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宦官发展的历史

1.宦官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在我们的印象中,宦官应该是阉人。但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全是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中性人。宦官又有寺人、阉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不同的称呼。

在中国,商朝时的甲骨文中曾出现过“凸刀”字,其义与阉字相通,可见当时已有将人阉割的举措,但是未发现有将他们作宫庭内侍的记述。西周时开始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周礼》内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这样的话。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低下。他们只是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属于家臣的一种。随着专政王权的发展,到了战国和秦朝时,受宫刑的人数大量增加,使用阉人的机构也随之增多,阉人当政也慢慢开始出现。

到了汉朝,侍候皇帝的人被统一叫作“宦者”或“宦官”。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宦者”的星座。至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人,大规模的宦官当政首次出现于历史中就在东汉。东汉末年成为宦官与外戚之间彼此厮杀的年代,历史学家称之为称为“第一次宦官时代”。在《三国演义》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十常侍”这样宦官专权的现象。

唐代开始有所谓的“市舶宦官”,他们专门负责管理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外贸易。《资治通鉴》中记载:“唐置市舶使于广州,以收商舶之利,时以宦者为之。”韦某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市舶宦官。之后,在唐代安史之乱后再次出现大规模宦官当权,史称“第二次宦官时代”。这是由于唐代后期宦官自殿中监李辅国开始掌握了军权,日后宦官不但总领神策军,而且还组建牙队,最后形成专权,甚至有立废皇储之大权。因此,唐文宗甚至称自己不如周赧王和汉献帝。

宋代对宦官参政防范较严,太祖时,不令宦者“预政事”,宦官到一定年资必须转出外任。故宋代虽有童贯、梁师成等祸国的宦官,但宦官之权力并没有凌驾于宰相之上。

至于“太监”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它最早出现于辽,本来是一政府高级职位,并不一定由宦官担任。到明朝时,宫廷内设十二监二十四衙门,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俱由宦官出任。低阶宦官叫做“少监”、“中监”,高阶宦官就是“太监”;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后来成了对宦官的统称。

宦官在明代发展至顶峰,虽然明太祖明令禁止宦官干政,但明成祖夺权后开始重用宦官。明初交趾监军马骐激发交趾人起兵脱离中国;明末时曾经有过宦官数万名,据王

世贞《龠山堂别集·中官考十》记载:“南海户净身男九百七十余人复乞收入。”宦官遍布政府各部门,以太监充任的特务分布全国,尤其在天津、泉州、宁波、广州等对外商船贸易海港港口必定派驻“税监”,由太监担任。所以历史上这段时间叫做“第三次宦官时代”。崇祯皇帝多次怒斥太监:“将我祖宗积蓄贮库传国异宝金银等,明比盗窃一空。”宦官时代的结束,一定是王朝的覆亡。王夫之在《沿书引义·舜典四》中针对太监议论道:“宫刑施之,绝人生理,老无所养,死无与殡。无罪之鬼,无人除墓草而奠怀染。故宫者,均于大辟也。且宫刑之后,二气时乖,肢体外痿,性情内琢。故阉瘸之子,豹声阴鸷,安忍无亲。且刑人并齿于天地之间,人道绝而发已凋、音已雌矣,何惧乎其不冒死而求逞于一朝?而又美其名曰,姑且怜其无用,引而置之官府之间,不知埋下祸根深矣。宦寺之恶,甚于士人,只因其无廉隅之借,子孙之虑耳,故悯不怕死,何况乎其以淫而在傍君主之侧耳。”船山先生的推论大抵是正确的,汉、唐、明三代都有皇帝死于太监之手,这大概是发明太监制的统治者始料未及的吧。船山先生隐晦地讽刺了君主们作茧自缚的行为。

到清朝时,宦官统统称为太监。清朝对太监控制得十分严格,除了清末有一两个受宠的太监外,宦官弄权的情况没有出现。

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时,宣布宫中永远不用宦官,宫中仆役全部由女官担任。

2.宦官是一种生理的变态

上帝造出了亚当和夏娃两种性别,殊不知东方还有个民族,运用他们卓越的魄力与想象,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第三性”。

幸亏我们有史官文化,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中,人们能够发现了创造“第三性”的方法:被手术者仰面躺下,两名助手一名按住他的双肩,一名分开他的双腿。用白色的绳子或纱布将手术者的下腹及腰间上部绑紧,用热胡椒将阳具附近细洗三遍,然后用一根极韧的细丝系在阳具的尽头,另一端系在屋梁之上。这时,“刀子匠”上场了。所谓“刀子匠”,是公认的行业专家,是人人眼红的一种技术型的职业,一次手术的收入抵得上小康之家一年的开支。“刀子匠”拿起镰刀状的小刀,先用手感觉一下阳具的大小,然后手起刀落,寒光一闪便将阳具及阴囊一起切除。无论怎样凄烈的惨叫,都已经无力回天了。之后用白蜡的针形栓插入尿道,伤口则用浸过冷水的纸小心地包起来。手术完成后,被手术者由两名助手扶着在房间里走动二至三小时,然后才允许躺下。三天之内不许喝水,据说这段伤痛及口渴的时间最是痛苦难熬的。等过了这几天之后再将栓拔出,如果尿像泉水般涌出来就表示手术完全成功了,否则便是失败。

唐甄在《潜书》中这样描绘太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唐甄解释道:“他们长得臃肿,弯曲,好似长了瘿结,

鼻子里呼呼作响,如同牛和猪一样,因此不像人的身体;他们长着男人的颊骨却不是男人,没有胡须却不是女人,虽然面如美玉却没有一点生气,因此不像人的面容;他们的声音好像儿童一样稚细却不清脆,好像女人一样尖细却不柔媚,你说它嘶哑但又能成声,你说它如猩叫但又能成人语,因此不像人的声音;他们可以很爱人,也能下毒手害人,当他们怜悯你时流涕而语,而当他们憎恶你时,则斩杀如草,因此不像人的感情。”

古籍中有一些年纪不等的太监的画像。年青时被阉的宦官会逐渐发胖,但肌肉柔软不结实,当然是手无无缚鸡之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又会持续下降,而且皮肤易生皱纹,往往四十岁的宦官看起来就像六十岁的老人一样。

3.宦官是一种心理的变态

生理的变态必然导致心理的变态。鲁迅在《坟·寡妇主义》中说:“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在那被贾元春称为“见不得天日”的地方,太监们肆意发泄着他们变态的性欲、权力欲与贪欲。仅以贪污而论,据明人赵士锦在《甲申记事》中载:明末李自成进京前,偌大一个明帝国的国库存银竟不到四千两!而魏忠贤被抄时,居然抄出白银千万两,珍宝无算,以致崇祯多次痛心疾首地怒斥太监们:“将我祖宗积蓄贮库传国异宝金银等,明比盗窃一空。”

崇祯的痛心疾首既让人同情,又不让人同情。让人同情,是因为他贵为天子,却拿太监没办法;不让人同情,是因为他自己就是太监头子,他是棵大树,太监是在树上筑巢的鸟,倘若同情皇帝,谁来同情太监呢?

然而,历代的君主们依然坚持太监制。既然自诩为“天子”,就龟缩在宫廷里,跟一般百姓保持距离。让百姓知道皇上也是吃喝拉撒睡的凡人,那还了得。迷宫一样的宫廷内便需要“绝对安全”的奴仆,怕戴绿帽子的皇帝便与不能人事的太监“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共同成为庞大的帝国大厦中的两块最重要的基石。

在有的皇帝那里,太监理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公元十世纪,正逢五代十国乱哄哄的时候,南方有一个小朝廷史称南汉。那是唐末封州刺史刘岩割据一方,自称皇帝,建都广州,称兴王府。他有一套神奇的治国理论,认为一般人都有妻儿老小,既有妻儿老小,便有私心,便不能无私奉献自己于皇上,而太监“无鸟一身轻”,故只有太监最无私,没有后顾之忧,必死命效力。传位到他的孙子南汉王刘伥,更下了一纸文件,曰:“凡是朝廷任用的人,不管他是进士还是状元出身,一律要阉割,达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化境之态,方能当官。”刘氏父子的思维方式与船山先生截然相反,于是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的太监王朝产生了。王船山反复渲染太监的可怜可悲,这却是他的书生之见。羡慕太监的人比羡慕他这位大学问家的多着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