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解方式:解释词义----出处-----典故、背景-----释句义

1.释义:“原”,意为本、根源;“道”指“自然之道”。原道:即文章根源于自然之道。《序志》“文心之作也,本乎道。”

2.来源:《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曰:“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刘勰藉此而提篇名。

3.意义:所谓“自然之道”,刘勰用来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那么刘勰这里是首先表明他的观点:文章本由自然生,故篇中数言“自然”。纪昀评:“自汉以来,论文者罕能及此,此彦和以此发端,所见在六朝文士之上。”

原道篇哪几句提到了自然?----1.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2.夫岂外饰,盖自然耳。3.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为什么标立“自然”?--因为,齐梁文藻日竞雕华,举例:大家都知道南朝永明声律论,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即非常重视文学创作中的语言音乐美问题,重视文学的形式、艺术美,一时间文人纷纷重视词语雕琢、修饰。

所谓“有道之文”,大多源于万物的文采,这样,刘勰就主张文章应该有动人的文采,强调艺术技巧,但又反对过分过分雕琢的创作倾向,因为这样就违反了“自然之道”。

“文源于道”与后世“文以载道”不同----前者明其本然,后者明其当然,识其本乃不逐其末。来源与结果。文的根本是道;文有明道的社会功能。

正文: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文;道之文:这里的文是广义的文,包括颜色、形状、五音、文采等在内,即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如:下文提到的日月叠璧为天文,山川焕绮为地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草木贲华,都是万物之文。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一定外在表现形式,这便是广义的文。而任何事物都有它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便是道。文是道的一种外化,所以不论是天地之文还是动植之文,都是“道之文”。

德:指文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功能。文德:文章的教育作用。来源:《易·小畜·象辞》曰:“君子以懿文德。”刘勰谓文德与天地并生,意即有天地时,天地便修文以待用。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文章的属性是多么普遍啊,它和天地一起产生,为何这么说呢?

玄黄:玄,天的颜色;黄:地的颜色。杂:混合,糅。玄黄色杂指天地混沌未分。方圆:指天和地。地方天圆。来源:《易·坤卦·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从天地产生之时起就有了蔚蓝色和黄色,圆形和方形的区别。

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璧:环状的玉。来源:《尚书》:“太极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叠璧,五星如连珠。”垂:布;丽:附着。来源:《易·离卦·象辞》:“日月丽乎天,百榖草木丽乎土。”王弼注:“丽,犹著也。”释句义:日月犹如叠联的璧玉来显示附在天上的形象。

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焕绮:焕发出锦绣光彩。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用来指文彩。铺:展开;理地:使天地有纹理。来源:《正义》:“天有玄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道:《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为道”此指天文、地理之道,即自然之道。------山川好像灿烂的锦绣来显示大地的形貌富有纹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啊。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吐曜:发光。《淮南子·天文训》:“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含章:蕴含着美。《易·坤卦》:“含章可贞。”两仪:天和地。《易上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向上看天空,日月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下看大地,山川万物含藏着丰富的文采,天高地卑的位置确定了,于是产生了天地两仪。

唯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性灵:指人的天性和灵气。钟:集中。三才:天、地、人。《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位而成卦。”-----只有人与天地相配,他们身上才孕育天地的灵性,这就是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五行:金、

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实,充实。天地之心:指人。《礼记·礼运篇》:“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言:语言;文明:文采鲜明。----人为万物之灵,实是有思想的天地之心。有了思想活动,语言才得以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才能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傍:普遍,广大。藻绘:藻,文彩;绘:彩画。炳:光彩亮丽;蔚:色彩繁多;贲:装饰,文章貌;华:花。来源:《三国蜀志秦宓传》:“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彩自饰画哉,天性自然也。”---推广到万物,不论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五彩的颜色显示他们的祥瑞,虎豹以斑斓的花纹构出他们的雄姿,精心雕绘的云霞,色彩缤纷,胜过画工设色的巧妙,鲜花满缀的草木,如同刻意装饰过一般,不需工匠手艺的神奇。这些难道都是外界强加修饰的吗?是他们本身自然形成的罢了。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籁:风吹孔窍所发出的声音。竽:像笙一类的簧乐器,有36簧;瑟:像琴一类的弦乐器。球:玉磬,一种敲击乐器;鍠:钟声;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故知文章之事,以声采为本。彦和之意,盖谓声采由自然生,其雕琢过甚者,则寖失其本,故宜绝之,非有专隆朴质之语。

郁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文采之盛。有心之器:指人;《易上系辞》:“形乃谓之器。”---至于风吹山林发出的声响,谐和得有如吹竽鼓瑟的乐调。泉水击岩石的韵律犹如扣磬鸣钟的和声。所以形体确立,声韵激发,文章就出现了。无知的自然之物都还富有丰富的文采,有心智的人难道还没有文章么?

段落大意:这一段着重论述“自然之道”。从天地万物皆有文采说到人也必然有“文”;说明天地万物的文采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肇:开始;太极:古人用以指天地未分以前的混沌状态,认为天地都是由太极生成的。幽:深;赞:明,通晓明白;易象:《易经》八卦的卦象,即说明每种卦象吉凶的文句。来源:《易·上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人类文章的开端起源于天地未分之前的一团元气,深刻地说明这个神理的要算《易经》的卦象最早。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庖牺:即伏羲,传说中的圣王,八卦的创始人。《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仲尼:孔子的字。翼:相传孔子为了阐明《易经》的道理。曾写下了《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称为《十翼》。《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系象,说卦,文言。”乾坤:《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