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0-03-15T09:43:30.827Z 来源:《校园英语(教研版)》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喻林春[导读] 课堂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乃至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

◆ 喻林春•西藏昌都地区教育局教研室文章编号:ISSN1009-6426/CN13-1298-G4/YFDH18-117/Z6-2009-6-420 在英语教学实际中,课堂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何科学、高效地利用课堂活动,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是否完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的关键。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英语教学需要采取活动课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乃至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要充分重视英语课堂

活动的有效性、重要性。

一、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必要性

⒈学生实际情况的要求。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教师课堂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才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⒉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形式,实现任务目标。这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堂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以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前提,要让学生在活动课堂上成为主体,部分教学活动要由学生完成。

⒊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的运用,因此英语课堂就要求实现教学的动态化,“活动、互动、调动、主动、生动”等,已经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词。只有实现英语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教学目标才会更容易地实现。

二、当前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偏误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下,许多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存在着诸多误区,具体表现有:有的课堂活动盲目追求热闹、兴奋,学生不停地叫喊、举手,甚至在课堂上走动,这样的情形贯穿着整个课堂;有的课堂活动主要表现为肢体的“运动”,师生台上台下摩拳擦掌,手舞足蹈。

有的课堂活动为了充分体现“合作、探究”,不断地搬椅子,挪桌子,转身子,换位子。

有的课堂活动追求“信息满、节奏快、变化多”,学生一会儿抬头看荧屏,一会儿又被要求听录音,一会儿又被要求转身去讨论。学生们被弄的手忙脚乱,晕头转向。

有些课堂活动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潮的效果,调动各种手段虚张声势,频繁表扬,动辄鼓掌,整个课堂充溢着虚高的假象,浮躁不安。

以上种种表现,表面上看是遵循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是仔细审视每个教学活动,就会发现他们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其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教师设计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必须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注重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才不至于让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三、课堂活动设计的策略探析

要设计好教学活动,教师就要在对学生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策划,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围绕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影响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来展开。

⒈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通过任务的途径来组织教学,其教学观就是“以活动促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重新定位,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合作交往的学习环境。

⒉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

教师只有对教材充分熟悉,才能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或分解,教学过程才能游刃有余。教师只有在熟悉教学任务和目的、梳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在备课中下功夫,才能把教学活动的设计具体化、实用化、可操作化。

⒊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学活动要有目的性。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内容展开。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形式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⒋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众所周知,兴趣在推动学生完成学习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获取的过程。教师如果设计了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实际水平。

教学设计要关注、了解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主动加工,新的知识才能激活原有知识,建立起相关的联系,产生新的学习,积累新的知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使学生成为活动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活动才能发挥其效果。

⒍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活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

有时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很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活动组织和调控方面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大班教学的条件下,学生活动时课堂秩序就很难控制。有的学生不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活动;学生在进行某类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同学配合不积极或不配合的情况等。这一切都会影响活动的效果。因此,要有效地开展活动教学,教师就要重视并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仔细考虑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制订对策。

⒎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注意活动的数量。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数量。如果教师在一节课中从头到尾设计了大量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忙碌,但往往最后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注重活动的层次性,尽量减少活动的数量,提高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⒈黄伟. 课堂教学活动化——特征、意义及偏误矫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3

⒉任高茹. 基于“生本”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8.2

⒊赵昆艳. 教学活动的类型与特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5

⒋王蔷. 浅谈如何设计一个教学活动的活动目标,《中外教育研究》,200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