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心理学家进行研究认为,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的心理动因,即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一)本能
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例如,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低,与许多野兽相比,它们的体力较弱,奔跑的速度较慢,没有尖利的爪子和牙齿来抵御外敌,古猿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依靠集体的智慧来保存种族的繁衍和发展。这样,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集群的习性,并通过种族繁衍流传给后代。
来自人类个体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在婴儿与母亲的积极交往中,婴儿与母亲形成和发展了积极的情感联系,这是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性交往。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个体早期的社会性交往是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的个性发展的基础。社会心理学家赞-威克斯勒等人(C.Zahn-Waxler&M.Radke-Yarrow,1979;E.Maccoby,1982)的研究发现,在母婴的积极交往中,在母亲的指导下,婴儿学会了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了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如与人分享、谦让、合作、团结,同情、关心、帮助他人,尊敬长辈,文明礼貌等等。也正是在与母亲的积极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在母亲的指导和要求下,婴儿还学会了参与交往、发动交往和维持交往,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习得了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并积累了社会交往经验。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形成诸多社会关系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质量。
无论是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都表现了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本能需要,而且,这种本能需要的满足,还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了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 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 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小视窗
恒河猴实验
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动物学家哈罗(H.Harlow&M.Harlow,1966)曾做过一项恒河猴的有趣研究,研究者将小猴与猴妈妈分开,而让它与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和一个用绒布制成的假妈妈一起生活。金属猴妈妈能为小猴提供食物,绒布猿妈妈不能提供食物。结果,在165天的实验过程中.小猴同金属妈妈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有显著差异。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16小时以上,它总是设法呆在绒布妈妈身旁,与其拥抱、亲昵或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睡觉。相反小猴每天在金属妈妈身旁呆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而这期间还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可见,动物之间的依附行为或交往行为取决于机体寻求温
暖、舒适的本能需要,温暖和舒适能为机体提供安全感。
图9.1 恒河猴实验
(二)合群需要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研究者先将被试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主试告诉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表9.1 沙赫特的实验研究结果
选择的百分比
条件与别人呆在一起无所谓单独合群程度
高恐惧组62.528.19.40.88
低恐惧组33.060.07.00.35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如此。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三)自我肯定需要
我们每个个体对自身的了解都来源于社会学习过程,当婴儿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加深,他们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够区分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他们就有了了解、认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产生了自我意识。但是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1902)发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别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了自己,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例如一个人被他的父母所钟爱,被他的老师所重视,被他的朋友所尊重,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有一个人常常被老师和同学推举担任某项工作,大家有难题时也都愿意向他请教,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具有才能的人。
小视窗
动物和婴儿的照镜子研究
CooCooley认为他人对我们建立自我概念起着决定作用:如果我们不能透过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那我们的自我意识就会是模糊的,因为我们无法从社会的角度去看自己。
Gallup(1977)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观察黑猩猩、猫和狗等动物在镜子面前的表现,发现黑猩猩比猫、狗等动物在镜子前的自我注意更长久,而且还会用镜子来整理仪容和自娱、扮鬼脸等。Gallup将黑猩猩麻醉后,在其眉毛和耳朵上抹上红颜色,发现黑猩猩醒来后再照镜子时,能够马上摸到自己的红眉毛和红耳朵。后来,这项实验也在婴儿身上做过,Lewis等(1978)发现,21~25个月大的婴儿中有四分之三能够摸到抹有胭脂的鼻子,但在9~11个月大的婴儿中,只有四分之一能够做到。
自我意识的形成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而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对别人的评价的意识而发展的。这个过程类似于个体通过照镜子来认识和辨别自己。
通过这样的"镜像自我",个体的自我概念就引导自己塑造了实际的自我,否则,个体就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接触人类社会,就没有与人的正常交往机会,那么,尽管他可能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发展正常,但他的自我概念发展却会受到抑制。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往,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就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树立相应的可行的奋斗目标。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总是会选择一些自己愿意在心理上接受的群体与其进行比较,并接受这些群体对自己的影响,把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都与之对照。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交往。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知道自己的一些品质或某些特征,我们还会觉得不够。比如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已达到160厘米时,还会想知道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自己在同龄群体中是比较高些,还是比较矮些?当老师告诉我们某门课的考试成绩后,我们还会迫切想知道班里其他同学在这门课上的成绩,从而确定自己在这门课上的成绩是较好呢?还是较差?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形成社会技能和学会各种知识。与他人比较,不仅限于自己生活周围的同龄人。我们有时也会与一些理想中的人进行比较,比如自己的父母、老师、英雄人物、青春偶像等,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所以,他们往往会成为我们行动的楷模。
通过与他人比较来了解自己虽然是很有用很简单的方法,但有时也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方法。别人的评价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客观,有时候也会是不公平的,就像镜子也会反光,也会不平整,也会歪曲我们的形象一样。他人的评价有时也会带有某些偏见,或者别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就会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方式。每一个人都会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各自的特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