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理论笔记txt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总论综合和部分起源方法应用笔记
《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 华夏出版社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罗杰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传播理论》 斯蒂文.小约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有关本复习大纲
本大纲以《传播学总论》一书为主线,其结构与《总论》一书一致,同时将《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的重点内容整合到大纲中。
对于重点问题,在最后以专题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对答大论述题较为有用。
有关复习
1. 四本书中《总论》和《起源》最为重要,命题分值最高,2004年考试占到150分中的125分,2003年占到150分中的105分(其他45分均为新闻史内容,04年不再考)。因此这两本书请考生
务必认真阅读,并且在整个复习阶段最好做到书不离手。
2. 《总论》一书是四本书中唯一的中国学者的著作,优点在于条理清晰,结构适合本国人阅读,同时语言较为精炼,因此要以此书作为复习的主线;其缺点在于对有些问题论述过于简单,
因此要加以补充。该书中的内容足以应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而论述题则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补充提炼。最后一章实践论内容过老,可以不作为重点。
3. 《起源》是美国实用主义传播学的经典著作,里面很多理论对于《总论》一书是极为必要的补充。同时该书有大量案例,对于重点案例应该有所了解,以应付论述题中的“举例说明”。
该书重点在第六章 第八章以后的内容。
4. 可以这么说,对于传播学中的绝大多数问题,《总论》+《起源》已经足够,而剩下的两本书则是补充上述两书中没有的内容。《传播学史》一书中的批判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李普曼
的舆论研究是重点;《传播理论》一书中的第一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二章是重点。
第一章 传播学论
第一节 传播学的兴起
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于四五十年代形成一门学科。其社会基础是: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报业加上电影、广播、电视业,初步形成了传播业;
三、科学背景:两次科技革命,使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学说日益多样化。
传播学首先产生于美国的原因:
一、政治活动重视传播媒介的使用,利用之宣传各自的政
治主张,塑造形象工程,战争催化传播,战争期间的宣传尤为重要;
二、和平时期各类竞选要求各候选人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在所有媒介上展开攻势;
三、经济上美国是二战后最强大的国家,自由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生产的扩大,产品的增多促使市场拓展与营销行为的增加;
四、大众传播业在战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私营产业赢利的特征迫使各媒介为追求更高的发行量(收视率),竞争的压力迫使传播者必须思考并完善传播技巧、传播效果与受众等问题;
五、美国的社会生活与大众传播关系日益密切,媒介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大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关注并研究传播。
传播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随着新闻事业扩大
到大众传播业,“新闻”的概念也让位于“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进一步深化,其结果就是“传播学”。新闻学以实务为导向,大众传播学注重理论建设,而传播学则是对传播本质的研究,讨论其核心问题。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均为现实的传播实践,关注实践才是传播兴起的根本。
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
第二节 传播学的发展
批判学派
出现于欧洲的原因:
一、欧洲传播实践与美国的不同,欧洲大众传播业多是公营或国有,强调服务性,美国则基本上私营,商业化程度高,受利润支配。
二、欧洲社会人文学科研究传统不同于美国,更强调哲学、社会学的思辨研究和质化分析。
理论基础:
一是法兰克福学派,主张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并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其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
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文化与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批判学派自身是一个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集合体。
主要流派:
一、法兰克福学派,观点集中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的文化批判,剖析西方传播媒介“垄断化”和“霸权主义”本质;
二、政治经济学派,着重分析西方垄断传播体制的经济结构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
三、意识形态学派,着力研究意识形态本身,研究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
四、社会文化学派,着重研究大众传播在社会及文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与传统学派的差异:
一、研究目的。传统学派要维护
现有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为美国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目的而服务,实用性、经验性明显;
批判学派则将传播活动置于社会系统中,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现有传播状态的分析、批判,试图改变既有事实,促进社会进步。
二、研究焦点。传统学派焦点放在传播效果与受众上,服务于实践;批判学派着重研究宏观传播体制、传播者、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传统学派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方法,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主要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思辨、理论、宏观、全面。
第四节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论基础的多元化和方法的综合性)
定性研究方法系统,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于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并据此解释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
其程序为:资料收集——分析定性资料——分析程序(分析归纳、建立理论)——得出定性研究报告。包括人文科学定性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又称量化研究或实证研究,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与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常用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与个案研究法。其程序为:确立研究假设——确定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地调查法
源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是美国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方法。
拉扎斯费尔德是最早将此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的学者。
步骤包括,提出研究假设,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与样本,分为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两种,然后确定抽样方案(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本方法
基本不受人为控制因素影响,较客观、全面准确,但对实际对象的相关性概括不佳。
内容分析法
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拉斯韦尔首用
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讯息内容。一般分两个层次,说什么(传播内容)与怎么说(传播形式)。
步骤包括:
1. 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范围,
2. 制定分类表,确定分析单元,严格界定分类标准,
3. 将讯息内容按分类表的分类方式编码归类,计算各种类别所占比例,各种分析单元所占频数
4.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本方法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源特征以及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模式。但其分析对象要必须能代表总体状况,防止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分类表的科学性。
实验法
源自实验心理学,分为控制实验与自然实验。勒温与霍夫兰最早在传播研究中使用该方法。
步骤包括:
1. 提出假设,
2. 简化众多影响因素,确定自变量与应变量,
3. 将研究对象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
4. 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本方法优势在于可控制,本身逻辑性强,但人为因素强,结论必有误差。而自然实验法虽相对真实,客观、准确,但难于控制。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控制实验法是指在室内进行的,并且在研究进行时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的一种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指将实验放置于社会环境中自然进行的实验法
个案研究法
也源自心理学,用于检验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传播学中应用不是很多。怀特首次用本方法对“把关人”进行实际研究。个案研究
一般没有事先的研究假设,结果都从案例研究中得出,也不证实假设,其价值在于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许多材料与见解,供其他研究作基础使用,由后续研究得出
一般结论。个案研究法就是检测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
拉斯韦尔
美国政治学家,1926年发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第一人,是研究宣传的权威,对宣传作了定义,并进
一步发展了宣传分析的基本方法。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是对传播过程、结构及功能做的一个较全面的论述,明确提出传播过程及五个要素(5W经典模式),奠定了传播
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
卢因
美籍社会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一个群体就是一个场,群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个体简单相加,群体与个体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群体。群体
的规范直接制约和影响个人行为。传播者要通过传播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认识和观念,不仅要考虑它的个人因素,更要考虑它所属的群体因素。他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
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
拉扎斯菲尔德
美籍应用
社会学家。主张将传播媒介置于完整的社会环境中考察,并将传播媒介社会影响的研究扩展到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代表作《人民的选择》。提出了“舆论领袖”概念和两级传播
理论,认为传播媒介的作用是间接而有限的,结束了“枪弹论”,进入了“有限效果论”,使研究者深入认识传播环节中众多因素,推动了传播学研究。
霍夫兰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曾主持军方的有关研究,主要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是“个体差异论”的提出者,它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代表作是《传播与说服》。他的研究没有涉及现实社会中的媒介和大众传播,使用实验法研究,研究对象范围有限,因此存在局限性。
威尔伯.施拉姆
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之父。最大的成就是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多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最终创立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版);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发展,主要有《大众
传播的过程与效果》《新媒介》《传播学手册》等;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先后创建四个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形成了施拉姆学派。还
周游世界推广美国的传播学
第二章 传播论
第一节 传播
传播
信息的流动过程。不仅包括人类社会的信息流动,也包括自然界的信息流动,信息是事物运动的存在和表述形式,信息无时无处不在,有信息存在就存在信息流动,有信息流动便有传播。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演进
人类传播的过程
符号和信号时代
说话和语言时代
文字时代
印刷时代
大众传播时代
网络传播时代。
第三章 传播材料论
第一节 信息
信息
传播学研究的信息是人的精神创造物,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而在哲学的角度上说,信息则是事物运动的存在或表达方式,任何物质都可以成为信息源,任何物质都可以产生信息,任何物质的运动过程都离不开信息的运动过程,信息是一切物质的
普遍属性。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一切运动的信息共同构成我们普遍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特征:客观性和普遍性、表达性、流动性
人类社会中的信息及信息运动过程的特点
人类社会的信息也是物质的属性,它是物质系统运动过程的表现;
人类社会中,不论信息是来自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本身,
只要为人们所获取,利用,就必然经过人大脑的加工;
人类社会的信息都要有基本的载体;
人类社会的信息的接受、理解、使用存在着多样化
信息的功能
认识功能;
社会功能——表现在资源功能、启迪功能、教育功能、方法论功能、娱乐功能、舆论功能
信息社会
又称为后工业社会,指的是信息化社会,就是整个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上,以运用信息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处理实践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如何理解信息化
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信息
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可以理解为相对工业化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格局,在这个新格局中,信息作为管理的基础、决策的依据,竞争的第一要素,成为比物质、能源更重要的资源;
可以理解为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现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信息化最直接的形成者便是信息技术
一、 带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表现在: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了一大批以往产业革命时期所没有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体系步入衰退,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改造,成为传统产业获得
尊重的出路;服务业的发展使其越来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二、 带来生产要素结构与管理形式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生产要素结构中的知识与技术的作用大大增强,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物质资料与资本的作用相对减弱
三、 加速经济国际化进程,一方面表现在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发展的国际化,另一方面表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个经济国际化的推动,
四、 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城市化的分散趋向,家庭社会职能的强化,职业结构中知识与高技术化职业增多,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信息论
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末,申农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在噪声中的通信》,成为信息论的奠基人,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与消除。通信的目的在于消除信宿的不确定性,信宿收到
信息后,不确定性解除得越多,则获得的信息量越大。申农提出对信息的度量采用“熵”,表示系统失去“信息”的度量,系统有序程度越高,熵越小,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与熵是互补的,信息即负熵。
控制论
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控制论》,成
为控制论奠基之作。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理论。所谓控制就是有目的的,核心概念是反馈。反馈是指将输出回输到系统中(传播学认为,反馈是受
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应)。反馈有正负之分,前者指反馈输入后,输出值与目标值偏差越来越大;后者指反馈回的信息输入后,系统可以检查出偏差,从而实现系统目标。复
杂系统中还有前馈,在系统发生偏差之前,尽可能根据预测信息,采取相应措施。
基本任务:理论上找到技术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某些功能上的相似性、统一性、以便在技术上模拟智能的装置。
系统论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成为系统论代表作,其核心观点是系统及其属性。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要素之
和。系统具有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与目的性。
第二节 符号
符号
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可以表示某事物等具体存在,也可表示精神抽象的概念,是一种人类社会独有的、有意义的象征物,是传播者与受众间的中介物,单独存在于其间,
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符号具有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和发展性、独创性、多义性、灵活性、认同性、隐含性
现代符号学源自索绪尔、皮尔斯等,前者最早提出符号学概念,后者给符号确切定义,并奠定现代符号学理论基础。
传播学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形成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语音、字形、词汇等要素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和交际工具。特点:词语创造的随意性
语言开放性、概括性、社会性。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造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或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特点:组合性、连续性、不可间断性。
符号系统与传播
人类传播是在利用符号的基础上进行的。人类传播具有多符号性,即人们在传播时会通过多种符号渠道传递和接受意义,符号组合传递中,符号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意义;
符号系统内部有互补性,传播符号系统中的各类符号互相补充,相互渗透
符号的表示性意义和内涵性意义
符号的表示性意义是指在符号与指说对象首次联系中产生的意义,适用于所有使用符号的社会成员,它是社会中信息传播活动的基础。
符号的内涵性意
义是指在符号与指说对象二次联系中产生的意义,适用于部分使用符号的社会成员
讯息
人类传播的材料是信息,它的流通必须经过物质外壳的处理即符号化才得以进行。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
传播学中的讯息是指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组信息符号。
总之,人类传播的基本材料是信息,它是不确定性的减少与消除,传播学中认为它是人的精神创造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科学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信息符号是承载信
息的象征物。它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它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子系统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由美国学者库利和米德创立,后经布鲁默总结提出。强调个人活动与社会传播过程之间的关系。符号互动一词是指人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独特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人们不仅对彼此的行动作出反应,还理解或“确定”彼此的行动,他们不是对别人的行动直接作出反应,而是根据他们赋予这些行动的意义作出反应。
因此,人的互动是以使用符号,通过理解或确定彼此行动的意义来作为媒介的,这种媒介等于在人类行动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了一个理解过程。
该理论认为,人类生存的世界不仅是一个自然的物质世界,而且是一个人造的符号世界,这个世界的创造与维系依赖于人类通过符号进行传播的能力,不存在没有符号系统的传播。
符号互动中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具有不确定性,这种反应要取决于参加符号互动的人对符号意义的共同理解,这意味着人类的传播行为具有主观性、选择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
第四章 传播类型论
传播类型: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第一节 人的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
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是在主我和客我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在传播过程中,信息主体和信息客体是同一个人。
内向传播的正常形式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感情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特征就在于符号互动,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的非大众传播媒介(电话、书信等)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的特点
直接传播——不依赖大众传播媒介来做中介物,可以在直接了解传者的情绪或个性等特征;
随意性大——传者和受者的位置在交流过程中可随时交换,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可根
据现实情境随时调整改变;
保密性强——由于是直接交流,而且传播对象和范围可以控制,所以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保密性;
反馈迅速——直接交流的情况下,传受双方都容易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交流,如有中间媒介,反馈的速度和数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速度可以控制——随传受双方的需要而进行变更;
不足——覆盖面窄、易走形、多数留于记忆
人际传播的基础——自我表露
人际传播的动机
认识自我的需要;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控制周围环境;情感沟通需求
“哈约里之窗”的基本内容
是对自我表露的研究,哈约里之窗由自己了解的信息,自己不了解的信息,别人了解的信息,别人不了解的信息交叉构成四个区域,即透明窗格(开放区域)、不透明窗格(盲目区域)、
隐蔽窗格(秘密区域)和未知窗格(未知区域)。由于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自我表露程度的不同,哈约里之窗中各区域的大小 也不同,且受时间、地点、交往对象等制约,扩大对他人
的自我开放区域可以提高人际互动的效率,自我表露是扩大这一区域最有效的办法。扩大人际间的信息交流互动可以扩大开放区域,缩小未知区域
西奥多纽科姆的“均衡式”传播模式内容
西奥多.纽科姆1953年提出
当A向B讲述X时,
A与B 好,对X的看法相同,均衡;
A与B不好,对X的看法不同,均衡;
A与B好,对X的看法不同,不均衡;
A与B不好,对X的看法相同,不均衡
当A与B处于不均衡状态时,X为 A与B所关注,并对于一方有意义时,强烈倾向X的一方会促使另一方改变态度,双方趋于一致,由此而言,人际传播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协调的过程,伴随而来的是和谐现实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第三节 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及其要素
组织传播是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包括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间及组织与环境的信息互动。要素为:
信息,信息社会中,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信息,有效的组织传播首先要有信息;
相互依赖,组织中的部分不可能脱离系统和环境而独立存在,需要有互动;
网络,组织传播要有一定规则,根据在组织中担任角色的不同来采用不同的信息传递方法;
过程,组织传播是不停止的信息互动;
环境,组织要受环境制约,与环境互动
组织传播的层面
系统层面,个人系统-二人交流-小群体系
统-组织系统;
功能层面,生产功能-创新功能-维持功能;
结构层面,不同层级有不同的传输消息的形式、规则或状态,其复杂性随层级的提高而提高。
组织传播的形式
正规的组织传播,就是发生在组织内部的具有组织性的传播,又可分为组织内部传播和外部传播;
非正规的组织传播,就是发生在组织内部的非组织性传播,是一种没有与组织的正规结构等级和交流网络相对应的信息交流,分为任务指向性和情感指向性两种交流
组织传播的功能
手段性的和满足性的两种。前者,以交流为手段,达到某种事务性的目的,后者以社会-情感的满足为主要目的。前者在绝大多数组织中占首要地位,其存在由组织性质和目的所决定——
确保组织内部协调活动的发生,即建立起组织内部成员的联系协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确保组织与外部环境建立起联系,来完成正常的输入输出的交换活动,与外部环境适应;
通过组织内部情感交流,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增加内部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组织内部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交流满足其成员的社会心理需求,激励其士气
组织传播研究的学派:
功能主义学派:注重研究传播与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该学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科学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系统论学派;
社会文化学派:认为组织是社会文化的结合
法瑞斯的“交流负载”是指传输给个人的具有一定的数量和复杂性的信息对个人而言,可能为贫乏负载(消息低于处理能力)和过余负载(消息超过个人处理能力)
管理行为与组织传播的理论
科学管理学派:
泰勒创立。把组织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效结合,以求达到组织目标。采取科学选择和激励性措施,最大限度求得个人发展和报偿,但认为员工是“经济人”,采取“胡萝卜加大棒”
政策,无视人的主体性,忽视人际互动对于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性,不利于组织内部沟通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学派:
阿基里斯提出。强调“组织成员”的人格个性和心理需要。认为人通过人际互动发展自我,个体也经过自我过滤观察世界,并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最著名的是麦克雷格的“XY”理论。
其核心为充分发挥组织传播的功能,在尊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
社会系统论:
将组织的整体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理论。法瑞斯、拉塞尔和蒙奇为代表的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从系统、结构、功能三个层次分析。维克的理论将组织化过程和组织交流连接起来,反映现
代组织研究新趋势,也属于社会系统论。
改进管理、促进组织传播
创立开放的传播环境
共同参与组织管理
管理者自身素质提高
第四节 大众传播
德弗勒: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与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研究的五分法一致,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职业传播者,是一个传播组织整体或个人;
讯息的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
大众传播媒介为机械媒介;
受众广泛、成分复杂;
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
传播信息:连续不断向受众传递大量信息是第一功能,
引导舆论:做客观公正报道,将舆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
教育大众:传播知识、科技等,传承了文化遗产,促进了社会化
提供娱乐:
此外还有为受众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化、加强社会联系等功能。不独立存在,是一个有机整体
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造成受众依赖媒介来选择世界,逐渐远离现实,被传播者左右,或是满足于这种间接了解的方式,把积极地参与事件变成了消极旁观;
信息过量淹没了有用信息,使受众对信息感到麻木、冷淡;
受众过多依赖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人际交往、互动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
大众传播中的低级趣味内容降低了受者的平均审美水平和鉴赏力甚至诱发了许多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带来了文化、思想、政治冲击,对社会制度构成威胁
第五章 传播过程论
第一节 传播过程
传播过程模式
基本上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描述传播过程本身的功能性模式,描述内容包括:
1. 描述过程中的各要素及相互关系;
2. 过程本身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3. 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特点和规律
包括线性传播过程 、控制论传播过程、系统传播过程。前两者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后者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
英国传播
学家D.伯洛的传播过程观点
1960年提出
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传播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我们研究的就是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传播过程的本质是运动,即过程中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总之,传播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机的信息流动过程
第二节 线性传播过程
线性传播模式
拉斯韦尔5W模式:1948年提出,指出传播过程是:
谁,传播者,控制分析
说了什么,讯息,内容分析
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媒介分析
对谁,接收者,受众分析
取得了什么效果,效果,效果分析
该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缺陷:高估了传播效果,忽视了反馈要素。
申农—韦弗模式:原为研究技术科学中通信的信息传递问题,被传播学借用。包括五个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
一个负功能:噪音,对正常信息传递的任何干扰。
缺陷:未能在模式中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
格伯纳模式:对拉氏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一个口语模式,包括10个传播学基本研究领域,是拉氏模式的延伸,还包含了与申农模式的比较。
共同缺陷: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终于另一点的直线,没有信息的反馈;将传播过程视作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
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第三节 控制论传播过程
控制论的基本思想便是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目的。控制论传播过程是带有反馈的双向交流过程。
控制论传播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的特点:
奥首创,施拉姆提出。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即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是如此;
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
该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了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
缺陷在于,它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不对应、不平等相出入。
后来施拉姆又提出了适用于大众传播的模式。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的特点:
明确地提出了反馈;
此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一身,它们可以从
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编码就是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译码就
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
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体;
该模式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的特点:
此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过程意义重大,一是它指出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而且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阶段进行的,这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二是它指出了反
馈的重要性;
不足之处有:它认为过程中的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上,传播过程中参与者之间是很少平衡的,它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体化程度,而现实中,
每一方都会追求各自的不同的目标,它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它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之后,就成了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而现实中的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较少有平衡;
它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运动过程,即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于社会的自我运行的系统过程,没有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第四节 系统传播过程
系统传播模式
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有: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模式、德弗勒的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德弗勒的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这些模式更多的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系统环境,更
多地认识到传播过程是整个社会运行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赖利夫妇模式
最早提出在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认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马莱茨克模式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提出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变量,更加全面、系统、具有社会性。
德弗勒模式
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表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与传播过程的关系。
由以下要素组成:
受众:分为不同层次;
各种政治、法律力量与经济力量;
媒介制作和分发组织:均为私人公司,
支撑这个体系运行的是媒介的“低级趣味”内容,它是满足此体系运转的首要财政条件,自由市场原则支配此体系。
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这个模式是一种社会系统模式,将大众
媒介看成积极参与社会行动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层次上的维持、变化与冲突的过程的信息系统。
这个模式中受众、媒介体系和社会体系是决定大众媒介效果出现的条件。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媒介与社会,个人等依赖关系会发生变化,突出了传播媒介与社会、受众的密切
关系,它表明媒介系统实际上是社会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
大众传播系统过程
大众传播是一个系统的集合:
首先,大众传播是使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的电子信息媒介系统的一个系统;
其次,大众传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第三,大众传播自身又是一个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系统
大众传播具有自组织性:
大众传播是一个既受所在的社会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又具有自身运动和发展规律的系统,是自组织和他组织的统一。众多性质中开放性和非线性比较重要
开放性原理:自组织的前提就是对环境开放,目的是减少无序性,增加有序性。
非线性原理是:在与环境互动中表现出来多值特征。
第六章 传播者论
第一节 传播者的制度环境(报业的四种理论)
大众传播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相关体。社会生产力水平等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众传播,性质与统治阶级意志一致,它既带有所在社会的特征,又是服务于
该社会的一个子系统。
社会制度都要对他们的媒介进行控制,往往控制在统治阶级手中,大众媒介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
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传播制度对社会制度有能动作用
集权主义传播制度
15~17世纪
集权主义传播制度植根于专制社会,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有的绝对统治权。大众传播媒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不允许报刊批判政府,统治者有权监督报刊
的一切活动,包括审查内容。
理论来源于柏拉图、马基雅维利、黑格尔等,他们主张国家对社会的意见应严加控制。
实行集权主义传播制度的国家主要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与军人独裁的国家。
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中的重要实践和表现,其宣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方针是至高无上的领袖与国家意志、民族优越和对外扩张。法西斯主义传播制度限制议论出版和新闻自由
实际上是一种声音,通过思想、组织与法律上的极端措施,强化其对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是制度的产物,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自由主义传播制度
资本主义传播制度分两个阶段:自由主义传播制度与社会责任传播制度。
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的社会基础是早期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机制,理论基础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思潮,核心是以权利、自由为主体的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有斯宾诺莎、洛克等。弥尔
顿发表《论出版自由》,呼吁人们反对封建专制阶级对出版与议论的控制,第一次公开表述有关言论、出版自由的思想,他的思想奠定了资本主义传播制度的基础。“观点的公开市场”
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成为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的基本原则。
之后的法、美革命推动了该制度的发展。
该制度的基本主张:
1. 大众传播不受政府控制,传播者具有传播的自由
2. 大众传播多样化、多元化,反映和代表多种不同的意见
3. 大众传播业自由竞争、自由营业。
社会责任传播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竞争日益加剧,传播业商业化、集中化、单一化也愈加严重,传播业滥用新闻出版自由,侵犯公民权利,引起社会不满。人们认识到:自由的传播业只能危害
社会,传播工作者应该担负起教育公众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论强调:一定的民主,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责任。没有不负责任的民主,也没有不受限制的自由。新闻事业享有新闻自由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担负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承担起对
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民身心健康的责任和社会义务。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同名研究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事业》,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责任理论的最早论述,对传播业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对事件给予及时、真实的报道,要注意
传播良性社会价值。
国家通过立法和行业自律保障和监督传播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社会主义传播业是在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后,在无产阶级报刊基础上走上历史舞台。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之上,直接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
度有关。
社会主义传播理论的基本观点:
1. 新闻及传播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实践
2.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3. 传播业的产生与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生产水平的提高及文化、技术的发展
4. 传播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具有政治性、阶级性。
5. 社会主义传播业包括国家各个单位、团体及个人的媒介
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
基本原则包括:
党的领导原则,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正确舆论导向与监督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
传播制度对社会制度的能动作用
一、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该社会制度;
二、其基本状态影响着社会中其他派生制度的发展,只有传播制度与其他社会派生制度协调互动,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
三、传播制度的不适应,乃至失控可能影响到社会其他制度乃至根本制度的稳定。
第二节 传播者与把关
把关和把关人
卢因最早提出把关概念,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过程,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不仅大众传播中此类现象很普遍,在纵向的组织传播中“守门”现
象也是显著特征之一,处于组织内部信息流通中间环节的人。既是信息的传送者,又是把关人,会有意识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可以减少信息冗余或是信息丢失。
传播者的把关过程
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制作信息——传播讯息
为什么把关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
信息的差异性——必然要对繁多杂乱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
传播者传播目的的差异性——传播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进行的,传播目的不同,就必然选择满足其目的的信息;
受众的差异性——受众之间差异巨大,其需要、心理相去甚远,因而选择不同的信息便可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要;
媒介的差异性;
宏观环境有诸多制约因素
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信息自身因素、传播组织自身的因素、受众因素、技术因素、传播者个人因素
第七章 传播内容论
第一节 传播内容及其形态
传播内容
大众传播的内容是指所有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给受众的信息。内容广,来源广,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媒介、不同时空而差异。大众传播内容的特性:综合性、公开性、开放性、大众性、
政治性
传播内容的形态
说什么,即特定内容,是内容系统中所包含的特定意义,是传播内容的核心
怎么说,即特定内容的传播方式、手段、方法等,具有外在性、形式性,作用大
对西方传播内容的分析的三点一般性结论
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只是它所能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高度选择的(不是全盘加以反映)抽样。同样,潜在的受众所收到和使用的信息,又只是他们从传播媒介的内容中选择出
来的抽样;
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而不是消息性的。它们更多地是分散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
大众传播媒介通常都要尽量吸收最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的内容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在内容上是通俗的、平易的,以满足最大量受众的需要;
这种状况随着受众文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而有所改变,同时,大众传播日益走向分众化,这就要求传播媒介要面对分众之后的目标受众进行传播,更强调针对性而非
普遍性,更强调准确度而非广泛性
劝服与态度改变的研究中涉及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的研究成果
只说一面或两面都说;信源的特征;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防疫论
只说一面与两面者说
同一讯息作两种方式处理
只说一面的讯息对于原先就等同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低的人非常奏效;
两面都说的讯息对于原先就反对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高的人非常奏效
信源的特征
研究发现,传播者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源,从而获得不同传播效果,可见信源的自身特征足以影响讯息。
信源的信誉是影响信息的重要因素,信息来源需要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知名度等特征,这样由它发出的讯息,其信誉就高,效果就好。
有时并非如此,有时个人特质与受众接近的人反而可信度高,这取决于所传播的内容
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
内容的传播可用情感方式,亦可用理性方式
在现实的传播内容中往往既有情感因素又有理性因素,前者打动受众的感情,改变其态度;后者使其认识深入,改变其观念与行为
防疫论
防疫论是美国学者麦奎尔在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时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信念、思想如果未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攻击时,便无力抵御。要增强人思想上的防疫力,要使
用滋补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还要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实验表明,接种法比滋补法更有效。
当对象们接触到对于基本信念的攻击以及对于这些攻击的反驳时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免疫力,而形成的这种通用的抵抗力,足以使这些基本信念在接触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至于改变。
该结论的根据是:实践中观察到,第一次攻击被驳回后,此后攻击的可信度会因此而削弱,另外,对象在受到攻击后,会察觉到他的信念是会动摇的,这便促使其建
立其他支持性论点
第二节 传播内容的生产与流动
好的节目的要求
新:新鲜感 深:成熟感 精:品质感 准:对象感
传播者要生产出好的节目,其把关行为要考虑以下因素
受众,即认识研究传播市场,从受众角度搜集筛选信息;
权威,包括政府、专家等,即认识研究把关的原则与标准,从权威角度分析,过滤、加工信息;
媒介特征,即认识把握媒体的编码规律与要求,从媒介要求角度制作、传播信息
科学化、专业化的节目生产过程包括
节目调查:前馈和反馈,搜集信息为节目作准备和积累
节目策划:对内容统一筹划,确定定位、内容、形式等
节目制作:进行编码
节目播出:通过媒体播出
节目效果反馈
第三节 传播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
用一系列方法和技巧评价所有传播形式传播的内容.可以是定性分析也可以是定量分析,或兼而有之。
传播内容分析的过程及方法:
抽样——
第一步决定总体,总体与研究主题、目的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第二步抽取样本,具体的大众传播内容分析多采用间隔抽样;
确定类目与分析单元——
类目是内容分析的基本单位,分析单元是内容分析的最小单位,其形成或确立有两种样式:
一是根据研究理论或过去研究成果形成或确立,二是根据研究者的需要自行确立;
方法——
题材分类法是最为常用的内容分析法,就是将各类分析素材按题材分为研究有关的各种类型的分析方法,可作为长期研究中材料归档的标准。
符号编码法就是采用统计符号,即重要词汇出现频次的方法,简化题材分类的方法,确定被调查的传播媒介对某问题关注程度和倾向性的内容分析法
第八章 传播媒介论
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大众传播媒介,是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新闻媒介,是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实体。
媒介组织,与媒介相互联系但意义不同。媒介是一种物质实体,是传播信息使用的工具,而媒介组织是指拥有这些媒介,经营媒介的机构
第一节 传播媒介
认识大众传播媒介的角度(原则)
1. 媒介的传播手段:用什么来传播信息,即用什么传播符号。是区别媒介的根本,也是认识媒介特点的出发点。
2. 媒介时效性
3. 媒介持久性:指它保存信息以足够时间与受众接触的特性。
4. 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受众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如何
媒介分析分为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
媒介的微观分析主要分析媒介本体的特征、效用等,着重分析个体媒介的构成、要素、手段等具体问题。宏观分析关注媒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的角色和作用,媒介要素与
其他社会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媒介现象与形态及其价值
微观分析是媒介本体研究,而宏观分析则是媒介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的研究,简言之,宏观分析就是价值研究
麦克卢汉
加拿大传播学家 ,于五、六十年代出版一系列著作《媒介通论: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是六七十年代国际传播学界最知名、最具争议的学者,被称为“现代媒介分析的根”。
其理论独特,给人启发。
他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媒介,而且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另外他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研究,因此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深度。
缺陷:对冷热媒介分类牵强;忽视媒介具体内容,分析客观性、科学性、实证性不足。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是人体的延伸,道路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广播电视则是眼耳手的延伸。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都会
影响以整个心灵与社会
媒介即讯息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的特性,传播媒介本身就是传播内容,内容也是一种媒介。例如,报纸的内容是文字表达,书籍的内容是言语,电影的内容是小说。人们在使用媒介时,特别
注重内容,反而忽略了形式。他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内容。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这种媒介本身,而不是
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变革
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是能够“高清晰度”延伸人体某感官的媒介,高清晰度就是指媒介所提供的讯息充分、完善,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如照片、广播、电影。冷媒介刚好相反,如漫画、电话
电视。但此类划分十分牵强
地球村
人类社会早期的口头传播时代,人们交流只能面对面地进行,范围很窄,因而处于“部落化”阶段,印刷媒介出现后,社会交流扩大范围,个体可以单独脱离开“部落”,人类社会进入
了“脱离部落化”阶段,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
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人类社会进入“重新部落化”阶段,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人
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第二节 媒介的本体特征
报纸、广播、电视的本体特征
报纸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的公开发行的定期出版物,一般以散页形式连续出现。是最早出现的新闻媒介
特点:是视觉媒介,通过印刷文字传递信息。是报纸最大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媒介的最明显特征;保存性强;选择性强;适合传达深度信息;时效性差
主要借文字传播,要求受众有文化,限制受众范围,感染力比广播、电视弱
传播手段:一般以平面空间的形式展示给读者,手段包括版面、图片、文字
生产过程:采写、编辑、排印、发行、还要注意受众反馈。
杂志
基本同于报纸。只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目标对象更为准确,保存周期更长,重复阅读率更高。可以彩色印刷,形象、逼真。
广播
用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新闻传播媒介,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向广大地区传送声音和图像
特点:听觉媒介;时效性强;影响面广;选择性弱;保存性弱
传播手段:声音是唯一手段,包括语言、音响、音乐
电视
最大众化,最具传播效力的传播媒介之一,借用电子技术传输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通过光电转换和电子显示屏技术将声像传到各地,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特点:
视听合一,是电视与其他媒介最主要区别,电视的优势所在,运动的画面适应了人的生理特性;
有很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因此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时效性强,这是电子媒介共同特点
保存性、选择性差
传播手段:多种手段综合,以运动画面为主
传播途径的比较和选择
或然律公式:选择或然律=报偿保证/费力程度。其内容包括:
1. 传播方式的易得程度
2. 传播方式的吸引力
3. 传播内容的感染力
4. 选择者的目的差异
5. 选择者的传播习惯
6. 媒介的传播技能
由施拉姆提出,报偿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的需要的程度,费力程度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状况。有助于实现媒介具体目标,要使或然律提高必须关注受众和选择者
的需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