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以王昌龄、皎然、司空图为线索,谈谈唐代诗境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_王怡然____学号:_200800050071_学院:____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____专业:_____中国语言文学类_________
试以王昌龄、皎然、司空图为线索,谈谈唐
代诗境论的发展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基班王怡然 200800050071 “诗境”是指诗歌的创作环境,即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的表达。
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诗境的创造正是诗人创作追求的极致,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诗歌中意、象、境等问题的探讨和论述并不始于皎然。
《易》中有言:“立象以尽意”(见《易•系辞上》);《文心雕论•神思》中:“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都正确揭示了文艺创作中意与象之间的关系。
此外,钟嵘的“滋味”说等都曾深入论述到了诗歌创作中描绘形象、包蕴情性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诗境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序》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迈向全面发展的阶段。
唐代可以说是诗歌创作无可比拟的巅峰时代,但论及诗歌意境理论方面,,它则仅仅是一个诞生和发展期。
从王昌龄起,诗境理论真正得以提出,接下来经过皎然的推进,最终在司空图这里得到相对完善。
它的从萌芽走向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演进历程。
诗境论的先河——王昌龄的“三境说”
“意境”这一概念,第一次明确运用出现在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
“诗有三境:一为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这里所谓的“三境”都是指呈现于作品中的“境”。
“物境”特指以写景状物为主的作品或者诗中写景状物的部分,即山水诗。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在写作山水诗时,作者应通过想象活动,将山水的景象其呈现在心里。
借此把心中的山水转化为视觉所能把握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出来,使主体能够完全把握住它,最终达到形似的效果。
“情境”则指以抒情为主的作品或诗中的抒情部分,主要是表达诗人的情绪感受。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把情感呈现在意识中,通过亲身对情感的沉浸及体验,在构思中得到情。
“意境”是指“表意”为主的作品或诗中的“表意”部分,主要是表达诗人的观念、思想。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把情感呈现在意识中,却并不去亲身体验,沉浸之中,借助对情感内涵的思考,得到情感的理性内涵。
三境,作为诗歌所创造的三种境界,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诗歌的三种表达方式:一曰写景状物;二曰抒发感情;三曰揭示哲理。
王昌龄主张物应与意结合,即物表现意。
在物的描写方面,他又认为应该直接描写天然真景。
他强调意与声的关系,声是诗歌的音律表现形式,认为意是决定诗歌品格高低的因素。
王昌龄论构思、取境以及在诗论中多次用“境”、“象”等概念,并强调“兴发意生”,一方面与前人的理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又为后世诗境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境论的发展——皎然“三境合一”
在王昌龄之后,皎然又把诗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
他明确提出“诗情缘境发”和“取境”理论,这一思想已基本触及到了诗境论的美学内涵。
“诗情缘境发”是皎然的诗歌理论中最重要的命题,他以此为核心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所谓“诗情缘境发”,是说诗歌是通过创设和描绘“境”来表情达意的。
“辩体有一十九字”节中说:“缘境不尽曰情”,诗歌要通过创设境界来表达情感,境界应蕴含有味之不尽的余味。
这里所谓的“境”,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主客观相融相契而形成的能够表达某种思想的典型的生活环境或精神状态,也就是今人所说的“意境”。
皎然认为诗歌创作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是由外境的触发而产生的,同时这种思想感情又要借助于对境的描绘来表达,全面发展了意境论。
所谓“诗情缘境发”。
因此,“取境”就成了诗歌创作的品格高下,风格类别的关键。
皎然重视“取境”问题。
“取境”既尚作用又崇自然。
皎然论诗歌创作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这是诗歌创造中存在的实际情形。
有时灵感开通,就会
“佳句纵横”、“宛如神助”,创作顺畅,就是“取境”之“易”的表现。
有时“取境”艰难:“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这是“取境”之“难”的情况。
有时灵感不能畅开,构思当然艰苦,只有继之以苦思冥想,才能深入采掘,遴选意境。
他还认为“取境”时“至难至险”的作品:写成之后,如果又能不露凿斧痕迹,“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这才是文章“高手”。
皎然注意到高意境的作品完成之后,便有了超越表层文字和形象之外的多层的,乃至不尽的审美意味,提出了“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的看法。
所谓“两重义以上”,就是说好的诗歌作品具有文字表层意义之外的多重意义,无尽的情致,这样的作品自然“情在言外,旨冥句中”,能激起读者多层次乃至无穷无尽的审美情景。
皎然作为盛唐诗僧,精于禅学佛理, 善于将禅学精义融入诗歌创作及诗论之中,触类旁通,别开生面,为诗境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独特、可贵的探索,使诗境理论得到长足发展。
皎然皎然继王昌龄所阐明的意境说,其“意”与“境”理论影响了后代的诗歌意境说;“取境”易难论、言意关系论对后代的构思论、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旨的创作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诗境论的成熟——司空图的“思与境偕”
唐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司空图的诗学理论对“诗境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思与境偕”说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境论的形成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是对唐人诗境论理论的一个总结,标志着“诗境论”趋向成熟。
他提出了著名的“思与境偕”说,见于《与王驾评诗书》,“思”指作者的主观情思,“境”指客观景、象、事、理等,“思与境偕”是说在诗歌创作中要做到主观与客观、情思与物象的有机统一和融合。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诗在具象之外包蕴有更为深沉的内涵,从而产生“味外之旨”。
这是对“意境”这一诗学概念的第一次明确界定。
“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可说是司空图对意境的明确定义,并且把它标举为诗歌艺术的最高标准,这是之前的论者所没有的。
这充分表明在司空图的史学理论中,意境思想已更加自觉和成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谓“思与境偕”意即情景交融,也就是说作诗欲有深厚的艺术意蕴就必须避免浅露直白,要注重意境的营造,作到融情入境,借境寓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司空图对意境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外,其对“诗境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意境层次的深刻体悟和独到的研究。
司空图已认识到了诗歌意境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倡导一种虚实相生,含韵无穷的意境美。
他总和刘勰、皎然的思想,在“意境”理论的基本内涵“思与境偕”的基础上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意境的层次理论,并做了极为精当的阐释。
在《书司空图诗》,《东波题跋》卷二中,司空图以食物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味外味”的问题。
咸或酸只是一种原始的、粗糙的、表面性的味,而真正的“醇美者”应当在咸酸之外。
文学创作与此相类,语言、文字、意象、色彩等只是表层的、原始的因素,诗之醇美在于寄于语言形象之外的、以诗人情感为中心的艺术境界。
“近而不浮”是就诗中的形象而言的,“远而不尽”则是就在形象构设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诗歌境界而言的。
诗歌形象要真切而又不流于浮浅,诗境则要深远而富于意味。
“近”是针对形象的具体性和可感性而言的,“远”是针对意境的深著沉浑、余味不尽而言的。
总之,司空图“思与境偕”说实际上是对唐人诗歌意境理论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唐代诗论中“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派关于诗歌创作和鉴赏的丰富经验与理论主张的总结,标志着“诗境论”的渐趋成熟。
不论是对后世的诗歌创作,还是对诗学理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