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课标解读新教材

合集下载

统编新教材、新课标研读实施方案

统编新教材、新课标研读实施方案

统编新教材、新课标研读实施方案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统编新教材和新课标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实施方案,以确保统编新教材和新课标的研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一、背景分析统编新教材和新课标的推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不够贴近实际、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等。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入研读统编新教材和新课标,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施目标1、深入理解统编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2、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积极推广和应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三、实施步骤1、组织学习和培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编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我们需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

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2、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根据统编新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实施教学计划和方案按照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4、总结和评估在教学实践结束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5、推广和应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通过总结和评估,我们将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

四、实施效果通过实施统编新教材和新课标研读实施方案,我们将会取得以下效果:1、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9篇

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9篇

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9篇第1篇示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新教材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教研工作对于贯彻新课标新教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工作角度进行总结,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教研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是校本教研工作的首要任务。

新课标新教材是教育改革的产物,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规律。

学校在教研工作中,应该通过深入研读新课标新教材,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和设计理念,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教师还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

二、校本教研总结校本教研是指学校内部以自身的教学实际状况为依托,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校本教研时,应当充分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们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研讨、交流、观摩等方式,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应用,并将这一理解和应用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三、校本教研的方法与技巧1.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在进行校本教研前,教师们应该充分了解新课标新教材中的要求和特点,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以便有的放矢,提高教研工作的效果。

2.加强团队合作校本教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们之间进行密切合作。

教师们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互相听课等方式,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形成合力,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采用多种研究手段校本教研可以通过研讨会、课题研究、课题研讨、课例研究、教学观摩等方式来进行。

这些研究手段可以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4.结合学科特点,形成特色教研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教学需求,教师在进行校本教研时,要结合学科特点,形成特色教研。

2024年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8篇

2024年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8篇

2024年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8篇篇1校本教研视角下,探讨XXXX年新课标新教材的践行成效及改进路径总结报告一、背景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XXXX年全面启动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应用工作。

本学期围绕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总结我校在新课标新教材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实践探索与成效展示(一)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实践本学期伊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和教学要求,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交流等形式,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二)教材分析与使用针对新教材的特点,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了系统的教材分析。

通过对比新旧教材,找出差异点、衔接点和创新点,确保新教材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度调整和完善,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三)教研活动的丰富与深化本学期,我校的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化,包括专家讲座、主题研讨、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积极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

(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行,使我校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活动中,我校学生表现出色,获得了多项荣誉。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尽管我校在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师资队伍建设仍是亟待加强的环节。

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更新和改进。

为此,我们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教学资源配置需进一步优化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统编新教材 新课标研读实施方案

统编新教材 新课标研读实施方案
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
了解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程度、学习体验和 满意度,评估新教材的教学效果。
反馈与改进
反馈整理
对收集到的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出新教材的优点和不 足。
改进措施
根据反馈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新教材和教学方 法。
持续优化
定期对新教材进行修订和优化,以适应学科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 。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与协 作能力,提高整体实施效率。
资源保障
提供研读资料
01
整理并提供相关学科的教材、教辅、课程标准等研读资料,便
于教师们深入研读。
培训与指导
02
组织专业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
掌握实施方法。
搭建交流平台
03
建立线上或线下交流平台,便于教师们分享研读心得、交流教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 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 程安排
04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 提高教师对教材和课程 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方案实施步骤
成立研读小组,组织教 师对统编新教材、新课 标进行集体学习和讨论
01Βιβλιοθήκη 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读活 动,如讲座、研讨、观 摩等,促进教师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
03
将研读成果应用于实际 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学经验。
制度保障
制定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研读目标、任务、时间安排等,确保 实施工作的有序进行。
监督与评估
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实施进度,评估实施效果,及时 调整实施方案。
激励与奖励
设立激励制度,对在研读实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英语新课标研读说教材

英语新课标研读说教材

英语新课标研读说教材英语新课标,即《英语课程标准》,是指导英语教学和评价的重要文件。

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的框架和目标,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指导和参考。

以下是对英语新课标研读和教材分析的一些要点:1. 课程理念:新课标强调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交际性,提倡学生通过实际使用英语来提高语言能力。

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2.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应达到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3. 教学内容:新课标涵盖了词汇、语法、听说读写技能、语言功能和话题等多个方面,要求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4.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

5. 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提倡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6. 教材编写:教材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编写,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教材应包含丰富的语言输入,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以及适当的文化背景介绍。

7. 教师角色: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8. 学生发展: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9. 技术应用:新课标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0. 终身学习:新课标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将英语学习视为终身发展的一部分,不断追求进步和自我完善。

通过对英语新课标的研读,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编写或选择适合学生需求的教材,以及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了解新课标的要求,明确学习目标,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实现自身的语言能力提升。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4版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4版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4版2024年版的高中语文新课标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目标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推陈出新。

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的变化,探讨其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和意义。

一、教材内容更新新课标中的语文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文学类的选文中,除了传统的古诗词、古文、文言文外,还增加了一些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如《红高粱》、《茶馆》等,这些作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同时,非文学类的选文也更加多元化,有散文、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等,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培养批判性思维。

因此,新课标的教材内容更新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方式多元化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教学内容强调情境教学、探究性学习和跨学科融合,比如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讨论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目标明确化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力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欣赏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素养。

而且,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和意义新课标的出台对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新课标更新的教材内容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其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再次,明确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标的出台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明确课程目标,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5篇

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5篇

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总结5篇篇1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革,我们进行了校本教研活动,以探索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详细总结这次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为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背景与目标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次校本教研活动,旨在探索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以及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1. 理论学习与研讨在活动开始阶段,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包括新课标新教材的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的学习和研讨。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2. 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的实践活动。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校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设计了符合新课标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案。

3. 课堂实践与观摩在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课堂实践和观摩活动。

通过课堂实践,教师们亲身体验了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同时,观摩活动也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4. 总结与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教师们对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这些总结与反思为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四、研究成果与结论通过本次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 教师们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理念和要求,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2. 教师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教学设计的优化,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新课标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案。

1 研读新课标 解读新教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来解读和实施新教材

1 研读新课标 解读新教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来解读和实施新教材

研读新课标解读新教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来解读和实施新教材,即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人认为可把握住这样的原则,在教学中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真正体现出数学教学的简单化。

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解读”和“活用”二者间的关系。

一是正确“解读文本”。

包括获得自己所需资源,理解编者编排意图,疏理知识点,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这是教学的“血肉”,“活用”的根基。

二是“活用教材”。

将教材中所获得的“资源”,经过转化、整合、思考、简单化、生活化等优化教学活动,创新设计来攻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这便是教材的“活用”,也是教学的“灵魂”。

现浅论如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解读文本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我们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关系到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解读文本需注意三方面:(一)、读懂文本编排意图,搞清文中插图和旁注文字、提示语。

1、现行人教课标版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插图,包括实物图、示意图、表格图、线段图、几何图等,在插图旁还标注文字、提示语,这些有机的编排成分能配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能沟通数学与社会、自然的联系,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

例如1: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中“圆的面积”教材编排就把圆的面积计算用“化曲为直”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化归思想”,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2、教材中常出现解题指导思想、方法等的旁注文字,提示语,它能帮助教师正确分析难点,突出重点、指导教法,启发学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导学生学法,掌握知识要领。

例如2:人教课标版《年月日》例题中带*的旁注文字: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得倍数才是闰年。

这旁注文字、提示语就指出了教学的新授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它可指导学生在认识掌握闰年、平年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在计算年份是否是平年还是闰年时,要针对不同的年份分别除以4、400才能确定2 平年闰年,而不是一律除以4。

新课标新教材学习心得体会3篇

新课标新教材学习心得体会3篇

新课标新教材学习心得体会3篇当我们对某些事情有新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心得体会来梳理一下内心的感悟。

人的思维逻辑不是一天养成的,更多的可以通过书写计划书,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培养,心得体会里面究竟写什么好呢?下面是为您整理的“新课标新教材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课标新教材学习心得体会【篇1】一、务必明白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以往教学大纲突出了知识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法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就应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体现“新”字。

二、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

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那里就应注意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

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那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就应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以便自己灵活地制定教学。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但课件却不应成为左右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人才就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过分依靠课件,就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模式化,不利于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

社会的进步在于它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都是一个模具“造”出来的,那还有什么矛盾,还怎样促进学生进步?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就应是多变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

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及教学中的困惑【精选资料】

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及教学中的困惑【精选资料】

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及教学中的困惑近期我校开展了研读新课标、解读新教材的学习活动,通过研读新版(2011版)小学语文课标,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研读课标(一)、新版课标体现自由精神。

新版课标结合学科的特点,在培养人的要求与方式方面都给予很大的空间,充分体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自由精神。

新版课标在强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学习语文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更开放的姿态鼓励学生学习语文,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独特体验;充分肯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明确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终身的、自主的发展,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真正还学生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新版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开放的学习理念。

新版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开放的学习理念,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激发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注重语文学习的内在联系,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新版课标的表述中突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课程与学习内容方式上,突显学生的自主体验,鼓励课堂评价方法多样化,反对疆化教学模式,避免学生被动接受。

从“主动、合作、探究”与“主动”、“喜欢”和“自信心”等关键词中,更能体现新版课标倡导自主开放的学习理念的思想。

(三)、新版课标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的学段目标中,一直贯穿着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与写话(习作)能力等基本能力,并且随着年级的递增,对这些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课标建议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并对各学段识字量也做了明确的数量要求,进一步说明了新版课标对识字写字能力培养的重视。

比如原课标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识字1600个,会写800—1600个,要求很含糊,新版课标则明确会写的字为800个,要求很明确,清晰,这个变化目的是给学生下了一个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达到至少识字1600个,会写800字的能力水平;在阅读量的要求方面,新版课标也相应提高了要求,等等,这些变化说明新版课标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024年研读《新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心得

2024年研读《新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心得

研读《新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心得首先非常荣幸加入工作室,也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一起读书分享,通过学习和研读《新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提高了我对新课标的认识,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受益匪浅。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新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从课程理念到课堂实践和教学案例及评析。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情况,主要分享一下关于学科育人方面的阅读收获和心得体会。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

其中文化意识包括对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的认知。

前者主要指外观、衣着、饮食、问候等习俗方面的文化差异,属于功能语用层面的文化意识;后者则强调艺术、文学等价值选择、价值体系标准方面的文化差异,属于内在深层的文化意识。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明确了英语课程的人文取向,即走向发展语言、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升道德的整体育人和独特育人路径,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的奠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为“应试而教”,解读文本时普遍存在单纯以知识为本,更多关注词汇和语法,忽视了学科育人的价值。

在讲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按照课文话题简单贴上文化价值的标签,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忽视学科育人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其实,我们的课程内容中包含了优秀的中外科学和人文知识,因此,文化意识不能与课程内容割裂,而是要融合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比如,我们在看书或者影视剧时会由内而外地生成感动,这绝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由故事内容、情节发展及人物的言行和品质所带来感动。

目前,高中英语教材阅读课占比重较大,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以文本为载体,以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全人教育,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设置,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坚定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解读高中语文从2020年开始实施新的课标和教材,这对于广大高中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改革。

新的课标和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对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的学习资料。

一、新教材的特点新的高中语文教材突出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

教材内容广泛覆盖了当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历史、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

教材中的课文选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此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新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阅读理解题、写作训练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新的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思辨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本,系统地分析文本,准确地归纳总结文本的主题和要点。

此外,新课标还提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学生需要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身经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形成独立的见解并能够清晰地进行论述。

三、教师的教学重点对于教师而言,新的教材和课标要求他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料和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学生的学习策略对于学生而言,要想顺利掌握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他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首先,学生应该注重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新课标解读新教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来解读和实施新教材,即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人认为可把握住这样的原则,在教学中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真正体现出数学教学的简单化。

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解读”和“活用”二者间的关系。

一是正确“解读文本”。

包括获得自己所需资源,理解编者编排意图,疏理知识点,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这是教学的“血肉”,“活用”的根基。

二是“活用教材”。

将教材中所获得的“资源”,经过转化、整合、思考、简单化、生活化等优化教学活动,创新设计来攻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这便是教材的“活用”,也是教学的“灵魂”。

现浅论如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解读文本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我们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关系到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解读文本需注意三方面:(一)、读懂文本编排意图,搞清文中插图和旁注文字、提示语。

1、现行人教课标版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插图,包括实物图、示意图、表格图、线段图、几何图等,在插图旁还标注文字、提示语,这些有机的编排成分能配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能沟通数学与社会、自然的联系,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

例如1: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中“圆的面积”教材编排就把圆的面积计算用“化曲为直”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化归思想”,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2、教材中常出现解题指导思想、方法等的旁注文字,提示语,它能帮助教师正确分析难点,突出重点、指导教法,启发学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导学生学法,掌握知识要领。

例如2:人教课标版《年月日》例题中带*的旁注文字: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得倍数才是闰年。

这旁注文字、提示语就指出了教学的新授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它可指导学生在认识掌握闰年、平年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在计算年份是否是平年还是闰年时,要针对不同的年份分别除以4、400才能确定平年闰年,而不是一律除以4。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一定要关注提示语,利用提示语。

(二)、读懂例题的地位作用,充分利用情境图,优化方法。

弄清例题与习题的关系,疏理新授知识点。

提炼、整合教学资源。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材的核心内容,它具有典型性、规范性。

而例题中的情境图构建是解开知识的一把金钥匙。

通过解读情境图它能让学生由例及理、由例及法、由例及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让老师疏理出新授知识点,能指导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把握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重难点,确立教学目标及构思教学设想。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减法》教学本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本单元教学目标:目标1:让学生经历教学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感。

目标2: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刻录思考的过程,养成好的习惯。

目标3:正确的、熟练的计算。

教材分三段教学:1、十几减9 2、十几减8、7 十几减6、5、4、3、2 。

课时安排:10课时教材解读:课文中给出猴子卖桃的情境图,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13-9的算式;接着在算式下面给出了四幅插图,也就是四种教学的预设。

第一种: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

13-1-1-1-1-1-1-1-1-1=4第二种:破十减法,10-9=1 1+3=4第三种:平十法,13-3=10 10-6=4第四种:“想加算减“的方法。

9+4=13 13-9=4教材中出现的这四种方法,只是给出了探讨算法的途径,而不是要求教师都要教给学生,都必须要学生掌握;而是要求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来算就可以了。

我以为最理想的算法是破十法,因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拿13元钱买了9元钱的物件,交易的途径就是:留着3元钱放在口袋里,把整张10元拿给售货员补给1元,再和1元相加,得出4。

没有人会先给售货员3元,再拿整张10元钱去找补吧,如果是这样,就有点问题了。

思维的方式:(1) (2)同样的道理(图1),如果把9改成8、7、6、5、4、3、2,学生就会如此类推得出相应的得数,再和个位上的数结合,问题就很容易地解决。

我认为对于一个中等程度的学生来说,全部贯通,一节课可就搞掂了。

教学的推进(图2),同样的方法,如果把它改成100以内的减法,它的程序就是先从十位借一为10,10-9=1 ,1+3=4 ,个位写上4。

而十位借一还剩1个十。

个位十位合并就是14。

思考1:解读情境图,生成知识,要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程,并让学生刻录思考的过程,说出思考的过程,形成良好思维习惯。

思考2:教学的眼光长远一点,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利于以后教师更好的教学,为以后的教学创造更有利条件做铺垫。

读懂教材情境图,关键在于提炼教材的思想,对情境图中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整合,发掘出对教学有用的东西。

同时,我们教师的眼光看远一点,不但要立足本年级,还要服务于更高一个年级。

我以为计算教学,算理的掌握是关键,思维的训练是核心,习惯的养成是根本。

(三)、解读教材整体结构与新旧知识联系,融合新旧教材开展实用教学。

解读教材整体结构与新旧知识联系,我以为教师既要做到合理利用教材,又要盘活教材,解读教材例题和习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方程》。

解读教材的信息:教材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得出等式加减、乘除的性质。

它的解题的方法就是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从而解读方程。

1、 75+X=1052、100÷X=203、X-0.52=1.34、 3.8-X =2.25、X÷25=1006、14 X = 7以上的题目中题1、3、 5、6都可以利用天平平衡原理解读方程。

而题2、4的解读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利用天平平衡原理解读就有点困难了。

方法1:题2根据求一个数(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题4根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去差而直接求得。

方法2:利用对应原理直接而得。

( 6 )÷( 3 )= 2 ( 5 )-(3 )= 22 、100 ÷ X = 20 4、 3.8 - X = 2.2以上对应式对于资质较差的学生来说都可以做得到,题2要求如何得3,就要用6除以2;同样的道理题4要求3,就等于用5减去2而得。

这样的对应求方程对于中下生来说就来得容易多。

教材中习题的配置正好说明这一点,在习置题配了专项的利用天平平衡原理解题的题目以外,还配置了利用方法1解题的训练,可见教材的设计不但考虑到新的教法,同时也融合了旧的知识。

习题的作用及难易,教师要心中有数,弄清习题与例题相配合的基本题、变化题、探索实践题,提高题等的分布情况,正确解读习题不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必要的补充、发展和延伸。

我以为解读教材要把握:①通读全册,理解单元教学内容,理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好各年级之间数学知识的衔接。

②细读单元,理清知识点,弄清新旧知识联系点,分析数学新旧知识结合点,分析学生学习新知的思维过程:平衡(旧知)——不平衡(不懂新知)——引发冲突(关键)——交流、合作、探究(课堂效果)——新平衡(学懂新知)。

解读本单元的目标,在每节课,每个知识点、每个例题怎样才能得到落实,达到宏观与微观,新知识与旧知识,教学目标与达成构思等的统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活用教材”。

在解读文本之后,教师应根据解读文本中获得的自己所需数学教学资源,疏理新授知识点,真正确立起“教什么”,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着手进行构思具体的教学设计,确定教学流程,牢牢把握“怎么教”。

设计出简单、实效、生活化的可行的教学流程,真正体现活用教材,也就是说不是直接照本宣科把教材转化为教案,而是在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大胆取舍、整合转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精读活用,设计合作流程。

在活用教材、大胆取舍,构思合作流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预设的一些教学对象和教学情景,分析教材意图、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不宜“照本宣科”沿用这些思路,因为:①教材是一种文本化材料,由于文本条件限制,它并不能完全呈现其丰富、独到的内涵与教学思想,教师应用时必须对其进行合理思考,大胆取舍,分析文本所暗含的精髓,进行程序化、动态化改造;②教材设计思路并不一定能够恰当反映课程标准思想,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反思,有必要时,需打破文本禁锢,批判性继承,个性张扬地构思创新设计流程;③教材文本设计中的对象、场景、难度、文字提示、旁注未必适合当时、当地的教学,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教学中对文本进行再加工,真正做到“精读文本、活用教材”。

例如三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一课来说,教材中安排的是摸棋子的游戏,教材编排中两个盒子里的各种颜色的棋子都直接呈现给了学生,如果按教材编排思路,在游戏前预先告诉学生红棋子、绿棋子的个数及盒装情况,再让学生做摸棋子游戏,这样就使游戏失去了悬念。

这时我们在教学中就应针对当时、当地及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一些大胆改造,即:把各种颜色棋子换成各种色彩的乒乓球,预先不告诉盒子中装球个数及颜色,然后开展“猜测——实践——验证”的摸球活动,这样就能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攻破教学重、难点,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渴望。

在我之前的教学过程中,会沿用“照本宣科”的思路,教材让我怎么做就跟着怎么教。

今后,应根据在解读教材中获得的自己所需数学教学资源,疏理新知识点,真正确立起“教什么”,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着手进行构思具体的教学设计,确定教学流程,牢牢把握“怎么教”。

设计出简单、实效、生活化的可行的教学流程,真正体现活用教材,也就是说不是直接照本宣科把教材转化为教案,而是在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大胆取舍、整合转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精读活用,设计合作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