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鉴别诊断医学PPT

合集下载

急性胸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急性胸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4、肺栓塞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伴有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右心衰 竭的表现。肺高压者胸骨后压榨感,劳累后加重,疼痛伴随着呼吸困 难或者肺动脉高压表现。
5、肥厚型心肌病
为原因不明或不能解释的左心室或右心室心肌不对称、不 均匀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收缩期高动力状 态和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
3、主动脉夹层
好发于50-70岁人群,多伴有高血压或马凡综合征。
起病急、疼痛剧烈,呈撕裂样、刀割样,常伴有烦躁不安、大汗 淋漓、恶心、呕吐、晕厥等。疼痛呈持续性,随夹层扩展,疼痛可以 转移。升主动脉夹层导致前胸或颈部疼痛;降主动脉夹层导致肩胛间 或肩胛下疼痛;腹主动脉夹层导致腰背部或左腰部疼痛,发作时常伴 有高血压。而有时夹层延伸至主动脉分支、颈动脉、肋间动脉,可导 致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或者伴有急性主动脉瓣反流或胸腔积液等症 状。
非心血管源性胸痛病因
常见于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肿瘤)、胃食管返流 常见于消化道溃疡及胰腺炎、胆囊炎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胸膜炎、神经官能症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部肿瘤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胸膜炎、肋软骨炎、胰腺炎 常见于带状疱疹(多沿肋间神经分布) 常见于神经官能症
三、体格检查及常见的辅助检查
MB) 8、其他早期无创诊断性检查(运动负荷试验、超声
心动图检查、胸痛三联CT成像)
二、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
三、常见心血管原因与症状
1、绞痛
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于劳累、情绪激动、急性循环衰竭的 情况下发病。70岁以上老年人中,即使原来没有冠心病,仍有1/3的 男性和1/4的女性会发生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猝死和心肌梗死。
呼吸系统疾病:如气胸时患侧呼吸音的降低,肺炎时听诊可 闻及呼吸音变粗、肺部啰音,胸膜炎时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等。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医学ppt课件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医学ppt课件
用 药
精神疾患 甲状腺
异 常 生 命 体 征
眩 晕
CT/MRI (III)
其 他 头 晕
药物 血浓度
站 立 头 晕
EKG (III)
YYY
N
N
N
N
N
Y
Y
34
头晕
头晕的概念n 眩晕特异性症状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的运动错觉或幻 觉, 各方向皆有,头活动后加重n 失衡不稳或不安全感,站立和行走困难,无旋转 n 头重脚轻漂浮、晕或摇摆感n 晕厥前一过性、马上要失去知觉、晕倒的感觉
2
前庭周围性为主,其中BPPV (约占1/2)、 前庭神经元炎(占约1/4)及梅尼埃病是最主 要病因,可能占了绝大部分。
发作性、短暂的头晕:系统疾病(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前、贫血、感 染、发热、糖尿病、药物副作用)
头晕的主要病因
约占半数
眩晕
3
根 分 据类 病 变 部 位 及 眩 晕 性 质 不 同 分
nn
的的
4
前庭中枢
圆囊
椭圆囊
半规管
外周中枢
眩晕
前庭神经核
外周
神经通路
前庭神经
5
PPV ( 良 性 位 置 性 眩 晕 位 )n 前 庭
26
前庭抑制剂的应用问题• 前庭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 应用时间过长会抑制中枢代偿机制的建立• 当患者的急性期症状控制后就应该停用• 不能用于前庭功能永久损害的患者• 非前庭性头晕一般也不用前庭抑制剂
27
n 其它 制 剂 : 钙 拮 抗 剂
28
其它药物
前庭康复训练Ø对象:因前庭功能低下或丧失而出现的长期 平衡障碍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Ø目的:是通过训练,重建视觉、本体觉和前 庭的传入信息整合功能,改善患者平衡功 能、减少振动幻觉Ø常用训练方法:适应、替代、习服、 awthorne-Cooksey训练等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PPT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PPT

体格检查
诊断、思维的客观依据
➢腹部检查基本要求
标准腹部检查体位:仰卧,屈髋屈膝40~ 60°, 双膝稍拢,双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 充分暴露,上至乳头线,下到大腿中上段, 两侧至腋后线 检查顺序:“视、触、叩、听”,加上 “肛、殖、量、穿”
➢腹部检查
望:腹式呼吸,腹型,皮疹,肠形,限局性隆 起,静脉曲张, 腹股沟、外生殖器、会阴
急腹症(acute abdomen)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
概述
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腹部脏器的急性疾病 和表现以急性腹部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的总称
急腹症的特点 发病急 进展快 变化多
病情重
急腹症的诊断原则与要求
• 诊断要正确 • 诊断要及时 • 要诊断出病理改变
“稳、准、快”贯穿整个诊断过程 “三定”(定位、定性、定因诊断)
腹内 病 变
腹外 病 变
上 右上 腹 部 中上
左上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 右下肺及胸膜炎症、右肾结石
肝炎、急性腹膜炎、右膈下脓肿等
或肾盂炎
胆道蛔虫症、溃疡病穿孔、胃痉挛、急性胰腺炎、 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
阑尾炎早期、裂孔疝等
酸中毒
急性胰腺炎、胃穿孔、脾曲综合征、脾周围炎、 左下肺及胸膜炎症、左肾结石
触:压痛范围及程度,肌紧张,反跳痛,包块 叩:叩痛部位,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 听:有无肠鸣音,频率,音调,振水音
原则:四个象限每个象限5分钟时间紧急 时
以右下象限近脐部为准,不少于1分钟
腹部压痛最显著的部位往往是病变所在之处 肌紧张是为腹膜炎的客观指针
轻度:炎症早期、出血 明显: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 高度: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道穿孔 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

胸痛鉴别诊断PPT

胸痛鉴别诊断PPT
中线及胸骨旁较明显
2.肋间神经瘤
❖ 良性、恶性肋间神经肿瘤或转移性肿瘤侵犯,压迫神经均可引起肋间 神经痛
一、胸壁病变
❖ 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其共同特点是:胸痛常固定于病变所在的部位 ,病变部位常有明显的压痛,胸廓活动时(如深呼吸、咳嗽、举臂等 )刺激病变部位可使胸痛加剧
❖ (一)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 ❖ (二)神经系统病变 ❖ (三)肌肉病变 ❖ (四)骨骼及关节疾病
(一)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
❖ 1.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织炎 ❖ 2.带状疱疹 ❖ 3.胸骨前水肿 ❖ 4.痛性肥胖症 ❖ 5.系统性硬化病
❖ 脊神经后根疾病所致疼痛于转身时 加剧
疼痛的伴随症状
❖ 气管、支气管疾病所致胸痛常伴有咳嗽、咳痰 ❖ 食管疾病所致胸痛常伴吞咽困难或咽下疼痛 ❖ 肺栓塞、肺癌常伴有小量咳血或痰中带血
其他有关病史
❖ 肺栓塞常伴有心血管病、体静脉血栓形成或最近的手术史等 ❖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常有高血压及(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体格检查

病史
❖ 发病年龄 ❖ 疼痛部位 ❖ 疼痛性质 ❖ 疼痛时间及影响疼痛的因素 ❖ 疼痛的伴随症状 ❖ 其他有关病史
发病年龄
❖青壮年胸痛,应注意 结核性胸膜炎、自发 性气胸、心肌炎、心 肌病、风湿性心脏瓣 膜病
❖ 40 岁 以 上 注 意 心 绞 痛 、心肌梗死与肺癌
疼痛部位
❖ 胸壁疾病所致胸痛常固定于病变部 位,且局部多有明显压痛
胸痛 ----鉴别诊断
杨魁
胸痛
临床上常见症状、表现可轻 可重、疼痛程度与病情轻重
并不完全一致
根据疼痛起源,可将胸痛区分为五大类 !
➢ 一、胸壁病变; ➢ 二、呼吸系统疾病; ➢ 三、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疾病; ➢ 四、腹部脏器疾病; ➢ 五、其他原因;

症状诊断学PPT课件

症状诊断学PPT课件

症状诊断学ppt课件
症状诊断学概述 症状与疾病的关系 症状诊断的方法与技巧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症状诊断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contents
目 录
01
症状诊断学概述
定义
症状诊断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症状识别、评估和诊断疾病的学科。它以症状为基础,通过分析症状的特点、表现和变化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发展
现代症状诊断学融合了医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等多种诊断技术,使得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症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症状诊断学将进一步发展,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症状诊断学的历史与发展
内科
01
症状诊断学在内科疾病诊断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医生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表现,结合相关检查,可以确诊内科疾病。
重要性
症状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准确的症状诊断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定义与重要性
历史
症状诊断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如中医和西医的早期阶段。在古代,医生们通过观察和描述患者的症状来诊断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症状诊断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完善和进步。
03
症状诊断的方法与技巧
问诊技巧
问诊的重要性
问诊是医生获取患者信息的主要途径,通过问诊可以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问诊技巧包括
耐心倾听、细致询问、关注细节、注意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等。
问诊的注意事项
避免诱导式提问、避免重复提问、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

胸痛的鉴别诊断与危险分层ppt课件

胸痛的鉴别诊断与危险分层ppt课件
在急诊就诊的患者中,胸痛患者占急诊就诊患者的4.7%!
英国全科医生研究数据库纳入13740例胸痛患者进 行为期1年的观察,结果显示缺血性心脏病是胸痛 患者的最主要致死原因,占随访期间死亡人数的 36%。
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报道,高达20% 的患者出院诊断与客观检查结果不符,提示可能 存在漏诊和误诊。
急性PE患者临床表现
特征 呼吸困难 胸膜炎性胸痛 咳嗽 胸骨后胸痛 发热 咯血 晕眩 单侧腿痛 DVT症状(单侧肢体肿 胀)
确诊PE(n=1880) 50% 39% 23% 15% 10% 8% 6% 6% 24%
多数急性肺栓塞患者:
1.血气分析Pa02<80mmHg伴PaC02下降。
2.血浆D-二聚体<500ug/L,可以基本除外急性肺栓塞。
典型NSTE-ACS的心电图特点为:同基线心电图比较, 至少2个相邻导联ST段压低≥0.1mV或者T波改变,并呈 动态变化。原心电图T波倒置在症状发作时“伪正常化” 也具有诊断意义。
变异型心绞痛可表现一过性的ST段抬高。aVR导联ST段抬 高超过0.1mV,提示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初始心电 图正常,不能除外NSTE-ACS,如胸痛持续不缓解时,需 每间隔5-10min复查1次心电图。
肾病综合征
中心静脉置管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吸烟
妊娠/产褥期
高龄
血液粘滞度增高
..........
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及气促 胸痛(胸膜炎性胸痛、心绞痛
样疼痛) 晕厥 烦躁不安、惊恐甚至频死感 咯血 咳嗽、心悸
三联征: 呼吸困难 胸痛 咯血
表现多样、轻重不一、缺乏特异性、从无症状,隐匿, 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猝死
概述
ß 急性胸痛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 ß 急诊胸痛临床表现各异,病情千变万化,危险性存在较

下肢肿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下肢肿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02
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制定 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可以 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和改善患者 预后。
定义和分类
下肢肿胀是指下肢部位出现异常的体 积增大或膨胀,可伴有疼痛、压痛、 皮肤紧绷感等症状。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下肢肿胀可分 为以下几类:静脉性肿胀、淋巴性肿 胀、感染性肿胀、炎症性肿胀、肿瘤 性肿胀等。
下肢肿胀的诊断及 鉴别诊断
汇报人:xxx
2024-01-28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下肢肿胀的临床表现 • 下肢肿胀的诊断方法 • 下肢肿胀的鉴别诊断 • 下肢肿胀的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目录
Contents
• 下肢肿胀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下肢肿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 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静脉疾 病、淋巴疾病、感染、炎症、肿 瘤等。
注意事项
在处理并发症时,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 加强护理和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与患者的沟通
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取得患者的理解 和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研究成果回顾
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分析,总结了 下肢肿胀的常见原因和诊断方法

探讨了不同病因导致下肢肿胀的 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实验室
改善微循环药物
对于微循环障碍引起的下肢肿胀,可选用改善微循环药物 进行治疗。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及禁忌症。
非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注意事项
抬高患肢
将患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需注意正确的抬高 方法和时间。
弹力绷带包扎
使用弹力绷带对患肢进行包扎,可增加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 需注意正确的包扎方法和松紧度。

肾脏病常见症状与体征ppt课件

肾脏病常见症状与体征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类型
机制
举例
肾小球性蛋白尿
滤过屏障受损
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性蛋白尿 重吸收功能减退 范可尼综合征
溢出性蛋白尿
生成增加
骨髓瘤
分泌性蛋白尿 小管炎症,药物刺激 T-H蛋白
组织性蛋白尿 组织细胞破坏释放 GBM成分
以上情况可相互重叠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血尿 (Hematuria)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 水肿(edema) • 高血压(hypertension) • 贫血(anemia) • 尿液异常 • 肾脏大小的异常 • 腰痛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幻灯片

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幻灯片


释放障碍→病毒持续感染
鉴别诊断 内七
• 风疹:无柯氏斑、发热12天出诊,主要见于面部、 躯干,无色素沉着、无脱 屑,常伴耳后、枕部、颈 部淋巴结肿大。
• 幼儿急疹:急起发热或高 热3-4天,病症轻、热退 后见玫瑰色皮疹,面部及 四肢远端皮疹少,1-2天 褪尽。
• 药物疹:皮疹多样性、痒 感,伴低热或无热,无粘 膜疹及呼吸道卡他炎症。
预防 (prevention) 内七
• 隔离传染源: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 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肺炎隔离至出疹后
10天 • 切断传播途径:紫外线、通风;晒洗 • 增强免疫: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丙球3d内防病,6d内减轻病症 〕
治疗 (treatment) 内七
• 护理、营养、水电解质平衡 • 抗病毒治疗 • 对症处理:切忌退热过猛 • 中医药治疗 • 并发症治疗 • 合并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
• ≤9y多见(≥90%),6个月至5岁最高
• 普种疫苗后发病率和病死率↓↓;
• 流行周期性消失
• 发病年龄两端上升(<8m; >15y);

内七
致病机制 (pathogenesis)
病毒感染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上皮细胞,局部增殖

内七
初次病毒血症〔2~3d〕

局部和远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增殖〔3~5d〕
内七
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 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概述 内七
• 病人为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 5天均具传染性;伴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至 出疹后10天;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曾作 被动免疫者隔离4周。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间接传播少见。冬春季多见。6月至5岁多 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