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在根本上下工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要在根本上下工夫

语文课程的根本,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指以学生为本位;二指语文的本体;三指文本。语文教学应在这三本上下功夫。

一、以学生为本

(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主体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要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不同于以前人的、独立自主的、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教育只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在主体之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关注的是整个人生世界的意义”。因此,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主动寻找、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国特级教师支玉桓的教学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他没有过多地讲解课文内容,而是通过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范读、带读、欣赏和鼓励朗读等方法,激活学生朗读兴趣,唤起学生竞争意识,提高朗读质量,使学生进了情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可以这样说,当今社会,凡是注重发挥、调动、培养和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教育都是进步的,有价值的教育;凡是压抑学生主体性的教育都是落后、有害的教育。

(二)面向全体,关心尊重每个学生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基础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

首先正视学生的差异。不同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与成人相比较,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必须正视学生与成人间的巨大差异,探求符合其特点的教育方式,不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他又说:“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花有花的香,树有树的美,晴

有暗的丽,雨有雨的趣。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更是如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从内心欣赏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

其次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尊重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是一种动力。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确立这样一个观念:学校没有“差生”,只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要特别地关心尊重。如果对这些学生置之不理,这就违背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了。

二、语文的本体

语文本体是什么?看《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定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老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事实是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三、尊重文本

我们讲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因为语文教科书是根据“课标”的精神来编写的,是对“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超越文本的提法固然不错,但要超越文本,首先必须研读文本,了解文本。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与超越。

课标中提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如上《狼和小羊》一课,老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狼向小羊扑去”之后,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第二个问题是“请你

们想一想,小羊要找出什么样的理由才有可能说服狼,让它不吃自己?”这两个问题都带有创造性,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希望来设计结果;第二个问题虽然也是由学生自由发挥,但本文的主旨:“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蛮不讲理的坏家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老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显然是没有能够把握好作者的写作意图。

老师引导学生去钻研文本,教师本人更应该去认真钻研文本,要在钻研文本上下功夫。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把握教材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导学的艺术以及老师的个人魅力。特级教师曾说过,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没法。于永正老师也说过,语文老师不要带着疑点进课堂。走进课堂时应自问,自己还有没有疑点。在钻研教材上应更加强,要加强预设。预设得很成功,才会有精彩的生成。当前,要提倡钻研教材,精心预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