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鲜方法

食品保鲜方法
食品保鲜方法

食品保鲜方法

夏天,食物的保存是个很大的问题。买多了不行,放半天就不新鲜了;买少了也不行,想要用起来的时候啥都没有。可是冰箱容量有限,而且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往冰箱里塞。今天推荐这些特定蔬果的保鲜方法。

食品保鲜方法

1、蕃茄保鲜并不需要用到冰箱,放到塑料袋里,将袋口扎紧,放倒阴凉处就可以了。然后,每天打开一次,通风换气5分钟,注意擦干袋里的水蒸气,这样可以保持30天左右哦。

2、蔬菜沙拉没吃完没关系,鲜膜包好后放张纸在上面就一切ok啦~

3、用醋水泡草莓超级保鲜哦!当然吃之前还是要洗一下~

4、香蕉头用保鲜膜裹好,也可以延长保存期。

5、茄子保鲜前一定不能用水沖洗,否则茄子表层覆盖的有保护作用的蜡层被沖刷,就容易受微生物侵害而腐烂。也不要放在冰箱,放进保鲜袋放在阴凉通风处就可以了。

6、绿菜套在塑料袋里并封口再存储在冰箱里。

7、怎么防止土豆发芽?和苹果放一块就好啦!

8、韭菜和韭黄容易变黄、变烂,可以用大白菜叶包好放在阴凉的地方,这样可以保鲜哦。

9、豆角含有的生物硷对人体有害,在焯水过程中可以被溶解。所以置放前先用开水焯一下,晾干再装进保鲜袋,这样保存一个

月依然翠绿鲜嫩,原有风味也不会被破坏。

10、没用完的葱放在塑料瓶里保存

11、把洋葱放进不用的丝袜里面,然后挂起来,放半年也没事哦!

12、各种菌类不要再用塑料袋装着啦,纸袋好过塑料袋不知道多少倍!

13、鱼放冰箱会变干怎么办?直接放到盐水中冰冻就好很多啦~

14、鱼干、小银鱼、干虾皮、海米等一类的干制海产品,放入密封袋(或密封瓶)里,将几瓣剥开的大蒜放入,放在阴凉处保存就可以啦。

食品贮藏与保鲜实验

实验一果蔬一般物理性状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物理性状的测定是用一些物理测定方法来表示果蔬的重量、大小、容重、硬度等物理性状。其中也包含了某些感官的反映,色泽、新鲜度和成熟度等。 果实在成熟、采收、运输、贮藏及加工期间的物理特性的变化,反映其组织内部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结果。因此对物理性状的测定是进行化学测定的基础。 果蔬的物理性状测定是确定采收成熟度,识别品种特性,进行产品标准化的必要措施。新鲜果实是活的有机体,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统一是保证贮藏特性的主要因素。欲控制适合于新鲜果蔬的环境,首先就要通过在贮藏期中进行物理性状的测定,是了解其加工适应性与拟定加工技术条件的依据。 二、实验原理 1、硬度计使用方法 在每个被测果实的中部取两个对称点两面薄薄地削去果皮,用果实压力硬度计,测定 果肉的硬度。 (1) FT327(Fruit Tester 3-27Lbs)。 测定范围为3~27磅/(cm)2。 测定时,左手紧握果实,右手持硬度计 于拇指和食指间,将测头慢慢压入果肉 至测头槽凹处(进果线)后读数。 (2)泰勒硬度计。 国内常用,测定范围为3~30磅/(cm)2, 测定时把活动阀⑦推至和游动螺丝⑤相接触, 用右手握住刻度套筒⑥的下端,将泰勒硬度 计端平,左手拿稳被测果实,把测头①慢慢 用力推进果肉至进果线②后读数。

2、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1)测定原理 由于溶质是单一的,所以可由折射率直接换算出溶液浓度。果蔬汁液成分复杂,故用手持糖量计测定的实是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2)手持糖量计的使用原理 (3)手持糖量计使用方法 a、调零。使用时掀开照明棱镜盖板,用柔软的绒布仔细将折光棱镜拭净,取蒸馏水数滴, 置于折光棱镜的镜面上,合上照明棱镜盖板,使蒸馏水遍布于折光棱镜的表面。 将仪器进光窗对向光源或明亮处,调节视度圈,使视野内分划刻度清晰可见, 并观察视野中明暗分界线是否对准刻度0%,若有偏离,可旋动校正螺丝,使 分界线指示于0%处。最后把蒸馏水拭净,进行试样测定。 b、测量。滴入样品在折光棱镜上,测定并读数。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 1、材料:苹果,香蕉,黄瓜 2、器材:托盘天平,硬度计,游标卡尺,手持式糖度计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1、测量指标: 单果重、果型指数、果面特征、果肉比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单果重:取果实5个,分别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重,记载单果重(g),并求出其平均果 重(g)。 3、果型指数(纵径/横径):取果实10个,用卡尺测量果实的横径和纵径(cm),求果 形指数,以了解果实的形状和大小。 4、果面特征:观察记载果实的果皮粗细,底色和面色状态。果实底色可分深绿、绿、 浅绿、绿黄、浅黄、黄、乳白等,也可用特制的颜色卡片进行比较,分成若干级。果

食品贮藏与保鲜

食品贮藏与保鲜作业题(食工0501) 第一章 1.水果如何进行分类? (划线的为重点题) 根据果实构造及生物学特性而划分。 (一)、仁果类: 蔷薇科。果实是假果,如苹果、梨、山楂、海棠果、沙果、木瓜等。 (二)、核果类: 蔷薇科。果实是真果,如李、杏、桃、杨梅、樱桃等。 (三)、浆果类: 果实含丰富的浆液,故称为浆果。如葡萄、猕猴桃、柿、香蕉等。 (四)、柑橘类: 柑橘、柠檬、柚子、橙等。 (五)、坚果类: 食用部分是种仁。如椰子、板栗、核桃、巴旦杏(扁桃)、银杏等。 (六)、聚合果、复果类:如草莓等。复果是由几朵花或许多花聚合发育形成一体的果实,又称聚花果。如菠萝、无花果、凤梨等。 3.果蔬提供人体膳食的特色营养是什么? 果蔬是人体所需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提供淀粉、蛋白质、有机酸、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的重要饮食,更是为人类提供柔软纤维的最佳保健品。 果蔬的营养成分有: 维生素C、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果胶含氮物质有机酸(果蔬中有多种有机酸,其中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分布最广,蔬菜还还有比较多的草酸。)芳香物质色素物质(一)、叶绿素(二)、类胡萝卜素(三)、花青素(四)、黄酮类色素 第二章 1.如何控制果蔬呼吸作用? (具体一些回答写出要点) 1、内部因素(1)种类与品种(2)成熟度 2、外部因素(1)温度(2)气体的分压(3)含水量 (4)机械损伤(5)其他:对果蔬采取涂膜、包装、避光等措施,以及辐照和应用生长调节剂等处理. 第三章 1.冷害的机理是什么? 影响冷害的因素有哪些? 机理:膜相变理论:冷害低温首先冲击细胞膜,引起相变,即膜从相对流动的液晶态变成流动性下降的凝胶态。 1、离子平衡:膜透性增加,细胞中溶质渗漏造成离子平衡的破坏。 2、能量平衡:脂质凝固,粘度增大,引起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使细胞器能量短缺;同时线粒体膜的相变,使组织的氧化磷酸化能力下降,也造成ATP能量供应减少,能量平衡受到破坏。 3、酶平衡:膜相变引起膜上的酶活化能增加,其活性下降,使酶促反应受到抑制,但不与膜结合的酶系的活化能变化不大,从而造成两种酶系统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 因素: (一)、产品的内在因素 (1)与原产地有关。原产地为热带果蔬容易冷害。(2)与产地有关。生长在热带的油梨贮藏温度为12℃,生长在亚热带的油梨贮藏温度为8℃。(3)果蔬成熟度越低,对冷害越敏感。 (二)、贮藏的环境因素 (1)贮藏温度和时间(2)高湿环境减轻冷害(3)提高CO2和降低O2含量一般减轻冷害。

食品贮藏与保鲜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 第2章食品原料的生理代谢与控制 1.生鲜食品贮藏过程中主要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答:僵直和软化。 2. 什么是呼吸作用,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有哪些 答:呼吸作用是在许多复杂的酶系统参与下,经由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过程,能把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1)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积极作用 提高果蔬耐藏性和抗病性 提供果蔬生理活动所需能量 产生代谢中间产物 呼吸的保卫反应 (2)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消极作用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 分解消耗有机物质,加速衰老; 产生呼吸热,使果蔬体温升高,促进呼吸强度增大,同时会升高贮藏环境温度,缩短贮藏寿命。 4.试分别举出三种以上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 (1)跃变型果实 苹果、梨、杏、无花果、香蕉、番茄等。 (2)非呼吸跃变型果实 柑桔、葡萄、樱桃、菠萝、荔枝、黄瓜等 5.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1) 种类与品种 (2) 成熟度 (3) 温度 (4) 气体的分压 (5) 含水量 (6) 机械损伤 (7) 其他 6.控制果蔬蒸腾生理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温度:迅速降温是减少果蔬蒸腾失水的首要措施; 提高湿度:直接增加库内空气湿度或增加产品外部小环境的湿度,但高湿度贮藏时 需注意防止微生物生长; 控制空气流动:减少空气流动可减少产品失水; 蒸发抑制剂的涂被:包装、打蜡或涂膜。 7.什么是果实的成熟、生理成熟、完熟和后熟 果实的成熟: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到完熟的过程。 生理成熟(maturation):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充分长成时,达到生理成熟,也称为“绿熟”或“初熟”。 完熟(ripening):果实停止生长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本产品固有的色、

常用食品的保存方法

常用食品的保存方法一、常见食品的最佳储存温度

二、常见食品的保存方法 一般来说,适合水果的保存温度介于7~13摄氏度之间,有些水果需要更低的温度,例如苹果、葡萄、桃子、李子、柿子等,冰箱冷藏室是个存放的好地方。入冰箱冷藏的水果可先不清洗,只要以塑料袋或纸袋装好,防止果实的水分蒸散。可在塑料袋上扎几个小孔,保持透气,以免水气积聚,造成水果腐坏。不是每一种水果都适合放进冰箱保鲜。有些水果天生怕冷,像一些原产于热带的香蕉、芒果、木瓜等,放入冰箱反而会造成果皮上起斑点或变成黑褐色,水果品质和风味也受到破坏。 1.基本上,水果应该要现削现吃,如果买到的是尚未熟透的水果,

应该放置於常温下等熟度够了,再放到冰箱中保存,冰箱的冷度可以让水果维持新鲜。2. 硬皮水果,如:西瓜、凤梨、哈密瓜等水果,建议直接放进冰箱中;苹果、梨子、芒果等薄皮和软皮的水果,先装到塑胶袋后再放进冰箱中;较特别的是荔枝和龙眼这两种水果,如果长时间冰在冰箱内,外壳会干硬,并影响到果肉风味,所以建议在装入塑胶袋前,先在水果上喷洒少许水分,再放进冰箱,就可以保持果肉的新鲜口感。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蔬菜的保存方法。 1、蘑菇。盐水浸泡:将鲜蘑菇根部的杂物除净,放入 1%的盐水中浸泡 10-15 分钟,捞出后沥干水分,装入塑料袋中,可保鲜 3-5 天。清水浸泡:将鲜蘑菇洗净,放入容器中,倒入清水淹没蘑菇,如蘑菇上浮可压个重物。此法宜于短期存放,要注意不要采用铁质容器,以免鲜蘑菇变黑。如数量较多,可将鲜蘑晾晒一下,然后装入非铁质容器中,一层鲜蘑菇洒一层盐,此法可存放一年以上。 2、茄子。茄子中的酸性物质很容易氧化变黑,切开后的茄子可放入清水中浸泡,待下锅前再取出。 3、鲜笋。竹笋是鲜菜,越新鲜越嫩,口感越好,买回来后不马上吃的话,可在笋的切面上涂抹一些盐,放入冰箱冷藏室,可保其鲜嫩及口感。 4、萝卜。萝卜萌芽、抽苔会消耗养分,导致萝卜糠心。可削去萝卜顶端的菜盘,防止萌芽,保持营养,保护水分;若家庭需要存放少量萝卜,除按前法处理后,还需将萝卜装入密封性好的无毒塑料袋

6种食品的保鲜妙招

6种食品的保鲜妙招 大家都知道,买回的食品若不注意保存,很快就会不新鲜了。这里提供几种食品的保存妙方,可以大大延长食品的保鲜时间。 鱼:买到鲜鱼,当天吃不完,可将鱼的内脏挖除,不去鳞甲,不用水洗,把鱼放入冷却的食盐水中浸泡一天,取出晾干,涂些菜油,挂起晒干,可保存4~5天。也可以往鱼嘴里灌几滴白酒,再放入清水盆里,盖上能透气的盖子,并把盆放在阴凉黑暗的地方,即使在夏天,鱼也能活好几天。此外,新鲜的鱼在-26 ℃~-20 ℃状态下可保鲜12个月。 肉:把鲜肉包在蘸过醋的干净餐巾里,过一昼夜仍能保持新鲜,不会霉变。因为醋能抑制细菌繁殖。把芥末调好放在小碟里,与鲜肉一同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在一般室温下,肉类可以保持2~3天不坏。猪肝切碎拌上植物油后,放入冰箱中可保持几天的新鲜。 豆腐:豆腐容易发馊,可按500 g豆腐50 g盐的比例,把盐放入凉开水中融化(开水的多少以能淹没豆腐为宜),再放入豆腐,这样可以保持1~2天不坏。 鸡蛋:新鲜鸡蛋在2℃~4℃的温度下冷藏可保鲜15~20天。若先用温水浸过的半湿毛巾擦一遍鸡蛋,之后大头朝上竖着放在冰箱里,能保鲜更长时间。在鲜蛋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食用油或用保鲜膜包裹后放入冰箱,都可防止蛋壳内的水分蒸发,阻止外部细菌侵入蛋内。

蔬菜:将买回的蔬菜略微晾干,把枯黄腐烂的叶子去掉,将新鲜蔬菜整齐地放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置于阴凉通风处,这样保存的蔬菜,1、2天内不会变黄枯萎。也可以用报纸把蔬菜包上之后,根部向下,放在塑料袋里。鲜韭菜买回来,用小绳捆起来,根朝下,放在水盆内,能在2、3天内不发干、不腐烂;大蒜、葱等,也可照此存放。 水果:在0℃~3℃的冷藏温度下单独存放,苹果可以保持3~6个月不变质。苹果室温存放,应在箱下铺一层沙子,放完苹果之后再盖上沙子,洒上一点水。香蕉不应放在室温下保存,应去皮,放进塑料袋之后再放入冷冻室保存,这样可以维持其新鲜度。 夏日厨房如蒸笼般闷热,食品放在里面非常容易变质,那今天人气美食就为大家推荐几种食品保鲜的“小妙招”吧! 肉类保鲜 肉类保鲜 如果您早晨买来的肉,准备晚上或者第二天做,但又不想放入冷藏室影响口感的话,那人气美食为您推荐两种肉类保鲜的方法。 第一种是:用纸巾蘸点醋,把肉放在浸满醋的纸巾中,常温下,肉放一夜都不会变质。 当然,如果您觉得保鲜用的醋会影响肉的口感的话,那人气美食就为您推荐第二种肉类保鲜法,首先挑一些芥末酱放在碟子里,再与肉一起放

8-2社会调查-食品保鲜原理及方法

社会调查: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食品保鲜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明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2、认识食品保鲜的概念 3、了解保鲜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技术 4、初步认识传统的保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食品保鲜的原理”的探究活动过程,学会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 方法。 2、在小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意识,主动 探求、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尝试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4、通过“常用食品保鲜保鲜方法”的调查,学会对科学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加工的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收集超市或其他商业集市常用食品的包装袋的社会调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干预社 会,提高社会责任感。 2、在学习实践中,体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理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说明食品保鲜的原理 2、尝试食品保鲜的常见方法 难点: 1、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2、保鲜办法是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学会一般方法进行食品保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关于“食品保鲜原理”探究指导的教学课件,以展示探究的一般步骤及指导要领。 2、提供学生探究所用的相关器具材料,包括澄清的肉汤、鲜蔬菜、面包片等 3、关于“食品保鲜原理”的挂图。 4、制作“保鲜办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调查活动的教学课件, 以说明探究指导要领 5、提供学生所用的器材 6、关于学生社会调查的漫画 学生准备 1、预习教科书 2、向家长咨询家用食品的各种保鲜办法

3、思考关于食品保鲜原理的探究方案,探究几种探究方法 4、到社区商贸街、超市、商场进行调查,询问家用食品的各种保鲜办法 5、准备调查所需的各种有关物品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二、“食品保鲜原理”探究 本课总结

食品贮藏与保鲜思考题与答案

思考题 第2章食品原料的生理代与控制 1.生鲜食品贮藏过程中主要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答:僵直和软化。 2. 什么是呼吸作用,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有哪些? 答:呼吸作用是在许多复杂的酶系统参与下,经由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过程,能把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1)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积极作用 提高果蔬耐藏性和抗病性 ?提供果蔬生理活动所需能量 ?产生代中间产物 ?呼吸的保卫反应 (2)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消极作用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 ?分解消耗有机物质,加速衰老; ?产生呼吸热,使果蔬体温升高,促进呼吸强度增大,同时会升高贮藏环境温度,缩短贮藏寿命。 4.试分别举出三种以上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 (1)跃变型果实 苹果、梨、杏、无花果、香蕉、番茄等。 (2)非呼吸跃变型果实 柑桔、葡萄、樱桃、菠萝、荔枝、黄瓜等 5.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1) 种类与品种 (2) 成熟度 (3) 温度 (4) 气体的分压 (5) 含水量 (6) 机械损伤 (7) 其他 6.控制果蔬蒸腾生理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温度:迅速降温是减少果蔬蒸腾失水的首要措施; ?提高湿度:直接增加库空气湿度或增加产品外部小环境的湿度,但高湿度贮藏时需注意防止微生物生长; ?控制空气流动:减少空气流动可减少产品失水; ?蒸发抑制剂的涂被:包装、打蜡或涂膜。 7.什么是果实的成熟、生理成熟、完熟和后熟? 果实的成熟: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到完熟的过程。 生理成熟(maturation):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充分长成时,达到生理成熟,也称为“绿熟”或“初熟”。 完熟(ripening):果实停止生长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本产品固有的色、

《食品贮藏与保鲜》教学大纲

福建省晋江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食品贮藏与保鲜》教学大纲 (总学时:80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课程设置体现了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加强学科交叉、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它是在一门关于食品贮藏保鲜技术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本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物流工程方向是主干课程,此外,食品质量与安全、热能与动力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也可选修本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食品贮藏保鲜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课程通过大量的实例介绍主要动、植物原料及其加工食品贮藏保鲜的实用技术,力求体现食品科学发展的特点。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的品质基础、食品贮藏保鲜原理、食品贮藏保鲜方法、鲜活和生鲜食品贮藏保鲜、加工食品贮藏、食品流通中的保鲜技术等。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及简单的热力计算方法;掌握单级、双级压缩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热力计算方法;了解各种制冷设备的结构、作用等;掌握食品冷却、冻结、气调保鲜的原理与方法,了解食品冷却、冻结、气调保鲜的设备与工作原理;了解食品冷库的简单设计和设备选用;掌握食品冷藏链的概念;了解冷藏运输的基本手段。 三、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食品贮藏的意义和任务、食品的分类和贮藏特性、食品贮藏科学的发展简况,以及我国食品贮藏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章食品品质基础(自学) 知识点

第二节食品的香气 第三节食品的滋味 第四节食品的质地 第五节食品的营养成分 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自学了解食品的品质的评价指标及其组成。 作业:书上的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食品贮藏保鲜原理 知识点 第一节食品贮藏中的生理和生化变化 第二节食品的败坏 第三节食品败坏的控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食品贮藏中品质的变化及影响品质变化的因素,从而了解控制食品品质变化的因素。 作业:书上的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食品贮藏保鲜方法 知识点 第一节食品低温保鲜 第二节食品气调保鲜 第三节食品物理保障 第四节食品化学保鲜 第五节食品生物保障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食品各种贮藏保鲜的原理、方法、特点、应用实例。 作业:书上的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鲜活和生鲜食品贮藏保鲜 知识点

各种食品储存方法大全

各种食品储存方法大全 电冰箱贮存茶叶法 将密封好的茶叶罐或塑料袋装入电冰箱冷藏室贮存,温度以5℃左右为好,可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电冰箱贮存咖啡法 夏季,将速溶咖啡放入冰箱中存放,不会结块。 电冰箱贮存蔬菜水果法 电冰箱内放置蔬菜水果时,宜直立存放,有利于保鲜。 电冰箱贮存莴笋法 电冰箱里先放一条湿毛巾,将莴笋放在上面,可防止莴笋蔫萎生锈。 电冰箱贮存鲜虾法 鲜虾洗净后,生放在冰箱中冻存,会严重影响体表美观,并使虾肉变味,可先用水或用油氽至断生,使红色固定,鲜味恒长,再放入冰箱贮存。虾仁则应加清水再入冰箱冻存。 电冰箱贮存香烟法 香烟放入冰箱内,烟味会更佳,不会受潮。 电冰箱贮存猪肝法 在猪肝外面涂上一层食油后放进电冰箱冷藏,可保持原色、原味,且不易干缩。羊肝、牛肝等都可用此法贮存。 冬瓜贮存法 选择带有一层完整白刷表皮不破损的冬瓜,放在阴凉通风处,瓜下垫上稻草或木板,冬瓜便可贮存4~5个月。 豆腐干贮存法 ①将豆腐干泡在清水中,冷天2天,夏天1天或半天换一次水,烧前捞出洗净可贮存数天。 ②将豆腐干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随吃随取,如豆腐干已发黄,只要在清水里浸1~2小时,就能变软变白。 豆腐贮存法 ①先取豆腐重量1/10的食盐,用开水化开,冷却后将豆腐放入,即可防酸防

变质。 ②用50%的热碱水浸泡豆腐15分钟,清水漂净,可保鲜数日。 ③整块豆腐放入开水中煮沸3~5分钟,然后浸在凉水中,可保鲜24小时。 ④将豆腐用沸水浸泡1分钟,再换干净沸水,装满容器后密封,将容器浸在冷水中迅速冷却,可使豆腐几天不变酸。 ⑤豆腐泡在泡菜里,即能保鲜4~5个月,但不能让泡菜发霉。 电冰箱贮存蔬菜水果法 电冰箱内放置蔬菜水果时,宜直立存放,有利于保鲜。 豆类贮存鲜蛋法 容器内铺一层黄豆、绿豆、豇豆、黑豆等任一种豆类,放一层蛋,顶上再盖一层豆类, 10天翻一次,每月检查一下,挑出变质蛋,保干燥,通风,可贮存8~12个月。 番茄贮存法 ①将果皮完整、7~8成熟的番茄放入0℃的电冰箱中冷藏,可保存一段时间。 ②将表皮无损的5~6成熟的番茄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每天打开袋口5分钟,同时擦去袋内壁上粘附的水汽,再扎紧袋口。待番茄全部红熟时,就不用扎袋口了。可贮存番茄1个月以上。 ③挑选果皮、果蒂完整无损的番茄,洗净后放入缸里,上盖一块米字形竹片,上压重物,以免番茄浮上。缸里注入淡盐水,盐水要没过番茄3厘米,置于阴凉处。食用时,将番茄放在清水中泡3小时,去除盐味。可贮存番茄2个月左、、、 蜂蜜贮存法 ①蜂蜜宜贮存在干燥、凉爽、通风条件好的地方,以防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当水分含量从正常的17%增加到25%以上时,蜂蜜会发酵变质。 ②发现蜂蜜有发酵倾向时,要立即倒入玻璃容器内,放入锅内隔水加热至63~65℃,保温30分钟,便能阻断蜂蜜的发酵。 蜂蜜贮存鲜肉法 将新鲜猪肉切成条块,在肉面上均匀地涂一层蜂蜜,用线串起来吊挂在通风处,不但可以延长贮存时间,而且可使肉味更鲜美可口。

《食品保存技术》教案

第二节食品保存技术 【教材分析】 本节课有食品贮存的原理和方法两个问题。首先通过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探索食品保鲜的措施。不同食品的保鲜应采取不同的贮存方法,选取最佳的贮存方案,在生活中加以利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食品贮存的方法及原理。 2.尝试运用恰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3.培养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会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进一步让学生形成微生物对人类是既有利也有害的观念。 【教学重点】 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食品贮存的方法及原理。 【教学难点】 分析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讨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贵妃要吃上新鲜的荔枝,必须快马运送,否则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引出课题。 【新课内容】 一、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1.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腐败现象,说明食品腐败是常见的。 2.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活动】

食品腐败的原因 【提出问题】 (1)你观察到什么结果? (2)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 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问:怎样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找出最佳答案。 尽可能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问:怎样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的含水量,都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1.自学课本内容,说出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及使用原理。 2.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找出最佳答案。 【小结】 食品保存常用的方法有:干燥、腌制、加热、冷藏、冷冻和添加食品防腐剂等。【总结】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2.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3.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检测反馈】: (1)夏季,食品在冷凉的地方不易腐败的原因主要是这一环境中( ) A、细菌极少 B、无细菌 C、细菌生长繁殖很慢 D、以上说法都对 (2)下列不属于保存食品的正确方法是( ) A、真空包装法 B、腌制法 C、水泡法 D、冷冻法 (3)下列保存食品的方法中,属于传统保存食品方法的是( ) A、脱水保存 B、添加腐剂保存 C、晒干保存 D、真空保存 (4)下列保存食物的方法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的含水量来阻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是( )

食品保鲜与贮藏标准精选(最新)

食品保鲜与贮藏标准精选(最新) G8867《GB/T8867-2001蒜薹简易气调冷藏技术》 G9829《GB/T9829-2008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G16862《GB/T16862-1998鲜食葡萄冷藏技术》 G16870《GB/16870-1998芦笋冷藏技术》 G17240《GB/T17240-1998辣根贮藏技术》 G17479《GB/T17479-1998杏冷藏》 G18518《GB/T18518-2001黄瓜贮藏和冷藏运输》 G18524《GB/T18524-2001食品辐照通用技术条件》 G18525.1《GB/T18525.1-2001豆类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2《GB/T18525.2-2001豆类制品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3《GB/T18525.3-2001红枣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4《GB/T18525.4-2001枸杞、葡萄干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5《GB/T18525.5-2001干香菇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6《GB/T18525.6-2001桂圆干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7《GB/T18525.7-2001空心莲辐照杀虫工艺》 G18526.1《GB/T18526.1-2001速溶茶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2《GB/T18526.2-2001花粉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3《GB/T18526.3-2001脱水蔬菜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4《GB/T18526.4-2001香料和调味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5《GB/T18526.5-2001熟畜禽肉类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6《GB/T18526.6-2001槽制肉食品辐照杀菌工艺》 G18527.1《GB/T18527.1-2001苹果辐照保鲜工艺》 G18527.2《GB/T18527.2-2001大蒜辐照保鲜工艺》 G18768《GB/T18768-2002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 G20372《GB/T20372-2006花椰菜冷藏和冷藏运输指南》 G20569《GB/T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20570《GB/T20570-2006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20571《GB/T20571-2006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20799《GB/T20799-2006鲜、冻肉运输条件》 G21072《GB/T21072-2007通用仓库等级》 SB10384《SB/T10384-2004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场资质条件》SB10385《SB/T10385-2004中央储备糖储存库资质条件》 SB10408《SB/T10408-2007国家储备冻肉储存冷库资质条件》 SB10447《SB/T10447-2007水果和蔬菜气调贮藏原则与技术》 SB10448《SB/T10448-2007热带水果和蔬菜包装与运输操作规程》LS1206《LS/T1206-2005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 LS1211《LS/T1211-2008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LS1212《LS1212-2008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 LS1213《LS/T1213-2008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 LS8001《LS8001-2007粮食立筒库设计规范》55.20 NY717《NY/T717-2003胡萝卜贮藏与运输》 LY1651《LY/T1651-2005松口蘑采收及保鲜技术规程》 LY1674《LY/T1674-2006板栗贮藏保鲜技术规程》

食品保鲜原理

食品保鲜原理 食品保鲜,即是在从生产到售卖予消费者所经历的各个环节中,尽量保持其品质(商品价值、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程度等)不降低的过程。 在贮藏、流通期间,导致食品品质降低的最主要因素是食品外部的微生物侵入,它们在食品中的繁殖会引起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此外,食品成分间相互反应、食品成分与酶之间的纯化学反应、食品组织中原先存在的酶引起的生化反应等也会对食品品质造成影响。因此,食品保鲜的关键就在于:在制造和贮存期间尽量消灭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和酶,此后将外部微生物的污染降到最低,从而阻止食物中微生物的繁殖,同时又以物理和化学方式阻止酶和非酶物质产生化学反应。 加热、干燥、冷藏、放射线照射、添加防腐剂等方法,都可由以上原理达到食品保存的目的。这些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基于微生物和酶的完全或部分杀灭或钝化的方法:此类方法包括加热、放射线照射、杀菌剂处理等,它们与适当的包装相配合,从而使食品与外部环境隔绝,防止了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即便在常温下也能长期贮藏食品;但此类方法较为“强烈”,容易导致食品本身成分超出可接受范围的变化,因而适用的食品种类也有一定的限制。第二类是基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酶反应等的方法:此类方法包括低温处理(冷冻)、脱水干燥(干藏、盐藏)、增加酸或碱浓度、添加防腐剂、气相置换等,它们使得食品内部环境变得不适宜微生物繁殖和酶的反应,从而不发生腐败变质;此类方法处理后食品内存在的微生物并未被完全杀灭,酶也未被完全钝化,因而处理完毕后若环境条件发生特定的改编,食品中的微生物和酶可能会重新开始活动。 传统的食物保鲜方法较为简单,如醋藏、盐藏、糖藏、烟熏等。醋藏利用了醋酸良好的抑菌作用;盐藏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可赋予食品新的风味,故兼有加工的效果;糖藏与盐藏原理相似,若在糖液中添加少量酸,则即使在较低的糖浓度下微生物的生长也可被抑制;烟熏在物理上起到干燥作用,同时在过程中会产生具防腐性的物质,阻止微生物的繁殖。 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盐腌、糖渍、干制、罐藏等传统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此时防腐保鲜剂的使用作为简便而有效的保鲜方法,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等原料的生产、加工与贮藏中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防腐剂与杀菌剂的区别在于,防腐剂并不杀死微生物,而是抑制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并阻碍其生长繁殖。防腐剂要具备普遍有效性、低毒性、无味无嗅无色无刺激性、易用性、高耐热性等性质。现在我国使用的食用防腐剂有苯甲酸(安息香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酯、山梨酸及其钾钠盐等。 加热杀菌保鲜法是稍后出现的一种食品保鲜方法。在加热杀菌的同时,食品中的酶也会因为高温而永久失活。但此后食品不可重复染菌,因此要在瓶罐密封的环境下进行加热杀菌,或加热杀菌后在无菌条件下装瓶装罐。加热杀菌又分常压杀菌(巴氏消毒法)、加压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微波杀菌、远红外线加热杀菌、欧姆杀菌等具体操作法。 食品干燥保鲜利用了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酶的化学反应和水息息相关的特质,将食品保持在脱水干燥的状态,从而在不损坏食品品质的同时延长保藏时间,方便包装与运输。

食品贮藏保鲜复习题闽南师大

食品贮藏保鲜复习题 1、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答:(1)种类与品种:蔬菜:生殖器官(花) > 营养器官(叶) > 贮藏器官(块根块茎) 水果:浆果(番茄、香蕉) >核果(桃、李) > 仁果(苹果、梨) 同类产品:晚熟品种> 早熟品种夏季成熟品种> 秋冬成熟品种南方生长> 北方生长 (2) 成熟度:幼嫩组织呼吸强度高,成熟产品呼吸强度弱,但跃变型果实成熟时会出现呼吸高峰。块茎、鳞茎类蔬菜休眠期呼吸强度降至最低,休眠期后重新上升。 (3) 温度:温度越高,跃变型果实呼吸高峰出现越早。 (4) 气体的分压:O2浓度高,呼吸强度大;反之, O2浓度低、呼吸强度也低;O2浓度过低会造成无氧呼吸,果蔬贮藏中O2浓度常在2%~5%;CO2浓度越高,呼吸代谢强度越低,但过高的CO2浓度会伤害果蔬,大多数果蔬适宜的CO2浓度为1%~5%;乙烯能加速果蔬后熟衰老。 (5) 含水量:果蔬在水分不足时,呼吸作用减弱;含水量高的植物,在一定限度内的相对湿度愈高,呼吸强度愈小;在一定限度内,呼吸速率随组织的含水量增加而提高,在干种子中特别明显,如粮食含水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强。 (6) 机械损伤:植物组织受到挤压、碰撞、震动、摩擦等损伤后,呼吸作用就会加强,损伤程度越高,呼吸越强。 (7) 其他:涂膜、包装、避光、辐照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蔬采取涂膜、包装、避光等措施,以及辐照和应用生长调节剂等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产品的呼吸作用。 2、果实的发育过程。 答:生长、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完熟)、衰老。 生长:生长阶段包括细胞分裂和以后的细胞膨大,至产品大道大小稳定这一时期。 生理成熟: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充分长成时,达到生理成熟,也称为“绿熟”或“初熟”。 完熟:果实停止生长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本产品固有的色、香、味和质地特征,然后达到最佳的食用阶段。 衰老:由合成代谢的生化过程转入分解代谢的过程,从而导致组织老化、细胞崩溃及整个器官死亡的过程。果实中最佳食用阶段以后的品质劣变或组织崩溃称为衰老。 3、果蔬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答:(1)叶柄和果柄的脱落 (2)颜色的变化 (3)组织变软、发糠 (4)种子及休眠芽的长大 (5)风味变化 (6)萎蔫 (7)果实软化 (8)细胞膜变化 (9)病菌感染 4、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 答:蛋氨酸→SAM (S-腺苷蛋氨酸)→ACC(5-甲硫腺苷) →乙烯

猪肉保鲜方法方案

猪肉保鲜方法[方案] 猪肉如何冷藏保鲜-猪肉保鲜方法 猪肉的冷藏保鲜及猪肉保鲜方法(肉制品冷藏及保鲜) 猪肉如何保鲜,贮藏肉类的冷库,应符合卫生要求,猪肉保鲜方法,每批产品入库前要进行清理、消毒。生猪肉怎么保鲜,存放时,不同肉类产品要隔离存放,防止互相串味而影响质量。 激进方法主要有干燥法、盐腌法、熏烟法等;现代贮藏方法主要有低温冷藏法、罐藏法、照射处置法、化学保藏法等。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肉与肉制品的贮藏方法很多。主要是使肉内的水分减少,干燥法:干燥法也称脱水法。阻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达到贮藏目的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都需要最适宜的含水量,一般来说,至少需要 40% 50% 水分。如果没有适当的水分含量,微生物就不能生长繁殖。猪肉的水分含量一般在70%以上,应采取适当方法,使含水量降低到20% 以下或降低水分活性,才干延长贮藏期。挂在通风处,自然风干法:根据要求将肉切块。进行自然干燥,使含水量降低。例如风干肉、香肠、风鸡等产品都要经过晾晒风干的过程。常利用烘烤方法,脱水干燥法:加工肉干、肉松等产品时。除去肉中水分,使含水量降到 20% 以下,可以较长时间贮存。 冷库或冰箱中进行,低温贮藏法:低温贮藏法即肉的冷藏。肉和肉制品贮藏中最为实用的一种方法。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当温度降到零下10?下时,肉中的水分就结成冰,造成细菌不能生长发育的环境。但当肉被解冻复原时,由于温度升高和肉汁渗出,细菌又开始生长繁殖。所以,利用低温贮藏肉品时,必需坚持一定的低温,直到食用或加工时为止,否则就不能保证肉的质量。肉的冷藏,可分为冷却肉和冷冻肉两种。如加工火腿、腌肉等产品时,添加溶质法:即在肉品中加入食盐、砂糖等溶质。需用食盐、砂糖等对肉进行腌制,其结果可以降低肉中的水分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主要是通过食盐提高肉品的渗透压,盐腌法:盐腌法的贮藏

食品保鲜技术

食品保鲜原理及方法 食品检验1002班姓名:陈婉凤 40号 摘要:食品保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保鲜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食品保鲜的方法有:食品防腐保鲜、食品干燥保鲜、食品冷冻冷却保鲜、放射线杀菌保鲜、微波杀菌保鲜、气调保鲜等方法。 食品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特别的食品的保存问题,因为食品是易腐败变质物品,常温下很容易变质不能长时间存放.而食品又是人们的生存必须品所以就一直受人关注. 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关于食品保存的研究.人们都喜欢食用保持原有品质和风味的食品,变质的食品不好吃、也不能吃且有害健康,乃至危及性命。为了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就必须有完善可靠的食品保藏技术和方法。 食品在物理、生物化学和有害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可失去固有的色、香、味、形而腐烂变质,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是导致食品腐烂变质的主要因素。通常将蛋白质的变质称为腐败,碳水化合物的变质称之为发酵,脂类的变质称之为酸败。可以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来防止有害微生物的破坏。物理方法是通过低温冷藏、加热、辐射等物理方法来杀菌或抑菌,化学方法就是利用杀菌或抑菌的化学药剂(即通常称的防腐剂)。但是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品化学防腐剂愈来愈担心,于是出现了利用生物本身或生物所代谢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物质来防腐,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盐腌、糖渍、干制、罐藏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防腐保鲜剂作为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在糖食、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等原料及加工的贮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食品防腐保鲜 食品防腐保鲜含义是在贮藏过程中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形及其营养成分,为此而应用的化学品成为防腐保鲜剂。通常把能杀死微生物的化合物称为杀菌剂。不能杀死微生物而能抑制其生理活动,阻碍其生长的化合物称为防腐剂。 食品干燥保鲜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反应都离不开水,因而,把食品保存在脱水干燥的状态,就可以保藏相当长的时间而不损坏品质,同时也便于包装和运输。食品

《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

《食品保鲜与加工》复习材料 绪论部分: 1.名词解释: ①食物:是指一切天然存在可以直接食用或经初级加工可供食用的物 质。 ②食品:是指经过加工和处理,作为商品可供流通的食物的总称。 ③食品保藏:广义上,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切措施。狭义上,防止 微生物的作用而不会使食品腐败变质的直接措施。 ④食品保鲜:保持食品原有鲜度的措施。 ⑤食品加工:是指对可食资源的技术处理,以保持和提高可食性和利 用价值,开发适合人类需求的各类食品和工业产物的全过程。 2.食品作为商品的基本要求 ①卫生安全性----最基本的要素; ②营养可消化性----食用 (保健)价值的体现; ③风味----气味与滋味, 影响食欲与消费欲; ④质地----硬度/弹性/柔 软性/脆性等不同口感特性要求; ⑤外观----色泽, 形状, 完整性等; ⑥耐贮藏性----拥有一定 的货架(保质)期; ⑦方便性----食用, 贮藏与运输等方便性; ⑧价廉----日常消费与消

费依赖, 控制原料成本, 减少浪费确保成品率, 充分利用好副产物(废弃物)等. 3.食品分类 1)按其来源分:植物性食品原料和动物性食品原料。 2)按生产方式分为五大类: ①农产品:谷类、豆类、蔬菜类和水果类等; ②畜产品:畜肉类及其副产品、禽蛋类、乳类和蜜蜂类产品等; ③水产品:鱼、虾、贝、藻等; ④林产品:坚果类、林产食用菌、山野菜等; ⑤其他食品:以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叶、花蕾等原料制成的调味料,以及茶、咖啡可可果汁酒等饮料。 3)按食品营养特点分类:六大类 第一类:鱼、肉、蛋、大豆等,主食的主要原料——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第二类:牛奶、乳制品、小鱼、虾、海藻——Ca、维生素B等; 第三类:黄绿色蔬菜——胡萝卜素、维生素c、矿物质等; 第四类:其他蔬菜水果——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第五类:粮食、薯类等主食类(米、面包、马铃薯、甘薯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等; 第六类:油脂类(色拉油、黄油、蛋黄酱等)。 第一章水果蔬菜色香味和营养的成分 1.名词解释:

食品贮藏与保鲜思考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食品贮藏与保鲜思考 题及答案

思考题 第2章食品原料的生理代谢与控制 1.生鲜食品贮藏过程中主要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答:僵直和软化。 2. 什么是呼吸作用,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有哪些? 答:呼吸作用是在许多复杂的酶系统参与下,经由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过程,能把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1)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积极作用 提高果蔬耐藏性和抗病性 ?提供果蔬生理活动所需能量 ?产生代谢中间产物 ?呼吸的保卫反应 (2)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消极作用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 ?分解消耗有机物质,加速衰老; ?产生呼吸热,使果蔬体温升高,促进呼吸强度增大,同时会升高贮藏环境温度,缩短贮藏寿命。 4.试分别举出三种以上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 (1)跃变型果实 苹果、梨、杏、无花果、香蕉、番茄等。 (2)非呼吸跃变型果实

柑桔、葡萄、樱桃、菠萝、荔枝、黄瓜等 5.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1) 种类与品种 (2) 成熟度 (3) 温度 (4) 气体的分压 (5) 含水量 (6) 机械损伤 (7) 其他 6.控制果蔬蒸腾生理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温度:迅速降温是减少果蔬蒸腾失水的首要措施; ?提高湿度:直接增加库内空气湿度或增加产品外部小环境的湿度,但高湿度贮藏时需注意防止微生物生长; ?控制空气流动:减少空气流动可减少产品失水; ?蒸发抑制剂的涂被:包装、打蜡或涂膜。 7.什么是果实的成熟、生理成熟、完熟和后熟? 果实的成熟: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到完熟的过程。 生理成熟(maturation):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充分长成时,达到生理成熟,也称为“绿熟”或“初熟”。 完熟(ripening):果实停止生长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本产品固有的色、香、味和质地特征,然后达到最佳的食用阶段。

食物保鲜方法

食品保鲜方法 食品保鲜原理作用:①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②防腐剂对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产生作用。由于能破坏或损伤细胞壁,或能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机理,致使胞内物质外泄,或影响与膜有关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③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④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食品保鲜常用的方法有: 1、真空保鲜法:就是利用真空技术来保鲜食品的有效方法,现在已普遍应用于无生命的食品保鲜。对那些色香味容易变化,而且要求保脆的食品特别有效,如市面上的马铃薯片、香蕉片等都采用真空保鲜技术。对于果菜等有生命的食品,也有减少消耗,推迟成熟,延长寿命,抑制病虫害的作用。真空保鲜法对容器材料的耐压能力要求特别高,对技术的要求严格,投资大,成本高,因此,目前大规模生产尚不能普遍应用。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某些体积小的高贵药材、食品、原料等是首先应用真空保鲜法的对象。 2、保鲜剂:就是防腐剂了。食品防腐剂是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食品添加剂。因兼有防止微生物繁殖引起食物中毒的作用,又称抗微生物剂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对纤维和木材的防腐用矿油、煤焦油、丹宁,对生物标本用甲醛、升汞、甲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硝基糠腙衍生物或香脂类树脂。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受到限制,因此多靠干燥、腌制等一些物理的方法。特殊的防腐剂有乙酸等有机酸、以油酸脂为成分的植物油、芥子等特殊的精油成分。对于生物体的局部(如人体表面或消化道),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各种防腐剂(如碘仿、水杨酸苯酯、苯胺染料或吖啶类色素等)。应具备的条件1)性质较稳定:加入到食品中后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在食品中有很好的稳定性2)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3)本身不应具有刺激气味和异味4)不应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不应影响肠道内有益菌的作用5)价格合理,使用较方便。 3、气调保鲜:其实跟真空保鲜的本质原理相似,只不过气调保鲜是通过调节气体成分,用惰性气体取代氧气,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2017 食品保鲜与贮藏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果蔬的气调贮藏保鲜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理解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方法。 2、通过本实验掌握果蔬气调包装贮藏的操作要点。 二、实验原理 气调贮藏是指的是将食品存放在一个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中,根据需要来改变、调节贮 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比例(通常是增加CO2浓度和降低O2浓度以及根据需求调节其气体 成分浓度)来贮藏产品的一种方法。引起食品品质下降的食品自身生理生化过程和微生物作 用过程,多数与氧和二氧化碳有关。气调技术的核心是将食品周围的气体调节成正常大气相 比含有低氧浓度和高二氧化碳的气体,配合适当的温度条件,来延长食品的寿命。 适当降低O2浓度或/和增加CO2浓度,就改变了环境中气体成分的组成。在该环境下,新鲜果蔬的呼吸作用就会受到抑制,降低其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延缓新陈 代谢的速度,减少营养成分和其他物质的降低和消耗,从而推迟了成熟衰老;较低的O2浓 度和较高的CO2浓度能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削弱乙烯刺激生理作用的能力,有利于新鲜 果蔬贮藏寿命的延长;适宜的低O2和高CO2浓度具有抑制某些生理性病害和病理性病害 发生发展的作用,减少产品贮藏过程中的腐烂损失。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实验材料:葡萄。 实验仪器:天平、硬度计、折光糖度计、烧杯、纱布、不锈钢果刀等。 四、实验操作步骤 (1)葡萄的预处理 将葡萄果穗中烂、小、绿果粒摘除,随机分成2份,一份葡萄装入有垫物的容器中(各 小组都贴好标签放入此箱);同时将称好的亚硫酸钠粉剂(按果重0.2%)加变色硅胶粉剂(按 果重的0.6%)混合,分包成若干个纸包,在容器的不同部位均匀放入纸包,将葡萄用包装 袋包装,常温贮藏。定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直到出现明显对比症状为止。 (2)指标测定 感官评价:各个小组自行制定感官评价标准,并对不同贮藏时期的葡萄感官进行打分评价,并计算发病率、糖度、失重率等指标,统计归纳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发病率的计算:统计发病的葡萄个数,按下式计算发病率。 发病率(%)=(发病的个数/总检查数)*100 果蔬糖度的测量:取10g果肉,捣碎,用四层纱布过滤,将汁液滴在手持折光仪上,读 出果蔬的糖度,并作记录。 失重率的测定:固定一定量的葡萄或苹果,称其重量即为W0,定期测定其果实重量记 为W1,按下列公式计算失重率。失重率(%)=(W0-W1)*100/W0 五、结果处理 1.详细记录每次观察的结果(感官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贮藏期感官评价(发病指数、糖度、颜色、质地、口感等)入贮日期观察日期贮藏天数 2.记录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糖度、发病率、失重率的变化并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