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1)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1)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前三节中害、属、夺等重要文言实词及文言句式等相关文言常识。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前三节中害、属、夺等重要文言实词及文言句式等相关文言常识。
2.重点研读第三节,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传评结合)的不同于一般史传文的写法。【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读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一副著名的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
屈原(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时期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诗歌新样式,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抒情长诗《》。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
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先秦文献没有说到屈原,这篇传记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最完整的文献。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贾谊是西汉初期的人,司马迁为什么要把这两个人编在一起呢?明代陈仁锡《史记考》说:“屈贾俱被谤,俱工辞赋,其事迹相似,故二人同传。”近代李景星《四史评议》进一步说:“通篇多用虚笔,以抑郁难遏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这两家的说法是很好的。这篇传记最主要的思想就是为才人的身世遭遇鸣不平,抒发一种忠心耿耿,才干卓荦,而结果受打击、受压抑,报国无门,以至穷愁潦倒,抑郁而死的终天愤慨。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贾谊是汉初最有才气、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之一,但终未被重用,才能无从施展,终生郁郁不得志。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也引起了司马迁的感慨,故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而司马迁也是品格高尚,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司马迁《报任安书》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他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指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自况《史记》之成,基于垢辱。他在最后的“太史公曰”中又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他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因此,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人物评传,这是不同于《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地方。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正音辨形。
属.()草稿谗谄
..()惨怛.()谗人间.()之
帝喾.()濯淖
..()皭.()然泥.()而不滓.()
商于.()屈匄.()靳.()尚唐昧.()咎.()
忠臣之分.()被.()发餔.()其糟相随属.( )
啜.()其醨.()汶汶
..()温蠖.()
2、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3)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第二部分(4—10)
第三部分(11)
第四部分(12)
第五部分(13)史官论赞
三、重点研讨
请同学们阅读文本第一部分,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2)离骚者,犹离忧也。( )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4)人穷则反本()
(5)靡不毕见()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 举类迩而见义远()
(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博闻.强志,明于
..辞令。()..治乱, 娴于
(2)王甚任.之()
(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4)屈平属.草稿未定()
(5)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6)平伐.其功,以为
..“非.我莫.能为.”也()(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8)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9)《国风》好色而不淫.()
(10)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3、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谗谄之蔽明也()
(3)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4)明道德之广崇()
(5)蝉蜕于浊秽()
(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离骚者,犹离忧也。()
(3)方正之不容也()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6)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5、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离骚者,犹离忧也。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6、问题探讨:
(1)文章第一、二段写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其中心句是和。
请结合文本分别说出屈原被信任、被疏远的原因。
答:
(2)请仔细阅读第三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答:
四、应用拓展
1、对司马迁的《史记》及人物评价,历史上也有一些批评意见。下面这则材料就对屈原的做法、人品和作品进行了指责。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看法。
且君子道穷,命矣。故潜龙不见是而无闷。《关雎》哀周道而不伤。蘧瑗持可怀之智,宁武保如愚之性,咸以全命避害,不受世患。故《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
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洁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
——东汉班固《<离骚>序》(1)
(2)
(3)
(4)
看法: