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存在与选择,走进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
存在与选择,走进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篇一存在与选择最近看了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哇塞,那感觉真是一言难尽啊!咱先说说存在这事儿,啥叫存在?可能就是咱活生生地在这世界上蹦跶,吃喝拉撒睡,这就是存在呗。
但仔细一想,又没那么简单,也许存在还意味着咱得有个啥意义,不然活着跟个木偶似的,有啥劲?再聊聊选择,这可太头疼了!每天都面临各种选择,小到早上吃包子还是油条,大到选啥工作、跟啥人结婚。
我就想啊,选择咋就这么难呢?是不是因为每一个选择都像是一场赌博,谁知道选了这个以后会咋样?比如说我选择努力学习,那可能我会累得要死,但也许能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前途。
可要是我选择天天玩,轻松是轻松了,说不定以后就得喝西北风。
这选择,真是让人纠结得要命!我觉得萨特说的自由选择,听起来挺酷,但真要做起来,那压力山大呀!万一选错了咋办?难道就这么认栽?想到这,我不禁反问自己:难道因为怕选错就不选了?那不是更怂?哎,存在与选择,这俩家伙就像一对冤家,天天缠着我,让我脑袋都要炸了!不过,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让人头疼的选择,生活才变得有点意思,不然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那多无聊啊!篇二存在与选择嘿,朋友们!今天我来跟你们唠唠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的脑袋瓜转得都快冒烟啦!你说存在,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也许就是我们能感受到的一切,能看到的风景,能听到的声音,能触摸到的东西。
但这只是表面,我觉得存在可能更深层次地意味着我们要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不然,我们在这世上晃悠一圈,啥也没留下,不就白来了吗?再讲讲选择,这简直是生活给我们出的一道道难题!有时候我就在想,为啥不能有个标准答案呢?比如说,选专业的时候,我到底是该跟着兴趣走,还是看哪个热门就选哪个?这不是要把我逼疯嘛!我曾经选择过参加一个社团活动,当时觉得肯定好玩又能交到朋友。
结果呢?累得半死不说,还和里面的人闹得不太愉快。
我就问自己:这选择是不是错啦?但又一想,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次不太美好的经历,我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存在与选择萨特的自由理论读后感
存在与选择萨特的自由理论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存在与选择:萨特的自由理论〉读后感》哎呀,读了萨特的自由理论相关的东西,我感觉自己的小脑袋里像是装了一个超级复杂又超级有趣的魔法盒子呢!萨特说人是自由的,这一开始可把我给弄糊涂了。
我就想啊,我们人真的是完全自由的吗?就像我,每天早上得被妈妈叫起来上学,我要是想多睡会儿,妈妈就会说不行。
这看起来我可没那么自由呀。
可是呢,当我深入了解了之后,我发现萨特说的自由不是这种想干啥就干啥的自由。
我和我的小伙伴小明就讨论过这个事儿。
我跟他说:“小明啊,你看萨特说人是自由的,可我觉得我好多事儿都不能自己决定呢。
”小明挠挠头,眼睛亮晶晶地说:“我觉得他说的自由可能是那种在心里头的自由。
就好比咱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解题的方法有好多,我们可以自己选择用哪种方法,这是不是一种自由呀?”我一听,好像有点道理呢。
比如说,在学校里,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
我可以选择写我去公园看到的美丽花朵,也可以写我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温馨时光。
这就是我的一种自由选择。
就像在一个大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朵,我可以选择我想要去描绘的那一朵。
这时候我就觉得,哦,原来萨特说的自由有点这个意思呢。
再看看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我邻居家的大姐姐,她大学毕业了。
她面临着好多选择,她可以去大公司上班,也可以去考公务员,还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艺术创作。
她就像是站在好多条道路的交叉口,每一条道路都通往不同的方向。
她可以自由地选择她想要走的路。
不过这时候我又有点疑惑了,我就问爸爸:“爸爸,那如果选择错了怎么办呢?”爸爸笑着说:“孩子啊,就算选择错了,那也是一种选择呀。
就像你走在路上,不小心走错了一个岔口,可是你可以从这个岔口发现新的风景啊。
”我又想到了我自己的小烦恼。
我特别喜欢画画,可是我也知道学习很重要。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是不是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少画点画呢?这就像是有两个小天使在我的肩膀上吵架。
一个说:“你要好好学习,这样以后才能有好的前途。
萨特责任观视域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培育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和满足受教育者培养需要的外在价值,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
通过在培养独立个体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向受教育者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方向努力,引导个体做出有意识的价值选择。
高校大学生是追求个性独立和自由的群体,但责任与自由是相互的,必须培育学生的责任承担意识。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培养的路径,是构建大学生责任观的重要方法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重要手段。
一、萨特的责任观及重要性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中谈到,人的存在造就了自由。
人只要活着就是自由的,但在自由的选择下人必须承担责任。
萨特主张绝对的责任,同时崇尚绝对的自由。
自由是责任的来源,责任是自由的限定。
[1]萨特意识到一切自由选择的后果都是人要承担的,个体的选择会对他人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萨特认为个人的选择行为是无法摆脱他所处的情境,责任道德意识会约束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
[2]在萨特看来,绝对自由意味着人无法摆脱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和对于社会的责任,选择也就受到了限制,自由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责任的制约和选择的自由要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引导下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现。
[3]人的自由选择是对受教育者自身行为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和外部社会关系责任意识的呈现。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萨特的现实价值选择下,将责任观的理论外化于现实的价值选择,体现个人自由的现实性,表现个人存在的价值性,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了个体的整体道德素质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培育把促进受教育者萨特责任观视域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培育路径徐晨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0)摘要:责任与自由是相互的,人的存在造就了自由,自由选择下的个体必须承担责任。
萨特的责任观在现实的价值选择下表现出个人存在的价值性和个人自由的现实性。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存在与选择观后感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存在与选择观后感篇一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存在与选择观后感哇塞,看完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存在与选择,我这脑袋瓜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你说这自由和存在,还有选择,咋就这么复杂又迷人呢?我觉得吧,萨特说的那种绝对自由,可能真的有点儿夸张了。
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我能想干啥就干啥吗?也许能,也许不能。
比如说,我想明天不上学,天天在家打游戏,这能行吗?好像不太能,爸妈不把我耳朵揪下来才怪!但又一想,从内心深处来说,我确实有这种想法的自由,只是外界条件不允许罢了。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被限制的自由”?再说说存在。
有时候我会想,我到底为啥存在呢?是为了考试拿高分?为了让爸妈高兴?还是为了自己那点儿小小的梦想?我觉得可能都有吧。
但这又让我有点儿迷茫了,我存在的意义到底是啥呢?难道就是随波逐流,别人干啥我干啥?这可不行,我得自己去寻找属于我的那个存在的理由。
还有选择,这可太头疼了!每次做选择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像个迷路的小羊羔,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选这个,怕错过那个;选那个,又怕这个更好。
哎呀呀,这可咋办?也许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我们自己怎么去承担选择后的结果。
你说,萨特这理论到底是让我们更自由了,还是更纠结了呢?反正我现在是又明白又糊涂,这感觉,真怪!篇二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存在与选择观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来聊聊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存在与选择,这可真是让我思绪万千啊!一开始接触这玩意儿,我简直是一头雾水,啥是自由?啥是存在?啥又是选择?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找不到出口。
但仔细琢磨琢磨,好像又有点意思。
萨特说人是绝对自由的,这真的对吗?我有时候想,要是绝对自由,那世界还不得乱套啦?比如说,我在街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包包,我能直接抢过来吗?显然不能啊!那这能叫自由吗?也许萨特说的自由不是这种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在思想上、在精神上的自由。
说到存在,我就忍不住问自己,我到底是为了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吃好吃的?还是为了追求梦想?可能都有吧。
存在与选择,走进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
存在与选择,走进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篇一存在与选择嘿,朋友们!最近我看了萨特的自由现象学,那感觉,就像被一道闪电击中了脑袋,瞬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存在与选择,这两个词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也许你会问,啥是存在?啥又是选择?在我看来,存在就像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它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它都在。
而选择呢?那可是我们手中的魔法棒,能让我们在这个既定的存在中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曾经面临着选择是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还是轻松玩耍度过高中时光。
当时我觉得,哎呀,学习多累啊,还不如玩个痛快。
可后来我又想,也许现在轻松了,未来就得吃苦头。
这可真是让人纠结得要死!萨特说,人是自由的,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就在想,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像是一场赌博?有可能赢个盆满钵满,也有可能输得一败涂地。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选?这真的太难了!可能有人会说,那就别选呗,顺其自然。
但我觉得这不是个办法啊,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不是吗?存在就摆在那里,无法改变,可选择却在我们手中。
这一路,充满了各种可能,各种诱惑,也充满了各种迷茫。
我不禁反问自己,我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吗?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只要勇敢去选,哪怕错了,也总比不选强吧!篇二存在与选择哇塞,看完萨特的自由现象学,我这小心脏可是被搅得翻江倒海的!说到存在与选择,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的梦想。
那时候,我想当科学家,觉得超级酷。
可随着长大,我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选择的路越来越多,反而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了。
存在是什么?也许就是生活中那些既定的事实,比如家庭条件、社会环境。
我们没办法决定自己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这就是存在的无奈。
但是,选择却给了我们改变的机会,不是吗?就像我选择努力读书,还是选择和小伙伴们整天疯玩。
这看似简单的选择,却能决定我未来的走向。
我有时会想,要是当初我选择了疯玩,现在会是啥样?可能会很快乐,但也许会后悔没有好好学习。
萨特的思想对哲学教育有何启示?
萨特的思想对哲学教育有何启示?一、批判观念习得的束缚萨特的思想对哲学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首先是对观念习得的批判。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被灌输特定的观念和价值观,他们习得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局限的。
而萨特则强调,人应该抛弃被动习得的观念束缚,以主体性和自由思考为基础,去探索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和追求。
这就要求哲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会他们辨识真假观念,从而摆脱束缚,追求真理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二、追问人的自由和责任第二点是萨特对自由和责任的思考给予哲学教育的启示。
在萨特看来,人与世界之间不存在既定的意义和目的,人的存在是自由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负起对自己及其行为的责任。
这就要求哲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三、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表达萨特的哲学思想还强调了个体的主体性和表达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具有独特的思想、感受和表达方式。
因此,哲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地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通过自由的表达,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拓展自己的潜力,从而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
四、批判消极自由的危险性萨特还警示了消极自由的危险性。
他指出,人的自由并非无约束,而是有责任、有约束的。
如果个体只关注个人自由而忽视对他人的尊重和社会责任,那么自由就会变得自私和狭隘。
因此,哲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可以共存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行使自由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总结:萨特的思想对哲学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独立人格。
哲学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批判习得的观念束缚,追问人的自由和责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表达能力,同时警示消极自由的危险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人的自由和责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完善做出贡献。
萨特的思想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
萨特的思想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一、反抗权威和传统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
他反对权威的垄断和传统的束缚,提倡个人追求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1. 反抗权威萨特认为,权威的存在是对个体自由的压迫与限制。
当权威的力量过大时,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会受到束缚,无法真正追寻自己的内心真实。
在当代社会,个人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质疑和挑战权威,不盲从不听从,从而实现个体的自由与独立。
2. 解放传统萨特强调传统的束缚对个体发展的阻碍。
传统往往是一种僵化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堆砌,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个体的多样性。
在当代社会中,个人应该打破传统的束缚,不再局限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舒适区域。
只有摒弃传统的束缚,个体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自由选择与责任萨特认为,个体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承担着责任。
他提出“存在即被责难”的观点,即每个人的选择与行为都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
在当代社会,个体应该深刻认识到自由选择与责任的关系,将个人自由与他人利益的平衡相结合。
1. 自由选择的重要性每个个体都有权利进行自由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在当代社会,人们应该珍视自由选择的机会,不应该停留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积极地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只有通过自由选择,个体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成长。
2. 责任的担当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自己,个体应该在自由的基础上承担责任。
当个体做出选择时,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对他人的影响,并努力使自己的选择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体应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后果。
三、拒绝虚无与绝望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关注存在的意义和人类的存在状态。
他认为,面对虚无和生活的无意义,个体应该积极寻求意义和目标,抵制绝望情绪。
1. 寻找意义在当代社会中,个体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
为了克服虚无感和绝望情绪,个体应该积极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存在与选择萨特的自由理论读后感
存在与选择萨特的自由理论读后感萨特这家伙的自由理论,就像是一颗怪味豆,初尝觉得新奇又刺激,细品却有点让人纠结得头疼。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这就好比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像是一张白纸,没有什么先天就被规定好的本质。
这可和以前那些认为人天生就带着某种固定特性或者使命的观点大相径庭。
我就想啊,这就像是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一开始没有固定的角色设定,全靠自己去创造和定义自己这个角色。
这种感觉挺酷的,它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我可以是勇敢的冒险者,也可以是智慧的学者,没有什么是被限制死的。
但是呢,一谈到自由与选择,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萨特认为我们是绝对自由的,自由到什么程度呢?哪怕是在纳粹集中营里,人也是自由的,因为人可以选择自己对待苦难的态度。
这一点刚看到的时候,我就忍不住皱眉头了。
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下还谈自由,这不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吗?不过再仔细琢磨琢磨,好像又有点道理。
就像那些在集中营里坚持抗争、保持尊严的人,他们确实在精神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没有被环境完全打败。
这就好比在游戏里遇到了超级大boss,虽然我们可能打不过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是英勇地冲上去,还是吓得瑟瑟发抖,这个态度的选择还是在我们自己手里的。
可是这种自由也带着一种沉重的负担。
因为自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选择都得自己扛着。
这就不像以前我总是想着,有些事情做不好可以怪命运、怪环境、怪别人。
萨特的理论就像一个严厉的老师,敲着黑板说:“你自己选的,你就得负责!”这让我在做选择的时候,都有点小心翼翼了。
以前买东西,看到喜欢的就买,现在就会想,这个选择背后的责任是什么,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这就像是突然从一个任性的小孩变成了一个要对自己负责的大人,有点不太适应,但又觉得这是成长必须要面对的。
还有啊,萨特的自由理论让我对周围的人和人际关系有了新的看法。
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注视、互相定义的关系。
这就像是我们在一个舞台上,互相看着对方表演,同时也在评判和影响着对方的表演。
略论萨特的自由伦理观对思政辅导员的启示
略论萨特的自由伦理观对思政辅导员的启示萨特的自由哲学是其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梳理萨特的自由观对思政辅导员在管理学生行动、选择以及责任三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本文将从这个三方面展开介绍,并进行简要评述。
萨特被称为“自由哲学”的理论体系,是以其《存在与虚无》为标志建立起来的,这本书是他自由哲学的代表。
萨特并没有系统的《伦理学》书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理解萨特的自由伦理观增加了难度。
本文以自由伦理为核心,主要从学生的行动、选择以及责任三个方面对思政辅导员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自由哲学“自由先于本质”是萨特自由哲学的点睛之笔。
“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
因此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是不可能区别于‘人的实在’之存在的”。
萨特把自由置于解决人生问题的哲学中心地位,自由是他的人生观的核心。
这也对思政辅导员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一个学生的思想不能被一直锁在教师认识的牢笼里,任凭教师填鸭式的创立自己的人生和奋斗目标,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其亲身体会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泪水,因为他是完全地而且永远地是自由的,要不然就根本没有他的存在。
二、行动萨特强调行动。
他曾几次申明:存在主义就是一种行动学说,“存在主义,即是一种行动和卷入的伦理学。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还可以还原为行动。
存在,就是行动,停止行动,也就是停止存在了。
学生们在校行动即是表达自己存在的一种方式,行动是使人生活下去的唯一事情。
因而,思政辅导员应该号召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与外部事物发生关系,介入社会从实践中获取人生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
萨特认为,自由必须在某种境遇中爆发,而只有介入社会,才有境遇;自由就是去做,去行动,行动中就含着自由,自由是行动的首要条件。
三、选择萨特强调选择,反对墨守成规。
如上所述,他强调行动,但他所主张的行动,决不是那种以某种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某一原则为指导的行动,而是人的自由选择和不断选择。
萨特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萨特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关键词:存在主义自由选择摘要: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中,对当代教育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派别。
其代表人物萨特强调人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自由和选择,同时也不可忽视对于选择应尽的责任。
虽然它仅如昙花一现,而且部分思想又过于偏激。
但作为一种反传统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的揭露,以及对教育领域中的多方面问题的探讨,都对当今的教育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中的一个比较较有影响的派别。
形成于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广泛流行起来。
70年代以后,逐渐的走向了衰落。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直接源于存在主义哲学。
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传到美国等国家。
从50到70年代,是存在主义哲学在西方最盛行的时期。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要恢复个人的主体性,反对人格的异化,具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倾向,还具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
存在主义的主要思想都是围绕着人的存在展开的,并且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唯心主义世界观。
它分别论述了存在、自在与自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存在主义认为哲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存在的问题。
所谓存在,即人的主观感受中那些尚未意识到的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的形式。
也就是那种同个人及个人的感情、情感、情绪体验紧密相联的东西。
他们认为人才是哲学研究的中心。
存在主义者还通过对自在与自为的关系来论述这种存在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他们把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指的就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它是一种是荒诞的、偶然的、虚无的存在;而人的意识则是自为的存在,它才是真实的,并赋予世界以意义。
虽然存在主义从发起到衰落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对现代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出现了不少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首推萨特。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看了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就感觉像是脑袋被卷入了一场超级烧脑又超级酷炫的思想风暴。
萨特一上来就大谈自由,我一开始就寻思,这自由不就是想干啥就干啥呗。
但他老人家可没这么简单。
他说自由不是那种任性的放纵,而是一种特别深刻的东西。
比如说,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这就很奇妙,就好像自由不是一个你可以选择要不要的糖果,而是你生下来就被硬塞到手里的使命。
在他的观点里,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处境多糟糕,都有选择的自由。
就像被困在一个小岛上,你可能觉得自己没自由了,但萨特说不,你还可以选择是沮丧地等死,还是积极地找活路,或者你选择用什么心态去看待这个被困的状况。
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自由更多是一种内心的状态,一种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他的这种自由现象学,还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突然变得很重要。
每个人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塑造这个世界,就像我们是一群超级英雄,只不过我们的超能力不是飞或者发射激光,而是选择的力量。
哪怕这个选择小到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袜子,那也是我自由选择的体现,并且这个选择还反映了我的价值观、我的性格。
但是呢,这种自由也有点沉重。
因为要不断地选择,不断地为自己负责,就像背着一个永远卸不下的大包袱。
有时候我就想,要是能像个小动物一样,按照本能生活,不用想这么多关于自由和选择的事儿该多好。
可是呢,谁让我们是人呢,就像萨特说的,我们注定要在这个自由的迷宫里探索,没有回头路。
总的来说,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以前糊里糊涂地过日子,现在感觉每一个行为都像是被放在聚光灯下审视。
虽然这种审视有时候让我有点不自在,但也让我对自己和这个世界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神秘思想世界的大门,虽然这个世界有点让人晕头转向,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看了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啊,那感觉就像是脑袋被塞进了一个超级复杂又超级有趣的迷宫里。
萨特说自由吧,不是那种简单的“想干啥就干啥”。
一开始我还寻思呢,自由不就是想干嘛就干嘛嘛,比如我想早上不起床就不起床,想一口气吃三个冰淇淋就吃。
但萨特可不是这个意思。
他觉得自由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是跟人的存在紧密相连的。
在他的这个理论里,人一出生就被“扔”到这个世界上了,就像游戏里突然被丢到一个未知的地图一样。
这时候人是自由的,但这个自由可有点沉重呢。
因为没有什么先天规定好的东西告诉你该怎么活,全得自己去摸索、去选择。
比如说,你面临一个工作机会,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可有着无数的可能性和责任。
接受了,你就得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拒绝了,又要承受可能错过好机会的后果。
这时候我就想,这自由可真不是个轻松的事儿啊。
他这种对自由的看法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平常那些所谓“自由”的时刻。
就像我平时觉得自己自由地刷手机,其实也是一种选择,我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打发时间,而这个选择背后也有着一些潜在的意义和后果。
可能刷久了手机,我就错过了去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机会。
而且啊,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还让我觉得人得对自己的一切负责。
这就像是自己是自己人生这部大戏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没有什么借口能说“是别人让我这么做的”或者“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
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哪怕是在外界压力下做的选择,那也是自己决定了屈服于这个压力。
就好比是你在一群朋友的怂恿下做了一件傻事,你不能说都是朋友的错,毕竟是你自己决定听从他们的怂恿的。
不过有时候我也觉得萨特这理论有点让人头疼。
要是所有事情都得自己负责,那压力可太大了。
感觉就像走在钢丝上,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但是再仔细想想呢,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它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让我们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不是随波逐流的,而是有着自己主宰命运的力量。
总的来说,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自由的另一面,不再是那种肤浅的、只关于行动不受限的自由,而是一种关乎存在、选择和责任的深沉的自由。
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陈诗乐
收稿日期:2012-08-02作者简介:陈诗乐(1987-),女,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陈诗乐(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州510631)如何理解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学生选择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上存在哪些问题?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本文拟就这三个问题作分析。
一、萨特的自由选择观(一)人是自由的存在主义反复强调人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萨特看来,自我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绝对自由的、无条件的。
他之所以这样认为,与存在主义秉持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分不开。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存在”在先,“本质”在后。
先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有“本质”。
因为“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所以外在力量不能决定人性,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它不受外在东西的限制和决定,也不依赖于任何东西,自我选择是它的唯一依赖。
(二)人的选择是自由的萨特认为,由于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而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人就是而且只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人生就是一系列自由选择的总和。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只要我们的意识是自由的。
这种理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可以从现实出发,自主改变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后天本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但他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人的自由看做是可以脱离客观性的绝对自由。
二战后,萨特的这种观点发生了变化,转而认为自由未必是绝对的,选择也不可能不受约束,自由要有条件,选择要承担责任。
(三)人的自由选择要承担责任“如果存在真的先于本质的话,人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
所以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
还有,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
萨特哲学思想在教育中的蕴意与启示_崔延强
我们不容忽视的。 根据萨特关于自由与责任的思想,教育者应该给
予孩子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因为生活是属于他们 自己的。同样,给了他们自由并不是等于放任他们发 展而不管,而是应该把他们的责任意识也培养起来。 这一点,另一位法国先贤卢梭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在 其所著的《爱弥尔》一书中,卢梭指出:“虽然是我想把 他培养成一个自然的人,但不能因此就一定要使他成 为一个野蛮的人,一定要把他赶到森林中去。我的目 的是:只要他处在社会生活的漩流中,不至于被种种 欲念或人的偏见拖进漩涡里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 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 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 了。”[3]p203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非要告 诉他们什么是对的或者什么是错误的,因为对于对和 错的判断,就算是成年人,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我们 更应该做的是把这个选择的后果和责任告诉孩子,让 孩子知道,自己的选择背后,也同样背负着这个选择 所带来的责任。比如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我 们把它们所导致的后果或者责任明白地讲给孩子们 听,他们也完全能够判断出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 这样也一样起到了保护孩子和学生的作用,而且这样 做的效果肯定比我们直接告诉他不要去选择,或者帮 他选择要好得多。这样的教育实施了过后,孩子们既 有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能更加地坚持自己的 选择,因为道路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他人选择的,他 不能把责任推卸给任何人,就算最后他的选择是失败 的,那么他也不会觉得很压抑和委屈。
从萨特的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萨特 对自己存在主义基础的诠释,那就是———存在先于本 质。在萨特的心中,上帝是不存在的,一旦有了这样一 个设定,那么我们人类也就失去了先天的依靠。我们 从一生下来开始,就被抛入到了自由的洪荒之中,我
论萨特的自由观及其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作者: 张务农 杨飞云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出版物刊名: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47-49页
主题词: 自由 选择 责任 道德教育
摘要:萨特的自由观以自由、选择与责任为核心,其自由观中对个体生命存在创造性、超越性的积极肯定,对个体自由能动的选择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强调对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以下启示:关注生命存在,提升生命意义;树立选择意识,增强选择能力;加强责任教育,培养责任意识,使道德教育实现由“教会顺从”向“学会选择”的转变。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篇一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看了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这可真是给我脑袋里扔了一颗“深水炸弹”啊!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可看着看着,我发现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深邃的思想黑洞。
萨特说的自由,可不是咱们平常理解的那种想干啥就干啥的自由。
也许有人会说,自由不就是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吗?但萨特告诉我们,自由是要承担责任的,这责任重得能把人压趴下。
我就想啊,那这样的自由到底是恩赐还是诅咒呢?我觉得吧,有时候我们追求自由,可能只是为了逃避现实的束缚。
就像我自己,曾经为了所谓的“自由”,不想被作业和考试困住,可到头来发现,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而是勇敢面对。
比如说,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我们以为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可真到了那时候,又会被各种因素左右,这能算自由吗?也许这只是一种表面的自由,背后藏着无数的无奈和妥协。
萨特还说,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本质。
这可把我绕晕了,难道我选错一次,就一辈子都错了?那人生岂不是太可怕了?我不禁反问自己,这真的对吗?总之,看完萨特的自由现象学,我这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自由这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篇二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哇塞!看完萨特的自由现象学,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你们能想象吗?萨特所说的自由,简直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
以前我总觉得,自由就是无拘无束,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可现在我发现,我太天真了!萨特说,我们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然后就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啥意思?难道我出生就没得选,后面还得背这么大一口锅?我心里那叫一个不服气!比如说,我选择今天吃披萨而不是汉堡,这看似是个小选择,可按照萨特的理论,这就决定了我这一刻的“本质”。
我就纳闷了,吃个披萨能决定啥本质啊?也许在萨特眼里,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像是在命运的棋盘上落子,一步错步步错。
可我想说,那万一我悔棋呢?哈哈,开个玩笑。
有时候我觉得,萨特把自由说得太沉重了。
存在与选择,走进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
存在与选择,走进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篇一存在与选择最近看了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哎呀妈呀,真的是让我思绪万千,脑袋都要炸了!咱先来说说存在这回事儿。
啥叫存在?也许就是我们实实在在活在这个世界上,能感受到风,能看到花,能听到鸟叫。
但这只是表面的存在,更深层次的呢?可能存在就是一种无法逃避的事实,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就在这儿了。
然后是选择。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东西!每次做选择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像个迷路的小羊羔,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比如说,选专业的时候,我就在想,是选个热门的好找工作的,还是选个自己真心喜欢的?这太难了,不是吗?我觉得萨特说的自由选择,也许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为啥呢?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家庭的期望、社会的压力,这些东西像一条条绳子,把我们的手脚绑住。
就像我有个朋友,他特别喜欢画画,可家里人非要他去学金融,说以后能赚大钱。
他能自由选择吗?我看未必!那这到底是自由还是无奈呢?再说了,选择之后的后果,我们能承担得起吗?有时候选择错了,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这可咋办?难道就不选了?那也不行啊,不选也是一种选择,不是吗?哎呀,我这脑子越想越乱,存在与选择,这俩家伙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你们说呢?篇二存在与选择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把我的脑袋搅成了一团浆糊。
说起存在,我就想到了每天早上被闹钟吵醒,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这就是我的存在,实实在在又无可奈何。
也许存在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生活都在那儿推着你往前走。
而选择呢?这简直是个超级大难题!比如说,周末是选择宅在家里追剧打游戏,还是出去运动晒太阳?是选择吃一顿美味的火锅,还是为了减肥啃青菜?每一个选择都好像决定着未来的走向,这压力可太大了!有时候我就在想,萨特说的自由选择,真的有那么自由吗?可能我们以为自己在自由选择,但其实早就被周围的环境和人影响了。
比如说,看到别人都在考研,自己也就跟着去考,这真的是自己内心的选择吗?再比如,选择一份工作,是为了高薪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还是为了兴趣拿着微薄的薪水?这简直就是灵魂的拷问!我觉得吧,选择有时候就像一场赌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张牌是什么,可能会赢个盆满钵满,也可能输得一败涂地。
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当前儿童教育的启示
理解为, 个体不是通过选择来获取 自由, 而是 自由本身就是
一
、
萨 特 自由 观的基本内 容
选择行为。 所以即使人们不选择 自由也仍然是做了自由的选 择, 那就是不选择。总而言之, 他的选择是自由的。
( 三) “ 他人是地狱” 的个人绝对自由
( 一) 存在就是自由
“ 他人” 是萨特自由观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概念。 正因 为个体生来作为“ 存在” 都拥有着 自由的本质 , 他人的自由和 “ 我” 的自由往往会有很大的冲突, 所以萨特认为, “ 他人就是 地狱” 。作为客体的他人对“ 我” 是一种威胁, 在他的“ 目光
下” , 他可能把我变成物。因此 , 为了要从他人的目 光或他人
自由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哲学的基本概念 , 指的是以主 观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纯粹意识活动。“ 存在先于本质” ” 堤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要义, 也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 学。 这种思想与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萨特以其 存在主义独特的思考和论述反驳了传统形而上学给 “ 本质” 赋予了普遍的、 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的“ 决定论” , 而认为 “ 存在先于本质” , 正是因为有了存在才赋予了存在事物的内
这个时代为儿童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各 种可能和 机遇。 但 是, 我们必须弄清楚: 儿童成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儿童是否
需要成人所做的这一切, 影响儿童自由发展的“ 罪魁祸首” 究
( 三) 非理性的社会儿童观
不同时期的 社会, 对儿童的理解和要求不同, 就会产生 不同的 儿童观念。随 着时 代的发展, 催促儿童成长的观念日 益膨胀, 儿童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被各种因 素催赶着快快成
浅析萨特自由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2000字
浅析萨特自由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2000字摘要:本文通过对萨特自由哲学的分析,探讨对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选择和责任的相关启示。
毕业关键词:萨特;自由哲学;大学生一、萨特自由观概述从本体论范畴来看,萨特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从现象学一元论出发,分析了自在和自为两种存在。
萨特认为现象就是存在,而人所显现出来的就是人的存在,也就是人的本质属性。
萨特把自在的存在意义归结为自为的存在,也就是纯粹意识。
他提出“自为永远只能够不定的成为它的将来,因为它是被它所是的一个虚无同其将来所分离:一句话,它是自由的,而它的自由本身就是它自己的界限是自由的,就是说命定是自由的”。
[1]在他看来,自由的根源归结于意识的虚无化,正是虚无化使意识能够自由的超越他自身,因此意识是自由的,那么人也就是自由的,简单的说就是因为人存在,所以人自由。
从自由的表现来看,萨特认为人可以自由选择。
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那么如何存在?在萨特看来,人通过选择而成为自己存在的基础,人也通过选择而决定自在存在的意义[2]。
除了人存在的基础决定了人需要选择,同时偶然性的存在也决定了人必须做出选择。
在他看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计划,一旦被抛入尘世就不断地自由选择,不断创造着自己的本质,不断地向着未来的道路前进,自己创造自己,自己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萨特把人生比作一列运转中的火车,对于每个人来说,他来自何处或是驶向何方,人们都一无所知,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存在中自由选择”,并独立地对自己及整个世界担负起责任。
萨特的自由哲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责任。
萨特提出,责任与自由是不可分的,在他来看,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的,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人是通过自己的选择造就了自己,使自己变成了英雄或者懦夫。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
萨特的自由现象学观后感看了萨特的自由现象学,就感觉像是脑袋被塞进了一个超级复杂又超级迷人的迷宫。
萨特这人啊,说起自由,那可真是把自由这事儿给剖析得让人既兴奋又头疼。
他说自由是人的本质,这一开始就把我给惊到了。
我就想啊,啥?自由就是本质?那我们平常感觉被各种东西束缚着,算咋回事呢?在他的理论里,好像我们一直都有选择的自由,哪怕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
就像一个人被困在一个小屋里,四周都是墙,感觉毫无出路,但萨特会说,你在精神上还是有选择自由的,你可以选择怎么看待这个困境,是怨天尤人呢,还是在心里给自己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这就有点像那种超级英雄的感觉,不管外界怎么打压,内心的自由之火不能灭。
不过呢,我就寻思,这现实生活里,真的能这么洒脱吗?有时候我早上不想起床,想多睡会儿,那也是一种选择,可这和他说的那种高大上的自由选择好像又不太一样。
他的这种自由现象学还让我想到了责任。
他说自由伴随着责任,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你自由地做出了选择,那你就得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后果。
这可不像我们平常随便做点事,然后想甩锅就甩锅。
比如说你自由地决定去创业,那要是失败了,可不能光怪运气不好,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这一点啊,让我对自己的一些行为都开始重新思考了。
以前我总是找借口,现在感觉就像是被萨特拿着小皮鞭在背后抽着,提醒我要为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呢。
还有啊,萨特的这些想法让我看周围人的眼光都有点变化了。
我就想,每个人是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在生活呢?那些看起来很无奈的人,是不是其实也有自己内心的自由角落?就像街边的小贩,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他们在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着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自由的追求呢?也许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做出选择,并且承担着自己的责任。
不过话说回来,萨特的自由现象学有时候真的是太难懂了。
就像一团迷雾,我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一点什么,但又好像一松手就没了。
有时候我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个打了结的绳子,绕来绕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萨特的自由选择观主要包括:人是自由的,人的选择是自由的,人的自由选择要承担责任。
“学生选择自由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失”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选择自由与责任”关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让“自由”的新理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要高扬教师主体性,明确教育者的自由与责任;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并承担责任。
关键词:萨特;自由;选择;责任;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理解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学生选择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上存在哪些问题?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本文拟就这三个问题作分析。
一、萨特的自由选择观
存在主义反复强调人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萨特看来,自我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绝对自由的、无条件的。
他之所以这样认为,与存在主义秉持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分不开。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存在”在先,“本质”在后。
先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有“本质”。
因为“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所以外在力量不能决定人性,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它不受外在东西的限制和决定,也不依赖于任何东西,自我选择是它的唯一依赖。
萨特认为,由于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而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有
自由选择的权利。
人就是而且只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人生就是一系列自由选择的总和。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只要我们的意识是自由的。
这种理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可以从现实出发,自主改变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后天本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但他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人的自由看做是可以脱离客观性的绝对自由。
二战后,萨特的这种观点发生了变化,转而认为自由未必是绝对的,选择也不可能不受约束,自由要有条件,选择要承担责任。
(三)人的自由选择要承担责任
“如果存在真的先于本质的话,人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
所以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
还有,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
”[1]此时的萨特认为个人的自由选择应该与他所负的道德责任联系起来,个人在作出任何一个选择时不仅要对自己,还要对他人和世界负责。
显然,这里的人已经是一个与世界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社会人,而不再是当初那个单个、孤立的人,一个人作出的选择,可能会牵扯到全人类。
这里,萨特表现出一种更为博爱的人道主义
综上,自由、选择、责任是萨特存在主义自由选择观的核心要素。
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其实就是在追求自由本身。
一切个人的自由同属于自己和他人,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责任。
责任是自由选择的必然结果。
萨特的这种自由选择是以承担责任为前提,是一种自我负责的选
择。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选择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上存在的问题选择自由与责任是统一的。
但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很好处理二者的关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以知识灌输为主,虽然强调责任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责任教育异化成了日常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传授过程,学生选择自由意识和责任意识存在淡化趋势。
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教学时间和空间被分成无数的小单位,每个单位都预先为学生设置了任务,学生在有规可循之时,也失去了个性化选择的自由。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异化成了简单的知识灌输。
不仅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教育者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他们要按照教育部门指定的教材,每个学期用固定的课时把内容讲完,然后组织考试,用以表明学生已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不可否认,自由是建立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建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完全成为既定规则的奴隶。
教育自由意味着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他们自我选择,寻找适合他们自我发展的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如此,而不只是空洞的说教,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选择,真正实现自我。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然而,当代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却在淡化。
其一是“显性”责任意识缺失。
最常见的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学
生甚至把学习看成是老师、父母强迫的。
对学习不感兴趣,对长辈缺乏应有的尊重;对同学缺乏关心,集体观念不强;社会责任感淡薄。
其二是“隐性”责任意识缺失。
这类学生往往是老师同学们公认的“好学生”,他们处处表现得很懂事、很负责,但这恰恰是一种“隐性”的不负责。
因为他唯独没有真正对自己负责,他所做的只是听从安排而并非出于本人意愿。
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学生的责任承担应该是建立在学生自由选择基础上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对于一件事情,做与不做并不是他本人的真实意思,建立在这种前提下的责任承担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
三、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通过灌输来要求学生接受。
多数学生选择沉默接受,但这种接受很难成为自律行为。
因为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这种行为的意图,他们认为这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
这种缺乏自觉意识的行为说到底是因为不是学生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做错事之后会“有理由”地逃避责任,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行为并不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
萨特的观点,责任来自自由选择,有自由才有选择,有选择才有责任,有责任才有德性。
所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出真正的道德个体,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把自由的新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尊重学生的选择自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选择自由与责任的统一,并不是主张在教育中让学生盲目自由地选择和发展。
因为学生的
选择能力是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且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因此,学生的自由选择与责任感的养成都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在学生选择过程中教师不是事事包办,而是引导学生。
首先,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往往只是工具性的,只是传道授业的一种工具和载体,虽然处在主体位置上,却同样受到外在他律的制约。
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和凸显教师的权利,给教师创造轻松自由的专业发展空间。
其次,增强教师责任感,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尤其是思政教师。
思政教师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感会直接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而忽略了自我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巨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
它是一种主体参与的活动,不仅是教育者主体,更重要的是学生主体。
真正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的,相反,没有自我教育的所谓教育,就会变成一种野蛮的灌输,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摧残,实际是一种反教育[2]。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意味着学生是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与选择能力的主体;是既定价值和规范的认同者和遵从者,同时也是价值和规范的执行者和创造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道德的机器”。
此外,责任教育的开展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和真实的社会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负责,成为有担当的社会主体。
参考文献:
[1]王金萍.萨特哲学的逻辑,我们生活的困境[J].哲学研究,2005,(5).
[2]冉乃彦.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