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复习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吾尝跂而望矣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余闻而愈悲 6、掩口胡卢而笑 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积威之所劫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 10、军惊而坏都舍 1、连词,表假设 2、连词,表修饰 3、连词,表结果 4、连词,表并列 5、连词,表承接 6、连词,表修饰 7、连词,表假设 8、连词,表转折 9、代词,你的 10、动词,如同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可翻译“怎么样”,代 词 可翻译为“为什么”, 代词
不为者与不能之形何以异
何乃太区区?
可翻译为“怎么”, 副词
可翻译为“怎能”、“怎么 能”副词
小结:“何”的三种用法: 1 疑问代词(作谓语、宾语、定语) 2 疑问副词(作状语), 3 复音虚词。
练习
1.而
1.代词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2.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递进、修 饰、假设、因果等关系
①老妇侍辇而行。 ②位尊而无功 ③蟹六跪而二螯 ④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⑤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⑦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 兵先击之。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何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 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疑问代词,作谓语, 可翻译为”为什么” 疑问代词,作宾语 并前置,可译为 “什么”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大王来何操?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间旦暮闻何物?
《琵琶行》
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 为“什么”
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 疑问副词,动词 前, 可译为“为 徐公何能及君也? 什么”、“怎 么” 泣下沾襟,何其哀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副词,形容词 前,可翻译为 “多么”
“而”用法补充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而后】 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 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 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
6、词尾,“然”、 “地”
羽化而登仙
6、忽乎吾将行兮
而: 1.代词 ,2.连词。表示并列、顺承、
转折、递进、修饰、假设、因果等关系 “何”的三种用法: 1 疑问代词(作谓语、宾语、定语) 2 疑问副词(作状语), 3 复音虚词。
小结
“乎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介词和助词。作 介词用,相当于“于”;作助词又有语气 助词和舒缓语气和充当形容词词尾的不同 作用。
位于句末,语 气助词,表疑 问、反问、揣 测、感叹等语 气。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于从政乎何有? 位于句中,为 助词:做形容 词词尾或舒缓 语气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以后矣(捕蛇者说)
1、大王来何操? 2、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以钟名,何哉? 3、何由知吾可也?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 沾襟,何其衰也!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疑问代词,什么 2、疑问代词,为什 么 3、疑问代词,哪里 4、副词,多么 5、副词,多么 6、通“呵”,喝问
3.乎
儿寒乎?欲食乎?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日饮食得无衰乎?
4.于
设九宾礼于廷

在……方面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业精于勤,荒于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燕王欲结于君
在 由于 对于
与,跟
比较下面句中的“于是”,分析其意义 和用法是否相同?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 长安君约车百余乘,质于齐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则噪而相逐
常见文言虚词 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 07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文言虚词: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则、者、之、与 。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
总体把握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源自文库
1、表揣测语气 2、表反问语气 3、表疑问语气 4、表商量语气
8、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表反问语气 6、表疑问语气 7、表商量语气 8、表感叹语气
1、吾尝疑乎是
2、伤乎矢也
3、以吾一日长乎尔
4、幽独处乎山中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介词,对 2、介词,被 3、介词,比 4、介词,在 5、词尾,“然”、 “地”
【既而】 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 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 不能御(《柳毅传》)
[而已]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 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位于名词或名 词短语之前, 作介词,相当 于“于”。
以吾一日长乎尔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游于江海,淹乎大沼(战国策)
总结:“乎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介词和助词。
作介词用,相当于“于”;作助词又有语气助词和 舒缓语气和充当形容词词尾的不同作用。
1、日食饮得无衰乎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在国乎 3、壮士,能复饮乎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7、无以,则王乎?
其二:“在文中”: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非词典用法) 2、常见用法
题型设计
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 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 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
题 型 示 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日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问此变,因求假暂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