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组词、联系上下文等识字方法认识萝、杭两个生字。
2、抓住文中关键字“浸”和“抱”“摇”“喊”三个动词,体会桂花香和摇花乐,学习作者借景抒情和以事写情的表达方法,。
3、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和母亲的思乡情,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抓住文中关键字“浸”和“抱”“摇”“喊”三个动词,体会桂花香和摇花乐。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借景抒情、借事写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你一、谈话导入,初遇桂花:1、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吗?桂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大家看,像这样,小小的,或黄,或白的花,就叫做桂花。桂花香气浓郁,每到金秋时节,桂子飘香,它的香气不仅弥漫了大街小巷,同时也溢满了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一场美丽的——桂花雨。
二、分享阅读初感,整体感知课文:1、同学们,下面请大家静静地读课文,一会我们请同学们分享,课文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或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谁想和大家来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初感,充分交流分享。(师相机板书:桂花香摇花乐)
3、同学们,刚才大家的发言都是对文本内容的解读,那么这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别的呢?我们首先应该关注,这篇课文在文体上是一篇散文。在散文这种文体中啊,作者经常会采用用借景抒情、借事写情的手法。(板书:景事情)。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作者是通过这景,这事来表达什么情,又是怎样表达的呢?
三、认识生字“箩”:每到桂花盛开的季节,母亲总是要收获好几“箩”的桂花:1、同学们,“箩”这个字,通过预习已经认识的举手。见过“箩”吗?2、大家来看这幅图片,你来猜猜,“箩”最初是用来干什么?师:是的,“箩”最初就是用来捕鸟的。3、同学们,找出“箩”出现在课文中的第几段?谁来为大家读一读?4、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你来猜一猜,“箩”——现在是用来做什么的?师:真聪明!你看,像这样的用竹子编成的,用来盛东西的器物就叫做“箩”。总结:同学们,你们看,遇到不懂的生字词,我们可以把它放到文中的句子里,再联系一下上下文,也许它的意思你自己就明白了呢!
四、品味桂花香,体会“浸”字:
(一)在刚才的分享中啊,很多同学说,文中桂花的香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古诗中有云:“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神原是月中来”,那文中的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桂花香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所有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二)谁来为大家读读你找到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相机学习
生字“杭”。
(三)浸:同学们,作者写“香”用了7个句子,8个“香”字,作者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只用了一个字就把桂花的香气写出来了。你找到了吗?——浸1、你找到带有“浸”字的句子吗?ppt出示: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2、指名读:谁来为大家读读?
3、会学习的孩子,在预习的时候,一定会查一查“浸”字的意思,谁查了?“浸”字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你觉着,在本文中应该是哪个意思?
4、谁来读读第一个句子:香1句:你读出了什么?桂花开时,香飘十里。香2句:你又读出了什么?桂花摇落了可以做什么?——泡茶、做糕饼。
5、全年,整个村子,你读出了什么?第二句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里,是说,桂花已经摆脱了四季的束缚,不仅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更香在人们的心里!一个“浸”字足以让我们读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
6、拓展提升:这个“浸”字的含义,你理解了吗?那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你们看这两个句子,ppt出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美丽的小兴安岭》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
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里了。——《槐香五月》(1)指名读:
(2)小组讨论:这两句话中的“浸”字,你又读出了什么呢?第一句:写出了雾的大和浓。第二句:“清香、醇香、浓香”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香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只好说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里了。
7、学以致用:光理解了这个“浸”还不够,如果你能用“浸”造个句子,我就相信你真的掌握这个字了?
8、总结:同学们,一个“浸”字真是韵味无穷。我们在平时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能用上像“浸”这样的字,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五、体会摇花乐,领悟思乡情:刚才大家自己读书,自己思考,合作交流,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写“桂花香”通过一个传神的“浸”字和对比的手法,看似写桂花香,实则是为了表达浓浓的思乡情。每当桂花盛开的季节,小琦君都要忙一件大事!是什么呀?——摇花。
1、指名读:
2、圈出“我”摇桂花时的一系列动作,说说你的感受。
3、抱、摇、喊三个动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4、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来到她家乡的院子里,来到这棵桂花树下。此刻,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想看桂花雨吗?那需要怎么做呀?——摇双手抱着桂花树,使劲摇。哪有坐着摇桂花的呀?站起来吧,使点劲儿。
5、想象:你们这一使劲啊,瞧,桂花纷纷落下来了。同学们,展开
想象,想象一下此时你就在这棵桂花树下,桂花纷纷扬扬落下,落在你的头上、肩膀上、手指上,此时,你想说点什么吗?是啊,多美的桂花雨啊!桂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学生接读。
6、她一边摇一边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指名读(2人)女生、男生
7、总结:是啊,好香的雨啊!大家看,作者写“摇花乐”的时候,用了什么描写?“摇”“抱”“喊”什么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你看,这样一写,就把小琦君心理的快乐写出来了。
8、同学们,其实在作者的原文中,到这里并没有结束,PPT出示:母亲洗净双手,撮(zuǒ)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tán)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你读出了什么?总结:同学们,那么多的童年往事,作者偏偏只写“摇花乐”这一件,而且还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详细的写。你觉着这是为了表达什么?——思乡情五、生置疑,再悟思乡情同学们,在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也写到了桂花香。“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下面大家能不能自己提一个问题呢?1、指名说: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这里指的是哪里?——杭州。作者的家乡在浙江温州,初中的时候全家搬到了杭州,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杭州的满觉陇因桂花而闻名,每年秋天,桂花盛开,香满空山,落英如雨,故有“满陇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