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的认识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体积的初步认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体积的初步认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体积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课时___________________课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一、教学背景分析1. 社会背景:在当今社会,数学知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幼儿进行早期的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前教育现状:大班幼儿在认知发展上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于体积的概念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幼儿建立体积的概念。

3. 幼儿发展需求:大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操作,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积知识。

二、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初步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用来描述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提高对体积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感知体积的概念。

2.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体积是三维空间的概念,与面积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游戏互动法、小组讨论法等,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五、教学用品1. 实物教具:不同大小的积木块、水、沙子、容器等。

2. 多媒体资源:与体积相关的动画短片、图片等。

3. 其他辅助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六、教学程序第一课时:认识体积章节一:导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两个外观相同但体积不同的盒子,提问幼儿:“你们看这两个盒子有什么不一样?”2.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一个盒子大,一个盒子小,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

3. 教师简单解释体积是用来描述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其意义。

2. 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 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2. 难点:体积的计算方法,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体积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体积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体积盒、立方体模型、实物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尺子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体积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

3. 介绍体积单位:教师讲解并演示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4. 体积计算方法:教师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加深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5.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计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水果的体积等。

2.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加深记忆。

八、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容器容量计算等。

2. 介绍体积的进一步研究,如立体几何中的体积计算、多维体积等。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二年级数学《体积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体积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体积的认识》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接触体积的概念,感知体积的存在。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 理解体积的概念。

2. 能够运用体积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体积的概念。

2. 能够运用体积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球、箱子、盒子等。

2. 学生准备一些小积木或其他小物品。

教学过程:1. 教师向学生介绍体积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体积的存在。

2. 教师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感知物体的空间占有大小。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量筒或容器测量物体的体积。

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和结果。

第二章:体积的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概念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

2. 能够运用体积的概念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1. 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

2. 能够运用体积的概念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球、箱子、盒子等。

2. 学生准备一些小积木或其他小物品。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复习体积的概念。

2. 教师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比较物体体积的方法和结果。

4.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量筒或容器测量物体的体积。

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和结果。

第三章:体积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进行体积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概念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能够进行体积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 能够进行体积的加减法运算。

2. 能够运用体积的概念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球、箱子、盒子等。

体积的认识教案

体积的认识教案

体积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知道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知道体积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猜测、探究、类推和验证等活动,知道什么是体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和概括能力以及一定的三维空间观念,增强空间观念和发展数学思维;教学重难点:重点:体积的认识和比较体积的大小,了解体积的性质;难点:三维空间的建立,初步形成体积单位的概念;教学工具:多媒体、水果、烧杯、橡皮泥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师:今天上课前,王老师想让大家先回忆一个故事——乌鸦喝水;想一想,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生:放小石头让水位上升;2、师:真棒;这个故事啊其实蕴含着一个巧妙的数学知识,同学们有兴趣来探究与学习这个知识吗3、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体积的认识二演示导学,形成概念1、初步感受空间;实验一:在一个空水杯中倒满水;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杯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实验二:在另外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里放一个苹果,问:同学们先预测一下,如果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的杯子,结果会怎样学生猜测后提问:那谁来倒一下试试;学生倒提问:结果和同学们预测的一样,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引导学生说出: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桃子,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板书:占据空间师:请你利用占据和空间这两个词语填空;1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当我们放了一些东西后,这些东西就了桌子表面的一部分 ;2书包里什么都没有,当我们放进一些书后,这些书就了书包里的一部分 ;2、体会空间也有大小;实验三: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边操作边讲述:还是这两个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苹果,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小番茄教师准备时,可选择大小差异较大的两种水果,同学们想一想,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讲述:实际的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让一个学生到前面倒水老师只给学生一个杯子;提问:怎样验证呢引导学生说出:把两种水果拿出来,就可清楚看出哪个杯子装的水多了;和你们刚才的预测一样吗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苹果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小番茄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看见还有大有小;板书:大小师:请你利用大小说一说;1在教室里,桌子占据的空间 ,椅子占据的空间 ;2大象占据的空间 ,老鼠占据的空间 ;3、体积的概念;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提问:同学们看,这3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同组的同学交流;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个水果越大,所占的空间就越大;相反,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水果越大,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反而越小;提问:通过刚才的3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是占有空间的,一个物体越大,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物体越小,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小;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感受到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小黑板出示体积的含义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石头的体积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任意物体的体积是什么;4、比较体积的大小一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提问:你能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吗学生自由说,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物体越大,它所占的空间越大,体积就越大;反之,体积就越小;二同一物体的体积大小师:XXX,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我们的体积谁大现在请你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问:他的体积变了吗那他的什么变了生:体积不变,位置变了;师:位置的变化不影响体积;师:这块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生:球形;师:现在我将它压扁,请问它的体积变了吗那什么变了师:我将它拉长,它的的体积变了吗说明什么生:体积不变;说明形状的变化不影响体积;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情况吗切西瓜等师总结:位置、形状都和体积的大小无关;三巩固新知,进行课堂练习一、判断:1、电脑的体积比手机的体积大;2、两根木棒长度一样,他们的体积就一样;3、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一个圆形,它的形状变了,它的体积也变了;二、比较体积的大小1、请比较积木搭成的两个立体图形体积的大小;生:图A比图B的体积小;师:小了多少呢生1:图A比图B小了三个积木;生2:图A是5个积木,图B有8个积木;生3:我们可以用5<8表示;师:真不错你发现体积的大小可以怎么比较生1:数出同样多的积木,另外还有多的就是大的部分;生2:但是要每个积木同样大才行;生3:找出同样大小的物体的个数,相差几个就可以比较大小了;2、师:出示量杯中50ML的水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个杯中的水,倒入比它小的量杯里,水体积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生1:不会发生变化;大部分同学点头表示支持;生2:我认为可能会发生变化,倒进小的杯子,水会高许多;师:请两位同学来倒一下;学生把水倒入小杯中,显示还是50ML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猜想、实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生1:比较水的体积大小,不能只看水有多少高度,还要看水杯的大小;生2:像这样,虽然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体积没有变化;3、师:出示两个长方形,单位厘米有两个长方体,现在分别只看见其中一个面;请你说说,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为什么生1:图1比图2大;因为图1的面积大;生2:图1比图2小;因为可能图2比图1厚;生3:可能图1和图2一样大;生4:无法比较;因为只看到一个面;师:你同意上面哪一种观点请同学们作出选择;师:为什么生1:只知道一个面,没有知道有多厚,没有办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生2:长方体大小的比较,要知道长、宽和高每条边的长度;综上所述,要比较体积大小的关键:首先可以通过眼睛来判断;其次体积的大小与形状位置无关;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光看事物的表面来判断体积的大小;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拓展延伸、开拓思维拿一个苹果和一个香梨,问:谁的体积大师:有些物体的体积是无法用眼睛来辨别的,你能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吗小组讨论。

体积小学数学教案

体积小学数学教案

体积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的物体的体积,并能够应用体积知识
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体积的概念、计算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粉笔、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让学生观察教室中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2. 引导学生讨论体积的概念,帮助他们了解体积表示的是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二、讲解
1. 介绍体积的定义:体积是一个物体所占的三维空间的大小,通常用单位立方厘米(cm³)或立方米(m³)表示。

2. 讲解如何计算简单物体的体积,比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三、练习
1. 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计算体积的练习题,巩固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一个盒子的体积,或者找出哪个容器可
以放更多的水等。

四、总结
1. 结合课上内容,让学生总结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体积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
布置一些与体积相关的练习题作为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体积的概念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练习,让他们逐步理解体积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能够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空间大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认识。

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实体教具(如立方体、球体等)。

体积单位模型。

计算器。

2. 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准备相关实体物品。

学生每人一份体积单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如长度、面积,引出体积的概念。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新知:介绍体积的概念,让学生触摸、观察实体教具,感知体积的存在。

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其大小。

引导学生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练习。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物体的体积测量,并用体积单位表示。

设计一些有关体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 课堂小结:强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实例,用所学体积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物体的体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内涵。

2. 介绍体积在科学研究和工程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几何建模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谈谈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

3. 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中,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十、教学延伸:1. 进一步学习其他三维几何概念,如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

《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
标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并理解体积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和掌握体积的概念,熟悉常用的体积单位。

2.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体积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体积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体积吗?”
2. 新课讲解:
(1)体积的概念: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一些具体的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例如水杯、书本等。

(2)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模型或者使用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活动:
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体积的概念和常用体积单位。

五、课后作业
布置一些与体积和体积单位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的一个大致框架,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结合您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编写和扩展。

2024年小学数学《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教案

2024年小学数学《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教案

2024年小学数学《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掌握计算简单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理解并应用计算方法。

3.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立体图形的计算方法。

2. 区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教科书、作业本、练习题、实物模型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如何描述这些物体的大小吗?"步骤二:概念解释与学习 (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长、宽、高的概念,并解释"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并介绍它们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步骤三:实例分析与探究 (20分钟)1. 教师以长方体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即体积 = 长×宽 ×高。

2.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计算不同长方体的体积,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3.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水杯的容积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答问题。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 (15分钟)1. 学生个体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根据教师要求,完成一些与体积和容积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彼此合作、讨论和分享。

步骤五:拓展应用 (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需要计算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场景,如:"一个水柱的体积是多少?"或者"一个车库可以容纳多少辆车?"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测量出物体的体积;3.熟练掌握计算体积的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2.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3.如何计算体积;重点:掌握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通过观察物体图片和展示一些有趣的物品,激发学生对体积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什么是体积?如何测量体积?在什么场合需要测量体积等等。

2. 提出问题(3分钟)教师将写下几道问题,让学生在群体讨论中思考和回答。

如:一个边为10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一个球的体积如何计算?如何测量一块石头的体积?以及粉末如何测量等等。

3. 学习体积概念和单位(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体积的概念、体积的单位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确保学生掌握各种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4. 学习测量体积方法(15分钟)教师用实物展示或演示实验,讲解一些测量体积的方法,例如:直接测量、位姿法、水密定量法、分离法,以及粉末的倾斜量法等。

并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自行观察并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体的体积。

5. 计算体积公式(10分钟)教师讲解和演示如何正确、灵活地运用计算体积的公式,并结合教材练习到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体积计算问题。

6.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探究有关体积的问题,进行实际操作、测量及数据记录,并小组合作撰写短文介绍各小组测量和计算体积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和结果。

7. 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回答学生提出的关于体积的问题,总结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并督促弱化巩固课本知识。

四、教学评价1.测量并求出每个同学的课桌面积和体积,与理论推测相比较,分析误差的原因,并通过学生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提出建议;2.以小组所述短文为依据进行互评,并对所获得结果进行总结及讨论。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案】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教具:幻灯片、计算器、几何体模型、图表、教科书。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几何体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对几何体的认识和体积的好奇心。

2. 体验(15分钟)将各种几何体模型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估计每个几何体的体积,并将估计结果写在纸上。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估计方法和策略。

3. 讲解(10分钟)利用幻灯片和图表,向学生详细介绍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重点解释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

4. 实例演练(15分钟)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体积计算问题。

教师可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分析、计算,以及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合作。

5. 练习巩固(20分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检查他们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6. 拓展(10分钟)利用幻灯片和实例,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体积计算问题,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总结与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8.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展示、实物观察、实例演练等,使学生对体积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体积计算的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维发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纠错,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体积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体积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体积认识体积引言: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们开始学习有关体积的概念。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认识体积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一、体积的定义体积是描述三维空间中物体占有的量的属性。

在数学中,我们常用单位立方厘米(cm³)或立方米(m³)来表示体积。

教师可通过绘制图形、展示立体模型等方式向学生解释体积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来理解。

二、计算体积的方法1. 立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立方体是指具有相等长宽高的立体图形。

计算方法为:体积 = 边长³。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立方体教具或实物,引导学生测量并计算其体积。

2.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长方体是指具有不等长宽高的立体图形。

计算方法为:体积 = 长×宽 ×高。

教师可以使用教具或实际物体进行示范,让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的原理和步骤。

3. 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技巧。

三、体积的实际应用1. 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容器测量: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测量水杯、水桶等容器的尺寸,计算其体积,进而判断容器能装下多少液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测量实验或活动,引导学生将体积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境。

2. 商品包装与装箱:商家在包装商品时,需要了解商品的体积,以合理选择包装容器,并估算所需纸箱或运输空间的大小。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商品的包装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体积概念进行有效包装和储运。

3. 建筑规划与空间设计: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对于房屋、办公室、展览馆等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需要了解建筑物的体积,以保证空间的充分利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建筑物的布局,并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减少浪费空间,提高利用效率。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体积和体积单位_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_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2.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二、新授: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

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

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

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体积单位:(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板书)认识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可以分别写成(2)认识立方厘米: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3)认识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认识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学准备。

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

体积的认识教案范文

体积的认识教案范文

体积的认识教案范文教案:体积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体积的定义,掌握计算体积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体积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引入问题:小明想要装一个长方形箱子,他想知道里面可以装多少东西。

你知道怎么计算箱子的容积吗?2.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学生对箱子内部空间的认知,引导学生思考体积的概念。

Step 2:引入概念1.引导学生定义体积:体积是用数量来衡量一个物体内部所占的三维空间大小的大小。

Step 3:计算方法1.以长方体为例,引导学生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2.引入公式:V=a×b×h。

解释公式中各变量的含义。

3.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计算方法。

Step 4:练习与巩固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自行完成练习题,巩固体积的计算方法。

2.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讲评,解答学生的问题。

Step 5:应用1.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出生活中可以应用体积的例子。

2.让学生选择一个例子,通过测量、计算等方法确定其体积大小,并进行汇报。

Step 6: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形状复杂的物体,如何计算它的体积?2.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分割法、近似计算法等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体积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应用环节的设计,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拓展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7.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7.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7.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用来描述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

2.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能够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认识。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体积模型或教具,如立方体、长方体等。

2. 体积单位换算表。

3. 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引入体积的概念。

例如:“同学们,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体积。

”2. 讲解体积概念讲解体积的定义,即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或教具,如立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的概念。

3. 介绍体积单位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可以通过举例或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4. 实际操作与应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如书本、铅笔盒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2. 在实际操作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后作业(略)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幼儿认识体积教案

幼儿认识体积教案

幼儿认识体积教案教案标题:幼儿认识体积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幼儿对物体体积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测量和估算能力。

教学资源:1. 不同大小的透明玩具盒子。

2. 不同大小的实物,如积木、水杯、球等。

3. 尺子、量杯等测量工具。

4. 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体积概念: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大小的透明玩具盒子,并提问:“这些盒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讨论盒子的大小、形状和容量等特征。

2. 解释体积的概念:简单地解释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可以比喻为物体“装满”的程度。

主要活动:3. 观察和比较:给幼儿提供一些不同大小的实物,如积木、水杯、球等,让他们自由地观察和比较这些物体的体积大小。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物体的体积特征。

4. 测量和估算:引导幼儿使用尺子、量杯等测量工具,对一些实物进行测量,记录下它们的尺寸和容量。

同时,鼓励幼儿估算其他物体的体积大小,并进行比较验证。

拓展活动:5. 手工制作:给幼儿提供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不同大小的盒子或容器。

引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思考和比较不同盒子的体积大小。

总结活动:6. 总结体积概念: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体积的概念和意义。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对体积的理解,并与同伴分享。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记录幼儿在观察和比较实物体积时的表现,包括描述和比较的准确性。

2. 教师观察记录幼儿在测量和估算实物体积时的表现,包括使用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估算的合理性。

3. 幼儿参与制作盒子或容器的过程中展示的创造力和对体积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容器的体积,并让他们尝试估算容器中的液体量。

2. 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和玩具,进一步巩固和应用体积概念,如堆积积木、填充水杯等。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具和实物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食或受伤。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
2.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
1.体积概念的理解:体积作为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
2.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对体积公式的运用和转换能力有待提高。
-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概念,知道了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量。我们还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体积知识应用于生活。”
2.强调体积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反思,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应用题:
-请同学们观察家中或学校内的一个长方体物体(如冰箱、书柜等),测量其长、宽、高,并计算其体积。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体积知识来计算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思考拓展题:
-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增加一倍,它的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在实际问题中,我们是如何运用体积知识来解决问题的。
3.解决实际问题:将体积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理解体积的含义,掌握体积的测量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会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 难点: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原理,能灵活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体积测量工具(如尺子、容器等)、体积单位模型、实物素材。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体积的含义:让学生观察实物,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大小之分,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

3. 学习体积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使用体积测量工具,实际测量一些物体的体积,总结体积的测量方法。

4. 认识体积单位: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各个体积单位的大小。

5. 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让学生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学会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五、课后巩固: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器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体积的概念,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学会了体积单位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几何模型制作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体积单位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体积的概念、测量方法、体积单位的认识以及换算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体积单位让孩子学会体积概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体积单位让孩子学会体积概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体积单位,让孩子学会体积概念》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体积单位,让孩子学会体积概念》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体积的概念,认识体积单位。

2. 让幼儿掌握测量体积的方法。

3.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4. 提高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了解体积的概念:让幼儿围绕“什么是体积”进行讨论,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的实物开始感知体积的概念。

2. 认识体积单位:引导幼儿了解常见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等。

3. 测量体积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测量体积的方法,如用尺子测量、用容器测量等。

4. 练习:让幼儿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幼儿自主思考,引导幼儿从实物中感知体积的概念。

2. 操作教学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掌握测量体积的方法。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物品,如盒子、球等,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体积的概念。

2. 认识体积单位:教师以立方米为例,介绍常见的几种体积单位,并与实物进行对比。

3. 测量体积的方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幼儿掌握测量体积的方法,如用尺子测量、用容器测量等。

4. 练习:教师让幼儿进行练习,如测量教室、测量玩具等。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体积的概念,认识体积单位。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测量体积的方法,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总结:本次授课主要围绕认识体积单位,让孩子学会体积概念展开。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体积的基本概念。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有空间大小的属性。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包装、建筑设计等方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一个长方体箱子为例,讨论如何计算其体积,并探讨体积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单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使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理解体积的概念,感知物体体积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掌握体积单位及其换算,能够准确测量和计算简单几何体的体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数学抽象和模型建立的能力。
-体积单位:掌握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体积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长方体(长×宽×高)和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的体积计算公式。
-实际应用:将体积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体积测量和计算问题。
举例解释:
-在讲解体积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大小的积木块,让学生直观感受体积的大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体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积木块拼出不同的形状,并测量其体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尝试通过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在讲授理论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体积单位的换算掌握不够牢固,可能是我讲解得还不够细致,或者需要设计更多有趣的例子来帮助他们记忆。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好好聊聊体积和体积单位啦!
你们看啊,就说我前几天在家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我有一个大箱子,那可真是个大家伙呀!我就想着把我那些乱七八糟的小玩具都放进去。

我把小汽车呀、小玩偶呀一个一个地往箱子里放。

哎呀,放着放着我就发现,这箱子好像也不是无穷大的嘛,慢慢就快装满了。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箱子能装下这么多东西,不就是因为它有一定的空间嘛,这个空间就是体积呀!然后我又想到,那怎么来衡量这个体积大小呢?这就有了体积单位啦!就好像我们衡量长度有厘米、分米一样,衡量体积也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这些单位呢。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积木块,它的体积可能就是几个立方厘米;而像我那个大箱子,它的体积就得用立方分米或者更大的单位来表示啦。

同学们,你们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体积和体积单位呀?是不是像我们的书包呀,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呀,这些都有它们自己的体积呢。

好啦,今天关于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探讨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以后看到各种东西都能想想它们的体积和相应的单位哟!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有趣的概念啦!嘿嘿!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啦,同学们可要好好记住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知道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知道体积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猜测、探究、类推和验证等活动,知道什么是体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和概括能力以及一定的三维空间观念,增强空间观念和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积的认识和比较体积的大小,了解体积的性质。

难点:三维空间的建立,初步形成体积单位的概念。

教学工具:多媒体、水果、烧杯、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师:今天上课前,王老师想让大家先回忆一个故事——《乌鸦喝水》。

想一想,
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生:放小石头让水位上升。

2、师:真棒。

这个故事啊其实蕴含着一个巧妙的数学知识,同学们有兴趣来探究与
学习这个知识吗
3、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体积的认识)(二)演示导学,形成概念
1、初步感受空间。

实验一:在一个空水杯中倒满水。

这个说明什么呢
说明:杯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
实验二:在另外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里放一个苹果,
问:同学们先预测一下,如果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的杯子,结果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提问:那谁来倒一下试试。

(学生倒)提问:结果和同学们预测的一样,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引导学生说出: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桃子,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

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板书:占据空间
师:请你利用占据和空间这两个词语填空。

1)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当我们放了一些东西后,这些东西就()了桌子
表面的一部分()。

2)书包里什么都没有,当我们放进一些书后,这些书就()了书包里
的一部分()。

2、体会空间也有大小。

实验三: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边操作边讲述:还是这两个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苹果,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小番茄(教师准备时,可选择大小差异较大的两种水果),同学们想一想,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讲述:实际的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

让一个学生到前面倒水(老师只给学生一个杯子)。

提问:怎样验证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两种水果拿出来,就可清楚看出哪个杯子装的水多了。


你们刚才的预测一样吗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两个杯子能装的水
同样多,苹果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小番茄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看见还有大有小。

(板书:大小)
师:请你利用大小说一说。

1)在教室里,桌子占据的空间(),椅子占据的空间()。

2)大象占据的空间(),老鼠占据的空间()。

3、体积的概念。

出示 3 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提问:同学们看,这 3 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
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同组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个水果越大,所占的空间就越大。

相反,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水果越大,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反而越小。

提问:通过刚才的 3 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是占有空间的,一个物体越大,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物体越小,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小。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感受到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小黑板出示体积的含义)
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石头的体积是什么
同桌之间说一说任意物体的体积是什么。

4、比较体积的大小
一)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
提问:你能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吗
学生自由说,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物体越大,它所占的空间越大,体积就越大;反之,体积就越小。

二)同一物体的体积大小
师:XXX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我们的体积谁大现在请你站在教室的最后一
排。

问:他的体积变了吗那他的什么变了生:体积不变,位置变了。

师:位置的变化不影响体积。

师:这块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生:球形。

师:现在我将它压扁,请问它的体积变了吗那什么变了师:我将它拉长,它的的体积变了吗说明什么生:体积不变。

说明形状的变化不影响体积。

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情况吗(切西瓜等)师总结:位置、形状都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三)巩固新知,进行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电脑的体积比手机的体积大。

2、两根木棒长度一样,他们的体积就一样
3、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一个圆形,它的形状变了,它的体积也变了。

二、比较体积的大小
1、请比较积木搭成的两个立体图形体积的大小。

生:图A比图B的体积小。

师:小了多少呢
生1:图A比图B小了三个积木。

生2:图A是5个积木,图B有8个积木。

生3:我们可以用5V 8表示。

师:真不错!你发现体积的大小可以怎么比较
生1:数出同样多的积木,另外还有多的就是大的部分。

生2:但是要每个积木同样大才行。

生3:找出同样大小的物体的个数,相差几个就可以比较大小了。

2、师:(出示量杯中50ML的水)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个杯中的水,倒入比它小的量杯里,水体积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
生1:不会发生变化。

(大部分同学点头表示支持。


生2:我认为可能会发生变化,倒进小的杯子,水会高许多。

师:请两位同学来倒一下。

(学生把水倒入小杯中,显示还是50ML)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猜想、实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比较水的体积大小,不能只看水有多少高度,还要看水杯的大小。

生2:像这样,虽然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体积没有变化。

3、师:(出示两个长方形,单位厘米)有两个长方体,现在分别只看见其中一个面。

请你说说,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为什么
生1:图1比图2大。

因为图1的面积大。

生2:图1比图2小。

因为可能图2比图1厚。

生3:可能图1和图2 一样大。

生4:无法比较。

因为只看到一个面。

师:你同意上面哪一种观点请同学们作出选择。

师:为什么
生1:只知道一个面,没有知道有多厚,没有办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生2:长方体大小的比较,要知道长、宽和高每条边的长度。

综上所述,要比较体积大小的关键:首先可以通过眼睛来判断;其次体积的大小与形状位置无关;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光看事物的表面来判断体积的大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拿一个苹果和一个香梨,问:谁的体积大师:有些物体的体积是无法用眼睛来辨别的,你能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吗
(小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