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理论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对涵化理论批判研究的几点思考

对涵化理论批判研究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①《涵化理论(Cul t i vat i on Theor y of Geor ge Ger bner)》, ht t p: / / hr pr . 666f or um. cn/ t 17- t opi c. ②郭中实:《涵化理论:电视世界真 的影响深远吗?》,《新闻与传播研究 》 1997(2):60 ③徐翔:《涵化理论及其在效果研究 应用中的主要矛盾》,《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6 ④⑤[ 美] 麦克·摩根、詹姆斯·尚涵: 《涵化研究的两个十年(上)》,《现代传 播》,2002(5) ⑥⑦⑨[ 美] 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 德尔,祝建华等译:《大众传播模式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50- 58 ⑧王晓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及 直接经验的议程设置与涵化效果—— —以 深圳的社会治安议题为例》,《新闻与传 播研究》第 16 卷第 3 期,P58 ⑩ ht t p: / / zhi dao. bai du. com/ ques t i on/ 116051954 ⑾ ht t p: / / zhi dao. bai du. com/ ques t i on/ 124781707. ht ml ?f r =qr l &ci d=183 &i ndex=1 (作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10 级研究生)
综上所述,就接收者一方来说,如果 把马莱茨克的整个模式看作一个 “集 合”,把关于涵化理论的种种批判看作 “元素”,那么这些元素都可以在模式中 关于接收者的四个变量中找到对应的 “ 子 集 ”, 它 们 是 一 一 对 应 的 映 射 关 系 (受众能动 / 被动性→接收者的自我形 象;受众的人口统计学指标→接收者的个 性结构;与人际传播的断裂→作为受众成 员的接收者;对共鸣、主流效果的质疑→ 接收者的社会环境)。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C ul t iv a ti on T he o ry)一、基本概念:1、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

创立人伯格纳。

1967年,伯格纳及其同事在美国全国暴力成因及预防委员会的资助下于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安南堡传播学院开始了他们一系统有关电视内容的研究。

安南堡研究小组承担的研究内容包括:(1)?黄金节目中描述暴力的内容分析;(2)有关美国人经验的全国性调查。

不仅关心电视节目中的暴力的量,也关心它的质。

伯格纳还发展出“暴力指标”(V i o le nc e?In e dx)的概念。

2、电视的“涵化”效果:即潜移默化的效果。

{伯格纳学派的特点}北美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以耶鲁学派的实验心理学和哥伦比亚学派的应用社会学为主流,格伯纳的研究开辟了第三条道理,即所谓“的文化取向”研究。

如果说前二者建立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电视则言是一种外部研究的话,那么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既注重外部研究又深入到电视运作机理的内部。

1、电视是人类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涵化功能。

电视涵化理论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电视是一种具有强大效果的传播媒体。

受众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电视这一媒介与其他媒介有着不同的特点:(1)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

(2)电视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编码、译码的直观性。

电视图像的现场性。

受从的参与感。

}2、电视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

人们选择电视的通常目的是“娱乐”。

而在伯格纳看来。

娱乐内容最可能发挥涵化效果。

伯格纳认为: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指标,文化透过大众传播与其自身沟通,而这样的沟通则维系或修正出文化内一致的价值观。

3、涵化理论的假设与“注流效果”研究的修正伯格纳认为涵化理论认为,接触电视较多的从比接触电视较少的人更容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又基本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规律,即都在灌输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

这一理论可以分析为几个层次。

A、看电视较多者会比看电视较少者更觉得世界丑陋、令人不舒服的。

涵化理论——精选推荐

涵化理论——精选推荐

媒介对于人认知的影响1、框架理论戈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

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

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

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高夫曼的思想。

坦克德(Tankard ,1991)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

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

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 1994)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媒介环境会影响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但这种影响有多大,在何种条件下起效,则需要针对具体议题进行实证研究。

从框架分析角度出发,新闻生产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生产。

在这样的一种生产过程中,新闻首要的是一种社会制度,即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首先是一种“框架性”生产和输出,而最终传播的效果,要看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进一步对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阶段“框架”形成的关注成为“议程设置”理论关注的主题: 即大众媒介尽管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议论的先后顺序,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用”的机构。

从这一角度,进一步证明媒介在个体对事物及事件看法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框架影响了受众如何想,影响受众如何处理和储存信息,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到事实的某些方面,从而使其忽略其他方面。

长期的狭隘的程式化的报道难免会产生刻板印象,框限了受众的主观认知世界的活动,忽略了框架外的世界。

但受众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并建构社会现实的。

因此,在社会现实的建构中,存在着新闻工作者的框架和受众个体的框架,两者之间不一定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涵化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涵化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作者: 张丽瑶[1]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1100
出版物刊名: 新闻研究导刊
页码: 57-58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6期
主题词: 涵化理论;传播效果;媒介
摘要:涵化理论是主导大众传播研究方向的重要路径之一。

本文通过对涵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国内文献的梳理,将国内关于涵化理论的相关研究分为四大类,即对涵化理论及其变迁的研究、不同主题的涵化效果研究、不同媒介形式的涵化研究以及运用涵化理论分析社会现象等。

并尝试提出国内相关研究有待完善之处和未来可研究方向。

对涵化理论批判研究的几点思考

对涵化理论批判研究的几点思考

对涵化理论批判研究的几点思考作者:姜恬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5期【摘要】涵化理论自问世以来饱受学界的批判与质疑,本文引用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对各种批判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同时,本文对部分批判研究展开了辩驳与再批判,指出它们存在的根源在于对原理论的误读。

最后,文章指出对涵化理论的研究应该跳出马莱茨克模式,走上新的、积极的轨道。

【关键词】涵化理论批判马莱茨克模式一、关于涵化理论的批判研究涵化理论的要义可以概括为:Blur——电视模糊了人们对世界看法的传统界限;Blend——电视将人们的真实融入电视的主流倾向效果;Bend——电视为了电视机及其赞助者的利益而扭曲了主流倾向效果。

①据统计,在美国传播学界围绕各种理论模式发表的大量论文中,有关涵化理论的论文在数量上仅次于“议程设置”,位居第二。

而这其中包含了众多批评与质疑。

笔者将对涵化理论的批判概括为以下几点:1、不确定性。

收看电视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虚设的,具有高度猜测性。

因为在更复杂的模式中,如果将许多潜在的社会结构变量控制之后,这个关系就减弱至不显著了。

②2、不完整性。

其一,必须看到,对受众的“拟态世界”而言,电视只是其中的局部文本,必须和其他的书刊世界、广播世界、讲座世界等一起构成符号环境才能考察其中的涵化作用;其二,该理论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产生了断层,实际上,后两者在涵化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③3、不完全性。

这种不完全性体现在对文本、节目和受众三方面的解读。

涵化论的代表批判人物纽康保认为,不同观众对同一节目有不同的理解和解码方式(这涉及到对受众的被动/能动性,人口统计学指标以及主流效果、共鸣效果的质疑);节目类型、风格与涵化效果的关系比收看时长与涵化效果的关系更密切(即所谓“延伸的涵化理论”);并且,涵化论在热热闹闹地关注电视或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对受众的影响时,遗忘了非暴力和反暴力文本的默默存在。

即,它在刻意强调有用的显文本时,忽略了潜文本的“反涵化”效果。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

小组分工: 小组分工:
收集资料:马锦程、龚祥 资料整理:倪梦雲,尹瑜 PPT制作:解云霞 主讲:王铁雨
谢谢观看!
涵化理论
——第五小组
一、理论的形成
基本概念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 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 化分析。
理论起源与背景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 年代末期 该理论起源于 世纪60年代末期, 世纪 年代末期, 以美国学者格伯纳为代表。 以美国学者格伯纳为代表。
当时,电视媒介所发挥的社会影响力 尤其是负作用越来越大,美国暴力和犯罪 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成立了“暴力起 因与防范委员会”,格伯纳主持的“培养 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 始的。这项计划主要也是因为美国大众对 于电视内容日渐呈现残暴内容的忧心忡忡 而成立的。格伯纳把这种由暴露电视所产 格伯纳把这种由暴露电视所产 生的效果称为“涵化” 生的效果称为“涵化”,即潜移默化的影 响效果。 响效果。
格伯纳指出,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指标。 格伯纳指出,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指标。文化透过观众 传播媒介与其自身沟通, 传播媒介与其自身沟通,而这样的沟通则维系或修正出文化内一 致的价值观。 致的价值观。 对于格伯纳来说,内容分析的最有力之处即在于能分析整个的 对于格伯纳来说, 讯息系统,而不是分析个人对讯息的选择性试验。 讯息系统,而不是分析个人对讯息的选择性试验。就是这样的 大众性”以及这些大众化内容构成了文化的整体, “大众性”以及这些大众化内容构成了文化的整体,使得大众媒 介内容极具意义。也正因为如此, 介内容极具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内容分析能够顺利的勾画出电 视内容的意义脉络。 视内容的意义脉络。 格伯纳认为媒介的特质不再与其具体某个节目的影响, 格伯纳认为媒介的特质不再与其具体某个节目的影响,而在 媒介的特质不再与其具体某个节目的影响 于其整体的长久的影响,观众长期以来媒介而毫无知觉, 于其整体的长久的影响,观众长期以来媒介而毫无知觉,他就必 然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上受到影响。 然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上受到影响。

“培养理论”的研究分析

“培养理论”的研究分析

“培养理论”的研究分析"培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教养理论"或"涵化理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者格伯纳(Gerbner)等学者研究得出的。

有关"培养理论"的研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关于电视传播效果的研究。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暴力犯罪问题日益严重。

政府认为电视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暴力行为。

为此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寻找解决途径。

格伯纳等研究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承担了"文化指标研究"(Cultural index studies)。

此项研究由机制分析(institution process analysis)、讯息系统分析(media message analysis)和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三部分组成。

其中"培养分析"理论成果最为突出。

研究结果表明,"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培养理论"的基本假设是:长时间收看电视的人,其对社会现实的看法更加接近于电视所呈现的景象。

即电视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电视观众的"现实观"与"社会观"。

"培养理论"是建立在若干前提之上的。

充分把握与理解这些前提,是完整准确的理解"培养理论"的关键。

第一,格伯纳认为,电视节目内容是一致的。

由于经济效益驱动下对收视率的追求,电视节目内容往往是能够满足最大多数人共同兴趣的。

涵化理论下澎湃新闻客户端对“垃圾分类”的报道研究

涵化理论下澎湃新闻客户端对“垃圾分类”的报道研究

一、研究背景我国现在是世界上垃圾生产大国,每年产生的垃圾为4亿吨,并且逐年以8%的速度增长。

[1]垃圾处理不当污染环境,“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2019年7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率先在上海实施,到2020年底将涵化理论下澎湃新闻客户端对“垃圾分类”的报道研究○范智超【摘要】2019年7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率先在上海实施,各大主流媒体都对这一重要事件进行了报道。

本文运用涵化理论,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法,选取了173篇澎湃新闻客户端自6月25日到7月19日关于“垃圾分类”的新闻报道,分析其如何对受众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培育,存在哪些不足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涵化理论;澎湃新闻;垃圾分类创作营养,探索新媒体时代语境下的播音主持创作路径,让新闻播音基调更精准、语言更灵活、节奏更轻快、状态更松弛。

有情怀、有温度、有质量、富有时代感的播音主持作品逐渐增多。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4]在新媒体时代,要实现新时代语境下的创新和突破,更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力”要求,全面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增强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高度自觉,重构传播理念和知识结构,开阔眼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境界,摒弃喧嚣浮躁,潜心学习新媒体理论,探索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创作方式,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中求突破,坚持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道路,做新时代一专多能、具有人格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播音员主持人,不忘初心,守正出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开出馥郁灿烂的创新之花。

涵化理论研究沿革与现状综述

涵化理论研究沿革与现状综述
力 起 因与 防 范 委员 会 ” ( N a t i o n a l C o mmi s s i o n O N t h e C a u s e s

涵化 假说
圈 1
二、涵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传 播 现象 自古 有 之 ,但 是在 中 国将 “ 传播 ”真 正作 为
门专 门 的学科 来 研 究 ,只能 从 2 O 世纪7 0 年 代初 8 0 年代 末
分析 。
关键词 :涵化理论 ;文献综述 ;横 向研 究 ;新媒体 作者 :李瑞 雪 ,河 南师范 大学。


涵化理论的起源和溉念
2 0 世 纪2 0 年 代 ,美 国政 论 家 李 普 曼 在 其 论 著 《舆 论 学 》中提 及 “ P s e u d o -e n v i on r me n t ”一 词 ,即拟态 环 境 。按
照 李 普 曼 的观 点 ,在大 众 传播 高度 发 达 的现 代 社 会 ,人 类
由于 社会 的 巨大化 和复 杂 化无 法 亲 临 “ 客观 现 实 ” ,只能
理 论概 念
通 过 传 播媒 介 来 了解 ,而 传 播媒 介 则 是 有选 择 地 提 示 “ 象 征 性 现 实 ” , 即拟 态环 境 ,因 此现 代 人 的行 为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已经不 是 对 真 实 客观 环 境 的反 应 ,而是 对 大 众 传播 提 示 的 “ 拟 态环 境 ” 的反应 。 2 O 世纪 6 o 年代 后 期 ,美 国 电视 迅 速普 及 ,电视超 越 报 纸 、广播 成 为 最 具 影 响力 的大众 媒 体 。 “ 电视 成 为 范 围空 前 广 泛 的 图像 与 信 息 的共 同的 来源 ,构 成 了我 们 共 同符 号 环 境 的 主流 ,我 们 所 有 的人 也 生 活 于 其 中 。” 同 时 ,美 国社 会 的暴 力 和 犯 罪 问题 十 分 严重 ,由此人 们 开 始 关 注媒 介 和 个人 、社 会 暴 力增 加 之 间 的关 系 ,美 国政 府 成 立 “ 暴 Ⅺ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
• • • • • •
1、涵化理论的含义 2、涵化理论的提出 3、涵化理论的内容 4、涵化理论的局限性 5、涵化理论的意义 6、案例分析
什 么 是 涵 化 理 论 呢 ?
管他的,先查字典 去,额,查查涵化 是什么意思..
哇哈哈,找到了,先看看新 华字典对于涵化的解释吧!
由不同文化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 两者间相互适应,借用,其结果使一方或双方原有 的文化模式发生文化变迁或部分渗透. 涵化是异 文化间横向影响的过程. 相关条目 同化 汉化 异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0年代后涵化理论受到学术派的质疑, 以赫希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大量看电视和少 量看电视的不同在其他变量(年龄与教育程 度、新闻阅读)交叉的情况下,也会显现出 来。如果同时控制很多的不同的变量,则可 以归为电视的效果将非常小。 格伯纳对研究进行调整;提出两个新概 念——主流化和共鸣,不再宣称电视对所有 的重度收视者都具有统一和跨界的效果,主 张将重点放在电视内容对其他方面态度的影 响上,并称之为“主流效果”研究
理论意义
a:该理论代表着对大众传媒长期、潜在影响的 认识,对效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b:该理论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 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货币会带来或 好或坏的社会效果 c:教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是提示大众传播为占统 治地位的阶段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 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 d:教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各类的电视节目, 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 观众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通过前面的,大家可能对涵化理论有一 定的认识和个人理解,现在我们系统的 学习一下...啦啦啦....跟我来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

涵化理论3.

涵化理论3.

“社会富裕观”调查
基本假设:电视所反映的更多代表着财富和社会地 位高的职业,受访者中拥有较高经济,社会地位的 重度收视者可能会对社会的赋予程度估计过高。
因此,如果引入受访者所处社会阶层这一变量,电 视不影响人们对社会富裕程度的看法。
摩根和尚翰指出福克斯和菲利伯的研究存在两个问 题:
①“平均而言,一个星期中你有几个晚上看电视超 过1小时”这个问题是一个不可靠的测量标准,不 能区分“一般”收视者和“重度”收视者
文化指标(三步走战略) 组织流程分析
探讨媒介效果的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如何对媒介内容产生作用
讯息系统分析
揭示媒介信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
涵化研 究
涵化分析
探讨“符号现实”与受众“观念现实”之间的关联,进而研究长期收看 电视给受众有关真实世界的观念上带来的影响程度
社会现实(Social Reality)——客观存在
第六组:李文瑞 谢汶汶 程俊如 屈双 许哲铭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
提出者:格伯纳
时间:1967年开始的文化指标研究
背景:上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普及率高且美国社会暴 力及犯罪问题严重。随着电视影响力的日益扩大,电视 暴力等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批评。美 国国会开始怀疑电视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有推波助澜的作 用,专门成立了“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提拨专款进 行对策研究。
4.理论上讲,涵化理论的一些结论某程程序上印证 了英国文化研究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的电视媒介影 响受众意识形态的观点,是对符号理论、意义理论 和模式化理论的合理继承与发展
2.传统的效果研究关心短期的效果,这是刺激—反 应理论或皮下注射论、魔弹论的范式,而涵化分析 认为媒介最主要的效果并非在改变受众,而是维持 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既有的价 值规范和政治经济论秩序。

涵化理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涵化理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涵化理论真题及答案解析涵化理论是一种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的框架,它源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仅对自己的个人经历感兴趣,也对他人的行为和思维过程产生了深入的兴趣。

因此,涵化理论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通过提供一些涵化理论的真题,并对其答案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理论。

真题一:涵化理论是什么?它如何解释人类行为?答案解析:涵化理论是一种认为人类行为受到内隐认知和情感的驱动力的理论。

它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无意识和自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人们并不总是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做某些事情。

涵化理论强调人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自动的、下意识的,并受到个体过去的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真题二:涵化理论如何解释社会偏见?答案解析:涵化理论认为社会偏见是由于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取的潜意识认知和情感受到了偏见的影响。

这些偏见可能来自于个体生活中的经历、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涵化理论认为社会偏见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人们可能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个人偏见的情况下表现出来。

真题三:涵化理论如何解释人类的情绪和情感?答案解析:涵化理论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驱动力。

它将情绪和情感视为人类反应外界刺激的一种方式。

涵化理论认为情绪和情感是自动、下意识的过程,人们可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情绪或情感。

它也强调情绪和情感与个体的经验和文化背景有关。

真题四:涵化理论与经典条件作用有什么联系?答案解析:涵化理论与经典条件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经典条件作用认为环境刺激与特定反应之间的联系是在个体无意识地形成的。

涵化理论认为,经典条件作用是涵化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某些环境中会产生特定的反应,并将这种反应与特定刺激联系起来。

真题五:涵化理论如何应用于教育和心理治疗领域?答案解析:涵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心理治疗领域。

在教育中,涵化理论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行为和思维过程,并根据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文化背景来制定教育策略。

涵化理论——精选推荐

涵化理论——精选推荐

涵化理论教养理论(涵化理论、培养理论)1、格伯纳认为,在现代社会,⼤众传媒提⽰的“象征性现实”,对⼈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影响,由于⼤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们在⼼⽬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的偏离。

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是⼀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们的现实观。

2、培养分析是以⼀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

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个统⼀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体⼀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们的认识、判断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活才能实现协调。

培养分析⼀⽅⾯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个统⼀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作⽤;另⼀⽅⾯⼜指出⼤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

以及传媒的⼀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

培养分析的重要⽬的是揭⽰⼤众传播为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志向。

1、培养分析并不是⼀项孤⽴的研究,相反,它是⼀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研究称为“⽂化指标研究”,包含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和培养分析。

培养分析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它的⽬的是考察⼤众传播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就是培养分析的核⼼观点。

格伯纳等⼈认为,传播媒介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中发挥着强⼤的作⽤。

2、在长期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确⽴了⼀些解释电视暴⼒内容与受众攻击⾏为间关系的概念与理论,它们分别是净化、⽰范或社会学习、唤起、抑制解除、脱敏、铺垫、培养。

融媒体时代下“涵化理论”的发展

融媒体时代下“涵化理论”的发展

2021.03一、“涵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涵化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又叫作“培养理论”“教养理论”。

涵化理论有着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暴力内容与现实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和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这两个最初着眼点。

社会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才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

基于此,人们会在认识、判断和行为上有共同的基准,才能实现社会生活协调。

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电视媒介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强大作用,广泛“涵化”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这是大众传媒“涵化效果”的主要表现。

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培养分析是“文化指标研究”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和培养分析。

①制度分析主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分析大众传播的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和制度性压力,以及信息的生产和传播。

②讯息系统分析,大众传播的讯息是通过象征符号来传达的,比如语言、文字、画面、影像等。

③培养分析的目的是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造成的社会结果,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

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

二、“涵化理论”在融媒体时代经历的挑战分析“涵化理论”在融媒体时代的改变,要从该理论的基本前提入手,电视等大众媒介对于受众的影响具有单向性、整体性、线性三个特点,是“涵化理论”的基本前提。

首先,融媒体时代的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否具有单向性?传统的“涵化理论”体现出这样一种受众观——人们是单向度的人,普通人只能作为媒介的受众对象,受控于一个意识形态。

而实际上,融媒体时代,新传播技术推动的媒介变革也引发了受众参与互动的多样化。

政治文化与媒介形态的变迁都为话语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和契机,受众已经慢慢开始积极与媒介互动。

这个显著变化就是“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向,融媒体时代的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正在发生从单向性向双向性的转向,普通人的传播主体性正在强势回归。

世新大学传播学第九章-涵化理论

世新大学传播学第九章-涵化理论

–寒蟬效應與一窩蟬現象:意見和議題
民意與沈默螺旋理論
羅, Ch. 13, p. 335-7, p. 346
寒蟬效應?Why? P. 336
– 因為一般人有「第六感」(準統計官能 Quasi-statistical sense organ)可以測出主流意見,也可以測出哪些意見正 在失勢。 – 因為大家害怕孤立,所以寧願緘默,不然便「西瓜偎大邊」 – 因為媒介可以形成意見氣候,結果: • 形塑了一般人對「主流意見」的理解 • 形塑了一般人對「輿論消長」的認知 • 影響了一般人在公開場合該發表何種意見才可能避免 孤立。
• 涵化:媒介對人的潛移默化
– 效果:影響長期且深遠
• 漫畫書研究:里程碑第九章 (p. 227)
– 1948年起,Dr. Fredric Wertham.與精神醫學 界的漫畫攻防 – 1954, 誘惑純潔心靈 (Seduction of the Innocent: Blueprint for Delinquency) – 19世紀末的 The Yellow Kid (1896) 與 Yellow Journalism
• 鼓吹「心靈的媒介生態」 (The media ecology of mind) 的公共意識。
– 譴責業界自我規範的政策
• 自由市場經濟
– – – – –
惋惜美國公視的企業捐 視廣告為雙重克稅 (爛節目+爛廣告) 頻道暴增,卻徒增雷同的節目 跨媒體經營只是助長歪風 全球行銷策略使本土文化淪喪
涵化理論與漫畫研究
• 後設分析 (meta-analysis): Morgan & Shanahan
– 混合研究 80 個相關研究的統計資料: – 相關係數:+0.91

人类学的濡化、涵化、社会化研究_提纲

人类学的濡化、涵化、社会化研究_提纲

从某一特定社会出发,世界观是其成员对环境和生活的理解模式及其行为方式,是社会群体从个人层面看,基于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信念基础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反映小规模社会人和大自然和谐一致的世界观。

如中国西南山地民族地方族群保护自然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源自他们的信仰与哲学引导的世界观系统,并体现在每现代物质社会的功利需求不是唯一的,而心理与精神需求将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重新显:是一个社会文化成员对周围事物的是非曲直、爱恨、为与不为等带有原则和情感的理念:个体在濡化和社会化及在周围环境适应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特征的总称。

:在一种文化中,基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经验和可能产:由生理、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中的个体倾向可能会加工和整合人的行为;一个群体中面临着共同文化压力的每个个体,其所具有的先天潜能有形成众趋研究文化与人格目的:分析个人或群体的欲望如何整合于社会的需要,文化对群体共同特征文化与人格是相互作用的,文化受人格的制约,文化反过来会塑造人的行为和个性。

濡化是不同族群、不同社会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方式及手段,同时也是族群认同的过程标志之一。

:个体或群体通过文化上的代际传递,建立社会的价值系统,使该社会延续和发展。

濡化表现为个体对于整个群体的文化内化过程。

人们总是通过与他人展开的共同活动,依照传统或经验形成共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让整个社会的文化按照一定的轨迹延续下去。

:濡化是促成个人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成员在文化上确立认同感与一体现:围绕政治、经济、婚姻、教育等基本社会功能而普遍形成的思想或行为方式。

如:社会成员通过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相整合的过程。

区别在于:濡化强调个体或群体内化某种文化类型或生活模式的过程;社会化强调个体与社:儿童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如个体早期家庭内部的成员交往。

形成:通过个体具备的一定的先天素质,同时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通过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人格上出现严重缺陷、有严重阻碍的人,对人对事容易表现出极度的偏激,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险和伤害。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
• 机构过程 • 信息系统分析 • 涵化分析
四、格伯纳培养分析的着眼点
电视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无显著相关,仅只有诱导作用
暴力内容对人们认识现实的影响
对现实暴力犯罪情况、电视暴力内容和人们对所处的 社会环境危险程度 结论:电视剧所传达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 间有很大差距 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 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很 大偏离。电视接触量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
“电视的长触角”涵化Leabharlann 究Depiction 图示
“Objective” Social Reality 客观社会现实
Symbolic /Mediated Reality 符号/中介 现实
Perceived Reality 观念现实
一、Gerbner, 格伯納其人
• 知识社会学家 • 1919 出生于布达佩斯 • 1939 自由战士:逃离匈牙利法西斯政权來到美 国 • 1942 伯克莱学士,后来南加大硕士及博士 • 1943 参军 • 1964 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院长 • 1989 退休
基本理论
一个人花越多的时间“生活”在电视世 界里,这个人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就越接近电 视所持续代表的生活和社会。
电视接触量与对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
视听时间长者 视听时间短者 样本总体 52% 39%
大学以上
大学以下 30岁以上 29岁以下 男 女 性 性
44%
56% 50% 60% 52% 51%
34%
二、现状分析:TV暴力及电视暴力
• 暴力最严重的工业国 • 传媒内容充滿暴力 • 超过50%的主要电视节目中人物采取暴力 行为 • 大多數节目、卡通充斥暴力 • 受众頻繁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涵化理论研究概述
新传1604 叶展航20161303986一、涵化理论的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涵化理论,又称涵化分析,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

其在1967年被格伯纳系统提出后,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

涵化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如杂志、电视、广播、报纸等,它们在受众的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涵化着受众对世界的看法。

尽管由于传播的倾向性,大众媒体提示的“主观现实“往往与客观现实存在较大的偏离,但仍然对受众理解和认识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往往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同时,格伯纳在研究时提出了“涵化差异”的概念,即对于衡量“轻度观众”和“重度观众”在社会认知在差异幅度。

二、涵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期,电视媒介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越来越大,美国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

在“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赞助与支持下,格伯纳的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实地调查的方法为主,基于美国当时的暴力犯罪事件与人们收看电视是否有关研究,并得出以下基本观点:电视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更接近于电视媒介所传输的符号与观点,电视不仅是人们获取资讯的来源,更是培育人们对现实世界认知的了解。

“培养分析”后来受到检验、质疑,格伯纳对理论研究方向做出调整,“主流化”和“共鸣”思想的形成使理论得到很大的丰富与发展。

每个人的审美、信念、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多元化的倾向,因为观赏电视而变得与电视上呈现的主流意见相认同。

看电视少的人意见较难统一,因此,电视在社会文化传播中能够发挥整合
作用,电视的涵化功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多方向过程,类似重力吸引作用。

而倘若电视中呈现的内容与自己的价值认知一致,两者重叠强化电视信息对人的作用,涵化作用称显著扩大的趋势,即“共振过程”。

涵化理论最初主要受到两方面的质疑,一方面,除去“对真实世界的恐惧感”,涵化理论是否还作用于其他信念中?这一问题在后期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回答。

研究者发现,除了电视暴力以外,涵化理论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媒介内容对其他社会信念的影响中,如家庭与婚姻认知,科学认知,性别观念认知等;另一方面,涵化理论中所主张的因果关系,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电视内容是如何作用于人们的社会信念当中的,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40多年以来研究者依然还在路上。

涵化理论的效果研究基于两个层级,首先,电视观众从观看的电视节目中“学习”、“了解”这个世界,对于现实世界事实的估计逐渐趋向于电视呈现,产生第一级的影响;其次,电视观众形成与电视呈现相同的态度,产生第二级的影响。

对于涵化理论效果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目前来看,研究者对于理论研究方法上收获一定的成果。

比如,将内容分析与问卷调查形式结合,并探究问卷设计方式对理论研究的影响,并开始考虑多个变量对涵化效果的研究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涵化理论的两个层级背后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如何提高涵化理论的内部效度,仍然有待发掘。

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对涵化效果的解释仍然是处于心理学范畴的“黑箱”之中。

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最为被人们熟知的是学者希拉姆作为方法论提出的“直觉加工模型”。

该模式主要体现为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人们在形成判断是,通常不是搜寻有关的信息,而是依靠直觉从记忆中提取够用的信息。

第二,容易被提取的信息在形成判断时会被频繁使用。

尽管已有学者对这一模式进行后续研究,但理论本身在今年来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完善与
修正。

总体而言,对于理论形成的背后机制的研究仍显单薄。

由于这方面的内容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范畴,也有学者呼唤理论模式整合对涵化效果进行更全面客观的研究。

但总体来看,近年来对于涵化理论的研究仍然处于一定的“瓶颈期”。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的涵化研究分析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近20年来关于涵化理论的论文数量激增,体现出涵化理论本身蕴含的巨大潜力。

国内对涵化理论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涵化理论,分析电视节目对于不同主题的涵化效果,涵化的主题也从社会暴力扩展到了其他领域。

对于主题的研究,主要有对意识形态,消费观念,亲社会行为等主题的效果研究等。

第二,以涵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不同节目类型的涵化效果。

早期格伯纳的研究将所有的电视节目笼统的糅合在一起并作为一个同质化的系统探讨涵化效果的影响,如今在这一观点的引导下,出现了不同具体流派的研究。

如对于电视剧,新闻节目,真人秀节目的涵化分析。

国内的研究中更多选取国内的电视节目进行分析,基于已有的研究方法,对涵化效果做出一定的认证,或是对理论适用范围做出一定的质疑。

第三,不同媒介的涵化效果研究。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对于网络媒介的涵化效果研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

新媒体基于其交互性强,受众参与度高、及时传播,双向反馈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对受众影响的单向性、整体性和线性涵化的特点。

传播渠道的广泛多元,打破了人们“客厅电视”对于时间,空间的限制,
受众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个体,他们被赋予媒介参与权,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

对于涵化理论,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新媒体一定程度上对受众具有涵化效果,但早期的涵化理论体现地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对公众认知“主流化“的培养过程在当今网络传播媒介的环境下需要需要重新审视。

目前来看,国内对于涵化理论的研究仍旧处于初级阶段。

尽管近几年来学者都有对涵化理论进行研究与应用,但研究往往大多停留在理论应用与印证的层面,理论的研究缺乏系统化,并稍有对涵化理论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

同时,在国内基本没有对于对于理论的系统经典著述,对理论本身的修正与完善缺乏,使得对理论的研究应用基础较为单薄,甚至对于一些在学术界是否属于涵化理论存在争议的内容仍然简单归为涵化理论的部分,存在一定的漏洞。

而在国外的涵化理论研究中,涵化理论的研究已经扩宽到社会的其他领域,如儿童认知,健康认知,种族观念认知等。

而涵化效果中的经典议题仍然是今年来研究的重点,体现学者对前沿问题的关照,以及尝试从专业学科中寻求阐释。

近年来,对涵化理论研究的进展更多体现在方法论的创新上,如基于方法论研究的“直觉加工模型”,采用理论整合研究模式,探究调查问卷设置差异对理论研究影响等。

同时还存在对于两级涵化的相似性,对于测量二级涵化效果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但国外的研究同样没能很好回答涵化因果关系的背后机制,近年来研究少有读理论本身的修正与发展,涵化理论的研究陷入一定的困境。

四、理论研究结论
涵化理论研究40多年以来,从仅应用于电视暴力效果的研究,到如今扩展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这一路的不断丰富发展,显示这一理论的研究潜力和广阔前
景。

综上所述,涵化理论在背后形成的机制,在当今媒介环境的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人认为,日后的涵化理论研究应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重视对理论本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于涵化理论背后的运行机制解释需要更多的尝试,基于这方面广泛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内容,因而注重理论整合的跨学科研究模式势在必行。

第二,重视对在新的网络媒介下的涵化分析。

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多探讨涵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认知建构,明晰涵化理论在新媒介上的适用范围,以实现对于涵化理论的批判继承与创新。

五、参考文献
[1]何霞.基于新媒体环境视野下涵化理论的发展性思考[J]新媒体
[2]于博.新媒体时代涵化理论的新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6(24)
[3]林功成李莹.涵化理论的新进展:作为方法论的直觉加工模型[J]国际新闻界,2012(2)
[4]刘杨.进展与困境——近期海外涵化理论研究述评[J]调查研究,2013(8)
[5]赵世瑾.中国涵化理论沿革和发展现状综述[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