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分析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存在许多差异。
本文对中西委婉语跨文化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其内在联系。
关键词:委婉语;传统委婉语;文体委婉语;宗教文化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前缀eu=well 和词根pheme=speaking。
根据《英语委婉语详解词典》的定义,委婉语是一种用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那些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修饰手段。
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委婉语的分类和功能
英语委婉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
所谓传统委婉语,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的。
如生、死、病、性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
所谓文体委婉语,实际上是恭维语,溢美之词与禁忌语无关。
委婉语的功能有:避讳功能、避俗功能或雅化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和褒扬功能(淡化或夸张功能)。
死亡是人类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不同,所反映出的对死亡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
二、英汉两种语言死亡委婉语不同的原因
1、不同的宗教文化带来的表达差异
基督教在英语国家的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多半来自《圣经》,与基督教信仰密切相关。
许多基督徒都相信“来世”和“原罪”之说,在他们看来,死亡就意味着"to go to heaven"(进天堂)、"to be called to Cod"(被召唤到上帝那) or "to cancel ones account"(销账)。
在中国,没有一种宗教能像基督教在英语国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汉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体现的是多种思想体系和宗教信仰,表达的是对人生、死亡不同的看法。
与西方基督教齐名的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自唐朝以来,对中国的影响不可言喻,有着与基督教“来世”相似的“世代轮回”之说。
我们经常说的“去世”、“逝世”、“谢世”等死亡委婉语,皆出于此。
英语中“死”的很多委婉:be 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 be asleep in the valley,be in Abraham’s bosom, be promoted to glory),be taken to paradise, etc。
汉语中则主要是来自与道教和佛教有关的用语,如道教有关“死“的委婉语有:羽化,仙逝,仙游,登仙,成仙,归西,归天,驾鹤西去,驾返瑶池等;佛教的有:坐化,入寂,圆寂,物化,升天,灭安,涅磐,转世,归真,迁化,归寂等。
和尚之死为“涅盘”;高龄而死为寿终;殉情为“飞蛾扑火”;为贞节而死为“全节”;为民族利益而死为“殉国”;随君主一起死为“殉葬”;为保卫祖国而死是“烈士”;共产党人之死是“去见马克思”,更有老百姓所谓的“地下工作者”等对死人的谑称。
2、不同的语言文化带来的表达差异
两大民族都把死亡看作“休息”或“睡眠”,"final sleep"、"to be at rest"、"to return to dust"这些都反映出了两大民族对“死亡”看法的相似之处。
不管哪个民族都把死亡看得非常神秘,也非常忌讳说“死”。
人们通常认为只要不说“死”字,似乎“死神”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因此,人们往往用“死”的委婉语代替“死”字。
其实,从符号学角度讲,语言是一种符号集,是一定语言形式和一定语义的结合体,语言形式和实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并不具有超
人的魔力。
然而,由于以前的人们不太了解语言的本质,加之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了解不足,“语言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
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某种它本身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社会成员认为语言本身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坚持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得罪这个根源,谁就要得到惩罚;反之,讨好它则会得到庇护和保佑。
”(陈原)这种“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对语言的迷信思想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很普遍。
“死亡”也许是人们最惧怕、最忌讳、最不愿谈论的话题,因此英汉语中有着大量有关“死”的委婉语。
英语有:be at rest ,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answer the final call, n, breathe one’s last, , be no more, throw up the cards, etc。
汉语中有“老了,没了,逝世,病故,作古,辞世,去世,与世长辞,上西天,升天,等。
虽然英汉语都有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但是它们的表达形式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
汉语中“死亡”的委婉语因阶级、地位、等级、身份、对象、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
皇帝“死”的委婉语还有“驾崩、弃群臣、宫车晏驾、千秋万岁后”等。
皇太后、皇后死也称“晏驾”。
对美女的死称为“香消玉殒、玉碎珠沉”。
战死为“牺牲、捐躯”等;名人死为“逝世、谢世”;一般亲友为“安息、离世”;坏人的死为“见阎王、完蛋了、蹬腿了、呜呼哀哉”等。
但英语“死”的委婉语却没有这么繁多。
3、汉语存在着特有的“语音禁忌”和历史背境。
我国民间迷信的人认为,73和84是两个“槛”,民间流传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所以许多老人都不愿意说上述年龄,常多说或少说一岁。
这些被视为与死相关的数字要回避。
许多与“死”谐音的字也属禁忌之列。
有很多地方送礼物不送钟,因为“送钟”与“送终”谐音。
胶东渔民吃鱼不能说“翻”,只能说“调个头”,“翻”即“翻船”,意味着死亡,所以要避讳。
这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三、结束语
“死亡”委婉语在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反映。
对“死亡”的委婉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时是出于迷信眼;有时不愿引起心中厌恶或悲痛的感觉;有时则是由语用功能驱动,在交际行文中表达多死者的尊敬、赞美、怀念或贬损之情。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拨开“死亡”委婉语的神秘外壳,我们发现,在它们的身上都有民族文化的印记。
对比分析中英“死亡”委婉语, 有助于透过语言现象了解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本质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促进社会的文明礼貌,从而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孔庆成:委婉语现象的主体透视[M),外国语,19932.
3、陈原. 社会语言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