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网络架构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N网络架构主要有:单交换机结构、条形结构、瀑布结构、环状结构、核心-边缘结构和全网状结构,拓扑如下:

单交换机结构:

结构特点:主机和存储之间通过SAN交换机直连,数据路径无需经过ISL(交换机间链路)。

条状结构:

结构特点:主机和存储之间可能存在一台或多台交换机,它们之间通讯可能会需要通过ISL(交换机间链路)。在条状架构里面,每台交换机的性能都是同性能级别的,通常都是中低端的交换机,所以这种架构通常用于一些中下SAN规模的环境。

瀑布结构:

瀑布结构可以看成是条状架构的特殊情况,他们的特点基本相同。priority最低(默认128),name server(wwn、zone关系)princal switch

环状结构:

环状结构与条状结构在特性和性能方面基本相同,但环状结构与条状结构相比多增加了一条“首尾相接”的ISL,从而比条状结构增加了冗余性和可靠性。

核心-边缘结构:

核心-边缘结构一般由一到两台核心交换机与多台接入交换机所组成,每台接入交换机都与核心交换机进行互联,而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则需要按照不同的性能、用途和重要性而接入不同的交换机,如:高端核心存储设备和重要业务服务器连接到性能最好的核心交换机,而非重要业务、中低端存储、备份设备连接到成本较低的接入交换机。这种设计允许路径上不同级别服务器进行连接,很好的满足了不同应用的带宽需求,而且在成本、扩展性与性能之间得到最大的平衡。这种结构通常用于大型的SAN网络。

全网状结构:

全网状结构要求结构内的所有交换机两两相连,任意两台交换机之间的条数一定不会超过1跳,同时,结构中的每台交换机都运行着路由协议(FSPF),数据可以根据链路的带宽、开销和拥塞情况而选择不同的链路到达目的地,即便是单条链路或单台交换机出现损坏也不会对其网络有所影响,网络仍可从源设备提供数据到目标设备。这种结构需要使用较多的ISL链路,对交换机的端口数量需求很大,故用于此结构的交换机通常都为核心交换机,

而又由于核心交换机都拥有双引擎、双电源等冗余特性,故这种结构能提供最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通常用于核心的、对冗余性有极高要求的SAN环境。

下面从几方面分析这几种结构的不同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