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电影《面子》看中西面子观的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过电影《面子》看中西面子观的差异

[摘要]电影《面子》通过一对母女非主流爱情故事的描述,揭示了影片的主题——面子。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中国人注重群体对其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认同及社会对其需求的认可,重在千方百计“保面子”,怕“丢面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属于群体取向的个人从属于社会的面子观。而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西方社会则强调个人行动的自由和个人愿望的满足,社会成员希望其行动不被人干涉,个人权利至少不完全受其所属群体价值观念的束缚,其关键在于不强加于人,让对方有充分的独立和自由。

[关键词]《面子》;面子观;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由美籍华裔导演伍思薇执导的《面子》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华人社区里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主要围绕小薇和她的母亲高慧兰展开。高慧兰寡居美国多年,她早已知道女儿是同性恋,却一直为女儿张罗着找对象,怕丢面子。所以,母亲要求女儿去参加每周末的华人社区活动,并与一名单身华裔男子相亲。在一次活动中,小薇遇见了跳芭蕾舞的女孩维维安,并与她相爱了。而又在某一天,小薇被告知守寡多年的母亲怀了身孕,被赶出家门,只能来投靠自己了。女儿是同性恋,年过不惑的寡居母亲无缘无故怀了身孕,这在华人社区里可是非常“丢脸”的事情,两代人因此不得不在面子和爱情之间作出抉择。

一、电影《面子》的主题:面子观

电影《面子》呈现给观众的故事情节是母亲的爱情和女儿的爱情,只不过影片将女儿的爱情故事讲得很明了,却将母亲的情感故事隐藏得很深,直到影片的结尾才告诉我们孩子的父亲是谁。影片通过对唐人街的细腻刻画及华人圈里的生活场景进行捕捉,体现出了真实的海外华人生活。这样的描述,无疑是为影片的主题“面子”营造一个特殊的氛围,从而深化主旨,让我们对中西方在面子观上的差异能有更深入的领悟。

影片中,小薇接受的是美国教育,是在美国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因此有着部分西方人的面子观,相对母亲和其他华裔而言,思想比较自由开放,对于自己的爱情也比较勇敢。可毕竟是在华人社区里,为了他人宝贵的美好形象,迎合主流价值观的判断,也为了家人的面子着想,只得隐藏自己的爱情,不敢公开。母亲为了面子,只得选择逃避,终日躲在女儿家里,从而免受华人社区里其他华裔的抨击。外公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教授,却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固执守旧的家长代表,把面子看得很重,所以才会因为不知女儿肚子里的孩子是谁,而将她赶出家门;还是因为面子,赶紧帮女儿找了一个丈夫,好将其光明正大地嫁出去,以结束外人的闲言碎语。小薇的爱人维维安,因为生长在美国所受的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较小,并不在乎外人的眼光,也鼓励小薇将她们的爱情公诸于众。影片就是通过对不同环境中人们对待面子的不同态度的细腻刻画,来表现中西方人在面子观上的差异,让影片显得更有深度和内涵。

二、中西面子观的差异

中外学者一般将面子定义为:“面子是交际事件中的参与者所相互给予的、相互协同的公共意象。”中西文化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都注意到了面子的问题,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两种文化在对面子的理解、如何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以及为了维护面子而采取的策略并不一样。

(一)中国面子观中国影视

根据中国学者黄光国和胡先缙的观点,“面子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在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借由成功和夸耀而获得的名声,也是借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累积起来的声誉”[4]57。也就是说,在中国社会,一个人要想获得这种“代表声誉”的面子,

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获得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群体的认可。

中国人的面子观是建立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而且蕴涵了个人及其所在的群体(如家庭)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对他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如果一个人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就会获得正面的社会形象,从而逐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于是,当他向别人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时,别人就会“给他面子”,当他为他人开脱时,别人就会“看他的面子”,即便当他出现差错时,别人也会给他“留点面子”,也即是说,他的地位和声望为他带来了社会影响力。相反,如果一个人没能挣得面子,他就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即便他才高八斗,也会落得个曲高和寡的下场,甚至会陷入孤立而无法产生任何影响力。中国人常说的某人“面子大”或者“面子不大”,其实所指的就是社会地位的高低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小。

(二)西方面子观

西方社会学家以西方文化为基础,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一种公共形象。[5]45个人面子的得失同样依赖于外在环境,而维护面子的有效途径就是以公众认可的社会规约去规范个人的言行。

西方学者在继承前人面子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面子理论。他们提出了面子保全论,并对面子区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所谓积极面子,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希望个人的表现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6]56从而为个人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确立更高的社会地位,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在获得诸如肯定、赞扬之类的积极面子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而不是推辞自贬,因为他们认为接受他人的善意既让自己赢得了面子,同时也是对他人所作判断的一种肯定,维护了对方的面子。而消极面子则是指个人的行为不受他人的干涉和束缚,[6]56它强调的是个人权利不受侵犯,个人的行动自由得到他人的尊重,体现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

崇尚自立的西方人认为保全面子是个人的事情,他们提倡通过个人的奋斗去赢得他人的尊重,但这种尊重的赢得绝不能以牺牲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为代价。也就是说,西方人虽然珍视积极面子,但消极面子的维护则更符合他们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因此,在社会交往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满足交际对方的消极面子。

三、中西面子观差异的文化根源

(一)中国面子观的文化根源

中华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经的平原上,肥沃的土壤加上适宜的气候为中国先民提供了从事农耕的自然条件,农耕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农业经济缺乏流动性,将生产者长期固定在一个地域,由此形成了彼此相熟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熟人的社会里,人们彼此依赖,互相关切,俨然一个大家庭,集体主义观念慢慢形成。个人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必然要在保护集体生存的过程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只是一个种类的存在物,即突出群体的作用而忽视个人的价值,它彰显的是个体的社会性。个人要服从于集体,仰仗于集体,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否则就会损害集体利益,让自己赖以生存的集体“丢面子”。

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和“仁爱”思想也对中国面子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身倡导的就是一种“和”的人生哲学。受其影响,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都非常注意营造和睦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生存环境,竭力避免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除对他人的威胁,给足对方“面子”。“仁爱”则是做人的道德标准,它要求人们在“礼”的规约下找准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个宅心仁厚的君子。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仁爱”,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其社会价值,为个人及所在的群体挣来“面子”;否则,会被斥为小人而丧失社会地位甚至生存空间,对于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