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题,宪问篇第十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问篇第十四

【本篇引语】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14·1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

(2);邦无道,谷,耻也。”“克、伐(3)、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评析】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孔子在这里认为,做官的人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无论国家有道还是无道,都照样拿俸禄的人,就是无耻。在本章第二个层次中,孔子又谈到“仁”的题。仁的标准很高,孔子在这里认为脱除了“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难能可贵,但究竟合不合“仁”,他说就不得而知。显然,“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人生正途不能只列出原则,还须依个人性格与处境去择善固执,并且不到完美境界,不能作确定的评估。这是孔子一向主张的动态过程的仁观。

14·2 子曰:“士而怀居(1),不足以为士矣。”

●士:读书人须有志向(士心为志),安逸的生活不是不好,而是不宜留恋。

〖章旨〗孔子以为士人应该有高远的志向,不能只留恋安居。

〖析论〗士应该有高远的志向,志

在四方,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能只留恋安居,做一个只知道照顾自己的男子汉。士是得到国家教育出来的人,在文化上是受到传统累积所熏陶而成的,因此他应该回馈社会国家全人类,士如果只知道留恋安居,那真是不足以为士了。汉朝末年,刘备当面批评许汜只知“求田问舍”,不知拯救国家人民,所以被人看轻,原因就在许汜“士而怀居”啊!

14·3 子曰:“邦有道,危(1)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

●危:正直。正直的言行在社会上自然显得严肃而高峻。本章所指出的差异在于说话,至于行为则须一贯。[正襟危.坐]

【评析】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作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的。

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易:虽说容易,也需要修养,否则财大气粗随处可见。

〖章旨〗孔子比较处贫富之难易,勉人当善其所处。

〖析论〗孔子认为:虽然贫穷却无怨气,很难做到;虽然富有却不骄傲,比较容易做到。这是因为贫穷者难免困于饥寒,所以有怨,若能无怨,诚属不易;而富贵者衣食丰足,富贵而不骄傲,不少人都能做到,所以说是容易的。再就一般人而言,处贫难,处富易,是人之常情;贫而怨,富而

骄,更是世人常态。其实玩味孔子本章所言,无论是“贫而无怨”,或者是“富而无骄”,都需要修养的功夫,只不过,功夫有“难、易”的分别罢了。唯有修养功夫深厚的人,才能有自然宽阔的心胸,即使面对贫困,依旧坚守正道。像颜渊,虽贫而“不改其乐”,孔子赞美其“贤”,便是因为颜渊做到了“难”能之事,安贫乐道,而无所怨尤的缘故。

14·12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

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

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成人:字面看来是指成年人,引申为成熟的人,潜能充分实现的人,完美的人,成全的人等。这里译为理想的人,是就人“应该”努力具备的条件而言。

●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孔子列举鲁国的知名人士,各举其长来组合成“知、不欲、勇、艺”四项条件,再加上礼乐教化,才可称为成

人。各有一偏则不够理想,由此可见其难。

【评析】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3),不以兵车(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5),如其仁。”

●公子纠:齐襄公无道,其弟公子纠与小白分别逃往鲁国与莒(jǔ)国。召忽与管仲追随公子纠,鲍叔牙追随小白,襄公死后,小白先入齐国,成为齐桓公。这是本章背景。

●九合:古代以九表示多数,其实会盟有十一次。

●如其仁: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管仲免去战祸,省了征伐杀戮,以

一人之力造福百姓,他与众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得以满全,无异于行了大善,所以称许他以此行仁。若不由“善是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之实现”去理解,并且接受“人性向善”的前提,则无法明白孔子之意。【评析】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一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

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2)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3)也,自经(4)于沟渎(5)而莫之知也。”

●匹夫匹妇:平凡的百姓,世间一般男女。谅是小信,见小不见大,不知珍惜生命以完成更高价值。孔子当然不是鼓励苟且偷生,而是主张应该分辨“为了什么而死”,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拥护的政治领袖?国家与百姓显然更为重要。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