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还是中式英语
中国英文名称为什么是“China”各种说法哪种最可信
中国英文名称为什么是“China”各种说法哪种最可信中国的英文翻译为“China”,对于这个翻译的由来,其中最广泛有趣的流传就是中国是民以食为天的,所以“China”就是由“吃那”的拼音拼起来的,当然真正的说法并不是如此。
说法一:早在1500多年前,在印度语中,从中国秦代的“秦”字得来的“chin”已经被印度人广泛使用,以用来称呼中国。
后来,许多葡萄牙人在印度建立了商业基地后,开始向中国南部推进。
自然,葡萄牙人也就从当地的印度商人那里学会了用“chin”这个词来指中国,并把它带回欧洲,变成了China。
对于China,拉丁语系的人们很快就造出了一个方便而完全规范的词Chinese,并被多数欧洲人采用,而且一直延用至今。
这就是China和Chinese的由来。
说法二: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现在的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
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
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
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
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
西方瓷器原本是从中国输入的。
明朝的时候,大批的中国瓷器产品就开始输往西方世界。
波斯人称中国的瓷器为chini,欧洲商人在波斯购买中国瓷器也同时把一词带回了西方。
后来,他们又把chini改为china,并且把生产china的中国也一并称为China。
欧美人谈到China的时候,往往联想到China(中国)是china(瓷器)之乡。
说法三:与瓷器无关——中国为什么叫China?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16版介绍景德镇瓷文化。
其文说,宋元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例句分析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例句分析一、什么是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英语学习,日常交际和写作中因受汉语思维和文化的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式英语是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是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的。
中式英语是规范英语在中国的误用,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受汉语思维和文化影响拼造出的与正规英语语言规则和文化习惯相悖的英语。
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二、中式英语的例子中国人长期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又深受汉语思维、文化背景、表达方式的影响,常直接套用汉语规则和表达习惯。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一)语音方面汉语和英语发音规则差异很大。
例如,汉语拼音中没有/θ/这个音,很多学生就借用与之相近的/s/来发/θ/的音。
比如,think和thank you,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中国式发音的典型错误。
(二)词汇方面1.词汇误用英语中的一些词有与之相近的汉语意思,但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语境中,常犯的错误是只记住了单词的中文意思,没有考虑单词的具体使用方法和语境,只是机械地对应英汉翻译,因此导致了出现中式英语现象。
例1:I am watching a book.例2:Tomorrow I will look a movie.例1和例2中“watch”和“look”都有看的意思,但他们使用的语境各不相同,规范的英语应该是“reading a book”和“watch a movie”。
与这类错误相似的还有“speak,say,talk”的误用,如“Can you sayChinese?”。
2.词汇冗余汉语表达中经常会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强调所说内容和语气,而英语则尽量避免重复,强调简洁明了。
常犯的错误是按照汉语思维逐字翻译,从而出现中式英语。
例1:His body is healthy.例2:My name is called Peter.例1和例2的两个句子作为中国人来看,不难理解,因为这两句话的表达与汉语思维完全一致,但是作为英语人士来看的话,两个句子都犯了累赘的错误,与英文的表达习惯不相符。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
括搭 配不 当 、语 义重 复 、词 语误 用 等。如 : 把 “ 拥 挤 的交 通 ”译为 “ c r o w e d t r a f i c ” ,把 “ 接 听 电话 ”译 为 “ r e c e i v e t h e t e l e p h o n e ” ,把 “ 做 手术 ”译 为 “ h a v e a n o p e r a t i o n ” 。这 些 都是 直接把 汉语 翻译 成英语 的错 误搭 配。再 如 : “ H e w a s r e a d i n g i n t h e s t u d y r o o m. ” 而“ s t u d y ”本身就含有书房 的意思 。 三 、不 同 影 二 、特 征 区别
中国英语是表达 中国特有文化 的规范英语 ,中式英语是 规范英语在 中国的错误使用 。两者 的特征 表现 自然有着天壤 之别 ,本文将从语音 、词汇和句法三方面对 比阐述 。 ( 一 )语音层面 语音方 面的中国英语 主要反映在超音段音位层面 ,如重 音 、弱化 、同化 、 连读 等等 。例如我们都有这样 的经验 ,即 便是英语学得再好 ,中国英 语学习者的语音语调总是与 以英 语为母语 的人有差异 。但这并不影响正常 的交流 。 中式 英语 在语 音层面表现为受到母语影响的一些错误 的 英语发音 。中国学生往往在发不 出英语 中的一些音位 时借 用 汉语 中与该 发音部位相 似或 听起来 类似 的音代替英 语发音 。 例如汉语 中没 有 / 0 / 音 ,中国英语学 习者会 习惯性地借用汉 语 中与其 发音部位很类似 的 , s , 将 “ t h a n k ”发音为 / s  ̄ e ' q l d。
特征 、 所 造 成 的 影 响 三 个 方 面 进行 对 比研 究 ,揭 示 两 者 的 区 别 。
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本文主要讨论了两种文化现象: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是准确规范的表达,是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都能接受的语言。
而中式英语是指受传统汉语口语或书面语影响而形成的不规范英语表达。
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解析,本文着重区分了这两个术语,以便英语和翻译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更熟练地使用英语语言,进行汉译英实践。
标签:文化现象;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区别每个国家或民族在信仰、文化、经济、政治、传统和风俗习惯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语言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各民族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
在极具包容性的英语语言中,中国英语是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使用的英语语言。
但是,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有很大的不同,中式英语是中国人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不正确使用的英语语言。
很多中式英语表达在网络上泛滥,严重地误导了很多英语学习者和翻译工作从事者。
一、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在中国,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需要用中文来表达。
中国英语最早是葛传桂提出来的。
葛曾说:英语是英国人的语言。
其他说英语的人当然应该遵循英国人的习惯用法。
1991年,王荣培指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在当地被说汉语的人使用,是建立在标准英语的基本规则上的。
1993年,谢志军又提出:“中国英语是建立在标准英语基础上的,完全有资格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
它在交流中的使用频率和有效性取决于说话人的语言技能。
”贾冠杰和向明友在1997年进一步解释道:“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是在标准英语的基本规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被说汉语的人使用。
它具有内在的中国特色,这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英语语言组成部分,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我们可以从以上学者的理论中得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不断深入的交流,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或者表达方式在英语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chinglish的用法 -回复
chinglish的用法-回复什么是Chinglish?Chinglish是指英语和汉语混合的语言现象,常见于华人社区或中国英语学习者之间。
它通常由非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因为他们会将英语中的某些词汇、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与汉语混合起来,导致语言表达上的混淆和误解。
Chinglish有时也被称为“中式英语”或“中国英语”。
造成Chinglish的原因:造成Chinglish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语言过渡、语法差异、文化差异和翻译错误等。
首先,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文化和语法上截然不同的语言,个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会将一些汉语的特点带入英语中,导致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混淆。
此外,由于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字符系统,英语中的某些概念在汉语中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这也促成了Chinglish的出现。
此外,中国社会对英语的重视也是造成Chinglish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英语教育被普遍看作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在英语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一些特定的用法和习惯通常会被强调,这导致了学习者在语言使用中出现了Chinglish的问题。
Chinglish的典型例子:Chinglish不仅在口语中出现,也经常在书面语中出现。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典型例子:1. “外卖务工”这句话的原意是“外卖服务”,然而使用了“务工”这一汉语的习语,使得翻译变得不通顺。
2. “请直接往前挤”这句话的原意是“请往前走”,然而使用了“挤”这一汉语的词汇,使得句子的表达变得不准确。
3. “招租房”这句话的原意是“出租房屋”,但使用了“招”这一词,给人一种招募租房者的意思。
这些例子凸显了Chinglish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混合情况。
Chinglish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展示了学习者在掌握英语时的挑战。
如何避免Chinglish?虽然Chinglish是初学者或非英语为母语者常见的语言现象,但通过一些积极的学习和实践方法,可以逐步减少其出现。
也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产生与异同-文档资料
也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产生与异同一、引言随着二语习得的持续升温,母语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受到关注。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二语习得群体,同时众多的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也随之产生。
这两种英语都是二语和母语即英语和中文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容易被普通的英语学习者认为是一回事,事实上二者却大不相同。
中国英语是基于标准英语之上,发音接近,不影响交流;中式英语通常很难令人理解,它的词语句子组织不合语法规则或英语文化习惯,发音偏离标准英语。
中国英语广为人接受,作为世界英语的一种而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而中式英语却是对英语的一种误用,常常影响交流,并妨碍英语的习得。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习者没有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自身的英语语言材料不够,在离开了英语使用的真实环境下用英语表达时,只能求助于母语与英语字面意义相同的语言材料,生搬硬套中文中相似的词组,句法规则或表达方式。
换言之,语言迁移,尤其是中文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正如广大研究者所认同的,学习者的母语在二语的习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习第二语言同母语的习得有着共通之处,如都必须充分创造语言环境,大量的有目的的听说练习,有机会使用这门语言并得到反馈等等, 但反过来,学习者现有的母语语言知识对二语习得的熟练和成功与否也有重要的影响。
对比分析法(CAH)更认为母语对二语习得起着决定性的而且是负面的作用。
他们把来自于母语的影响定义为一种“干扰”,二语习得的难度取决于二语与母语的相似程度:如果二者相似程度高,就会产生正迁移,二语习得相对就轻松些;反之,二语与母语之间的差距越大,负迁移作用越大,学起来越难。
CAH单纯从对比两种语言出发来预测学习者学习语言的难易,难免存在缺陷。
但学习者的母语对二语习得能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一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
语言学上一般用“迁移”来描述由于学习者二语和母语之间的相似或差异而带来的影响。
对语言迁移的传统研究包括对正迁移,负迁移,回避现象,过度使用等的研究。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作者:索微微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8期【摘要】随着英语在中国的广泛学习和使用,出现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两个概念。
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英语,而中式英语是规范英语在中国的错误使用。
这是两个不同又极易混淆的概念。
文章将从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成因、特征、所造成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两者的区别。
【关键词】英语;中式英语英语已成为全球性的语言。
英语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和传播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英语本土化的问题,形成带有地域特色的各种新英语。
中国英语产生于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接触的过程,它不仅包含了标准英语的规范形式,又汲取了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汉语的养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
自1980年葛传规先生提出“中国英语”的概念后,国内先后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李文中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进入英语交际,是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
对比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并非是规范的语言文字。
李文中将它定义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中介语现象。
一、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成因区别中西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
当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语表达时,我们往往采取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方法按照已有的汉语格局创造一些英语新词,也就产生了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是中国特有文化和英语相结合的一种英语变体,它以规范英语为基础,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的传播。
而中式英语的主要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对目标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强,受母语思维和文化的影响,在用英语表达时生搬硬套母语的语言规则、文化习惯和思维模式的结果。
中式英语有悖于英语语言规则和英语国家文化习惯,因而是规范英语在中国的误用,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
中国的英文读音是什么
中国的英文读音是什么汉语解释:中国(China),位于亚洲东部,这个中国的概念是指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发展历史绵延5000年的文明古国。
此处中国一词解释的是文化,地理,民族意义上的中国,不是政治国名解释。
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想知道中国的英文读音是什么吗?中国[zhōng guó]中国的英文释义:<名>China ;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Sino- ; PRC网络China;CN;chinese;CHN中国的英文例句:中国和许多国家进行多方面贸易。
China does a lot of trade with many countries.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
China is an oriental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中国人用筷子吃饭。
The Chinese eat with chopsticks.那个亚洲人拦住我,问我是不是中国人。
That Asian stopped me and asked if I was Chinese.一位德国科学家打断了我,并问我是否来自中国。
A German scientist interrupted me and asked if I came from China.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主张对中国汇率政策采取强硬态度的人承认,全球经济衰退在中国贸易顺差的大幅下降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Yuan hawks acknowledge that the global downturn played a role in that slump.中国领导人说过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Chinese leaders have already said china will never be a super power.中国曾经声称东海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内。
中式英语
Chinglish
• Chinglish,即"中式英语", 也叫“中国式英语”。中式英 语指带有中文词汇、语法、表 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 国特色的语言。“中式英语” 这个词语在英语里面被称为 “Chinglish”,意思是汉语及 英语组合而成的语言。
搞笑奥运菜谱
诗句俗语翻译 Verse saying translation
• raising my hing my eyes, my nostalgia comes around.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losses not pleased by external gains, not saddened by personnel.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 • • •
a chicken without sex 童子鸡。 Red burned lion head 红烧狮子头 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 夫妻肺片
搞笑电影翻译 Film translation
• • • • • • • • • • • • farewell my concubine 霸王别姬 third sister Liu 刘三姐 ashes of time 东邪西毒 Pandora's box 月光宝盒 flirting scholar 唐伯虎点秋香 woman-demon-human 人鬼情未了
搞笑成语翻译 Funny idioms translation
• • • • • • • • three heart two meaning 三心二意 look through autumn 望穿秋水 Red face know me 红颜知己 don't care three seven twenty-one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例子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例子1.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是什么?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英语表达时,受到母语中文语法、词汇等影响,导致英语表达中出现的不规范、不通顺的语言现象。
通常是指中国学生或非英语专业人士在使用英语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而中国英语是指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所创造出来的一些词汇、短语、语法结构等,反映了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2. 为什么会出现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出现是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所导致的。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通常会受到母语中文的影响,导致在英语表达中出现不规范的语言现象。
而中国英语则是由于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创造了一些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3.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例子是什么?中式英语的例子包括:语法错误、词汇搭配不当、句法混乱等,比如“我上个月去了上海旅游”中的“上个月”应改为“last month”。
而中国英语的例子包括:一些中国独有的词汇、短语和表达方式,比如“long time no see”、“no zuo no die”等。
4.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影响是什么?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存在会影响中国学生和非英语专业人士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效果,降低其在国际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中国英语的存在也可能会导致一些英语国家人士对中国人在英语表达上的误解和不理解。
5. 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要避免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首先需要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引导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注重语法、词汇和语言习惯的正确使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中国英语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避免一些不当的词汇、短语和语法结构的流行和传播。
总的来说,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是受到中国文化和语言习惯影响后所出现的语言现象,其存在不仅影响了中国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影响了国际交流中对中国人的理解和认知。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注重语言习惯的养成,对于国家而言,也应该加强对中国英语的规范和引导,避免一些不当的语言现象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China English
Unnecessary Modifier
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开始了各种商业活动。 A: Hundreds of transnational firms have started various businesses in China B: Hundreds of transnational firms have started businesses in China various这个词是中式英语的又一典型多余修饰语。 类似的名词词组(“a series of” “all sorts of”,and“various kinds of”) 在翻译中通常不必译 出。在汉语中需要它们来表明复数,然而在英 语中,只需以名词的复数形式出现。
中式英语的特点
Saying the same thing twice: 暂时性 temporary in nature 新发明 new innovation. 互相合作 mutual cooperation
“如果我们不成功,就有失败的危险。” 如果我们不成功,就有失败的危险。 如果我们不成功 “If we don’t succeed,we run the risk of failure.”
(This sort of repetition is already familiar: it is an expanded version of a pair of redundant twins. We also have two parts of a sentence that mean virtually the same meaning.)
北京公共场所翻译错误
北京公共场所翻译错误
北京公共场所翻译错误
Bulk(散装) Bulk(散装) Preserved Fruit
中式英语的概念阐述来源
中式英语的概念阐述来源中式英语,又称为中国式英语或中国英语,是指由中国人使用的英语,其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往往受到中国汉语的影响。
中式英语的概念阐述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式英语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中国是一个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项外语学习任务。
由于中国汉语和英语在语法、词汇、发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常会出现语言干扰现象。
一些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表达时出现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和习惯。
这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就是中式英语的一种体现。
其次,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人表达观念和思维方式与西方国家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会借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中式英语。
例如,在汉语中,修辞手法和比喻的使用非常普遍,而英语在这方面的表达习惯与汉语有所不同。
中国人在英语中常常使用汉语的修辞习惯和比喻,使得表达显得有中国特色,从而形成了中式英语的现象。
此外,中国国内一些主流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也对中式英语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过去的英语教育中,注重的是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忽视了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一些学生在表达时,为了追求语法准确性而牺牲了真实的表达和口语流利度。
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倾向于通过简单翻译和直译的方式来表达思想,从而产生了一种中式英语。
最后,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工具语言,用于实际应用和交流。
由于英语在中国不是母语,而是一种外语,在日常交流中,中国人常常将英语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而忽视了一些文化背景和其他地域特色的表达方式。
这使得一些中国人在英语表达中,更加倾向于使用简洁直接、逐字翻译的方式,形成了中式英语的特点。
总之,中式英语的概念阐述来源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干扰、文化差异、教育体制和应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它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语言习惯的特色。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精品文档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第一章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界定1.1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把中国独有的文化、事物、意念等通过音译、译借以及语义再生等方法传入国际英语世界。
具有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谢之君[1]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
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
1.2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因不了解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引起英语国家人的尴尬或者令人贻笑大方。
例如中国人习惯说“去哪?”。
翻译过来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但在西方,“Where are you going?”侵犯了他们的个人隐私;这种句式虽没有语法错误,却不合英语文化习惯,也可纳入中式英语之列,统称为Chinglish。
1.3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区别中式英语一般是对个体的语言特征而言;中国英语是对群体语言特征而言。
前者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处于不断自我修正之中,以便习得规范的英语;后者至少在句法文本上是相对稳定的;其发展变化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相适应的[3]。
中式英语是因学习者本身英语水平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点,出于无奈而瞎编的汉语式英语,是典型的负迁移。
而中国英语是为了表达中国人对世界事务的不同看法或是独到看法,有意识、有目的地、规范地“借用各种”汉式说法。
二者都是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具有中国特点,但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其构成和适用范围远比中式英语丰富和广泛,对英语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外宣传的进一步扩大而增强;中式英语是一种畸形语言现象,其构成和适用范围不稳定也不广泛,在对外交际和文化交流中起阻碍作用,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化,这种畸形语言会日趋减少直至消亡。
第二章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形成及表现2.1中国英语的形成中国英语的特点主要由中国人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
中式英语-chinglish
EXAMPLE:
4.在将来的30到50年间,我们在经济上将达到经济发 达国家的水平。
A: in another 30 to 50 years, we shall approach the level of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B: in another 30 to 50 years, we shall approach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已经意味着是经济上发达 的国家,因此,没有必要再加上修饰语。)
4 写作中中式英语的特点:
6.语法错误Syntactic Error
EXAMPLE: 请再给我两小时。 A:Please allow me more two hours. B:Please give me another two hours. 和他结婚以后,她的麻烦就开始了。 A:After marrying him, her trouble began. B:After marrying him, she began to have troubles.
3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
1.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 自由恋爱 free love free choice of marriage partner
2.不同的思维方式Different thought pattern The Chinese Team won the American Teem. 中国队战胜了美国队 The Chinese team beat the American Team. 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
3.不同的习惯Different habitual usage 东北—northeast 迟早--- sooner or later 中式英语Welcome to use ATM service 正确:Thanks for using this ATM 中式英语Welcome to ride Line 52 Bus 正确: Thank you for riding Bus Line 52.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几点区别-精选文档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几点区别英语在过去的50年里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据1995年3月23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统计,大约有14亿人居住在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里,把英语作为母语或接近母语的人数至少在12亿和15亿人之间。
英语在快速全球化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广泛的本土化。
长期以来,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成为了语言学家讨论的重点话题,而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在各自国家的外交活动中也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日益增加,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
因此,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英语——“中国英语”的研究也就日显重要。
一、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不同定义国内很多学者对中国英语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见解,李文中提出“中国英语” 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可以用来表达中国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特有事物,不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多种手段进行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篇章。
汪榕培教授于1991年提出“中国英语” 是中国人在中国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
1999 年贾冠杰和项明友对汪榕培的“中国英语” 的定义给予了修正和补充,他们认为“中国英语”是中文使用者所使用的一种英语变体,以标准英语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并且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使用者因为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生搬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符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它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中介语现象。
根据这二者的定义,中国英语可同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和巴基斯坦英语等一样跻身世界英语之列,应该适当进行鼓励、合理提倡;而中式英语与人们通常的评价相对一致,是文法不通的英语,必须加以修正、改善提高。
二、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从总体上看,都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当母语的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时,常会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差异巨大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为依仗,则会出现负迁移现象。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一样吗?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一样吗?葛传槼先生在他的文章《漫谈由英译汉问题》里面提出了“中国英语”这一概念。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有所不同,“中式英语”只是机械的将中文转换成英语,汉语痕迹明显,通常会有用词或者语法的错误,但“中国英语”在用词和语法上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是因为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涉及到中国题材的文章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中国英语”,因为很多带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很少能在现有的英语词汇中找到适当的表达,只能用其他词汇借代或者用新型混合词汇来表示。
例1:英语词汇中里面没有“上火”这个概念,但如果要表达“上火”,就可以直接写成shanghuo,China Daily就这样表达过这一概念:The 30-year-old used to spend his summer holiday in Shao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where his aunt lives. It was a lot of fun, but?the heat causedhim to suffer nosebleeds.?This is a typical symptom of too much internal heat,or?shanghuo, he was told.例2:“风水”如果直接译为wind and water无法表达出它本身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用汉语拼音feng shui来表达,极具中国特色:Chinese place is an feng shui aquarium inside the house or a small pond outside,hoping to increase their chances forwealth and good fortune, because the Chinese word for fish ha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s abundance and affluence.例3:“三从四德”用英文是这样表达的:According to the so-called“three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三从四德)—the standards expected for women in ancient China—being good at embroidery was a key virtue.The other three were morality, beauty and an elegant manner. 作者通过three 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这种独特的搭配形式来反映这一中国古代观点,并通过后面的解释“being good at embroidery, morality, beauty and an elegant manner”来让读者明白这个概念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目前世界上有三亿五千万人的第一语言 (小康水平),iron rice bowl(铁饭碗),
是英语,“英语全球化”模式已经是语言发展 four modernization(四个现代化)等“中
的一个趋向。那么,作为有着广阔市场的英语 国味”很浓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是
在我国的发展更是不容忽视的。在现今的中 中国英语呈现出明显的特点。这里还有一些
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过, 2.1 生搬硬套
诸多中国英语的论断中都表现出英语是在中
我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往往是把英语直译
文影响下的英语变化现象,所以它体现出一 成汉语,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没有理解英语中
些特点。
每个单词的深层含义,英语并不像我们想象
1.1 中国英语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 的那样直接把单词对等上去,这样写出来的
make, let等词的滥用也是中式英语的一个特 点。如
1).People usually consider that knowl- edge is power. (cf. Knowledge is usually considered as power.)
2).Everybody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cf. Active par- ticipation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 使我们进入一个误区,便产生了中式英语。
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 那么什么是中式英语呢?(" C h i n e s e E n -
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谢之君 glish"或"Chinglish"),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
(1995)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 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之
科技咨询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145
学 术 论 坛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NO.0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图 3 软件控制流程图
制系统,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易于规模 化生产。该系统已经运行近一年时间,性能 非常稳定、可靠;此外,本系统设计初期 已预留了通讯端口,加以设计即可实现远程 控制,轻松解决多个鱼缸的集中控制和管 理。若在本系统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后,即可 用于其他方面的控制,譬如人类居住环境的 温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的智能控制。具 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用价值。
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 中,受汉语思维方式和相应文化背景的干扰和
用者的水平有关”。罗运芝(1998)简单概括为 影响而说出或者写出的不符合英语习惯的畸
“中国英语是载汉语语言特征的英语变体”。各 形英语。这种英语是经常见到的,也表现出
位学者想从各方面对中国英语予以诠释,但 一 些 特 点 。
国英语的特点。
ing fish. (fishing)
1 . 2 文化,传统,习俗,背景等等的不同,
在很多时候,很多学生会将书桌
使英语中必然会出现中国特色很浓的词汇
“d e s k ”说成“b o o k d e s k ”或“w r i t i n g
在政治课上我们经常会说到中国特色社 d e s k ”, 将汽水“s o d a p o p ”说成“a i r
中式英语向中国英语的转化也是一个必然结 果,不容忽视。就如老话长谈的 long time no see,还有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中国 学生常称呼的 Teacher Wang,以前这些也 都是中式英语, 但由于华人的广泛使用, 现在 已经被英语国家的人所认可 ,变成了名副其 实的中国英语。
中式英语是由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把自己 的思维模式、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带入到 英语学习当中,忽视了英语国家的语言习 惯。然而,中国英语虽然有些地方不符合语 法,明显的带有中国的特色,但是由于广泛 使用,已经被外国友人接受了。所以说,中 国英语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成为一种 合格的英语。
1).I am waiting you. (waiting for) 2).He is interested drawing. (in drawing) 3).Look at that girl wore pink blouse is my sister. (in pink blouse.)
(下转 147 页)
都知道,不同语言的不同结构会影响人们的
2).We two who and who?( 咱俩谁
思维方式和感知。思维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 跟谁啊)
民族所独具的,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已经形
虽然这样的话现在用来当作笑话,但是
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那么在学习英 以前确实有人这么说过。还有很多句子直接
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中国的特色。 把单词堆在那里,这样就很烦琐,如:
同的角度都提出了不同的说法。汪榕培先生 语中。
(1991)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
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 2 中式英语
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1993)认为“中国英
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总会有这样一种
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 概念,认为中英文的意思是对等的,这样就
学 术 论 坛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NO.0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中国英语还是中式英语
王绍伟 贺明芳 刘楠楠 黄瑾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荆州 4 3 4 0 2 3 )
摘 要: 在英语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潮呈现出波涛汹涌之势。英语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与发展,但在它的
国社会,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13 亿中国 例 子 :
人现在和以后将使用的English应该同British
这些词汇,外国人刚听到的时候可能有
English,American English 和 Australia 些迷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越来越多
English 一样,成为一种被人认可的名副其实 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使这
W.Humboldt 曾说过,人们世界观的形成要通
1). My mother will go to the shop
过语言这一手段才能实现,而我们在中国特 to b的作用些所讲的英语就造就了中
2).His grandfather lived on catch-
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两种讨论。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下探索。
关键词: 中国 中式 英语 对比
中图分类号:Z 8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534(2007)02(b)-0145-02
当 今 ,英 语 已 经 成 为 一 种 世 界 性 的 语 神文明),fairly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
[3] 胡伟.单片机C程序设计及应用实例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7.
(上接 1 4 5 页)
4).Everyday my father drives me to the school, and then brings me back home. (Everyday my father drives me to and from school.).
的中国英语。
些词语逐渐地被他们接受,成为了中国英语
的一部分。还有一些成语谚语也被翻译成了
1 中国英语
英文,如 : 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在 1 9 8 0 年,葛传先生就提出了“中国 arrow(一箭双雕 )like bamboo shoots
英语”这 个 概 念 ,于是,国内的学者从不 after rain(雨后春笋)等,也融入到中国英
3).I not only pay off all my debts, but I still saved so me money. (cf. Not only did I pay off my debts, but I still saved so me money.)
4).Hunger and cold made them steal things. (cf. Hunger and cold drove them to steal.)
思维方式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英语变体
句子就只是单词的集合体,外国人根本看不
中国英语的中国特点是不可避免的,这 懂 。 例 如 :
是由于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所构成的固有的
1 ). G o o d g o o d s t u d y ,d a y d a y u p
思维模式和传统的中国文化所导致的。大家 ( 好 好 学 习 , 天 天 向 上 。)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小 water”。这就是他们单纯地把英汉对照所做
康社会……诸如此类的语言在英语中是没有 出的典型的中式英语。
的,于是在长期的发展中便衍生出一类有中 2.2 句型转变少
国特色的词语。如:spiritual civilization(精
尤其被动语态, 倒装语句使用少,
之间设定一个函数关系。用以决定是否现在 做出相应处理或者与下次检测要间隔多长时 间。
5 结语
以 AT89C52 单片机为核心的鱼缸智能控
参考文献
[1] 求是科技.单片机通信技术与工程实践[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
[2]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 2 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2.
147
5).A sudden cry made her stand up. (cf. A sudden cry brought her to f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