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美术的辉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第23课美术的辉煌一、学法指导1.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

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19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各派崛起、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资料丰富并容易找到,因此建议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对教学中难点内容如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2.必记知识(1)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美术(2)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3)现代主义美术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19世纪以来的美术(1)新古典主义:①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②特点:内容上,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③成就: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的《泉》(2)浪漫主义:①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②特点: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③成就:法国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3)现实主义:①背景:见文学②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③成就: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印象画派:①背景: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和的进步(光学领域的新成就)②特点: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③成就: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梵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5)现代主义:①背景:20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人教历史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人教历史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突 出 理 性
画风庄严、典雅; (3) 技巧上:强调线条准确和
清晰。
二、浪漫主义美术
1.背景
——19世纪30年代左右
(1)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社会矛盾尖锐;
(2)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找 新的精神寄托 。
2.特点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 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 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 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荷兰-凡高:《向日葵》
——“扑向太阳的画家”
《向日葵》系列画是荷兰画家梵高在阳光 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阿尔勒小镇所作的。 画家当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 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 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 烈的,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 灵气。 1987年,该系列画作之一由日本安 田水上火灾保险公司以4000万美元购得。
安格尔《路易十三的宣誓》
画中的路易十三双手向圣母 献上他的王冠和王笏,意思 是说如果他要作继承人的话, 他得放弃他的王冠和王笏, 表示对宗教的虔诚的情景。 这幅画受到法国王室及保守 势力的极度赞赏。
安格尔《路易十三的誓愿》
3.特点:
强 (1)内容上:往往是重大事件;
调 (2) 形式上:画面严整与和谐,
导入新课
中新网2015年5月12日电 据外媒报道: 毕加索名画拍出11亿人民币,
成全球最贵拍卖画作!
《阿尔及尔 的女人》 ——毕加索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剧烈 动荡。(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
(2)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 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3课美术的辉煌 PPT课件(88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3课美术的辉煌 PPT课件(88张)

《播种者》
《播种者》画面上只有一个人物──播种者, 他顶天立地,占据着画中央,为了突出人物, 背景和道具减到最少程度,构图极其单纯, 除了远处一个赶着牛耕地的农夫以外,前景 上只有这个顶天立地的播种者。
地平线在这里是惟一重要和突出的背景,它向播种者大步前进的 方向波动倾斜,加强了人物前进的动势,并与播种者的手和步伐, 共同造成一种非常均衡有力的运动旋律,使观者感到画面上人物 的运动是欲收不止的,他那大步前进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仿佛 他将一直走到画的外边,一直走到远处。它像是米勒所坚持的艺 术道路的宣言,播种者的雄姿整个儿浸融于暗红色夕阳的逆光和 黄昏的暗影之中,他脸上和身上的色彩和线条,却是模糊不清的。 只隐约可见他身着褪了色的红上衣、蓝裤子,扎着白色绑腿,但 这一切均被朦胧暗影所融化、糅合,仿佛同大地溶在一起了,使 他那大步流星的雄健的播种姿态形成一个“全体形态的效果和剀 切的动作而表现的”(米勒语)美的形象。
◇《拾穗者》米勒(法)
《拾穗者》(1851年)画面上是一 片收获过的麦地,远处有满载麦子 的马车、麦垛和忙着运走麦子的人。 近处三个农妇弯着腰在捡拾落下来 的麦穗。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 切美丽,而又给人以 丰富联想的 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 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 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 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
枪 杀 马 德 里 市 民 哥 雅 ( 西 班 牙 )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枪杀马德里
市民》表现的情节是:深夜,在马德
里皇宫附近的太子山旁,法国士兵处
决被他们抓来的起义者。其中有神父、僧人、市民和 农民们。他们表现出愤怒、不屈和仇恨,也表现出面 临死亡的惊恐和哀痛。一个对着枪口的白衣起义者, 像受难的耶稣基督一样,把双臂伸开。画家用开放而 简练的笔法,有力地表现出反抗暴力压迫的百姓黎民 在临终前的丰富的人性。而他们的对方,则是一排看 不见人脸的“杀人机器”。从地面上的方形灯里,射 出惨白的光线,反衬出天色的黑暗和环境的阴冷。哥 雅以深厚的同情与愤怒,忠实地再现了暗无天日的年 代里那场骇人的暴行。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四、19世纪印象画派
法国印象派 代表莫奈 ¨ £ · ¨© £ Ä ª Ä Î (1840-1926)
(法)莫奈
2015-4-8
日出· 印象是莫
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 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 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 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 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 所渲染,水的波浪系由 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 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 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 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 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 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 进。远处的工厂烟囱, 大船上的吊车……
拿破仑和约瑟芬的故事
1810年4月2日——同奥地利 公主玛丽· 路易丝结婚。
此后,约瑟芬郁郁而终。1815年,拿破仑复位再败被流放到圣赫 勒拿岛。1821年5月5日,年仅51岁的拿破仑病死在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临终时还在喊着“约瑟芬!” 1815年10月,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5月8日在礼炮声中这 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 .他去世后九年, 新的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的塑像重新竖立在旺 多姆圆柱上。 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国王路易· 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 仑的遗体接回。该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在 经过凯旋门后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即荣誉军人 院)。
2015-4-8
安格尔:《泉》 ——古典美与人 体美完美结合的名作
◆ ◆ ◆
二、法国浪漫主义
德拉克洛瓦 (1798-1863) 法国浪漫主义的 代表,他的画重视 色彩和主观感情, 喜欢激动人心的事 件作题材。
自由引导人民 (法)德拉克洛瓦
本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
件。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 莱辛 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 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 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 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的景 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 永久的纪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共34张PPT)

表现主义
蒙克《生命之舞》
达 达 主 义
超 现 实 主 义
达 利 《 内 战 的 预 感 》
米 罗 《 蔚 蓝 的 金 色 》
米罗《犬吠月》
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回忆》
未来主义
在作品中, 可以感觉到时 代的快节奏; 感觉到现代人 的精神创伤和 心理困惑;感 觉到强烈的个 人主义和虚无 主义;同时他 们又具有用现 代美学成果和 现代科技成就 进行创作的探 索精神。
A
前期印象画派——(法)莫奈《日出·印象》
凡高
凡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 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 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 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 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 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 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 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 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 义绘画风格的著名代表,法国拿破仑政 •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权的首席官方画家。出生于法国巴黎的 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曾入皇家美术学院 学习,后奔赴意大利游学,深受米开朗 基罗和拉斐尔等人的影响,对古典美术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新古典主义的 推动者与实践者,更主导当时许多艺术 政策的制定,颇具影响力。 因崇拜拿破仑,而成为他的拥护者, 法国画家大卫 拿破仑也乐于利用他的绘画才华,来为 (1748-1825) 他作宣传。1805─1807年间画了一幅包 括百余人的巨画─《拿破仑加冕式》在 滑铁卢之役后,拿破仑的势力瓦解,他 逃到瑞士的布鲁塞尔,终老该地。
《割耳后的 自画像》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 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 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 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 不过这都没关系……”。

第23课美术的辉煌课件

第23课美术的辉煌课件

塞尚(1839—1906年)
《静物》,保罗· 塞尚, 1999年,以6050万美元卖出。
樱 桃 和 桃 子
世界上并不缺 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美的眼 睛
——罗丹
罗丹的雕塑《思想者》
特点
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线条粗犷, 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三、现代主义美术
概念:
20世纪以来出现的形形色色与传统 美术迥然不同的美术新流派统称为现 代主义美术。
明的色彩和奔放的笔法。 A 内容上:注重表现人的感情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
(1)特点: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 和斗争。
(2)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 米勒 《播种者》《拾穗者》 俄国 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播种者》米勒(法) 此画描绘了一对 青年夫妇赶赴田间 劳作的图景,构图 线条分明,很好地 反映出农民特有的 气质;色彩沉着,加 之丰富细腻的暖调 子,使作品在纯朴浓 厚浑厚中,具有撼人 的力量。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 国
大卫
《约》
安格尔
《泉》
雅克·路易·大卫;是 法国著名画家,画风严谨, 技法精工。早期作品以历史 英雄人物为题材,如《荷拉 斯兄弟之誓》、《处决自己 的儿子布鲁特斯》等。1793 年完成名作《马拉之死》。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反革命 颠覆,经过五年的混乱,拿 破仑掌握政权后,大卫做了 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这 时期创作了歌颂拿破仑的 《加冕式》、《授旗式》、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拿破仑在办公室中的像》
《毕加索自画像》
毕加索的壁画《格尔尼卡》
反映的是在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 平地,毕加索极为愤慨,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这幅画以 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 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第2课美术的辉煌

第2课美术的辉煌

2.美术的辉煌目标解读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从浪漫的迷梦中惊醒,对西方的繁荣产生了怀疑,在这方面,艺术家往往更加大胆,试图用惊世骇俗的表现形式来揭示这个令他们不解的世界,马蒂斯、高更、梵高等人的画作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是不可理喻的,他们自己也往往郁闷不欢。

毕加索甚至用扭曲的形象直接控诉战争造成的痛苦等。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2.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特点不包括:A .采用浪漫的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B .大多选取了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C.体现了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追求;D .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3.左图是著名的《泉》,反映了画家对美的全新观念,用精湛的技巧去创造古典美感是十分必要的。

《泉》实现了他对人体美与古典美完美结合的形式追求。

在这里,他展示了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美、抒情美和纯洁美。

他描绘一位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身躯略呈S 型,婀娜多姿,双目透出清纯,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

这幅名画属于什么流派的美术1.左图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表现刚刚发 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面,表现了 庄严和永生。

该作者是: A .安格尔 B .大卫 C .达.芬奇 D .德拉克洛瓦4.浪漫主义美术特点有: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②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③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④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和现代主义美术作品风格最为接近的是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画派6.19世纪法国的展览厅里,你想找一幅不属于法国画家的作品,正确的选择是:A.《马拉之死》 B.《泉》 C.《拿破仑加冕式》 D.《格尔尼卡》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B.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C.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D.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8.如果按类型分组,下列人物应该与梵高、塞尚、高更分在一组的是:A.米勒 B.列宾C.马奈 D.大卫9.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的是:A.莫奈 B.马奈C.梵高 D.高更10.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是:A.《枪杀马德里市民》B.《西奥岛的屠杀》C.《自由引导人民》D.《播种者》11.西班牙画家哥雅是浪漫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历史课件PPT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历史课件PPT

米勒:《拾穗者》
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
法国 米勒:播种者
俄国 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三、印象画派
背景:
A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光学领域出现新成就 即“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
C 思想上: 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
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 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 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 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二、现实主义美术
1.特点 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2.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 米勒:《播种者》《拾穗者》 俄国 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泉 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Nhomakorabea2、浪漫主义美术
1.原因: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波旁王朝复辟(1815—30年 代),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 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 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出现了浪漫主义 美术。
2.特点:
(1)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 (“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
法国 莫奈 《日出 印象》
莫奈 《睡莲》
他曾说过:“当你 去画画时,要设法 忘掉你面前的物体, 一棵树、一片田野。 只是想这是一小块 蓝色,这是一长条 粉红色,这是一条 黄色,然后准确地 画下你所观察到的 颜色和形状。直到 它达到你最初的印 象时为止。”
印象画派的发展(后印象画派):
⑴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的价格售出,一举 刷新绘画作品拍卖 的世界记录,成为 目前世界上最昂贵 的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法国大革命中社会动荡 ②资产阶级追求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
.
3
(2)代表人物及作品:

大卫
《马拉之死》 《拿破仑加冕》
国 安格尔
《路易十三的誓约》 《泉》
.
4
(3)特点:

A 内容上:往往是重大事件
调 突
B 形式上:画面严整与和谐


画风庄严、典雅

C 技巧上:强调线条准确和清晰
.
5
法国画家 大卫(1748-1825)
法国 德拉克洛瓦
.
《自由引导人民》11
思考: 19世纪前期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 西班牙画家戈雅的绘画有何特点?
.
12
(2)内容:注重表现人类感情 (3)表现:1、鲜明的色彩、奔放的笔法
2、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 3、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刻画
.
13
二、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
内容:关注社会现实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程标准: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
1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以继宗承追教发求和展:神古准话代确为希、主腊完题罗美,马、表的细现艺致人术、性形和的式谐光,辉
.
2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1)背景:
俄国 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 夫》
14
法国 米勒. 《拾穗者》
15


法国 米勒

《晚祷》
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
荷兰画家梵.高:"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
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
16
三、印象画派
1、背景: A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 思想上: 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
《静物》
.
24
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
.
25
四、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
概念:20世纪以来出现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 同的美术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
26
1、社会背景 ⑴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巨大精神创伤 ⑵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 ⑶人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形式
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2、特点:
➢ 借助光学领域的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 ➢ 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
彩变化
.
17
2、早期印象派:19世纪后半期
法国 莫奈
《日出 印象》.Biblioteka 18.19
3、后期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点:
✓ 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 ✓ 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
20
3、后期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荷兰 凡高(1853—1890)
.
21
1887
1889
自画像
荷兰 凡高
.
1888
22
3、后期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法国 高更
太平洋中的小岛——塔希提岛
.
23
3、后期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法国 塞尚 现代绘画之父
色彩反差强烈, 立体感强
.
27
2、特征 (1)反传统、反理性 (2)重视内心的“自我感受”“自我表现”,流露各种 复杂心理
.
28
西班牙 毕加索
(1881—1973)
《毕加索自画像》
《阿威农少女. 》
29
西班牙 毕加索
《格尔尼卡》
.
30
西班牙 达利
(1881—1973)
《永恒的记忆》
.
31
西班牙 达利
.
《带伞的缝纫机》
马 拉 之 死
苏格拉底之死
.
6
拿 破 仑 跨 越 阿 尔 卑 斯 山
.
7
.
拿破仑加冕8
2、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30年代前后) (1)背景: ①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矛盾尖锐 ②人们对“理性王国” 感到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
9
西班牙 戈雅 《1808年5月. 3日夜枪杀马德里市民》 10
32
法国 马蒂斯
.
《舞蹈》 33
P115 学思之窗
P116 学习延伸
.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