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件网
2020/10/18
1
第一节 概 述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一)含义 外用膏剂指采用适宜的基质(采用适宜 的工艺过程与制法)将药物制成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 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剂型。用于皮肤科和外科等。
2020/10/18
2
注:
• 外用膏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早在《皇帝内经》
中就有对软膏剂的描述;膏药:象京剧一样是国粹, 如黑、白膏药;乳剂型膏:近代发展起来的,油性 基质;橡皮膏:源于国外的现代剂型。
16
二、软膏剂的基质 理想基质:
• 具有适宜的稠度、粘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
• 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并能吸收分泌液。 • 能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 不与药物发生配伍禁忌,久贮稳定。 • 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 • 易洗除,不污染衣服。
2020/10/18
2020/10/18
14
第二节 软膏剂 一、概述 1. 概念: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 2. 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剂型。 3. 质量要求
• 均匀、细腻、无刺激性 • 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和油水分离等现象 • 无毒性,创面用应为无菌制剂
2020/10/18
15
2020/10/18
2020/10/18
18
(2)类脂类:羊毛脂、蜂蜡、虫白蜡、鲸蜡 (3)烃类:凡士林、固体石蜡、地蜡、液体石蜡 (4)硅酮类: 润滑作用好,无刺激,疏水性强
对眼有刺激,不宜用作眼膏基质 2 乳剂型基质 由水相、油相借乳化剂的作用而成的半固态的基质 (1)0/W型型
一价皂、高级脂肪醇硫酸钠类、聚山梨酯类 (2)W/0型
穿透作用最大;
• 分配系数愈大,愈有利于吸收,但高度亲油的药
物可能聚积在角质层而不被吸收;
• 分子量愈大,吸收愈慢。 2 基质性质 3 基质的类型 乳剂型>吸水性基质>油脂>烃类 4 水溶性基质释放快,但难吸收.
2020/10/18
11
基质对药物的亲合力
基质的pH: 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
非离子型药物有较高的渗透性
多价皂、脂肪酸山梨坦类(Spans)
2020/10/18
19
注:一般O/W乳剂型基质应加丙三醇等作保湿剂,还要加尼 泊金等作防腐剂;遇水不稳定的药物、患处分泌物较多的 病症不宜用乳剂性基质。
3 水溶性基质 共同特点: • 能与水性液体混合,吸收组织渗出液; • 一般释放药物较快,无油腻性,易涂展和洗涤; • 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性; • 润滑作用较差,易失水干涸。
• 广泛用于皮肤科与外科;
• 易涂布或粘贴于皮肤、黏膜或创面上,可保护创面、
润滑皮肤或起局部治疗作用;
• 可以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2020/10/18
5
二、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 (一)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机理
药物透皮吸收的三个阶段:释药→穿透→吸收入血。
释药:膏剂中的药物脱离基质扩散到皮肤和粘膜表面; 穿透:扩散在皮肤表面的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和皮
• 传统外用膏剂→全身作用的透皮治疗系统→TTS
(热门) →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等。
2020/10/18
3
(三)分类(按基质与形态)
外用膏剂
保护、滑润
软膏剂
局部治疗
硬膏剂
乳膏 药膏 油膏
铅硬膏 橡胶硬膏 透皮贴剂 巴布膏剂
黑、白膏药 橡胶膏剂 贴膏剂 巴布剂
2020/10/18
4
(四)特点
主要有两条: 透过表皮途径; 透过毛囊、皮脂腺、汗腺等附属器; 也可通过穴位、粘膜吸收。
注: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的速率要比通过表皮 途径快,但皮肤附属器在皮肤表面所占的面积只有 0.1~1.0%,所以它不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2020/10/18
8
经皮吸收途径
2020/10/18
9
(二)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第十章 外用膏剂
学习目的及要求:
掌握:掌握软膏剂、黑膏药、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及影响药物释放、穿透、吸 收的因素;凝胶剂、巴布剂、糊剂、涂抹剂及透皮贴剂的含 义、特点与制法;软膏剂与黑膏剂基质种类和性质。 了解: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了解凝胶剂、巴布剂、糊剂、 涂抹剂及透皮贴剂基质的种类。
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
水合作用:皮肤外层中的角蛋白或其降解产物,具有与水结 合的能力称为水合作用。
附加剂:
(1)表面活性剂
改变药物的分配系数
增加皮肤的润
湿度 改变皮肤屏障的性质
2020/10/18
12
(2)穿透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 二甲基亚砜(DMSO) 氮酮(azone) 某些促进剂(多元醇、挥发油)等
药物与基质、皮肤因素、附加剂、其他 可用下式说明透皮吸收与因素关系 :
dQ /d tKC/D TA
药物与基质因素 K:药物的皮肤/基质分配系数; C:溶于基质中的药物浓度;
皮肤因素→ D:药物在皮肤障碍中的扩散系数; A:给药面积; T:有效屏障厚度;
2020/10/18
10
1 药物性质
• 既具有一定的油溶性又具有适当水溶性的药物
17
基质的类型: 油脂性基质 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 1 油溶性基质 共同特点: 润滑、无刺激性,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 吸水性差与分泌液不易混合; 对药物的释放、穿透性亦较其他基质小; 油腻性较大,不易洗除,且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 种类: (1)油脂类:动物油、植物油、氢化植物油
来自百度文库
2020/10/18
下组织的过程; 吸收:药物进入组织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
血循环、发挥全身作用。
2020/10/18
6
皮肤的构造
表皮: 最外面是角质层。

注:角质层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
真皮:
皮下组织:由脂肪构成,可作为脂溶性药物 内 的储库。
注: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毛囊、汗腺
2020/10/18
7
经皮吸收途径:
3 皮肤条件 (1)皮肤的用药部位 耳廓后部>腹股沟>颅顶盖>脚背>前下肢>足底 (2)皮肤破损有利于药物穿透。 吸收速度增大, 但刺激性和毒副作用也增加
2020/10/18
13
(3)皮肤温度增加有利于药物吸收。 (4)皮肤角质层的水合作用能增加药物吸收。 4 其他因素 药物浓度(C)、应用面积(A)、应用次数(n) 接触时间(t)、年龄、性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