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大王朝之南诏
唐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九月,皮罗阁在唐政府的支持下统一六诏,次年,徙居太和城,定为国都。
唐朝时,西南地区的乌蛮人皮罗阁,把西洱河作为基地,带领乌蛮奴隶主,并联合诸如臼蛮等其他少数民族奴隶主,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南诏,依附于唐。
自隋朝到唐初,白蛮主要居于滇池,而河蛮和乌蛮的蒙姓部落则居于西洱河,历经长期的融合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六个以乌蛮奴隶主为首的政权,称为六诏,六诏之间实力相当,互为姻亲,但彼此仍不断斗争。
南诏王姓蒙,始祖名舍龙,世代都在唐朝为官,吐蕃将势力扩张到洱海后,唐采用了支持南诏的策略,以遏制吐蕃在该地的势力发展。
唐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唐玄宗封皮罗阁为台登郡王,在唐朝支持下,皮罗阁打败了河蛮,南诏政权正式确立。
南诏国的都城,太和城,巧妙的利用了天然屏障,它西靠点苍山,东接洱海,所以只有南北两道城墙,太和城的遗址至今尚存,城内还有一块著名的《南诏德化碑》。
南诏国最强盛时,其实力范围西接印度,东至越南,南抵老挝,西临四川。
南诏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许多南诏人精通汉语,能写诗作赋,南诏地区的民族艺术丰富多彩,著名的狮子舞还传入内地。
崇圣寺三塔中的千寻塔,建于南诏时期,它的优美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类似。
是典型的的唐塔造型风格,崇圣寺三塔与苍山洱海浑然一
体,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古画。
九世纪以后,由于生产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南诏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其政治制度也有了相应的变革,六曹被扩为九爽,由清平官、酋望或大军将兼任这些部门的首领。
九爽之上设有,类似唐中央尚书省长官的都爽总领。
由于南诏统治中心地带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很发达,带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南诏石窟艺术。
南诏时期石窟的缘起,一方面是由于密宗阿叱力教的盛行,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与南诏攻蜀俘回的四川工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南诏时期的石窟,受到四川石窟的影响是必然的,但南诏时期石窟毕竟是处于初创阶段,因而不论从龛窟形制,题材内容,还是从造像的雕刻技艺,构图布局等方面看,都显得较为单纯。
汉字是南诏所通用的文字,许多钟铭、石碑、佛经和砖瓦,均用汉字书写。
由于南诏是在唐政府的扶持下建立国家的,所以立国后就接受了唐的册封,确立了对唐的依附关系,因此,南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内地汉族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促进了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备忘
唐开元二十六年,皮罗阁在唐政府的支持下统一六诏,次年定都太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