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腐蚀与防护4腐蚀动力学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lg ia
阴极极化时 c较大:
ic
i
i0
exp
c
c
ln
ic i0
b ln
ic i0
a b lg ic
(2)微极化
i
i
i
i0
exp
exp
平衡电位Ee附近的极化曲线可以看做直线,
用直线斜率来确定Rf。(法拉第电阻)
d
RT
Rf ( di )0 i0nF
Rf i
复相电极和腐蚀电池
电位和电流的关系 电偶腐蚀电池 氧浓差电池 腐蚀微电池
单一电极反应的速度
◆ 过电位和电极反应速度
■电极反应速度 设电极表面上只有一个电极反应
R = O + ne
i = nFv (Faraday定律 )
• 平衡状态
电极反应的电位: 平衡电位 Ee(热力学宏观参数)。
氧化方向和还原方向的反应速度相等,其 大小称为交换电流密度,i 0 (动力学微观参数)。
RT
]
•电极反应速度与电位的关系
动力学基本方程式
i
i
0
exp(
)
i
i
0
exp(
)
RT
(1 )nF
RT
nF
i
i
i
i0
exp
exp
阳极极化时, a>0,电极反应表现为氧
化方向,电流为正,记做ia
ia
i
i
i0
exp
a
exp
a
阴极极化时, c<0,电极反应表现为还原方
(1)极化图 所谓活化极化腐蚀体系,是指在腐蚀电位附
近,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都受活化极化控制,浓 度极化都可以忽略不计。
E
Eec
ic
Ecor
icor
icor ia
Eea
E Eec
Eea
ic
ia icor
i
(a)E~i坐标系
Lg|i|
(b)E~lg|i|坐标系
均相腐蚀体系的极化曲线(活化极化体系)
当Eea<<Ecorr<<Eec,符合Tafel公式
返回
活化极化
设电极反应的阻力主要来自电子转移步骤, 液相传质容易进行,这种电极反应称为受活化极 化控制的电极反应。
电位变化对电极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R = O + ne (电极反应)
是在电极界面上进行的,因为电极反应中带 电粒子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越界面双电层,故反应活化能中应包 括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

△G*R→O
ia
i
iO
i
iO
i ic
(a) ~i坐标系
iO
ia
i
lg|i|
ic
i
(b) ~lgi坐标系
活化极化控制电极反应的极化曲线
• 动力学参数
(1) 传递系数 (或Tafel斜率为)
表示双电层中电场强度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一般不到大,多为0.5左右。
RT
(1 )nF
RT
nF
(2) 交换电流密度i0
i0 反映电极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 也反映电极反应的极化性能的强弱。
E
Eec
E
Eec
Eea
Eea
icor
lgi
icor
lgi
(a)阳极平衡电位负移 (b)阴极平衡电位正移
E
E
ico
E
bc
icor
lgi
(c)阴极Tafel斜率增大
E
ba
icor
lgi
icor
lgi
(d)阳极Tafel斜率增大 (e)阴极反应ico 增大
ia0
icor
lgi
(f)阳极反应i
o a
增大
● 极化状态
向,电流为负,记做ic
ic
i
i
i0
exp
c
exp
c
两种特殊情况:
(1)强极化
在强极化(a 或c比较大)时,过电位与电
流密度(即电极反应速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
a blg i
(Tafel公式)
阳极极化时 a 较大:
ia
i
i0
exp
a
a
ln
ia i0
b
lg
ia i0
相同时, i0愈大,电极反应愈容易进行。
i 相同时, i0愈大,电极反应的可逆性愈大
(即电极反应愈不容易极化或极化性能弱)。 参考电极电位必须稳定,如 SHE。
i0 与电极反应本性,电极材料,浓度及温度有关。
各种金属上析氢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 i0 及b
金属
Pb Hg Cd Zn Cu Ag Fe Ni Pd 光亮Pt
ic i0
活化极化和浓度极化作为控制因素的条件
i0 << id,对氢离子还原反应和氧分子还原反应都成立 当 i0 <<ic<< id时,电极反应受活化极化控制。
当 ic id 时,电极反应受浓度极化控制。
当 ic = id/2 时,电极反应受混合控制。
返回
均相腐蚀电极的极化
均相腐蚀电极
均相是指金属和溶液都是均匀的。腐蚀电极 界面上至少同时进行两个电极反应:一个是金 属的氧化反应,另一个是去极化剂的还原反应。
= f (i) 或 E = Ee + f (i)
称为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基本方程式, 其图形表示即其极化曲线,也叫做过电位曲线。
返回
电极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
电极反应的步骤
一个电极反应至少需包括如下连续步骤: (1) 液相传质:溶液中的反应物向电极界面迁移。 (2) 电子转移(放电):反应物在电极界面上发生

(R)
nF△E
△G*R → O
nF△E

液 △G*O→R (O)
△G*O→R
X1
X2
nF△E
nF△E
= X2
X1+X2
电位变化△E对反应活化能影响
E — 电位改变, nFE — 带电荷nF的粒子穿越双电层所做的功增加。 -(1-)nFE — 氧化方向反应的活化能改变量。 nFE — 还原方向反应的活化能改变量。 (1- ), — 电位对氧化方向和还原方向反应活
相等,称为电极反应的耦合。
返回
• 腐蚀电极的极化
● 电流加和原理
(1)自然腐蚀状态:
在腐蚀电位Ecor,阳极反应速度和阴极反应速度相等。即总的 氧化反应速度等于总的还原反应速度。这是金属表面无电荷积 累这一要求的必然结果。
i i i a EE corr
c EE corr
corr
ia ia ic ic
返回
真实极化曲线和实测极化曲线
真实阳极极化曲线:ia=f1(E) 真实阴极极化曲线:ic=f2(E) 实测阳极极化曲线:i+=g1(E) 实测阴极极化曲线:i-=g2(E) i+=ia-ic=f1(E)- f2(E) i-= ic -ia= f2(E) - f1(E)
● 自然腐蚀状态
*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往往是阴极反应, 特别是氧分子还原反应涉及浓度极化。
●●液相传质的方式
氧分子的液相传质方式有对流和扩散两种。
O2 扩散层界面
溶液
金属
微阴极
氧向微阴极扩散途径示意图
简化条件
只讨论稳态扩散。浓度紧随x变化 c=f(x) 溶液主体反应物浓度Cb不随时间变化,即Cb恒
定。 扩散系数D常数
ia ic ia ic
(2)极化状态 :
在极化状态,阳极反应速度和阴极反应速度 不再相等,其差值等于外加极化电流密度。即
i ia - ic
—电流加和原理
i ia ic (ia ia ) (ic ic ) (ia ic ) (ia ic )
i ic ia (ic ic ) (ia ia ) (ia ic ) (ia ic )
材料腐蚀与防护
第四章 电化学腐蚀的速度
腐蚀动力学问题
单一电极反应的速度
过电位和电极反应速度 电极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 活化极化 浓度极化 阴极极化曲线
均相腐蚀电极的极化
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 腐蚀电极的极化 活化极化腐蚀体系 受活化极化控制、包括浓度极化的腐蚀体系 差数效应与阴极保护效应
电化学反应。 (3) 液相传质或新相生成:产物如果是离子,向溶
液内部迁移;如果是固体或气体,有新相生成。
速度控制步骤 在稳态条件下,各步骤(串联)的速度应相
等,其中阻力最大的步骤决定了整个电极反应 的速度,称为速度控制步骤,简记为RDS。 活化极化和浓度极化
电子转移步骤的阻力所造成的极化叫做 活化极化,或电化学极化;液相传质步骤的阻 力所造成的极化叫做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
nF
id
如果液相传至中的阻力不能忽略,反
应物表面浓度Cs将低于主体浓度Cb, 阴极反应电流密度应表示为:
ic
i0
Cs Cb
exp(
c
)
i0 (1
ic id
)
exp(
c
)
活化极化与浓度极化共同存在 时的阴极极化曲线
动力学公式
i
0
exp(
c
)
ic
1
i0 id
exp(
c
)
c
ln(1
ic id
) ln

较(活化极化控制电极反应和活化极化腐蚀体系)
活化极化控制电极反应 活化极化控制腐蚀体系
未极化时的参数
极化程度
极化电流
基本动力学方 程式 求io(或icor)的 方法
平衡电位Ee 交换电流密度 i0
过电位ŋ=E-Ee ŋ>0 阳极极化 ŋ<0 阴极极化
i=i-i 阳极极化 ia=i-i 阴极极化 |ic|= i-i
ia
ia0
exp(a a
)
ia0
exp( E
Eea
a
)
ic
ic0
exp(
c c
)
ic0
exp(
E
Eec
c
)
在腐蚀电位Ecor
icor
ia EE cor
ia0
exp(
Ecor
a
Eea
)
icor
ic
EE cor
ic0
exp(
Ecor
a
Eec
)
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电位的表达式
Ecor
ac a c
b伏
0.110 0.113 0.12 0.118 0.115 0.116 0.125 0.110 0.130 0.13
i0 的测量方法:
一是利用强极化数据,将Tafel直线段延长到平
衡电位Ee ( = 0),便可得出i0。 二是利用微极化数据,在 i坐标系中作极化
曲线。
返回
• 浓度极化
当电极反应的阻力主要来自液相传质步骤, 电子转移步骤容易进行时,电极反应受浓度极化 控制。
化能影响的分数,称为传递系数或对称系数。
电极反应速度与过电位的关系
i EE e
nFkc0CR
exp[
(1
)nF
RT
Ee ]
i EE e
nFkc0CO
exp[
nF
RT
Ee ]
i0
i
nFka0CR
exp[(1 )nF
RT
E]
i0
exp[(1 )nF
RT
]
i
nFka0CO
exp[
nF
RT
E]
i0
exp[ nF
※因为金属和溶液都是均匀的,故两个电极 反应发生在整个金属暴露表面上。
Sa=Sc=S
• 混合电位
Eea < E < Eec
E是这一对电极反应的共同极化电位,称为混合
电位。Ecor介于Eea和Eec之间。
思考题:混合电位、腐蚀电位、稳定电位、开路电位、平衡电 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电极反应的耦合
在混合电位E,一个电极反应按阳极反应方向进 行,一个电极反应按阴极反应方向进行,其速度
i0 i E Ee i E Ee
极化状态
极化电流 — 对电极系统通入的外电流。
电极反应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电位偏离平衡
电位Ee达到极化电位E。
i i i = E- Ee
过电位 — 描述电位偏离Ee的程度,
即极化的程度。
动力学基本方程式
表示过电位 (或极化电位E)和电极反应速度i之间的关系式
Fick First Law: dN D dC D Cb - C s
dt
dx
阴极反应速度
dN
Cb Cs
ic nF dt nFD
极限扩散电流密度id
id
nFDC b
Cs Cb (1 ic ) id
浓度极化过电位
RT nF
ln
Cs Cb
Cs Cb (1 ic ) id
RT ln(1 ic )
(1)动力学基本方程式
i ia ic
icor
exp
E
a
exp
E
c
(2)实测极化曲线 其特点:
强极化区
阳极极化时,极化值△E比较大,即ic= 0
i ia
icor
exp
E
a
阴极极化时,阳极反应速度可以忽略(ia = 0)
i
ic
icor
exp
E
c
微极化区
极化值E很小
i
icor
1
a
1
c


1N H2SO4 1N H2SO4 1.3N H2SO4 1N H2SO4 2N H2SO4 1N Hcl
1N Hcl 0.11N NaoH
1.1N KoH
1N Hcl
i o(安培/厘米2)
6.6x10-15 3.0x10-13 2.2x10-12 3.1x10-11 1.1x10-7 6x10-9 2.5x10-6 1.5x10-6 8x10-5 0.17
ln
ic0 ia0
a a c
Eec
c a c
Eea
ln icor
a a c
ln ia0
c a c
ln ic0
Eec
a
Eea
c
影响腐蚀电流密度的因素
如果条件Eea << Ecor不满足,即Ecor – Eea比较小,阳极反应不满足强极化要 求,那么阳极反应电流密度应改写。
活化极化腐蚀体系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因素
E
Rp
E i
ac a c
1 i cor
活化极化腐蚀体系的真实极化曲线 和实测极化曲线的关系
(a)E~i坐标系
E
Eec
Ecor
ic
i+
ia
i-
Eea
E
Eec
Ecor Eea
(b)E~lg|i|坐标系
|ic| i+
icor
ia |i-|
O
i
lg|i|
• 由实测极化曲线求腐蚀电流密度
(1)Tafel直线段外延法 (2)线性极化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