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陶行知诗歌的人情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陶行知诗歌的人情美
作者:解泽国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9年第24期
摘要:陶行知是中国新诗运动中首批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是从“烂污泥”之类的“粗糙的肥料”中蓬勃生长出来的光彩照人的优美“莲花”,而《献诗》堪称这优美的“莲花”丛中的最灿烂者之一,吸收了古典诗歌的丰富营养,字句朴实而又饱含深沉厚实的人情美,明白如话而又不失典雅,构图优美,意境深远,体现出“凝练是诗歌的灵魂”的美学宗旨,散发着迷人的馨香。
关键词:《献诗》;深情;艺术特色;人情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C/08C-0116-04
陶行知是中国新诗运动中首批诗人之一,其作品量大质优,堪称我国现代新诗宝库中的瑰宝,拥有“大众诗人”和“陶派诗人”的美称。但长期以来,人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还在教育诗或政治诗上,主要将陶行知诗歌作为宣传贯彻教育理论的工具来阐释。研究者对于除“教育诗”或“政治诗”外约占陶行知诗歌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其他题材和内容的诗歌甚少加以研究,不但导致陶行知诗歌的价值长期遭到遮蔽,而且导致陶行知在新诗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被忽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陶行知诗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诗歌价值的发掘从教育价值到美学价值,从宏观观照到微观审视,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来揭示其语言的原生性和艺术性的特质等工作也有了进展。
陶行知生前对自己的诗歌非常珍视,在他去世前一天,他还连夜整理诗稿。《献诗》是他的一首著名的悼亡诗,在1933年7月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知行诗歌集》中,他把《献诗》放在最前面,显示出对它特别的重视和珍爱。尽管陶行知先生不止一次地谦称自己的诗“有不少的烂污泥”,是培养“莲花”的“粗糙的肥料”,但事实昭示了他的诗歌恰恰是从“烂污泥”之类的“粗糙的肥料”中蓬勃生长出来的光彩照人的优美“莲花”,而《献诗》堪称这优美的“莲花”丛中的最灿烂者之一,散发着迷人的馨香。
一、《献诗》的诞生背景
1.新诗发展史背景。白话诗是中国诗体革命的真正起点,其体式自由多变、丰富多彩,注重自然的音节、自由的节奏和内在的韵律,呈现出大众化、民间化的趋向。五四时期是中国新诗语言初步探索成形的重要时期,新诗的发生在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新诗语言的发生,新诗正是在冲破传统韵语的过程中获得诗体解放,最终完成了中国诗歌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纯熟地运用现代白话语言,既有日常白话长处,又有传统诗语优点,避免了粗率和俗气,具备了精致凝重的特点。
陶行知是新诗运动积极而又成绩斐然的实践家,早在1914年留学美国的海船上就曾经创作过《海风歌》,可惜遗失。他也关心新诗运动的发展,批评过胡适的诗歌,对诗体做了大胆的改革、解放和较为成功的运用。“在创立白话诗中,也有人注意到向古代和现代的民间歌谣学习,因为有平易质朴的特点。……新诗作者实际上并不重视向民间文学学习,倒是一些不以诗人自居,而以诗为通俗宣传工具的人(如陶行知)却坚持写歌谣体的新诗。”[1]陶行知的大量新诗显示了他艰苦探索的成绩,他为纪念父亲而写的《献诗》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2.诗人的生活史背景。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在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陶行知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幼年和少年时代。陶行知天资聪敏,未开蒙识字即可临摹字形。为旸村塾师方秀才(庶咸)发现,愿收为弟子。无奈陶父家贫,不能送子上学。陶行知六岁时,由方秀才免费代为开蒙。启蒙后,在家跟父亲读书习字。陶父原在休宁县万安镇经营酱园,破产后回家种田。1899年,陶父重返休宁万安任册书(掌管当地田赋资料),赁居当地涨山铺,陶行知入吴尔宽私塾伴读。涨山铺在万安镇古城岩下,水兰桥(陶诗中写作“水蓝桥”,即今之水南桥)也在附近。1908年春,陶行知独自一人乘船到杭州学医,父亲送到水兰桥下船。[2]1915年春,陶行知在美国得知父殁噩耗,“悲之极,不得已借事忘之,下课后即到图书馆看书,不敢回寓,每至深夜始返。但梦中不能自主,悲怀一动,凄凉甚矣。”[3]1931年春,陶行知在父亲逝世16周年时,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诗歌獻给父亲,表达对父亲由衷的感激和思念。
二、《献诗》的内容赏析
《献诗》的诗前小序及正文如下:
我十七岁之春,独自一人,乘船赴杭学医,父亲躬自送到水蓝桥下船。回想初别情景,历历如在目前,今特追摄入诗,送别人竟不及见,思之泪落如雨。
古城岩下,
水蓝桥边,
三竿白日,
一个怀了无穷希望的伤心人,
眼里放出悲壮的光芒,
向船尾直射在他的儿子的面上,
望到水、山、天合成一张大嘴,
隐隐约约的把个帆影儿都吞没了,
才慢慢的转回家去。
我要问芳草上的露水,
何处能寻得当年的泪珠?
二十年四月十日[4]
关于“献诗”,有两种解释:(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2)泛指奉献诗作。陶行知的这首《献诗》属于第二种解释,陶行知将这首短诗题为“献诗”而不是“忆别”,因为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送别诗,而是奉献给父亲的悼亡诗,饱含着深情的回忆、深深的感激、深深的追悔等丰富的情感。诗人选择了告别的那深情凝望的一刻,定格于“三竿白日”这一个时间点,聚焦于父亲的“怀了无穷希望的”“悲壮”目光,这一刻父亲的形象充满了“风萧萧”的英雄气,惜别的场面充满了宗教般的仪式感。
诗前小序交待了当年父亲送别的往事,“躬自”强调父亲第一次送“我”远行的郑重,“历历”突出此情此景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之深,“追摄”表明本诗为纪念而作,“泪落如雨”为全诗奠定了深情回忆的感情基调。
诗歌正文开首三句:“古城岩下,水蓝桥边,三竿白日,”交待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古城岩下,水蓝桥边”是送别地点,“古城岩”和“水蓝桥”组合,有山有水,空间廓大,画面开阔;山之青和水之蓝,使背景色纯净通透。“三竿白日”是送别时间,在上午的早些时候,大概八九点钟的样子,四月的太阳温暖地照着,洒向人间的是一片“春晖”,这时候春山明净,春水融融,春日煦煦,春意盎然,烘托出的是浓浓的温情。
接下来的六句诗,叙述了诗人当时与父亲依依惜别的情景。在这个背景之下的人,是一个送子远行的父亲。“一个怀了无穷希望的伤心人”点出这个父亲心理空间上的矛盾:唯一的爱子奔向远方,去追逐梦想和希望,父亲在理性上当然是毫无疑问地支持并同样的“怀了无穷希望”的,可是想到爱子这一去山水迢迢,多少旅人客死他乡,多少游子一去不返,儿行千里母担忧,此次送行,他不单单作为父亲,还捎带着孩子母亲的牵挂呢,多少的不舍,多少的无奈,让他怎能不“伤心”啊。他这时候相送的,仿佛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一个出征的战士,不由得生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的光芒”。
船终于开动了,儿子站在船尾与父亲告别了。“望到”两句,诗人的父亲伫立在岸边,长久地凝望逐渐远去的客船,逐渐远去的爱子。他面向东方,不停地向爱子挥手,久久地落不下来。阳光照在他的脸上,闪耀着庄严慈祥的温情。这个深情凝望的画面就此定格,深深地印在儿子的脑海,成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