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和教学开发运动
?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教学系统方法在教育技 术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在实践中建立了许多系统 设计教学的理论模型,并发表了大量关于教学系统方 法的文章。
? 60年代后期,教学系统方法把行为主义、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系统方法等有机结合到一个过程论的框架 中。
?文印技术 ?音像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综合技术
利用
?媒体的利用 ?革新技术的推广 ?实施并制度化 ?政策与法规
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讯息设计 ?教学策略 ?学习者特征分析
理论场
学习过程 学习资源
评价
?问题分析 ?参照标准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管理
?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 ?教学系统管理 ?信息管理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
? 系统设计教学的方法实质上是设计和改进教学的一种经验 主义方法。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及进步主义的兴起,客观上 阻碍了以实验方法为基础的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处于战时需要,进行提高军训 效率和效果的课题研究,从而总结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并 用以指导对训练的研究和训练教材的开发。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
? (三) 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
– 时期:1978-90年代中期 – 特征:
? 全国电教系统形成 ? 电教实验与教改实验,电化教育深入课堂
– 典型事件:
? 1978年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 ? 1993年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
专业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
? (四) 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 特点:教学目的明确;试图使学生适合学生个别差异,打 破传统教学固定步调模式,学生可自定步调;采用掌握学 习法;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程序教学
? 1925 普莱西 第一台自动教学机 ? 1930 彼特逊 ? 1954 斯金纳 当代程序教学运动之父
计算机辅助教学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具有高性能的电子计 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教学机器的兴趣转 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程序教学方法广泛 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成了实现程序教学 思想的高级程序教学机。
– 典型事件:
?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 ? 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
与术语委员会”
视听教学部1963年关于“视听传播”的定 义
?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主要研 究对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的设计与使用。
? 视听传播的任务:
(a)对用于学习过程以达到任何目的的图象讯息和非 表象讯息两者的独特的、相对的优点进行研究;
? 70年代是教学设计形成的年代。
2、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
? (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
– 时期:1919-1949 – 特征:
? 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 典型事件:
? 1922 年南京金陵大学( 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农学院开始运用幻灯片和 电影片到各地宣传科学种棉知识。
? 1917 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电影,而金陵大学理学院开展电影教育。 ? 1932 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 1937年,建立了“播音教
实践场
AECT'04 定义 ET as of AECT'04 definition
创建
?学习环境创设 ?教学问题分析 ?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决策评估 ?教学方案实施
技术过程 与 技术资源
研究场
管理
?项目管理 ?授递系统管理 ?人员/信息管理 ?项目评估 ?领导力建设
利用
?资源评估 ?过程/资源选择 ?资源运用 ?革新推广 ?制度化
程序教学的要素
? 小步子的逻辑序列 ? 积极地反应 ? 信息的及时反馈 ? 自定步调 ? 减少错误率
程序设计模式
? 直线式
1
2
? 分支式
3
4
n
nA nB
nB'
n+1 nA'
nC
三、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
?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 ?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中若干重要
概念的发展 ? 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 ? 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和教学开发运动
(二) 视听教育
– 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 特征:
? 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 ? 开始关注“媒体理论”
– 典型事件:
? 1946年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经验之塔” ?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
视听教学部”(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
? 第二,该“过程”是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用于解决人类 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应用过程;
? 第三,认为教育技术的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
– 1994年定义: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
AECT'94定义 ET as of AECT'94 definition
开发
实践。 ?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
象概括创造条件。 ?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
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 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三) 视听传播
– 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 特征:
? 教育电视 ? 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
communication)
(一)视觉教育(visual education)
– 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 – 特征:直观教学
? 17世纪,“图解”教科书 ? 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照片、磁铁
、地球仪) ? 19世纪后期-20世纪,教学媒体(幻灯、无声电影)
– 典型事件:
?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世界图解》 ? 霍本等《课程视觉化》 ?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
? 埃博克提出了“ 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 系”的理论模型,它是视听传播理论的重 要内容。
二、程序教学的发展
? 早期个别化教学 ? 程序教学 ? 计算机辅助教学
早期个别化教学
? 个别化教学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存在 ? 1912-1913 真正的个别化教学系统产生 ? 1919 沃什伯恩 温内特卡方案 ? 1920 帕克赫斯特 道尔顿实验室计划
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 )
A.视觉教育(visual education)
1937年, 霍邦 (C. F. Hoban) 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一书中提出了 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
视觉教材的分 类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以教具为基准, 按其所提供的教材的具体-抽象 程度排列成示意图:从实地见习 开始,它提供的教材最具体;越 向上,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性 逐渐增加;相对来说,言语最抽 象。霍邦还指出,在选用视觉教 材时有四个方面值得考虑,即视 觉教材本身的现实性、学生过去 的经验范围和性质、教育目的和 教室环境、学生智力的成熟程度。
(b)对某一教育环境中人和器具发出的讯息作结构上 和系统的处理。这些任务包括对系统组成部分和完整教学 系统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使用。
? 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
是使用有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能力的各种传播方法 和媒体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C.视听传播(visual and audio communication)
B.视听教育(visual and audio education)
“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
? 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则越 趋于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 一个序列。
? 教育应从具体的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 教育必须要把具体经验普遍化,形成概念。从而来指导进一步的
? 行为目标其目的是制定明确具体的行为目标 ? 标准参照测试 指根据预先明确说明的行为来衡量
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 形成性评价 主要用以对处于开发阶段的教材进行 改进。
? 总结性评价 主要用于对开发出的定型教材或教学 方案使用效果方面的评定。
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
? 这个模型是 60年代后期,布郎等人在《视听教学 :媒体与方法》这本著作中提出的系统化教学的 模型,较明显地反映出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对视 听领域的影响。这个模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所有 的教学设计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 生的需要和能力,根据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 而修改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每个步骤都很重要 ,老师的主要作用是对系统化的教学进行计划。
– 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 特征:
? 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 ? 教育技术学科迅速发展 – 典型事件: ? 1998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为《中国教育报》“制高
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 撰文。 ? 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
出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 。
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
(一) 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变
– 1963年定义:视听传播时期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对控
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
– 1972年定义:首次使用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这样的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
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 类的学习” 。
育委员会” ? 1940 年,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电化
教育委员会。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
? (二) 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
– 时期:1950-1965 – 特征:
? 播音教育、电视教育 ? 学校(中小学与高校 )电化教育
– 典型事件:
? 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 ? 1958年9月筹建北京电化教育馆
实践场
2004年新界定:限定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范围,重视绩效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Leabharlann Baidu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 二战后,于 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程序教学是教学系统方 法得到相应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中若干 重要概念的发展
? 有关行为科学的一些概念,如任务分析、 行为目标、标准参照测试和形成性评价等 ,为“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形成提供 了科学的依据。
? 任务分析它从特定的 教学要求出发,逐步剖析达 到该要求所需具备的从属技能,为测定训练目标 提供依据。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朱晶
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形成
教学改革实践运动
(视听教育运动)
程序教学运动
系统化设计教学
专门的实践领域
(运用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领域)
专业与学科
(教育技术学)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
一、视听教学的发展
? 视觉教育(visual education) ? 视听教育(visual and audio education) ? 视听传播(visual and audio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
? “强化”理论 ? 程序教学的要素 ? 程序设计模式
“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 果,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当一个操作发生 之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时,那么,这个操作的 强度(概率)就增加。这里所增加的不是刺激-反应的联 结(因为操作不需要特定的激发性刺激),而是使反应 发生的一般倾向性增强,即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强了。
– 1977年定义: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
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 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 都有关系”。 – 新的观点:
? 第一,认为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该过程包含与 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人、设备、思想和方法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 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 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新的变化
? 第一,2004年定义采用的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而1994年的定义采用的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