生存观和创作观上再次重逢,那是对意义和价值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